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法思想

快速排序,顾名思义,效率比较于其他算法,效率比较高。《算法导论》也专门对其进行讲解。其算法设计使用分治思想,如下:

1)从数组A[p...r]中选择一个元素,将数组划分成两个子数组:A[p...q-1]和A[q+1...r],使得A[p...q-1]中的元素全部小于等于A(q),使得A[q+1...r]中的元素全部大于A(q);

2)通过递归调用快速排序,分别对A[p...q-1]和A[q+1...r]排序;

3)因为两个子数组是就地排序,因此它们的合并不需要操作,整个数组A[p...r]已经排序;

二、算法示意图

图中所示只是代表一次分的过程,其中红色的4代表选中的用于分割的数组元素,灰色部分代表待排序的过程,黄色部分代表小于等于选中元素的数组元素,蓝色部分则代表大于选中元素的数组元素。解释一下这一次过程的形成:

第一行表示待排序的数组,其中默认选择待排序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作为中间元素进行分割。第二行我们看第一个元素,2比4小,不需要操作,第三行看8,8比4大,也不需要操作,因为由图可以看出来,第三行正好是‘≤4’,‘>4’,待排序元素,选择元素这样一个序列;第四行看7,发现7>4,也不需要操作,第五行看1,1这个时候比4小,应该和2放在一起,则最快的方法是和‘>4’序列块的第一个元素交换,因此将滴4行元素的1和8交换就得到第五行;同理,第六行看的是3,将第五行的3和7交换就得到第六行。如此下去,直到倒数第二行,已经没有待排序元素了。这个时候,将交换元素和‘>4’序列块的第一个元素交换,即4和8交换,就形成最后一行,最终的形式是‘≤选中元素(4)’,选择元素,‘>选中元素(4)’这样一个序列。然后再对‘≤选中元素(4)’和‘>选中元素(4)’两个序列块,即最后一行的黄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执行相同过程,最终完成排序。

从描述中可以看到:

1)选择最后一个元素作为选择元素,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元素交换的复杂性;

2)如果遍历找到比选中元素小或者相等的元素,则需要和‘>选中元素’序列块的第一个元素交换,这样就可以和‘≤选中元素’的序列块最快的接合到一起;

3)如果遍历找到比选中元素大的元素,则不需要操作;

4)为了快速的交换,我们需要对序列添加多个指针:指向‘≤选中元素’的序列块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指向选中元素;

三、Java代码

先来看看一种简单直接的实现:

 //@wiki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final Random RND = new Random();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Object[] array, int i, int j) {
Object tmp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mp;
} private static <E> int partition(E[] array, int begin, int end, Comparator<? super E> cmp) {
int index = begin + RND.nextInt(end - begin + 1);
E pivot = array[index];
swap(array, index, end);
for (int i = index = begin; i < end; ++ i) {
if (cmp.compare(array[i], pivot) <= 0) {
swap(array, index++, i);
}
}
swap(array, index, end);
return (index);
} private static <E> void qsort(E[] array, int begin, int end, Comparator<? super E> cmp) {
if (end > begin) {
int index = partition(array, begin, end, cmp);
qsort(array, begin, index - 1, cmp);
qsort(array, index + 1, end, cmp);
}
} public static <E> void sort(E[] array, Comparator<? super E> cmp) {
qsort(array, 0, array.length - 1, cmp);
} }

这段代码应该比较好懂,因为和上面的解说基本一样,qsort函数是一个递归函数,其中用到一个partition函数进行分割。这段代码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使用了泛型和Comparator,这样更具扩展性;

2)注意12~14行,前面解说中我们默认选择的是待排序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但是这里不是,这里是随机产生一个选择元素,然后为了交换元素的方便,首先将这个选择元素交换到序列的最后面去,划归到解说中的形式;

四、算法复杂度

最坏情况划分:在划分过程中产生两个区域,分别包含n-1个元素和1和0元素的时候(这个时候选中的元素是序列中最大或者最小的元素)。假设算法的每一次递归调用的时候都出现了这种不对称的划分,划分的时间代价为θ(n)。因为对一个大小为0的数组进行递归调用以后,返回T(0)=θ(1),所以算法的运行时间可以递归的表示为:

T(n) = T(n-1) + θ(n) + θ(1)

利用替换法,可以比较直接的证明其解为T(n)=θ(n^2)。

最好情况划分:即划分的时候,序列正好划分为两半,有时候序列元素个数为奇数,不能相等,则左右可以相差1,这个时候,其表达式为:

T(n) ≤ 2T(n/2) + θ(n)

可以解得递归式的解为T(n)=O(nlogn)。

【DS】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Quick Sor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基础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Quick Sort)同样是使用了分治法的思想,相比于其他的排序方法,它所用到的空间更少,因为其可以实现原地排序.同时如果随机选取中心枢(pivot),它也是一个随机算法.最重要的是,快速排 ...

