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中的exists 和 in 用法详解
以前一直不知道exists和in的用法与效率,这次的项目中需要用到,所以自己研究了一下。下面是我举两个例子说明两者之间的效率问题。
前言概述:
“exists”和“in”的效率问题,涉及到效率问题也就是sql优化:
1.若子查询结果集比较小,优先使用in。
2.若外层查询比子查询小,优先使用exists。原理是:若匹配到结果,则退出内部查询并将条件标志为true,传回全部结果资料
因为若用in,则oracle会优先查询子查询,然后匹配外层查询,原理是:in不管匹配到匹配不到都全部匹配完毕,匹配相等就返回true,就会输出一条元素.
若使用exists,则oracle会优先查询外层表,然后再与内层表匹配
也就是:”匹配原则,拿最小记录匹配大记录。也就是遍历的次数越少越好"
例子如下:
1) select * from T_USER1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T_USER2 where T_USER1.jxb_id =T_USER2.jxb_id ) ;
T_USER1 数据量小而T_USER2 数据量非常大时,T_USER1 <<T_USER2 时,1) 的查询效率高。
原理解析:以上查询使用了exists语句,sql语句如:select a.* from A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b where a.id=b.id)
exists()会执行A.length次,它并不缓存exists()结果集,因为exists()结果集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集中是否有记录,如果有则返回true,没有则返回false.
它的查询过程类似于以下过程:
List resultSet=[];
Array A=(select * from A) for(int i=0;i<A.length;i++) { //这个循环次数越少越好
if(exists(A[i].id) { //执行select 1 from B b where b.id=a.id是否有记录返回
resultSet.add(A[i]);
}
}
return resultSet;
当B表比A表数据大时适合使用exists(),因为它没有那么遍历操作,只需要再执行一次查询就行.
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0000条记录,那么exists()会执行10000次去判断A表中的id是否与B表中的id相等.
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000000条记录,那么exists()还是执行10000次,因为它只执行A.length次,可见B表数据越多,越适合exists()发挥效果
再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条记录,那么exists()还是执行10000次,还不如使用in()遍历10000*100次,因为in()是在内存里遍历比较,而exists()需要查询数据库,我们都知道查询数据库所消耗的性能更高,而内存比较很快.
2) select * from T_USER1 where T_USER1.jxb_id in (select T_USER2 .jxb_id from T_USER2 ) ;
T_USER1 数据量非常大而T_USER2数据量小时,T_USER1 >>T_USER2时,2) 的查询效率高。
原理解析:这里有条SQL语句: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select id from B)
以上查询使用了in语句,in()只执行一次,它查出B表中的所有id字段并缓存起来.之后,检查A表的id是否与B表中的id相等,如果相等则将A表的记录加入结果集中,直到遍历完A表的所有记录;
它的查询过程类似于以下过程
List resultSet=[];
Array A=(select * from A);
Array B=(select id from B); for(int i=0;i<A.length;i++) {
for(int j=0;j<B.length;j++) {
if(A[i].id==B[j].id) {
resultSet.add(A[i]);
break;
}
}
}
return resultSet;
可以看出,当B表数据较大时不适合使用in(),因为它会B表数据全部遍历一次.
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0000条记录,那么最多有可能遍历10000*1000000次,效率很差.
再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条记录,那么最多有可能遍历10000*100次,遍历次数大大减少,效率大大提升.
=======================================================================================================
详解上面的用法:
exists 用法:
其中 “select 1 from T_USER2 where T_USER1.jxb_id =T_USER2.jxb_id” 相当于一个关联表查询,相当于
“select 1 from T_USER1,T_USER2 where T_USER1.jxb_id=T_USER2.jxb_id”
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独执行select 1那部分的sql,不然会报语法错误的,这也是使用exists需要注意的地方。
“exists(xxx)”就表示括号里的语句能不能查出记录,它要查的记录是否存在。
因此“select 1”这里的 “1”其实是无关紧要的,换成“*”也没问题,它只在乎括号里的数据能不能查找出来,是否存在这样的记录,如果存在,这 1) 句的where 条件成立。
==============================
in 的用法:
“2) select * from T_USER1 where T_USER1.jxb_id in (select T_USER2 .jxb_id from T_USER2 ) ;
这里的“in”后面括号里的语句搜索出来的字段的内容一定要相对应,一般来说,T1和T2这两个表的a字段表达的意义应该是一样的,否则这样查没什么意义。注意:两个字段名称可以不同,但是代表的东西一定是一样的才可以。
打个比方:T1,T2表都有一个字段,表示工单号,但是T1表示工单号的字段名叫“ticketid”,T2则为“id”,但是其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而且数据格式也是一样的。这时,用 2)的写法就可以这样: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ticketid in (select T2.id from T2) ” Select 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 not in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Select 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第一句SQL语句的执行效率不如第二句。
总结:
通过使用EXISTS,Oracle会首先检查主查询,然后运行子查询直到它找到第一个匹配项,这就节省了时间。
Oracle在执行IN子查询时,首先执行子查询,并将获得的结果列表存放在一个加了索引的临时表中。在执行子查询之前,系统先将主查询挂起,待子查询执行完毕,存放在临时表中以后再执行主查询。
这也就是使用EXISTS比使用IN通常查询速度快的原因
oracle中的exists 和 in 用法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教程-Delphi中Spcomm使用属性及用法详解
Delphi中Spcomm使用属性及用法详解 Delphi是一种具有 功能强大.简便易用和代码执行速度快等优点的可视化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它在构架企业信息系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程序员愿意选 ...
