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之ID3算法
一、决策树分类算法概述
二、ID3算法的概述
三、划分数据的依据
1、信息熵(Entropy)
2、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
四、实验仿真
1、数据预处理
2、实验结果
%% Decision Tree
% ID3 %导入数据
%data = [1,1,1;1,1,1;1,0,0;0,1,0;0,1,0]; data = [0,2,0,0,0;
0,2,0,1,0;
1,2,0,0,1;
2,1,0,0,1;
2,0,1,0,1;
2,0,1,1,0;
1,0,1,1,1;
0,1,0,0,0;
0,0,1,0,1;
2,1,1,0,1;
0,1,1,1,1;
1,1,0,1,1;
1,2,1,0,1;
2,1,0,1,0]; % 生成决策树
createTree(data);
生成决策树
function [ output_args ] = createTree( data )
[m,n] = size(data);
disp('original data:');
disp(data);
classList = data(:,n);
classOne = 1;%记录第一个类的个数
for i = 2:m
if classList(i,:) == classList(1,:)
classOne = classOne+1;
end
end % 类别全相同
if classOne == m
disp('final data: ');
disp(data);
return;
end % 特征全部用完
if n == 1
disp('final data: ');
disp(data);
return;
end bestFeat = chooseBestFeature(data);
disp(['bestFeat: ', num2str(bestFeat)]);
featValues = unique(data(:,bestFeat));
numOfFeatValue = length(featValues); for i = 1:numOfFeatValue
createTree(splitData(data, bestFeat, featValues(i,:)));
disp('-------------------------');
end
end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function [ bestFeature ] = chooseBestFeature( data )
[m,n] = size(data);% 得到数据集的大小 % 统计特征的个数
numOfFeatures = n-1;%最后一列是类别
% 原始的熵
baseEntropy = calEntropy(data); bestInfoGain = 0;%初始化信息增益
bestFeature = 0;% 初始化最佳的特征位 % 挑选最佳的特征位
for j = 1:numOfFeatures
featureTemp = unique(data(:,j));
numF = length(featureTemp);%属性的个数
newEntropy = 0;%划分之后的熵
for i = 1:numF
subSet = splitData(data, j, featureTemp(i,:));
[m_1, n_1] = size(subSet);
prob = m_1./m;
newEntropy = newEntropy + prob * calEntropy(subSet);
end %计算增益
infoGain = baseEntropy - newEntropy; if infoGain > bestInfoGain
bestInfoGain = infoGain;
bestFeature = j;
end
end
end
计算熵
划分数据
function [ subSet ] = splitData( data, axis, value )
[m,n] = size(data);%得到待划分数据的大小 subSet = data;
subSet(:,axis) = [];
k = 0;
for i = 1:m
if data(i,axis) ~= value
subSet(i-k,:) = [];
k = k+1;
end
end
end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之ID3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决策树之ID3算法(Iterative Dichotomiser 3)
目录 1.什么是决策树 2.如何构造一棵决策树? 2.1.基本方法 2.2.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量化评价一个特征的好坏? 2.3.信息熵.信息增益的计算 2.4.决策树构建方法 3.算法总结 @ 1. ...
- 机器学习之决策树(ID3 、C4.5算法)
声明:本篇博文是学习<机器学习实战>一书的方式路程,系原创,若转载请标明来源. 1 决策树的基础概念 决策树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两种,分类树对离散变量做决策树 ,回归树对连续变量做决策树.决 ...
- 机器学习之决策树(ID3)算法
最近刚把<机器学习实战>中的决策树过了一遍,接下来通过书中的实例,来温习决策树构造算法中的ID3算法. 海洋生物数据: 不浮出水面是否可以生存 是否有脚蹼 属于鱼类 1 是 是 是 2 ...
-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EM算法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EM算法 一.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估计问题 在前面的博文中,如“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Logistic回归”中,采用了极大似然函数对其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简单来讲即对于一系 ...
