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树分类算法概述

    决策树算法是从数据的属性(或者特征)出发,以属性作为基础,划分不同的类。例如对于如下数据集
(数据集)
其中,第一列和第二列为属性(特征),最后一列为类别标签,1表示是,0表示否。决策树算法的思想是基于属性对数据分类,对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模型)
先是根据第一个属性将一部份数据区分开,再根据第二个属性将剩余的区分开。
    实现决策树的算法有很多种,有ID3、C4.5和CART等算法。下面我们介绍ID3算法。

二、ID3算法的概述

    ID3算法是由Quinlan首先提出的,该算法是以信息论为基础,以信息熵和信息增益为衡量标准,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归纳分类。
    首先,ID3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特征作为划分数据集的标准。在ID3算法中,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当前的特征对数据集分类。信息增益的概念将在下面介绍,通过不断的选择特征对数据集不断划分;
    其次,ID3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划分的结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个类,如上图中的最左端的“非鱼类”,即为数据集中的第5行和第6行数据;最右边的“鱼类”,即为数据集中的第2行和第3行数据。第二种为已经没有属性可供再分了。此时就结束了。
    通过迭代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决策树模型。
(ID3算法基本流程)

三、划分数据的依据

    ID3算法是以信息熵和信息增益作为衡量标准的分类算法。

1、信息熵(Entropy)

   熵的概念主要是指信息的混乱程度,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熵的值也就越大,熵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类别在样本中出现的概率。

2、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

   信息增益指的是划分前后熵的变化,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其中,表示样本的属性,是属性所有的取值集合。的其中一个属性值,的值为的样例集合。

四、实验仿真

1、数据预处理

    我们以下面的数据为例,来实现ID3算法:
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85bf420100ohma.html
我们首先需要对数据处理,例如age属性,我们用0表示youth,1表示middle_aged,2表示senior等等。
(将表格数据化)

2、实验结果

(原始的数据)
(划分1)
(划分2)
(划分3)
(最终的决策树)
MATLAB代码
主程序
%% Decision Tree
% ID3 %导入数据
%data = [1,1,1;1,1,1;1,0,0;0,1,0;0,1,0]; data = [0,2,0,0,0;
0,2,0,1,0;
1,2,0,0,1;
2,1,0,0,1;
2,0,1,0,1;
2,0,1,1,0;
1,0,1,1,1;
0,1,0,0,0;
0,0,1,0,1;
2,1,1,0,1;
0,1,1,1,1;
1,1,0,1,1;
1,2,1,0,1;
2,1,0,1,0]; % 生成决策树
createTree(data);
 

生成决策树

function [ output_args ] = createTree( data )
[m,n] = size(data);
disp('original data:');
disp(data);
classList = data(:,n);
classOne = 1;%记录第一个类的个数
for i = 2:m
if classList(i,:) == classList(1,:)
classOne = classOne+1;
end
end % 类别全相同
if classOne == m
disp('final data: ');
disp(data);
return;
end % 特征全部用完
if n == 1
disp('final data: ');
disp(data);
return;
end bestFeat = chooseBestFeature(data);
disp(['bestFeat: ', num2str(bestFeat)]);
featValues = unique(data(:,bestFeat));
numOfFeatValue = length(featValues); for i = 1:numOfFeatValue
createTree(splitData(data, bestFeat, featValues(i,:)));
disp('-------------------------');
end
end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function [ bestFeature ] = chooseBestFeature( data )
[m,n] = size(data);% 得到数据集的大小 % 统计特征的个数
numOfFeatures = n-1;%最后一列是类别
% 原始的熵
baseEntropy = calEntropy(data); bestInfoGain = 0;%初始化信息增益
bestFeature = 0;% 初始化最佳的特征位 % 挑选最佳的特征位
for j = 1:numOfFeatures
featureTemp = unique(data(:,j));
numF = length(featureTemp);%属性的个数
newEntropy = 0;%划分之后的熵
for i = 1:numF
subSet = splitData(data, j, featureTemp(i,:));
[m_1, n_1] = size(subSet);
prob = m_1./m;
newEntropy = newEntropy + prob * calEntropy(subSet);
end %计算增益
infoGain = baseEntropy - newEntropy; if infoGain > bestInfoGain
bestInfoGain = infoGain;
bestFeature = j;
end
end
end

计算熵

划分数据

function [ subSet ] = splitData( data, axis, value )
[m,n] = size(data);%得到待划分数据的大小 subSet = data;
subSet(:,axis) = [];
k = 0;
for i = 1:m
if data(i,axis) ~= value
subSet(i-k,:) = [];
k = k+1;
end
end
end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之ID3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决策树之ID3算法(Iterative Dichotomiser 3)

    目录 1.什么是决策树 2.如何构造一棵决策树? 2.1.基本方法 2.2.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量化评价一个特征的好坏? 2.3.信息熵.信息增益的计算 2.4.决策树构建方法 3.算法总结 @ 1. ...

