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讨论一下TCP的三次握手以及TCP的状态转换图。首先发一个三次握手的流程图如下:

圖 2.4-3、三向交握之封包连接模式A:封包发起当用戶端想要对服务器端发起连接时,就必須要送出一個要求连线的封包,此时用戶端必须随机取用一個大于1024 以上的端口來做为程序通信的通道。然后在 TCP 的表头当中,必须带有 SYN 的主动连线(SYN=1),並并且记下发送给服务器端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 = 10001) 。B:封包接收与确认封包发送当服务器端收到这个包,并且确定要接受这个包,就会开始制作一个同时带有SYN=1, ACK=1 的封包, 其中那个 acknowledge 的号码是要給 client 端确认用的,所以改数字会比(A 步驟)里面的 Sequence 号码多1 (ack = 10001+1 = 10002), 那我们服务器也必须要确认用戶端确实可以接收我们的包才行,所以也会发送出一个Sequence (seq=20001) 給用户端,并且开始等待客户端的回应C:发送确认包当用户端收到服务器端发送的 ACK 数字后 (10002) 就能够确认之前发送的包被接收了, 接下来就会同意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就会再一次发送一个确认包 (ACK=1) 給服务器,亦即是 acknowledge = 20001+1 = 20002 。D:取得最后的确认若一切都顺利,在服务器端收到带有 ACK=1 且 ack=20002 序列号的包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就建立连接了。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TCP的状态转换图,如下:

注:主动、被动 与 服务器、客户端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这个图N多人都知道,它排除和定位网络或系统故障时大有帮助,但是怎样牢牢地将这张图刻在脑中呢?那么你就一定要对这张图的每一个状态,及转换的过程有深刻 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之中。下面对这张图的11种状态详细解析一下,以便加强记忆!

CLOSED: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表示初始状态。
LISTEN:
这个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个状态,表示服务器端的某个SOCKET处于监听状态,可以接受连接了。
SYN_RCVD:
这个状态表示接受到了SYN报文,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状态是服务器端的SOCKET在建立TCP连接时的三次握手会话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很短暂,基本
上用netstat你是很难看到这种状态的,除非你特意写了一个客户端测试程序,故意将三次TCP握手过程中最后一个ACK报文不予发送。因此这种状态
时,当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后,它会进入到ESTABLISHED状态。
SYN_SENT:
这个状态与SYN_RCVD遥想呼应,当客户端SOCKET执行CONNECT连接时,它首先发送SYN报文,因此也随即它会进入到了SYN_SENT状
态,并等待服务端的发送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SYN_SENT状态表示客户端已发送SYN报文。
ESTABLISHED:这个容易理解了,表示连接已经建立了。
FIN_WAIT_1:
这个状态要好好解释一下,其实FIN_WAIT_1和FIN_WAIT_2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而这两种状态的区别
是:FIN_WAIT_1状态实际上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它想主动关闭连接,向对方发送了FIN报文,此时该SOCKET即
进入到FIN_WAIT_1状态。而当对方回应ACK报文后,则进入到FIN_WAIT_2状态,当然在实际的正常情况下,无论对方何种情况下,都应该马
上回应ACK报文,所以FIN_WAIT_1状态一般是比较难见到的,而FIN_WAIT_2状态还有时常常可以用netstat看到。
FIN_WAIT_2:上面已经详细解释了这种状态,实际上FIN_WAIT_2状态下的SOCKET,表示半连接,也即有一方要求close连接,但另外还告诉对方,我暂时还有点数据需要传送给你,稍后再关闭连接。
TIME_WAIT: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并发送出了ACK报文,就等2MSL后即可回到CLOSED可用状态了。如果FIN_WAIT_1状态下,收到了对方同时带
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状态,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状态。
CLOSING:
这种状态比较特殊,实际情况中应该是很少见,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例外状态。正常情况下,当你发送FIN报文后,按理来说是应该先收到(或同时收到)对方的
ACK报文,再收到对方的FIN报文。但是CLOSING状态表示你发送FIN报文后,并没有收到对方的ACK报文,反而却也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什
么情况下会出现此种情况呢?其实细想一下,也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双方几乎在同时close一个SOCKET的话,那么就出现了双方同时发送FIN报
文的情况,也即会出现CLOSING状态,表示双方都正在关闭SOCKET连接。
CLOSE_WAIT:
这种状态的含义其实是表示在等待关闭。怎么理解呢?当对方close一个SOCKET后发送FIN报文给自己,你系统毫无疑问地会回应一个ACK报文给对
方,此时则进入到CLOSE_WAIT状态。接下来呢,实际上你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察看你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对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也就可以
close这个SOCKET,发送FIN报文给对方,也即关闭连接。所以你在CLOSE_WAIT状态下,需要完成的事情是等待你去关闭连接。
LAST_ACK:
这个状态还是比较容易好理解的,它是被动关闭一方在发送FIN报文后,最后等待对方的ACK报文。当收到ACK报文后,也即可以进入到CLOSED可用状态了。
最后有2个问题的回答,我自己分析后的结论(不一定保证100%正确)
1、
为什么建立连接协议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握手呢?

