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池二:线程池原理
最近精读Netty源码,读到NioEventLoop部分的时候,发现对Java线程&线程池有些概念还有困惑, 所以深入总结一下
为什么需要使用线程池
Java线程映射的是系统内核线程,是稀缺资源,使用线程池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
- 降低资源消耗:重复利用池中线程降低线程的创建和消耗造成的资源消耗。
- 提高响应速度:任务到达时直接使用池总中空闲的线程,可以不用等待线程创建。
-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不能无限制创建,使用线程池可以统一进行分配、监控、调优。
线程池框架简介
- Executor接口:提供
execute
方法提交任务 - ExecutorService接口:提供可以跟踪任务执行结果的
submit
方法 & 提供线程池关闭的方法(shutdown, shutdowNow) - AbstractExecutorService抽象类:实现submit方法
- ThreadPoolExecutor: 线程池实现类
- ScheduleThreadPoolExecutor:可以执行定时任务的线程池
ThreadPoolExecutor原理
核心参数以及含义
-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池大小
- maximumPoolSize: 线程池最大大小
- workQueue: 工作队列(任务暂时存放的地方)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拒绝策略(线程池无法执行该任务时的处理策略)
任务提交流程
任务提交过程见下流程图
线程池的状态
- RUNNING:正常的线程池运行状态
- SHUTDOWN:调用shutdown方法到该状态,该状态下拒绝提交新任务,但会将已提交的任务的处理完毕
- STOP:调用shutdownNow方法到该状态,该状态下拒绝新任务的提交 & 丢弃工作队列中的任务 & 中断正在执行任务的工作线程
- TIDYING:工作队列和线程池都为空时自动到该状态
- TERMINATED:terminated方法返回之后自动到该状态
工作队列
核心线程池满时,任务会尝试提交到工作队列,后续工作线程会从工作队列中获取任务执行。
因为涉及到多个线程对工作队列的读写,所以工作队列需要是线程安全的,Java提供了以下几种线程安全的队列(BlockingQueue)
实现类 | 工作机制 |
---|---|
ArrayBlockingQueue | 底层实现是数组 |
LinkedBlockingDeque | 底层实现是链表 |
PriorityBlockingQueue | 优先队列,本质是个小顶堆 |
DelayQueue | 延时队列 (优先队列 & 元素实现Delayed接口),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实现的关键 |
SynchronousQueue | 同步队列 |
BlockingQueue 多组读写操作API
操作 | 描述 |
---|---|
add/remove | 队列已满/队列已空时,抛出异常 |
put/take | 队列已满/队列已空时,阻塞等待 |
offer/poll | 队列已满/队列已空时,返回特殊值(false/null) |
offer(time) / poll(time) | 超时时间内无法写入或者读取成功,返回特殊值 |
拒绝策略
拒绝策略是当线程池满负载时(任务队列已满 & 线程池已满)对新提交任务的处理策略,jdk提供了如下四种实现,其中AbortPolicy是默认实现。
实现类 | 工作机制 |
---|---|
AbortPolicy | 抛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异常 |
CallerRunsPolicy | 调用线程执行该任务 |
DiscardOldestPolicy | 丢弃工作队列头部任务,再尝试提交该任务 |
DiscardPolicy | 直接丢弃 |
当然我们可以有自定义的实现,比如记录日志、任务实例持久化,同时发送报警到开发人员。
跟踪任务的执行结果
线程池提供了几个submit方法, 调用线程可以根据返回的Future对象获取任务执行结果,那么它的实现原理又是什么呐?