  2. 机器学习之决策树(ID3 、C4.5算法)

    声明:本篇博文是学习<机器学习实战>一书的方式路程,系原创,若转载请标明来源. 1 决策树的基础概念 决策树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两种,分类树对离散变量做决策树 ,回归树对连续变量做决策树.决 ...

  3. 机器学习之决策树(ID3)算法

    最近刚把<机器学习实战>中的决策树过了一遍,接下来通过书中的实例,来温习决策树构造算法中的ID3算法. 海洋生物数据:   不浮出水面是否可以生存 是否有脚蹼 属于鱼类 1 是 是 是 2 ...

  4.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EM算法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EM算法 一.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估计问题 在前面的博文中,如“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Logistic回归”中,采用了极大似然函数对其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简单来讲即对于一系 ...

  5.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SVD奇异值分解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SVD奇异值分解 一.SVD奇异值分解的定义     假设M是一个的矩阵,如果存在一个分解: 其中的酉矩阵,的半正定对角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且为的酉矩阵.这样的分解称为M的奇 ...

  6.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 一.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概述 我想了解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熟悉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与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如K-Means算法之间的区别.    ...

  7. 决策树之ID3算法

    一.决策树之ID3算法简述 1976年-1986年,J.R.Quinlan给出ID3算法原型并进行了总结,确定了决策树学习的理论.这可以看做是决策树算法的起点.1993,Quinlan将ID3算法改进 ...

  8. 【Machine Learning】决策树之ID3算法 (2)

    决策树之ID3算法 Content 1.ID3概念 2.信息熵 3.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 4. ID3 bias 5. Python算法实现(待定) 一.ID3概念 ID3算法最 ...

  9. 如何理解C4.5算法解决了ID3算法的偏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问题

    如何理解C4.5算法解决了ID3算法的偏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问题 考虑一个极端情况,某个属性(特征)的取值很多,以至于每一个取值对应的类别只有一个.这样根据\[H(D) - H(D|A)\]可以得知 ...

随机推荐

  1. python中小整数对象池及intern机制

    小整数对象池: Python为了优化速度,使用了小整数对象池,避免为整数频繁申请和销毁 Python 对小整数的定义是 [-5, 256] 这些整数对象是提前建立好的,不会被垃圾回收,所有位于这个范围 ...

  2. [ZJOI2006]碗的叠放

    Description 小H有n个碗需要放进橱柜,她希望将他们叠起来放置.你知道每个碗都是规则的圆柱体,并且都是上宽下窄,你已经测量出了每个碗的两个半径及高,请你帮小H找出一种叠放顺序,使得叠放出来的 ...

  3. python 爬取网页简单数据---以及详细解释用法

    一.准备工作(找到所需网站,获取请求头,并用到请求头) 找到所需爬取的网站(这里举拉勾网的一些静态数据的获取)----------- https://www.lagou.com/zhaopin/Pyt ...

  4. 分手是祝愿:dp

    Description Zeit und Raum trennen dich und mich. 时空将你我分开. B 君在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n个灯和n个开关组成,给定这n个灯的初始状态,下标为从1 ...

  5. Java自动化测试框架-11 - TestNG之annotation与并发测试篇 (详细教程)

    1.简介 TestNG中用到的annotation的快速预览及其属性. 2.TestNG基本注解(注释) 注解 描述 @BeforeSuite 注解的方法只运行一次,在当前suite所有测试执行之前执 ...

  6. P4873 [USACO14DEC] Cow Jog_Gold 牛慢跑(乱搞?二分?)

    (话说最近写的这类题不少啊...) 化简:给定数轴上一系列点,向正方向移动,点不能撞在一起,如果碰到一起就需要放到另外一行,求要多少行才能满足所有点不相撞的条件. (被标签误解,老是想到二分答案... ...

  7. day 2上午 elect 选举 背包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 ]; long long p[maxn]; long long dp[maxn][maxn ...

  8. 大数据之路day01_1--Java下载、安装等配置

    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的走上大数据的道路了,如果说我为啥要去学习大数据,可能我的初衷是以后可以接触到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后来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学习人工智能,需要扎实的算法,以及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再者, ...

  9. aop的简单使用(代码和配置记录)

    Spring aop 简单示例 简单的记录一下spring aop的一个示例 基于两种配置方式: 基于xml配置 基于注解配置 这个例子是模拟对数据库的更改操作添加事物 其实并没有添加,只是简单的输出 ...

  10. 2019CSP day1t1 格雷码

    题目描述 通常,人们习惯将所有 \(n\) 位二进制串按照字典序排列,例如所有 \(2\) 位二进制串按字典序从小到大排列为:\(00,01,11,10\). 格雷码(\(Gray Code\))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