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的原理及实现 (zhuan)
http://blog.csdn.net/hsuxu/article/details/8985931
******************************************************
1、线程池简介:
多线程技术主要解决处理器单元内多个线程执行的问题,它可以显著减少处理器单元的闲置时间,增加处理器单元的吞吐能力。
假设一个服务器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为:T1 创建线程时间,T2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的时间,T3 销毁线程时间。
如果:T1 + T3 远大于 T2,则可以采用线程池,以提高服务器性能。
一个线程池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线程池管理器(ThreadPool):用于创建并管理线程池,包括 创建线程池,销毁线程池,添加新任务;
2、工作线程(PoolWorker):线程池中线程,在没有任务时处于等待状态,可以循环的执行任务;
3、任务接口(Task):每个任务必须实现的接口,以供工作线程调度任务的执行,它主要规定了任务的入口,任务执行完后的收尾工作,任务的执行状态等;
4、任务队列(taskQueue):用于存放没有处理的任务。提供一种缓冲机制。
线程池技术正是关注如何缩短或调整T1,T3时间的技术,从而提高服务器程序性能的。它把T1,T3分别安排在服务器程序的启动和结束的时间段或者一些空闲的时间段,这样在服务器程序处理客户请求时,不会有T1,T3的开销了。
线程池不仅调整T1,T3产生的时间段,而且它还显著减少了创建线程的数目,看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服务器一天要处理50000个请求,并且每个请求需要一个单独的线程完成。在线程池中,线程数一般是固定的,所以产生线程总数不会超过线程池中线程的数目,而如果服务器不利用线程池来处理这些请求则线程总数为50000。一般线程池大小是远小于50000。所以利用线程池的服务器程序不会为了创建50000而在处理请求时浪费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代码实现中并没有实现任务接口,而是把Runnable对象加入到线程池管理器(ThreadPool),然后剩下的事情就由线程池管理器(ThreadPool)来完成了
- package mine.util.thread;
-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 import java.util.List;
- /**
- * 线程池类,线程管理器:创建线程,执行任务,销毁线程,获取线程基本信息
- */
- public final class ThreadPool {
- // 线程池中默认线程的个数为5
- private static int worker_num = 5;
- // 工作线程
- private WorkThread[] workThrads;
- // 未处理的任务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int finished_task = 0;
- // 任务队列,作为一个缓冲,List线程不安全
- private List<Runnable> taskQueue = new LinkedList<Runnable>();
- private static ThreadPool threadPool;
- // 创建具有默认线程个数的线程池
- private ThreadPool() {
- this(5);
- }
- // 创建线程池,worker_num为线程池中工作线程的个数
- private ThreadPool(int worker_num) {
- ThreadPool.worker_num = worker_num;
- workThrads = new WorkThread[worker_num];
- for (int i = 0; i < worker_num; i++) {
- workThrads[i] = new WorkThread();
- workThrads[i].start();// 开启线程池中的线程
- }
- }
- // 单态模式,获得一个默认线程个数的线程池
- public static ThreadPool getThreadPool() {
- return getThreadPool(ThreadPool.worker_num);
- }
- // 单态模式,获得一个指定线程个数的线程池,worker_num(>0)为线程池中工作线程的个数
- // worker_num<=0创建默认的工作线程个数
- public static ThreadPool getThreadPool(int worker_num1) {
- if (worker_num1 <= 0)
- worker_num1 = ThreadPool.worker_num;
- if (threadPool == null)
-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worker_num1);
- return threadPool;
- }
- // 执行任务,其实只是把任务加入任务队列,什么时候执行有线程池管理器觉定
- 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task) {
- synchronized (taskQueue) {
- taskQueue.add(task);
- taskQueue.notify();
- }
- }
- // 批量执行任务,其实只是把任务加入任务队列,什么时候执行有线程池管理器觉定
- 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task) {
- synchronized (taskQueue) {
- for (Runnable t : task)
- taskQueue.add(t);
- taskQueue.notify();
- }
- }
- // 批量执行任务,其实只是把任务加入任务队列,什么时候执行有线程池管理器觉定
- public void execute(List<Runnable> task) {
- synchronized (taskQueue) {
- for (Runnable t : task)