是因为服务端的LISTEN状态下的SOCKET当收到SYN报文的建连请求后,它可以把ACK和SYN(ACK起应答作用,而SYN起同步作用)放在一
个报文里来发送。但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通知时,它仅仅表示对方没有数据发送给你了;但未必你所有的数据都全部发送给对方了,所以你可以未
必会马上会关闭SOCKET,也即你可能还需要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之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你同意现在可以关闭连接了,所以它这里的ACK报文
和FIN报文多数情况下都是分开发送的。
2、 为什么TIME_WAIT状态还需要等2MSL后才能返回到CLOSED状态?
这是因为:
虽然双方都同意关闭连接了,而且握手的4个报文也都协调和发送完毕,按理可以直接回到CLOSED状态(就好比从SYN_SEND状态到
ESTABLISH状态那样);但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假想网络是不可靠的,你无法保证你最后发送的ACK报文会一定被对方收到,因此对方处于
LAST_ACK状态下的SOCKET可能会因为超时未收到ACK报文,而重发FIN报文,所以这个TIME_WAIT状态的作用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
ACK报文。

同时打开

两个应用程序同时执行主动打开的情况是可能的,虽然发生的可能性较低。每一端都发送一个SYN,并传递给对方,且每一端都使用对端所知的端口作为本地端口。例如:

主机a中一应用程序使用7777作为本地端口,并连接到主机b 8888端口做主动打开。

主机b中一应用程序使用8888作为本地端口,并连接到主机a 7777端口做主动打开。

tcp协议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只会打开一条连接。这个连接的建立过程需要4次数据交换,而一个典型的连接建立只需要3次交换(即3次握手)但多数伯克利版的tcp/ip实现并不支持同时打开。

SYN_RCVD与SYN_SEND都是转换为ESTABLISHED的中间状态,目标是两端均转换到ESTABLISHED状态。<

TCP的三次握手以及TCP状态转换图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是TCP创建连接和关闭连接的核心流程,我们就从一个TCP结构图开始探究中的奥秘  序列号seq:占4个字节,用来标记数据段的顺序,TCP把连接中发送的所有数据字节都编上一个序 ...

  2. TC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上)

    在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之前,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需要建立TCP Connection,即建立连接,之后两端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 下面堆TCP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进行说明. 1.相关概念 首先,我 ...

  3. TC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

    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中TCPi协议与Http协议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内容,其中Tcp协议属于传输层,而Http协议属于应用层,本博客主要讲解Tcp协议中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关于Http协议感兴趣的可以参看 ...

  4.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详解

    相对于SOCKET开发者,TCP创建过程和链接折除过程是由TCP/IP协议栈自动创建的.因此开发者并不需要控制这个过程.但是对于理解TCP底层运作机制,相当有帮助. TCP报文格式 TCP的包如下: ...

  5. TC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下)

    前面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后,当客户端的数据发送完毕,它就会要求与服务器端断开连接,那么就要进行“四次挥手”进行连接的释放. 注意,此处所谓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只是为了方便标识连接的双方,即 ...

  6.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

    目录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 1.TCP报文格式 2.TCP三次握手 3.TCP四次挥手 4.为什么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 5.为什么断开连接需要四次挥手? 6.为什么TIME_WAIT状态还需 ...

  7. TCP/I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在运用此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前都会进行连接的建立工作(三次握手):当数据传输完毕,连接的双方都会通 ...

  8.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最全面)

    目录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TCP的工作原理 TCP 的流量控制 TCP的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 拥塞控制所起的作用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慢开始算法的原理 三次 ...

  9.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详解

    1.TCP报文格式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我们需要 ...

随机推荐

  1. Java远程调用

    一.  概念: RMI全称是Remote Method Invocation-远程方法调用,其威力就体现在它强大的开发分布式网络应用的能力上,是纯Java的网络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核心解决方案之一.它支持 ...

  2. ambari快速安装hadoop

    资源下载http://www.cnblogs.com/bfmq/p/6027202.html 大家都知道hadoop包含很多的组件,虽然很多都是下载后解压简单配置下就可以用的,但是还是耐不住我是一个懒 ...

  3. java——static声明方法注意事项

    在使用 static 类型声明的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类中声明了一 static类型的属性,则此属性既可以在非 static 类型的方法中使用,也可以在 static类型的方法中使用.但用 sta ...

  4. 条款20.宁以pass-by-reference-to-const替换pass-by-vlaue

        缺省情况下c++以by value的方式传递对象至(或来自)函数.除非你另外指定,否则函数参数都是以实际实参的复件(副本)为初值,而调用端所获得的亦是函数返回值的一个复件.这些复件是由对象的c ...

  5. HDU 1532 Drainage Ditches (网络流)

    A - Drainage Ditches Time Limit:1000MS     Memory Limit:32768KB     64bit IO Format:%I64d & %I64 ...

  6. 19.Consent视图制作

    新建consentController 继承Controller并引用命名空间 给他一个get的Action Index 添加一个Index的View 新建一个ConsentViewModel 再新建 ...

  7. 面试问题 ---C#中的委托

    一.C#委托是什么的? 在正式介绍委托之前,我想下看看生活中委托的例子——生活中,如果如果我们需要打官司,在法庭上是由律师为我们辩护的,然而律师真真执行的是当事人的陈词,这时候律师就是一个委托对象,当 ...

  8. Laravel框架接入短信平台进行用户注册短信验证

    今天刚接触了一个短信接口平台,云通讯第三方短信提供服务商.http://www.yuntongxun.com/ 然后介绍一下怎么使用该短信平台来接入到自己的项目中. 首先你的去注册一个账号,然后根据提 ...

  9. UITableView设置Cell左滑多个按钮(编辑,删除,置顶等)

    一.iOS7不支持cell多个按钮这个时候可以使用一个三方库JZTableViewRowAction,引用类扩展文件并实现其代理方法 JZTableViewRowAction下载地址:http://d ...

  10. .net实现IHttpModule接口顾虑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使用IHttpModule接口修改http输出的方法,涉及C#操作IHttpModule接口的相关技巧,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本文实例讲述了C#使用IH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