装饰模式对task的run方法进行增强
1.提交任务前,会把task装饰成一个FutureTask对象
public <T> Future<T> submit(Callable<T> task) {
if (task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RunnableFuture<T> ftask = newTaskFor(task);
execute(ftask);
return ftask;
}
2.FutureTask对象的run方法会存储返回的结果或者异常。调用方可以根据FutureTask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
//省略了部分代码
public void run() {
Callable<V> c = callable;
if (c != null && state == NEW) {
V result;
boolean ran;
try {
//执行任务
result = c.call();
ran = true;
} catch (Throwable ex) {
result = null;
ran = false;
//存储异常
setException(ex);
}
if (ran)
//存储返回值
set(result);
}
线程池的关闭
shutdown
shutdown将线程池的状态设置成SHUTDOWN,同时拒绝提交新的任务,但是已提交的任务会正常执行
shutdownNow
shutdownNow将线程池的状态设置成STOP,该状态下拒绝提交新的任务 & 丢弃工作队列中的任务& 中断当前活跃的线程(尝试停止正在执行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shutdownNow对于正在执行的任务只是尝试停止
,不保证成功(取决于任务是否监听处理中断位)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定时调度原理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在ThreadPoolExecutor之上扩展实现了定时调度的能力
1.实例化时工作队列使用延时队列(DelayedWorkQueue)--- 本质是个小顶堆
public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super(corePoolSize, Integer.MAX_VALUE, 0, NANOSECONDS,
new DelayedWorkQueue(), handler);
}
2.提交的任务装饰成ScheduledFutureTask类型,并把任务加入到工作队列(不直接调用execute)
public ScheduledFuture<?> schedule(Runnable command,
long delay,
TimeUnit unit) {
if (command == null || unit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装饰
RunnableScheduledFuture<?> t = decorateTask(command,
new ScheduledFutureTask<Void>(command, null,
triggerTime(delay, unit)));
//任务加入工作队列
delayedExecute(t);
return t;
}
3.ScheduledFutureTask实现Delayed和Comparable接口
所以提交到工作队列中的任务是按照任务执行时间排序的(最早执行的任务在头部),因为工作队列是个小顶堆。
public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return unit.convert(time - now(), NANOSECONDS);
}
public int compareTo(Delayed other) {
if (other == this) // compare zero if same object
return 0;
if (other instanceof ScheduledFutureTask) {
ScheduledFutureTask<?> x = (ScheduledFutureTask<?>)other;
long diff = time - x.time;
if (diff < 0)
return -1;
else if (diff > 0)
return 1;
else if (sequenceNumber < x.sequenceNumber)
return -1;
else
return 1;
}
long diff = getDelay(NANOSECONDS) - other.getDelay(NANOSECONDS);
return (diff < 0) ? -1 : (diff > 0) ? 1 : 0;
}
4.只能从工作队列中获取已到执行时间的任务
public RunnableScheduledFuture<?> poll()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RunnableScheduledFuture<?> first = queue[0];
//如果头部的任务还没有到执行时间, 直接返回null
if (first == null || first.getDelay(NANOSECONDS) > 0)
return null;
else
return finishPoll(first);
} finally {
lock.unlock();
}
}
线程池配置
假设:CPU核心数是N,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是T,任务的超时时间是timeout,核心线程数是corePoolSize,工作队列大小是workQueue, 最大线程数是 maxPoolSize, 任务最大并发数为maxTasks
核心线程数配置
对于CPU密集型任务:corePoolSize 大小设置成和CPU核心数接近,如N+1 或者 N+2
对于IO密集型任务:corePoolSize可以设置的比较大一些,如2N~3N;也可以通过如下逻辑进行估算
假设80%的时间是IO操作,那么每个任务需要占用CPU时间大概是0.2T, 每秒每个CPU核心最大可以执行的任务数为 = (1/0.2T) = 5/T;所以
理论上
80%IO的情况下corePoolSize可以设置为 5N (一个cpu可以对应5个工作线程)
工作队列大小配置
工作队列的大小取决于任务的超时时间 & 核心线程池的吞吐量
则 workQueue = corePoolSize * (1/T) * timeout = (corePoolSize * timeout) / T
需要注意的是: 工作队列不能使用无界队列。(无界队列异常情况下可能耗尽系统资源,造成服务不可用)
最大线程数配置
最大线程数的大小取决于最大的任务并发数 & 工作队列的大小 & 任务的执行时间
则 maxPoolSize = (maxTasks - workQueue) / T
拒绝策略配置
对于无关紧要的任务,我们可以直接丢弃;对于一些重要的任务需要对任务进行持久化,以便后续进行补偿和恢复。
线程池监控
我们可以有个定时脚本将线程池的最大线程数、工作队列大小、已经执行的任务数、已经拒绝的任务数等数据推送到监控系统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线程池进行调优,也可以即使感知线上业务异常。
Java线程池二:线程池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并发系列(二)-----线程之间的协作(wait、notify、join、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
在java中,线程之间的切换是由操作系统说了算的,操作系统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个时间片,在时间片到期之后,线程让出cpu资源,由其他线程一起抢夺,那么如果开发想自己去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没办法100%控制 ...