  2.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快速排序(Quick 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的思想 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 然后再按此方法对 ...

  3. 基础算法之快速排序Quick Sort

    原理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基准"(pivot); 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 ...

  4. [算法] 快速排序 Quick Sort

    快速排序(Quick Sort)使用分治法策略. 它的基本思想是:选择一个基准数,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 ...

  5. Python之排序算法:快速排序与冒泡排序

    Python之排序算法:快速排序与冒泡排序 转载请注明源地址:http://www.cnblogs.com/funnyzpc/p/7828610.html 入坑(简称IT)这一行也有些年头了,但自老师 ...

  6. 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Java实现

    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舞蹈演示排序: 冒泡排序: http://t.cn/hrf58M 希尔排序:http://t.cn/hrosvb  选择排序:http://t.cn/hros6e  插入排序:ht ...

  7. 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Quick sort 原理,通过一趟扫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 ...

  8. Java常见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在学习算法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接触很多和排序相关的算法.总而言之,对于任何编程人员来说,基本的排序算法是必须要掌握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进行基本的排序算法的讲解.Are you ready?Let ...

  9. 常用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C语言+VC6.0平台)

    经典排序算法中快速排序具有较好的效率,但其实现思路相对较难理解. #include<stdio.h> int partition(int num[],int low,int high) / ...

  10. Java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Java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2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 ...

随机推荐

  1. redis安装启动和数据操作

    redis安装和启动 1.安装包下载地址 >> redis基本数据类型 string(字符串和数值) .list(列表/队列).hashmap(哈希表[键唯一]). set(集合[值唯一] ...

  2. 使用plumbing命令来深入理解git add和git commit的工作原理

    前言: plumbing命令 和 porcelain命令 git中的命令分为plumbing命令和porcelain命令: porcelain命令就是我们常用的git add,git commit等命 ...

  3. 机器学习之线性回归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实现

    导入依赖包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lab as plt from pylab import mp ...

  4. 链家鸟哥:从留级打架问题学生到PHP大神,他的人生驱动力竟然是?

    链家鸟哥:从留级打架问题学生到PHP大神,他的人生驱动力竟然是?| 二叉树短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D4l_zOpKDakptCM__4hLrQ 从问题劝退学生到高考 ...

  5. SCRUM 12.17

    今天,我们的用户统计功能终于上线了!! 大家辛苦工作了许久.我们测试的用户统计功能效果模拟如下 还有一些好消息,比如,我们的应用在小米平台收到了崩溃的反馈报告. 这说明我们留下的一些BUG暴露了出来, ...

  6. 20135202闫佳歆--week5 课本18章学习笔记

    第十八章 调试 内核级开发的调试工作远比用户级开发艰难的多. 一.准备开始 准备工作需要的是: 一个bug 一个藏匿bug的内核版本 相关内核代码的知识和运气 在这一章里,调试的主要思想是让bug重现 ...

  7. ubuntu 12.04下 eclipse的安装

    1首先下载有关的JDK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jdk-7-jre 由于是源内的东西,所以只许执行上面这一步,就自动帮你下载 安装 以及配置,无需繁琐的操作. 这里ubunt ...

  8. 团队作业四-WBS练习

    我们团队开发的是四则运算,主要面对的用户是小学生.老师及学生家长.经过我们组成员的讨论和结合实际及自身能力,对团队成员分配任务,队长负责全局工作主要负责任务,统一进度,和适量的编码,露哥和阮磊主要负责 ...

  9. [转帖]QEMU和QEMU-KVM的关系

    QEMU和QEMU-KVM的关系 https://blog.csdn.net/shengxia1999/article/details/52244119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 ...

  10. js写2048游戏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