-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SVD奇异值分解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SVD奇异值分解 一.SVD奇异值分解的定义 假设M是一个的矩阵,如果存在一个分解: 其中的酉矩阵,的半正定对角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且为的酉矩阵.这样的分解称为M的奇 ...
-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
简单易学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 一.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概述 我想了解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熟悉下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与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如K-Means算法之间的区别. ...
- 决策树之ID3算法
一.决策树之ID3算法简述 1976年-1986年,J.R.Quinlan给出ID3算法原型并进行了总结,确定了决策树学习的理论.这可以看做是决策树算法的起点.1993,Quinlan将ID3算法改进 ...
- 【Machine Learning】决策树之ID3算法 (2)
决策树之ID3算法 Content 1.ID3概念 2.信息熵 3.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 4. ID3 bias 5. Python算法实现(待定) 一.ID3概念 ID3算法最 ...
- 如何理解C4.5算法解决了ID3算法的偏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问题
如何理解C4.5算法解决了ID3算法的偏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问题 考虑一个极端情况,某个属性(特征)的取值很多,以至于每一个取值对应的类别只有一个.这样根据\[H(D) - H(D|A)\]可以得知 ...
随机推荐
- 使用Bind提供域名解析服务(正向解析)
小知识: 一般来讲域名比IP地址更加的有含义.也更容易记住,所以通常用户更习惯输入域名来访问网络中的资源,但是计算机主机在互联网中只能通过IP识别对方主机,那么就需要DNS域名解析服务了. DNS域名 ...
- Linux 下的 redis安装
官网下载链接:https://redis.io/download redis安装流程,记录自己的实践,分享给需要的人. 1.选择Stable(5.0)下的Download 5.0.0 链接进行下载 ( ...
- 复制/etc/profile至/tmp/目录,用查找替换命令删除/tmp/profile文件中的 行首的空白字符及在vim中设置tab缩进为4个字符
1.复制/etc/profile至/tmp/目录,用查找替换命令删除/tmp/profile文件中的 行首的空白字符 在命令模式下,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 行首有空白字符行的模式:^[[:space:]] ...
- python学习之【第十一篇】:Python中的文件操作
1.前言 在Python中,对文件的操作主要遵循以下流程: 打开文件,得到文件句柄并赋值给一个变量 通过文件句柄对文件进行操作 关闭文件 2.打开文件 使用open函数,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或 ...
- python中实例方法,类方法,静态方法简单理解
按照字面名称来理解的话: 实例方法就是实例化对象的方法,绑定在实例对象上 类方法就是类自己的方法,不需要实例化对象,类自己就是对象,直接绑定在类上 静态方法就是普通的函数,函数作为对象,不过是封装在类 ...
- 基于docker搭建Jenkins+Gitlab+Harbor+Rancher架构实现CI/CD操作(续)
说明:前期的安装,请转向https://www.cnblogs.com/lq-93/p/11824039.html (4).查看gitlab镜像是否启动成功 docker inspect 容器id ...
- docker——harbor
为什么要用harbor? 在实际生产运维中,往往需要把镜像发布到几十.上百台或更多的节点上.这时单台Docker主机上镜像已无法满足,项目越来越多,镜像就越来越多,都放到一台Docker主机上是不行的 ...
- 《Java多线程面试题》系列-创建线程的三种方法及其区别
1. 创建线程的三种方法及其区别 1.1 继承Thread类 首先,定义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run()方法: package com.zwwhnly.springbootaction.javab ...
- 领扣(LeetCode)字符串相加 个人题解
给定两个字符串形式的非负整数 num1 和num2 ,计算它们的和. 注意: num1 和num2 的长度都小于 5100. num1 和num2 都只包含数字 0-9. num1 和num2 都不包 ...
- C语言1博客作业06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https://www.cnblogs.com/sanying/p/11771502.html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端正态度,认真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