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原理与NAT穿越
最近在看东西的时候发现很多网络程序中都需要NAT穿越,特意在此总结一下。
先做一个约定:
内网A中有:A1(192.168.0.8)、A2(192.168.0.9)两用户
网关X1(一个NAT设备)有公网IP 1.2.3.4
内网B中有:B1(192.168.1.8)、B2(192.168.1.9)两用户,
网关Y1(一个NAT设备)有公网IP 1.2.3.5
公网服务器:C (6.7.8.9) D (6.7.8.10)
NAT原理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下面介绍两类不同方式实现的NAT:
-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称为基本的NAT
在客户机时 192.168.0.8:4000——6.7.8.9:8000
在网关时 1.2.3.4:4000——6.7.8.9:8000
服务器C 6.7.8.9:8000
其核心是替换IP地址而不是端口,这会导致192.168.0.8使用4000端口后,192.168.0.9如何处理?具体参考RFC 1631
基本上这种类型的NAT设备已经很少了。或许根本我们就没机会见到。
2. NAPT(Network Address/Port Translators):其实这种才是我们常说的 NAT
NAPT的特点是在网关时,会使用网关的 IP,但端口会选择一个和临时会话对应的临时端口。如下图:
在客户机时 192.168.0.8:4000——6.7.8.9:8000
在网关时 1.2.3.4:62000——6.7.8.9:8000
服务器C 6.7.8.9:8000
网关上建立保持了一个1.2.3.4:62000的会话,用于192.168.0.8:4000与6.7.8.9:8000之间的通讯。
对于NAPT,又分了两个大的类型,差别在于,当两个内网用户同时与8000端口通信的处理方式不同:
2.1、Symmetric NAT型 (对称型)
在客户机时 192.168.0.8:4000——6.7.8.9:8000 192.168.0.8:4000——6.7.8.10:8000
在网关时,两个不同session但端口号不同 1.2.3.4:62000——6.7.8.9:8000 1.2.3.4:62001——6.7.8.10:8000
服务器C 6.7.8.9:8000
服务器 D 6.7.8.10:8000
这种形式会让很多p2p软件失灵。
2.2、Cone NAT型(圆锥型)
在客户机时 192.168.0.8:4000——6.7.8.9:8000 192.168.0.8:4000——6.7.8.10:8000
在网关时,两个不同session但端口号相同 1.2.3.4:62000——6.7.8.9:8000 1.2.3.4:62000——6.7.8.10:8000
服务器C 6.7.8.9:8000
服务器D 6.7.8.10:8000
目前绝大多数属于这种。Cone NAT又分了3种类型:
- a)Full Cone NAT(完全圆锥型):从同一私网地址端口192.168.0.8:4000发至公网的所有请求都映射成同一个公网地址端口1.2.3.4:62000 ,192.168.0.8可以收到任意外部主机发到1.2.3.4:62000的数据报。
- b)Address Restricted Cone NAT (地址限制圆锥型):从同一私网地址端口192.168.0.8:4000发至公网的所有请求都映射成同一个公网地址端口1.2.3.4:62000,只有当内部主机192.168.0.8先给服务器C 6.7.8.9发送一个数据报后,192.168.0.8才能收到6.7.8.9发送到1.2.3.4:62000的数据报。
- c)Port Restricted Cone NAT(端口限制圆锥型):从同一私网地址端口192.168.0.8:4000发至公网的所有请求都映射成同一个公网地址端口1.2.3.4:62000,只有当内部主机192.168.0.8先向外部主机地址端口6.7.8.9:8000发送一个数据报后,192.168.0.8才能收到6.7.8.9:8000发送到1.2.3.4:62000的数据报。
穿越NAT的实现
A1在客户机时 192.168.0.8:4000——6.7.8.9:8000
X1在网关时 1.2.3.4:62000——6.7.8.9:8000
服务器C 6.7.8.9:8000
B1在客户机时 192.168.1.8:4000——6.7.8.9:8000
Y1在网关时 1.2.3.5:31000——6.7.8.9:8000
两内网用户要实现通过各自网关的直接呼叫,需要以下过程:
1、 客户机A1、B1顺利通过格子网关访问服务器C ,均没有问题(类似于登录)
2、 服务器C保存了 A1、B1各自在其网关的信息(1.2.3.4:62000、1.2.3.5:31000)没有问题。并可将该信息告知A1、B2。
3、 此时A1发送给B1网关的1.2.3.5:31000是否会被B1收到?答案是基本上不行(除非Y1设置为完全圆锥型,但这种设置非常少),因为Y1上检测到其存活的会话中没有一个的目的IP或端口于1.2.3.4:62000有关而将数据包全部丢弃!