- taskQueue.add(t);
- taskQueue.notify();
- }
- }
- // 销毁线程池,该方法保证在所有任务都完成的情况下才销毁所有线程,否则等待任务完成才销毁
- public void destroy() {
- while (!taskQueue.isEmpty()) {// 如果还有任务没执行完成,就先睡会吧
- try {
- Thread.sleep(1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工作线程停止工作,且置为null
- for (int i = 0; i < worker_num; i++) {
- workThrads[i].stopWorker();
- workThrads[i] = null;
- }
- threadPool=null;
- taskQueue.clear();// 清空任务队列
- }
- // 返回工作线程的个数
- public int getWorkThreadNumber() {
- return worker_num;
- }
- // 返回已完成任务的个数,这里的已完成是只出了任务队列的任务个数,可能该任务并没有实际执行完成
- public int getFinishedTasknumber() {
- return finished_task;
- }
- // 返回任务队列的长度,即还没处理的任务个数
- public int getWaitTasknumber() {
- return taskQueue.size();
- }
- // 覆盖toString方法,返回线程池信息:工作线程个数和已完成任务个数
- @Overrid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 return "WorkThread number:" + worker_num + " finished task number:"
- + finished_task + " wait task number:" + getWaitTasknumber();
- }
- /**
- * 内部类,工作线程
- */
- private class WorkThread extends Thread {
- // 该工作线程是否有效,用于结束该工作线程
- private boolean isRunning = true;
- /*
- * 关键所在啊,如果任务队列不空,则取出任务执行,若任务队列空,则等待
-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run() {
- Runnable r = null;
- while (isRunning) {// 注意,若线程无效则自然结束run方法,该线程就没用了
- synchronized (taskQueue) {
- while (isRunning && taskQueue.isEmpty()) {// 队列为空
- try {
- taskQueue.wait(2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 if (!taskQueue.isEmpty())
- r = taskQueue.remove(0);// 取出任务
- }
- if (r != null) {
- r.run();// 执行任务
- }
- finished_task++;
- r = null;
- }
- }
- // 停止工作,让该线程自然执行完run方法,自然结束
- public void stopWorker() {
- isRunning = false;
- }
- }
- }

测试代码:
- package mine.util.thread;
- //测试线程池
- public class TestThreadPool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创建3个线程的线程池
- ThreadPool t = ThreadPool.getThreadPool(3);
- t.execute(new Runnable[] { new Task(), new Task(), new Task() });
- t.execute(new Runnable[] { new Task(), new Task(), new Task() });
- System.out.println(t);
- t.destroy();// 所有线程都执行完成才destory
- System.out.println(t);
- }
- // 任务类
- static class 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int i = 1;
- @Override
- public void run() {// 执行任务
- System.out.println("任务 " + (i++) + " 完成");
- }
- }
- }
运行结果:
WorkThread number:3 finished task number:0 wait task number:6
任务 1 完成
任务 2 完成
任务 3 完成
任务 4 完成
任务 5 完成
任务 6 完成
WorkThread number:3 finished task number:6 wait task number:0
分析:由于并没有任务接口,传入的可以是自定义的任何任务,所以线程池并不能准确的判断该任务是否真正的已经完成(真正完成该任务是这个任务的run方法执行完毕),只能知道该任务已经出了任务队列,正在执行或者已经完成。
2、Java类库中提供的线程池简介:
java提供的线程池更加强大,相信理解线程池的工作原理,看类库中的线程池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线程池的原理及实现 (zhuan)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线程池的原理及几类线程池的介绍
刚刚研究了一下线程池,如果有不足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线程池? 单个任务处理的时间比较短 将需处理的任务的数量大 使用线程池的好处: 减少在创建和销毁线程上所 ...
- Python 线程池的原理和实现及subprocess模块
最近由于项目需要一个与linux shell交互的多线程程序,需要用python实现,之前从没接触过python,这次匆匆忙忙的使用python,发现python确实语法非常简单,功能非常强大,因为自 ...