- js数组中foEach和map的用法详解 jq中的$.each和$.map
数组中foEach和map的用法详解 相同点: 1.都是循环遍历数组(仅仅是数组)中的每一项. 2.forEach() 和 map() 里面每一次执行匿名函数都支持3个参数:数组中的当前项value, ...
- centos中crontab(计时器)用法详解
关于crontab: crontab命令常见于Unix和类Unix的操作系统之中,用于设置周期性被执行的指令.该命令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取指令,并将其存放于“crontab”文件中,以供之后读取和执行.该 ...
- Apache中的Order Allow,Deny用法详解
本文讲述了Apache中的Order Allow,Deny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Allow和Deny可以用于apache的conf文件或者.htaccess文件中(配合Directo ...
- oracle中的exists和not exists和in用法详解
in 是把外表和内表作hash 连接,而exists是对外表作loop循环,每次loop循环再对内表进行查询. not exists:做NL,对子查询先查,有个虚表,有确定值,所以就算子查询有NULL ...
- Java 中 this 和 super 的用法详解
前言 这次我们来回顾一下this和super这两个关键字的用法,作为一名Java程序员,我觉得基础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的上限,所以我的文章大部分还是以分享Java基础知识为主,学好基础,后面的 ...
- Oracle层级询语句connect by 用法详解
如果表中包含层级数据,那么你就可以使用层级查询从句选择行层级顺序. 1.层级查询从句语法 层级查询从句语法: { CONNECT BY [ NOCYCLE ] condition [AND condi ...
- AngularJS中$timeout和$interval的用法详解
1. 先将$interval,$timeout,作为参数注入到controller中,例如rds.controller('controllerCtrl', ['app', '$scope','$htt ...
- [转]AngularJS中$timeout和$interval的用法详解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moli-/p/5827618.html 1. 先将$interval,$timeout,作为参数注入到controller中,例如rds.co ...
随机推荐
- AD服务无法启动
转自网络资源:http://www.great-one.co.uk/archives/289 版本:win08 : 该方法支持hyper-v 虚拟机 启动报错: A Windows 2008 R2 D ...
- socket开发总结
1.connect 阻塞socket connect时会等待返回结果,等于0表示成功,小于0表示失败. 非阻塞socket connect时会立刻返回结果,等于0表示成功,小于0且errno == E ...
- 狗鱼IT教程:推介最强最全的Spring系列教程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Spring是于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Java 开发框架,由Rod Johnson创建. 简单来说,Spring是一个分层的JavaSE/EEfull-stack( ...
- HTML中的坐标系及其在MouseEvent和元素Box中的应用
HTML中的坐标系及其在MouseEvent和元素中的应用 HTML有四个坐标系统: Screen, Page,Client和offset, 用于描述DOM元素的Box尺寸和MouseEvent中的位 ...
- Android View转为图片保存为本地文件,异步监听回调操作结果;
把手机上的一个View或ViewGroup转为Bitmap,再把Bitmap保存为.png格式的图片: 由于View转Bitmap.和Bitmap转图片都是耗时操作,(生成一个1M的图片大约500ms ...
- android 手机权限管理——PermissionsDispatcher
Android6.0 之后某些权限需要动态申请,相比于之前版本复杂了许多.不过已经有大神给我们写好了框架(PermissionsDispatcher),我们用起来还是很方便. 1.添加引用 根据 gr ...
- 如何快速扫描C段(网站快照、后台识别/登录、目录扫描)
1.C段扫描 C类地址范围从 192.0.0.1 到 223.255.255.254 ,192转换成二进制就是1100000:223转换成二进制就是1101111:所以说网络地址的最高位肯定是110开 ...
- .yaml参数文件的编写和使用
一.在ROS底下使用.yaml文件配置参数 在ROS底下用起来还是非常方便的,首先,写一个读参数的函数getParam(),由于参数类型不止一种,所以要使用模板. 具体语句如下: template&l ...
- 74.纯 CSS 创作一台 MacBook Pro
原文地址: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5568609 HTML code: <div class="macbook"> &l ...
- 使用jTessBoxEditorFX训练Tesseract-OCR教程
使用jTessBoxEditorFX训练Tesseract-OCR教程 注:1,工具是JAVA编写的,所以在使用工具之间,需要安装JAVA环境. 2,安装Tesseract-OCR应用程序,并将目录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