4、 此时要实现A1、B1通过X1、Y1来互访,需要服务器C告诉它们各自在自己的网关上建立“UDP隧道”,即命令A1发送一个 192.168.0.8:4000——1.2.3.5:31000的数据报,B1发送一个192.168.1.8:4000——1.2.3.4:62000的数据报,UDP形式,这样X1、Y1上均存在了IP端口相同的两个不同会话(很显然,这要求网关为Cone NAT型,否则,对称型Symmetric NAT设置网关将导致对不同会话开启了不同端口,而该端口无法为服务器和对方所知,也就没有意义)。
5、 此时A1发给Y1,或者B1发给X1的数据报将不会被丢弃且正确的被对方收到.
综合P2P可实现的条件需要:
1、 中间服务器保存信息、并能发出建立UDP隧道的命令
2、 网关均要求为Cone NAT类型。Symmetric NAT不适合。
3、 完全圆锥型网关可以无需建立udp隧道,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要求双方均为这种类型网关的更少。
4、 假如X1网关为Symmetric NAT, Y1为Address Restricted Cone NAT 或Full Cone NAT型网关,各自建立隧道后,A1可通过X1发送数据报给Y1到B1(因为Y1最多只进行IP级别的甄别),但B2发送给X1的将会被丢弃(因为发送来 的数据报中端口与X1上存在会话的端口不一致,虽然IP地址一致),所以同样没有什么意义。
5、 假如双方均为Symmetric NAT的情形,新开了端口,对方可以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尝试猜解,也可以达到目的,但这种情形成功率很低,且带来额外的系统开支,不是个好的解决办法。
6、 不同网关型设置的差异在于,对内会采用替换IP的方式、使用不同端口不同会话的方式,使用相同端口不同会话的方式;对外会采用什么都不限制、限制IP地址、限制IP地址及端口。
7、 这里还没有考虑同一内网不同用户同时访问同一服务器的情形,如果此时网关采用AddressRestricted Cone NAT 或Full Cone NAT型,有可能导致不同用户客户端可收到别人的数据包,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一些现在常用的技术:
ALG(应用层网关):它可以是一个设备或插件,用于支持SIP协议,主要类似与在网关上专门开辟一个通道,用于建立内网与外网的连接,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定制的网关。更多只适用于使用他们的应用群体内部之间。
UpnP:它是让网关设备在进行工作时寻找一个全球共享的可路由IP来作为通道,这样避免端口造成的影响。要求设备支持且开启upnp功能,但大部分时候,这些功能处于安全考虑,是被关闭的。即时开启,实际应用效果还没经过测试。
STUN(Simple Traversalof UDP Through Network):这种方式即是类似于我们上面举例中服务器C的处理方式。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但具体实现要比我们描述的复杂许多,光是做网关Nat类型判断就由许多工作,RFC3489中详细描述了。
TURN(Traveral Using Relay NAT):该方式是将所有的数据交换都经由服务器来完成,这样NAT将没有障碍,但服务器的负载、丢包、延迟性就是很大的问题。目前很多游戏均采用该方式避开NAT的问题。这种方式不叫p2p。
ICE(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是对上述各种技术的综合,但明显带来了复杂性。
NAT原理与NAT穿越的更多相关文章
- UDP穿越NAT原理(p2p)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ldd909/article/details/5979967 论坛上经常有对P2P原理的讨论,但是讨论归讨论,很少有实质的东西产生(源代码).在这里我 ...
