小白学k8s(4)使用k8s发布go应用
k8s发布go应用
前言
搭建了一套K8s,尝试发布一个go应用
部署
镜像打包
之前已经打包过一个go的镜像了,这次就直接跳过了,打包记录https://www.cnblogs.com/ricklz/p/12860434.html
编写yaml文件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go-app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go-app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go-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go-app-container
image: liz2019/test-docker-go-hub
resources:
limits:
memory: "128Mi"
cpu: "500m"
ports:
- containerPort: 8000
启动
$ kubectl apply -f kube-go.yaml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go-app-6498bff568-8n72g 0/1 ContainerCreating 0 62s
go-app-6498bff568-ncrmf 0/1 ContainerCreating 0 62s
暴露应用
$ kubectl expose deployment go-app --type=NodePort --name=go-app-svc --target-port=8000
查看
$ kubectl get pods -o wide|grep go-app
go-app-58c4ff7448-j9j6m 1/1 Running 0 106s 172.17.32.5 192.168.56.202 <none> <none>
go-app-58c4ff7448-p7xnj 1/1 Running 0 106s 172.17.65.4 192.168.56.203 <none> <none>
$ kubectl get svc|grep go-app
go-app-svc NodePort 10.0.0.16 <none> 8000:45366/TCP 43m
通过nodeIP加端口可以直接访问

使用ingress
什么是ingress呢
k8s 的服务(service)时说暴露了service的三种方式ClusterIP、NodePort与LoadBalance,这几种方式都是在service的维度提供的,service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对集群内部,它不断跟踪pod的变化,更新endpoint中对应pod的对象,提供了ip不断变化的pod的服务发现机制,对集群外部,他类似负载均衡器,可以在集群内外部对pod进行访问。但是,单独用service暴露服务的方式,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不太合适:
- ClusterIP的方式只能在集群内部访问。
- NodePort方式的话,测试环境使用还行,当有几十上百的服务在集群中运行时,NodePort的端口管理是灾难。
- LoadBalance方式受限于云平台,且通常在云平台部署ELB还需要额外的费用。
ingress可以简单理解为service的service,他通过独立的ingress对象来制定请求转发的规则,把请求路由到一个或多个service中。这样就把服务与请求规则解耦了,可以从业务维度统一考虑业务的暴露,而不用为每个service单独考虑。

ingress根据不同的请求规则,会把请求发送到不同的service。
ingress与ingress-controller
- ingress对象:
指的是k8s中的一个api对象,一般用yaml配置。作用是定义请求如何转发到service的规则,可以理解为配置模板。
- ingress-controller:
具体实现反向代理及负载均衡的程序,对ingress定义的规则进行解析,根据配置的规则来实现请求转发。
简单来说,ingress-controller才是负责具体转发的组件,通过各种方式将它暴露在集群入口,外部对集群的请求流量会先到ingress-controller,而ingress对象是用来告诉ingress-controller该如何转发请求,比如哪些域名哪些path要转发到哪些服务等等。
在Kubernetes中,Ingress Controller将以Pod的形式运行,监控API Server的/ingr ess接口后端的backend services,如果Service发生变化,则Ingress Controller应自动 更新其转发规则。
ingress
ingress的部署,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1、ingress-controller是作为pod来运行的,以什么方式部署比较好
2、ingress解决了把如何请求路由到集群内部,那它自己怎么暴露给外部比较好
到目前为止,kubernetes主要有有三种暴露服务的方式
LoadBlancer Service
如果要把ingress部署在公有云,那用这种方式比较合适。用Deployment部署ingress-controller,创建一个type为LoadBalancer的service关联这组pod。大部分公有云,都会为LoadBalancer的service自动创建一个负载均衡器,通常还绑定了公网地址。只要把域名解析指向该地址,就实现了集群服务的对外暴露。
NodePort Service
用deployment模式部署ingress-controller,并创建对应的服务,但是type为NodePort。这样,ingress就会暴露在集群节点ip的特定端口上。由于nodeport暴露的端口是随机端口,一般会在前面再搭建一套负载均衡器来转发请求。该方式一般用于宿主机是相对固定的环境ip地址不变的场景。NodePort方式暴露ingress虽然简单方便,但是NodePort多了一层NAT,在请求量级很大时可能对性能会有一定影响。
HostNetwork Service
用DaemonSet结合nodeselector来部署ingress-controller到特定的node上,然后使用HostNetwork直接把该pod与宿主机node的网络打通,直接使用宿主机的80/433端口就能访问服务。这时,ingress-controller所在的node机器就很类似传统架构的边缘节点,比如机房入口的nginx服务器。该方式整个请求链路最简单,性能相对NodePort模式更好。缺点是由于直接利用宿主机节点的网络和端口,一个node只能部署一个ingress-controller pod。比较适合大并发的生产环境使用。
部署ingress
mandatory.yaml地址https://github.com/boilingfrog/daily-test/blob/master/k8s/ingress/mandatory.yaml
创建
$ kubectl apply -f ./mandatory.yaml
$ kubectl get pods -n ingress-nginx
$ kubectl get service -n ingress-nginx
配置ingress转发策略
首先查看service
$ kubectl get svc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go-app-svc NodePort 10.0.0.247 <none> 8000:35100/TCP 2d13h
配置ingress
$ cat ingress-go.yaml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kind: Ingress
metadata:
name: web-ingress
spec:
rules:
- host: www.liz-test.com
http:
paths:
- backend:
serviceName: go-app-svc
servicePort: 8000
添加本机的host
查看
$ kubectl get pod -n ingress-nginx -o wide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IP NODE NOMINATED NODE READINESS GATES
nginx-ingress-controller-495zq 1/1 Running 0 13m 192.168.56.202 192.168.56.202 <none> <none>
nginx-ingress-controller-6nlrb 1/1 Running 0 13m 192.168.56.203 192.168.56.203 <none> <none>
nginx-ingress-controller是在192.168.56.202上面的,所以我们下面的host就配置到这个机器中。
$ sudo vi /etc/hosts
// 根据ingress部署的iP
192.168.56.202 www.liz-test.com
访问结果