- Java多线程学习(二)---线程创建方式
线程创建方式 摘要: 1. 通过继承Thread类来创建并启动多线程的方式 2. 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来创建并启动线程的方式 3. 通过实现Callable接口来创建并启动线程的方式 4. 总 ...
- linux线程篇 (二) 线程的基本操作
线程 进程 标识符 pthread_t pid_t 获取ID pthread_self() getpid() 创建 pthread_create() fork 销毁 pthread_exit() ...
- linux c编程:线程互斥二 线程死锁
死锁就是不同的程序在运行时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阻塞,进而导致程序不能正常运行.阻塞程序的原因通常都是由于程序没有正确使用临界资源. 我们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死锁.我们把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比作运行着的 ...
-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3之 线程池原理(二)
概要 在前面一章"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2之 线程池原理(一)"中介绍了线程池的数据结构,本章会通过分析线程池的源码,对线程池进行说明.内容包括:线程池示例参考代 ...
- Java并发(二十一):线程池实现原理
一.总览 线程池类ThreadPoolExecutor的相关类需要先了解: (图片来自:https://javadoop.com/post/java-thread-pool#%E6%80%BB%E8% ...
- Java多线程系列 JUC线程池03 线程池原理解析(二)
转载 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509954.html 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51294 ...
-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4之 线程池原理(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509960.html 本章介绍线程池的生命周期.在"Java多线程系列--“基础篇”01之 基 ...
-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5之 线程池原理(四)
概要 本章介绍线程池的拒绝策略.内容包括:拒绝策略介绍拒绝策略对比和示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512947.html 拒绝策略 ...
随机推荐
- 有什么数据恢复软件可以恢复CF数据
虽然现在SD卡出现并且日益流行,但是CF卡(Compact Flash)作为一种存储设备,仍然是专业数码相机的主流标准.不仅是数码相机,CF接口还广泛用于PDA.笔记本电脑和包括台式机在内的各种设备. ...
- mybatis中的一些标签使用
主要有两个配置文件,一个是主配置文件SqlConfig.xml, 还有一个是dao接口实现类相对应的mapper的配置文件 .比如userDao的userDao.xml配置文件. 1.resultTy ...
- yii2.0 模态框简单使用
1 <?php foreach($data as $model) :?> 2 3 <!-- 按钮触发模态框 --> 4 <button class="btn b ...
- Docker Vs Podman
翻译自 Chetansingh 2020年4月24日的博文<Docker Vs Podman> [1] 容器化的一场全新革命是从 Docker 开始的,Docker 的守护进程管理着所有的 ...
- Happy Tree Friends——团队展示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软件工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计算机工程系) 团队名称 Happy Tree Friends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团队作业第一次 这个作业的目标 团队合作 作业正文 正文 其 ...
- Python基础教程目录
老猿Python博文目录 专栏:使用PyQt开发图形界面Python应用 老猿Python部分代码样例 老猿Python重难点知识博文汇总 老猿Python博客地址 第1章 Python学习环境构建目 ...
- PyQt(Python+Qt)学习随笔:QTabWidget选项卡部件的tabBar、count、indexOf方法
老猿Python博文目录 专栏:使用PyQt开发图形界面Python应用 老猿Python博客地址 QTabWidget的每个选项卡都有一个对应的页面部件对象,可用通过count方法获取选项卡个数,可 ...
- NET CORE通过NodeService调用js
在 .NET Framework 时,我们可以通过V8.NET等组件来运行 JavaScript,不过目前我看了好几个开源组件包括V8.NET都还不支持 .NET Core ,我们如何在 .NET C ...
- 谈Vite在Electron环境下吃花卷拉馒头的现象
缘起 在Electron的渲染进程中(也就是页面代码中), 我们常常使用process.env来携带一些环境变量, 比如HTTP服务地址的基质,本地静态资源的路径等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方便开 ...
- 判断wangeidtor中输入框内容为空
在我做的项目中,产品没有要求图片多媒体等,暂时只需要标题正文表格之类的,在保存的时候校验内容不为空 刚开始考虑的是editor.txt.html()获取到html片段在判断标签中的值,但是太过繁琐 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