- [daily][network] NAT原理(转)
写在转发之前: 一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疑惑,SNAT的时候,如果两个内网主机恰巧使用了相同的源端口号该怎么办呢? 我自己猜测的方法是改掉一个端口号,把端口一起映射(当然还有另一个设想,就是把包同时广播 ...
- 网络地址转换NAT原理及其作用
1 概述 1.1 简介 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 ...
- NAT原理简介、各种 ADSL Modem 及路由器的端口映射方法
NAT原理简介 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
- UDP穿透NAT原理解析
转自:http://www.2cto.com/net/201201/116793.html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 ...
- P2P之UDP穿透NAT原理
首先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 ...
- NAT and Traversal NAT(TURN/STUN/ICE)
http://www.cnblogs.com/whyandinside/archive/2010/12/08/1900492.html -------------------------------- ...
- Linux 与 CONE NAT 和 Symmetric NAT
http://alexanderlaw.blog.hexun.com/31883661_d.html 1. NAT 的划分 RFC3489 中将 NAT 的实现分为四大类: 1. Full Cone ...
- 静态NAT、动态NAT
静态NAT.动态NAT 实验拓扑: 实验目的:熟悉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掌握静态NAT 和动态NAT的配置 分析静态NAT 和动态NAT的区别 使用show命令来检查NAT的运行情况 实验要求:按拓扑图来 ...
随机推荐
- cocos2d 消息映射
alayer #include "ALayer.hpp" ALayer::ALayer(void) { } ALayer::~ALayer(void) { } bool ALaye ...
- 【TYVJ】1338 QQ农场(最大流+最大权闭合图)
http://tyvj.cn/Problem_Show.aspx?id=1338 时间才排到rank7,还不快啊囧.isap我常数都写得那么小了... 最大权闭合图看我另一篇博文吧 此题很明显的模型. ...
- Scala - Spark Lambda“goesto“ => 分析
/// 定义一个函数AddNoise,参数分别为rdd,Fraction.其中rdd为(BreezeDenseMatrix, BreezeDenseMatrix)元组构成的RDD.Fraction为一 ...
- beta-2阶段组员贡献分分配
组名:天天向上 组长:王森 组员:张政.张金生.林莉.胡丽娜 bera-2阶段各组员的贡献分分配如下: 姓名 个人工作量 组长评价 个人评价 团队贡献总分 胡丽娜 9 4 4 4.25 林莉 9 4 ...
- HDU 1075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Trie的应用)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Time Limit: 10000/5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102400/204800 K ...
- SCU 2941 I NEED A OFFER!(01背包变形)
I NEED A OFFER! 64bit IO Format: %lld & %llu Submit Status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Speakless ...
- JavaScript系列:replace()函数(第二个参数为函数)
语法 stringobject.replace(regexp/substr,replacement) 只讲解这个:参数replacement为函数时,这个参数函数的参数代表的意义,以及运行次数,及过程 ...
- x86_64编译JPEG遇到Invalid configuration `x86_64-unknown-linux-gnu'
把 /usr/share/libtool/config/config.guess 覆盖到相关软件自带的config.guess 把 /usr/share/libtool/config/config ...
- Memcached 笔记与总结(4)memcache 扩展的使用
在 wamp 环境下进行测试:WAMPSERVER 2.2(Windows 7 + Apache 2.2.21 + PHP 5.3.10 + memcache 3.0.8 + Memcached 1. ...
- Javascript 笔记与总结(2-13)定时器 setTimeout 和 setInterval
定时器可以让 js 效果每隔几秒钟执行一次或者 n 秒之后执行某一个效果.定时器不属于 javascript,是 window 对象提供的功能. setTimeout 用法: window.set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