参考
【K8S 安装 Ingress】https://www.jianshu.com/p/4370c00c040a
【k8s ingress原理及ingress-nginx部署测试】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9908991
【Kubernetes Deployment 故障排查常见方法[译]】https://www.qikqiak.com/post/troubleshooting-deployments/
【kubernetes部署-ingress】https://blog.csdn.net/u013726175/article/details/88177110
小白学k8s(4)使用k8s发布go应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k8s:py项目发布完整流程
k8s:py项目发布流程 1. 编写Dockerfile # cat Dockerfile FROM python:3.6-slim USER root RUN apt-get update & ...
- 小白学Docker之Compose
承接上篇文章:小白学Docker之基础篇,自学网站来源于https://docs.docker.com/get-started 概念 Compose是一个编排和运行多容器Docker应用的工具,主要是 ...
- 小白学Docker之基础篇
系列文章: 小白学Docker之基础篇 小白学Docker之Compose 小白学Docker之Swarm PS: 以下是个人作为新手小白学习docker的笔记总结 1. docker是什么 百科上的 ...
- 小白学 Python(20):迭代器基础
人生苦短,我选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1):开篇 小白学 Python(2):基础数据类型(上) 小白学 Python(3):基础数据类型(下) 小白学 Python(4):变 ...
- 小白学 Python 爬虫(3):前置准备(二)Linux基础入门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 爬虫(1):开篇 小白学 Python 爬虫(2):前置准备(一)基本类库的安装 Linux 基础 CentOS 官网: https: ...
- 小白学 Python 爬虫(6):前置准备(五)爬虫框架的安装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 爬虫(1):开篇 小白学 Python 爬虫(2):前置准备(一)基本类库的安装 小白学 Python 爬虫(3):前置准备(二)Li ...
- 小白学 Python 爬虫(7):HTTP 基础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 爬虫(1):开篇 小白学 Python 爬虫(2):前置准备(一)基本类库的安装 小白学 Python 爬虫(3):前置准备(二)Li ...
-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20):pyecharts 概述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1):数据分析基础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2):Pandas (一)概述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3):P ...
- 10分钟看懂Docker和K8S,docker k8s 区别
10分钟看懂Docker和K8S,docker k8s 区别 2010年,几个搞IT的年轻人,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一家名叫"dotCloud"的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提供基于PaaS的 ...
- Mina、Netty、Twisted一起学(七):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
消息传递有很多种方式,请求/响应(Request/Reply)是最常用的.在前面的博文的例子中,很多都是采用请求/响应的方式,当服务器接收到消息后,会立即write回写一条消息到客户端.HTTP协议也 ...
随机推荐
- Mac 向日葵设置
- Jenkins Pipeline 流水线 - 使用代理节点,Remote SSH 对 K8S 进行升级
Jenkins Pipeline 流水线 - K8S kubectl 升级 使用代理节点 Remote SSH 远程执行命令进行升级 Remote SSH 方式 安装插件 SSH Pipeline S ...
- springboot 实现接收前端发来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在页面上展示图片和视频
springboot 实现接收前端发来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在页面上展示图片和视频 一.效果: 1.上传图片 2.显示上传的图片 3.上传的视频 4.显示上传的视频 二.代码 没依赖特殊的包,引入sprin ...
- 【驱动】以太网扫盲(二)phy寄存器简介
PHY 寄存器的地址空间为 5 位,从 0 到 31 最多可以定义 32 个寄存器(随着芯片功能不断增加,很多 PHY 芯片采用分页技术来扩展地址空间以定义更多的寄存器),IEEE802.3 定义了地 ...
- u-swipe-action 宽度计算的延迟导致组件加载时内部样式错误
https://toscode.gitee.com/umicro/uView/issues/I1Y50J 左图为电脑显示效果,右图为app显示效果. 原因:u-swipe-action 宽度计算的延迟 ...
- C#设计模式06——适配器的写法
什么是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将现有接口转换为符合客户端期望的接口.适配器模式允许不兼容的类可以相互协作. 为什么需要适配器模式? 在实际开发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复用一些已有的 ...
- springboot启动流程 (1) 流程概览
本文将通过阅读源码方式分析SpringBoot应用的启动流程,不涉及Spring启动部分(有相应的文章介绍). 本文不会对各个流程做展开分析,后续会有文章介绍详细流程. SpringApplicati ...
- mongo环境搭建
安装 mongoDB mongo下载 添加 MONGOROOT/bin 到环境变量 PATH MONGOROOT是mongo安装目录 启动 mongo 服务启动程序 MONGOROOT/bin/mon ...
- [转帖]性能优化:Swap调优
目标:解决大量Log写入占用大量的File Cache,内容利用不充分导致swap 基本原则:尽量使用内存,减少swap,同时,尽早flush到外存,早点释放内存给写cache使用.---特别在持续的 ...
- [转帖]005、体系结构之TiKV_Raft日志
Raft日志 1.Raft与Multi Raft 2.Raft 日志复制 2.1.复制流程总览 2.2.Propose 2.3.Append 2.3.Replicate(Append) 2.4 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