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使用vue-recoure + http-proxy-middleware + vuex配合promise实现基本的跨域请求封装
- 使用
vue init webpack 你的项目名称初始化一个vue的项目 - 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vue-resource http-proxy-middleware vuex koa - 在项目的main.js中引入并注册下载的依赖
- 在main.js中引入
vue-resource并注册到vue实例中
import VueResource from 'vue-resource' //用来请求接口
Vue.use(VueResource)
//开启后请求就会以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作为MIME type 就像普通的html表单一样,form形式传给后台,而非JSON
Vue.http.options.emulateJSON = true;
- 在main.js文件同级创建一个store的文件夹用来存放vuex的文件
- 在store文件夹中创建一个index.js的文件(vue在查找时会自动查找这个文件),在文件中创建store实例并导出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import actions from './actions' //这里为了可扩展性,所以单独创建一个文件用来存放请求方法 Vue.use(VueX);
//请求之甬道actions所以只导入了actions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actions
});
- 在store文件夹中创建一个actions.js的文件用来存放请求方法
)

- 配置请求代理
- 在config文件夹下面创建一个
host.js文件用来存放开发、测试、生产的请求地址ip
- 在文件中你可以根据条件来配置到底是开发还是测试或者是正式环境
let HostType = 0; //用来判断当前是什么环境
let Host = {}; //用来存储当前环境的请求ip
if (HostType == 0) {
Host = { //对象内的字段可以自定义如果整个项目只有一个后台地址只需要一个字段就可以;
api: "127.0.0.1:9000",
base: "",
fileUp: ""
}
} else if (HostType == 1) {
Host = {
...
}
} else if (HostType == 2) {
Host = {
...
}
}
module.exports = Host;- 在config文件夹下面创建一个
proxy-table.js文件用来存放代理的配置const HOST = require("./HOST.js"); module.exports = {
//接口代理
"/api/text": {
target: HOST.api, //需要代理到那个地址
changeOrigin: true //是否跨域
},
"/api/demo": {
target: HOST.api,
changeOrigin: true
}
} - 在config文件夹下面创建一个
proxy-middleware.js凭借代理和注册//导入插件
const proxyMiddleware = require("http-proxy-middleware");
//导入代理的配置
const proxyTable = require("./proxy-table");
//拿出配置代理的所有匹配的字段
const proxyContext = Object.keys(proxyTable); // ["/api/text","/api/demo"] module.exports = () => {
//创建一个默认的配置对象
const defautOptions = {
changeOrigin: true,
secure: false
}
//为什么return的是一个async的方法是因为请求代理是通过服务器进行代理的在启动脚本中会使用koa框架来注册这个中间件
return async (ctx, next) => { //ctx和next都是koa框架中间件自带的参数
for (let context of proxyContext) { //循环我们拿到的keys数组
if (ctx.url.startsWith(context)) { //判断当前请求的url中是不是以拿到的keys数组中的某个值开头的
ctx.respond = false; //绕开koa框架的内置response处理
let options = proxyTable[context];
//如果拿取到的直接是IP地址就赋值给配置对象
if (typeof options === 'string') {
options = {
target: options
}
}
//使用Object.assign()方法合并两个对象
options = Object.assign({},defautOptions,options);
//将每一个代理都注册,这里必须return一个自执行函数否则代理不会设置成功
proxyMiddleware(context,options)(ctx.req,ctx.res, next);
}
}
await next();
}
} - 在项目的更目录中创建一个服务启动的文件脚本名字自定义
//在脚本文件中导入我们需要的框架和代理配置文件
const Koa = require("koa"); //所用的框架
const proxy = require("./config/proxy-middleware"); //刚才创建的代理配置文件
//创建一个服务
const app = new Koa(); //将代理插件注册到服务上
app.use(proxy()); //因为我们导出的是一个方法所以需要使用调用的方式注册 //启动服务
app.listen(9000,()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http://127.0.0.1:9000");
}); //对koa框架不是熟悉的可以使用express框架 如果使用express框架拿代理就不用使用前面那样复杂的写法了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proxy = require("http-proxy-middleware"); const app = express(); app.use(express.static("dist/"));
app.use("/all", proxy({
target: "http://127.0.0.1:3000",
changeOrigin: true,
})) app.listen(9000, (err) => {
if (err) return console.log(err);
console.log("app as running at http://127.0.0.1:9000");
})- 代理配置好以后就可以写请求方法了,在创建好的store文件夹下面的actions文件里编写请方法
//导入Vue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测试接口
testInterface({},postdata) {
//postdata是你调用的时候传过来的参数可以更具需求拼接接口
//let ipstr = `/api/text?id=${postdata.id}`;
//return Vue.http.get(ipstr,{}).then(response => {
return Vue.http.get("/api/text",{}).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new Promise(response.body);
} else {
return new Promise(response.data.message);
}
})
}
}- 测试代理是否成功
<div id="app">
<button @click="clickF">按钮</button>
</div>- 首先在script标签里面将vuex导入进来
- import {mapActions} from "vuex";
- 在methods中创建一个方法用来发送请求,并在methods的最下面使用结构函数将我们存在vuex中的请求方法按需导入
methods: {
clickF() {
this.testInterface().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
},
...mapActions(["testInterface"])
}- 直接使用this.方法名就可以访问到vuex中的actions方法;这里使用的是辅助函数,也可以使用原始方法
- 在终端中使用
node 启动脚本文件的名称或者使用nodemon 启动脚本文件的名称 
- 在浏览器中打开服务的地址点击我们创建的按钮查看请求接口