- 并发编程(十二)—— Java 线程池 实现原理与源码深度解析 之 submit 方法 (二)
在上一篇<并发编程(十一)—— Java 线程池 实现原理与源码深度解析(一)>中提到了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原理以及它的execute方法.这篇文章是接着上一篇文章 ...
- Java线程池实现原理与技术(ThreadPoolExecutor、Executors)
本文将通过实现一个简易的线程池理解线程池的原理,以及介绍JDK中自带的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和Executor框架. 1.无限制线程的缺陷 多线程的软件设计方法确实可以最大限度地发 ...
- 深入浅出JAVA线程池使用原理1
前言: Java中的线程池是并发框架中运用最多的,几乎所有需要异步或并发执行任务的程序都可以使用线程池,线程池主要有三个好处: 1.降低资源消耗:可以重复使用已经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带来的消耗 ...
- JUC回顾之-线程池的原理和使用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线程,这样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 ...
- 11 java 线程池 实现原理
一 关键类的实现 1 ThreadPoolExecutor类 java.uit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类是线程池中最核心的一个类,因此如果要透彻地了解Java中的 ...
- JAVA线程池的原理分析
线程池的作用 1.降低资源的消耗 2.提高效率 3.方便管理 相关概念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核心池的大小,当有任务到达之后,就会创建一个线程去执行任务,当任务数量到达核心线程数后,就会 ...
- Java进阶——— 线程池的原理分析
前言 在了解线程池之前,其实首先出现的疑问是:为什么要使用线程池,其次是了解什么是线程池,最后是如何使用线程池,带着疑问去学习. 为什么要使用 前面多线程文章中,需要使用线程就开启一个新线程,简单方便 ...
随机推荐
- Unity-Animato深入系列---FloatValue阻尼
回到 Animator深入系列总目录 Animator的SetFloat接口可以设置阻尼,并且4种类型变量只有float是支持阻尼的. public void SetFloat(int id, flo ...
- python中string.casefold和string.lower区别
string.casefold和string.lower 区别 python 3.3 引入了string.casefold 方法,其效果和 string.lower 非常类似,都可以把字符串变成小写, ...
- centos6.5版本改系统语言成中文简体
root:locale -a 查看系统支持的语言,如果看到这个zh_CN.utf8(这是中文简体)说明系统支持此语言 root:vim /etc/sysconfig/i18n(编辑语言的配置文件) 输 ...
- java 学习路线《转》
*第一阶段:Java基础,包括java语法,面向对象特征,常见API,集合框架: *第二阶段:java界面编程,包括AWT,事件机制,SWING,这个部分也可以跳过,用的时候再看都能来及: *第三阶段 ...
- JS中的call()和apply()方法和bind()
1.方法定义 call方法: 语法:call([thisObj[,arg1[, arg2[, [,.argN]]]]]) 定义:调用一个对象的一个方法,以另一个对象替换当前对象. 说明: call ...
- duilib\utils\utils.h(251) : error C2504: “VARIANT”: 未定义基类
转载:http://blog.csdn.net/SP_daiyq/article/details/44542939?locationNum=3 创建win32应用程序的工程文件,删除不需要的代码,只留 ...
- UVA 10341 Solve It 二分
题目大意:给6个系数,问是否存在X使得等式成立 思路:二分....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EEE 2.718 ...
- [Objective-C]__bridge,__bridge_retained和__bridge_transfer的意思,区别与使用
使用ARC能帮我们减轻不少内存管理方面的负担,尤其是对用惯了Java的程序员来说.但是像我这种Java基础本身就不牢固,做了两年的iOS已经习惯手动管理内存的半吊子,使用ARC还是经常碰壁. 对于CF ...
- linux修改文件所属用户和组
使用chown命令可以修改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用户: 命令:chown 用户 目录或文件名 例如:chown qq /home/qq (把home目录下的qq目录的拥有者改为qq用户) 使用chgrp命 ...
- dual,rowid,rownum
一. dual是一个虚拟表,用来构成select的语法规则,oracle保证dual里面永远只有一条记录.我们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事情,如下: 1.查看当前用户,可以在 SQL Plus中执行下面语句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