- 可以看到我们的代理是请求成功的;状态之所以是304是因为第二次请求的时候如果请求没有发生改变就会使用浏览器缓存;
- 上面遗留了一个bug就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build后的项目;在开发中每次都build无疑浪费了很多时间,下面就来在开发环境中使用服务器代理的方式完成跨域请求
- 如果是cli创建的项目直接在config文件夹下面的index文件中的proxyTable进行添加就可以了

- 在config文件夹下面创建一个
Vue使用vue-recoure + http-proxy-middleware + vuex配合promise实现基本的跨域请求封装的更多相关文章
- Spring Boot + Vue 跨域请求问题
使用Spring Boot + Vue 做前后端分离项目搭建,实现登录时,出现跨域请求 Access to XMLHttpRequest at 'http://localhost/open/login ...
- vue实现跨域请求的设置
vue实现跨域请求,需要在vue.config.js里添加以下设置 proxy: { '/service/rest': { target: 'http://localhost:8080/autotab ...
- 本地Vue项目跨域请求本地Node.js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前言:跨域请求是在本地开发时经常遇到的需求,也很简单,只是几句代码配置一下的问题.我初次配置跨域请求时由于官方的说明太简洁,找到的教程又落伍,调试了一番并没有解决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已花费了很多时间 ...
- vue 使用axios 跨域请求数据的问题
axios默认是没有jsonp 跨域请求的方法的.一般来说流行的做法是将跨域放在后台来解决,也就是后台开发人员添加跨域头信息. 例如java中的 header,response.setHeader(& ...
- $Django 前后端之 跨域问题(同源策略) vue项目(axios跨域请求数据)
1 跨域问题(多个域之间的数据访问) #同源策略(ip port 协议全部相同) #本站的只能请求本站域名的数据 #CORS实现(跨域资源共享) #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 ...
- VUE系列三:实现跨域请求(fetch/axios/proxytable)
1. 在 config/index.js 配置文件中配置proxyTable 'use strict' // Template version: 1.3.1 // see http://vuejs-t ...
- vue.js学习之 跨域请求代理与axios传参
vue.js学习之 跨域请求代理与axios传参 一:跨域请求代理 1:打开config/index.js module.exports{ dev: { } } 在这里面找到proxyTable{}, ...
- Vue ajax跨域请求
Vue webpack-dev-server实现跨域请求 思路 配置webpack-dev-server,代理某一个路径到目标路径,同是更改源和重写 Vue里定义一个全部变量:site Vue.pro ...
- Vue三步完成跨域请求
三步完成跨域请求 ①main.js中: Vue.prototype.HOME = '/api'; ② config/index.js中: module.exports = { dev: { // Pa ...
随机推荐
- 1512: [POI2006]Pro-Professor Szu
首先把边反向, 问题转化成求从主建筑楼走向各个点的方案数. 然后缩点,块中的方案数可以直接算. 设f[i]表示走到第i个点的方案数.显然f[i]=∑f[j](存在newedge(j,i))初始时,f[ ...
- SSM整合activiti框架
一:WorkFlow简介 1:什么是工作流工作流(Workflow),指“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在计算机中,工作流属 ...
- charles 端口转发
本文参考:charles 端口转发 端口转发 端口转发(Port forwarding),有时被叫做隧道,是安全壳(SSH) 为网络安全通信使用的一种方法.端口转发是转发一个网络端口从一个网络节点到另 ...
- 前端利器躬行记(6)——Fiddler
Fiddler是一款免费的.基于Windows系统的代理服务器软件(即Web调试抓包工具),由Eric Lawrence用C#语言在2003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版本.注意,由于Fiddler依赖Mic ...
- 学习方法分享:为何一年半就能拿到大厂 offer
毕竟是聊聊曾经,放一张大学课堂上灵光一现,手写的一个我曾经一直使用的网名 前言 原文地址:Nealyang/personalBlog 讲真,的确是运气,才有机会进大厂.也没想到,那篇一年半工作经验试水 ...
- 卷积层后连接LSTM层的报错(InvalidArgumentError (see above for traceback): Incompatible shapes: [128] vs. [384])
三通道编译通过但无法训练 报错 InvalidArgumentError (see above for traceback): Incompatible shapes: [128] vs. [384] ...
- [C++] 头文件中不要用using namespace std
先总结下: 1. using namespce std:尽量不要(或者强硬一点,不许)在头文件中使用. 解析: 不让这么用,主要原因就是防止名字重复(即自定义变量名和std中名字重复),因为头文件会被 ...
- Linux Centos7部署环境安装-CentOS
Linux Centos7部署环境安装-CentOS Centos7部署环境安装及Linux常用命令 centos系统下各文件夹的作用 centos7修改系统默认语言 centos7安装rz/sz命令 ...
- ajax技术实现登录判断用户名是否重复以及利用xml实现二级下拉框联动,还有从数据库中获得
今天学了ajax技术,特地在此写下来作为复习. 一.什么是ajax? 客户端(特指PC浏览器)与服务器,可以在[不必刷新整个浏览器]的情况下,与服务器进行异步通讯的技术 即,AJAX是一个[局部刷新 ...
- Flask基础(17)-->防止 CSRF 攻击
CSRF CSRF全拼为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译为跨站请求伪造. CSRF指攻击者盗用了你的身份,以你的名义发送恶意请求. 包括:以你名义发送邮件,发消息,盗取你的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