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中的函数
【前言】
Lua中的函数和C++中的函数的含义是一致的,Lua中的函数格式如下:
function MyFunc(param)
-- Do something
end
在调用函数时,也需要将对应的参数放在一对圆括号中,即使调用函数时没有参数,也必须写出一对空括号。对于这个规则只有一种特殊的例外情况:一个函数若只有一个参数,并且此参数是一个字符串或table构造式,那么圆括号便可以省略掉。看以下代码:
print "Hello World" --> print("Hello World")等价
print [[a multi-line
message]] -->print([[a multi-line
--> message]]) 等价
-- f是一个函数
f{x=, y=} -->f({x=10, y=20}) 等价
上面代码的一些简便写法,如果不熟悉的话,在阅读别人的代码时,就会是一头雾水。
一个函数定义具有一个名称、一系列的参数和一个函数体。函数定义时,所定义的参数的使用方式与局部变量非常相似,它们是由调用函数时的“实际参数”初始化的。调用函数时提供的实参数量可以与形参数量不同。Lua会自动调整实参的数量,以匹配参数表的要求,若“实参多余形参,则舍弃多余的实参;若实参不足,则多余的形参初始化为nil”。这个与接下来要介绍的多重返回值非常相似。
【多重返回值】
这个应该是Lua的一个特征吧。允许函数返回多个结果,只需要在return关键字后列出所有的返回值即可。以下根据带来来说明情况:
function foo0() end -- 无返回值
function foo1() return "a" end -- 返回一个结果
function foo2() return "a", "b" end -- 返回两个结果 -- 在多重赋值时,如果一个函数调用是最后,或仅有的一个表达式,
-- 那么Lua会保留其尽可能多的返回值,用于匹配赋值变量
x, y = foo2() -- x = "a", y = "b"
x = foo2() -- x = "a", "b"被丢弃
x, y, z = , foo2() -- x = 10, y = "a", z = "b" -- 如果一个函数没有返回值或者没有足够多的返回值,那么Lua会用
-- nil来补充缺失的值
x, y = foo0() -- x = nil, y = nil
x, y = foo1() -- x = "a", y = nil
x, y, z = foo2() -- x = "a", y = "b", z = nil -- 如果一个函数调用不是一系列表达式的最后一个元素,那么将只产生一个值:
x, y = foo2(), -- x = "a", y = 20
x, y = foo0(), , -- x = nil, y = 20, 30则被丢弃 -- table构造式可以完整的接收一个函数调用的所有结果,即不会有任何数量
-- 方面的调整
local t = {foo0()} -- t = {}(一个空的table)
local t = {foo1()} -- t = {"a"}
local t = {foo2()} -- t = {"a", "b"} -- 但是,对于上述的行为,只有当一个函数调用作为最后一个元素时才会发生,
-- 而在其他位置上的函数调用总是只产生一个结果值
local t = {foo0(), foo2(), } -- t[1] = nil, t[2] = "a", t[3] = 4 -- 我们也可以在一个函数中,使用return返回另一个函数的返回值
function MyFunc() -- 返回a
return foo1() -- 注:这里是return foo1(),而不是return (foo1())
end -- return foo1()和return (foo1())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 将一个函数调用放入一对圆括号中,从而迫使它只返回一个结果
print((foo0())) -- nil
print((foo1())) -- a
print((foo2())) -- a
【变长参数】
在C语言中,函数可以接受不同数量的实参,Lua中的函数也可以接受不同数量的实参,例如以下代码:
-- 打印所有的参数
function VarArguments(...)
for i, v in ipairs{...} do
print(v)
end
end VarArguments(, , )
参数表中的3个点(…)表示该函数可接受不同数量的实参。当这个函数被调用时,它的所有参数都会被收集到一起。这部分收集起来的实参称为这个函数的“变长参数”。一个函数要访问它的变长参数时,仍需要用到3个点(…)。但不同的是,此时这3个点是作为一个表达式来使用的。在上例中,表达式{…}表示一个由所有变长参数构成的数组。在C语言中使用变长参数需要注意的问题,在Lua中同样需要注意。
通常一个函数在遍历其变长参数时只需要使用表达式{…},这就像访问一个table一样,访问所有的变长参数。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变长参数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故意传入的nil,那么此时就需要用select来访问变长参数了。调用select时,必须传入一个固定实参selector和一系列变长参数。如果selector为数字n,那么select返回它的第n个可变实参以及其后面的所有参数;否则selector只能为字符串“#”,这样select会返回变长参数的总数,请看以下代码:
for i = , select('#', ...) do
local arg = select(i, ...) -- 得到第i个参数
-- Do something else
end
select(‘#’, …)会返回所有变长参数的总数,其中包括nil(还记得table.maxn么?)对于Lua 5.0版本来说,变长参数则有另外一套机制。声明函数的语法是一样的,也是将3个点作为最后一个参数。但Lua 5.0没有提供“…”表达式。而是通过一个隐含的局部table变量“arg”来接受所有的变长参数。这个table还有一个名为“n”的字段,用来记录变长参数的总数,例如以下代码:
function MyFunc(a, b, ...)
print(arg.n)
end MyFunc(, , , , ) -->3
这套旧机制的缺点在于,每当程序调用了一个具有变长参数的函数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table。而在新机制中,只有在需要时才会去创建这个用于变长参数访问的table。这里只是对这个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别在阅读别人的代码时,看不懂!!!
【深入讨论函数】
在Lua中,函数与其它传统类型的值具有相同的权利。函数可以存储到变量或table中,也可以作为实参传递给其它函数,还可以作为其它函数的返回值。在Lua中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函数与所有其它值一样都是匿名的,即它们都没有名称。当讨论一个函数名时,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持有某函数的变量,例如以下代码:
-- 我们经常这样定义函数
function foo(x) return * x end --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语法糖”而已;
-- 上述代码只是下面代码的一种简化书写形式
foo = function (x) return * x end
实际上,一个函数定义实际就是一条语句(更准确地说是一条赋值语句),这条语句创建了一种类型为“函数”的值,并将这个值赋予一个变量。由于函数在Lua中就是一个普通的值,所以不仅可以将其存储在全局变量中,还可以存储在局部变量甚至table的字段中。
【内嵌函数】
若将一个函数写在另一个函数之内,那么这个位于内部的函数便可以访问外部函数中的局部变量,这个特征叫做“词法域”。我们来看看下面一段有趣的代码:
function newCounter()
local i =
return function () -- 匿名函数
i = i +
return i
end
end c1 = newCounter()
print(c1()) -->输出什么?
print(c1()) -->又输出什么?
如果你很明白上面的输出,很明白上面的代码,那么闭合函数这一小节就不需要阅读了。在上述代码中,有一个变量i,对于函数newCounter来说,i是一个局部变量,但是对于匿名函数来说,当它访问这个i时,i既不是全局变量,也不是局部变量,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一个“非局部的变量”。下面这段代码也是同样的道理:
function newCounter(i)
return function () -- 匿名函数
i = i +
return i
end
end c1 = newCounter()
print(c1()) -->输出什么?
print(c1()) -->又输出什么?
匿名函数访问了一个“非局部的变量”i,该变量用于保持一个计数器。乍一看,由于创建变量i的函数,也就是newCounter已经返回,所以之后每次调用匿名函数时,i都应该是已经超出了作用范围。但是,Lua会以closure的概念来正确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里简单的讲,一个closure就是一个函数加上该函数所需访问的所有“非局部的变量”。如果再次调用newCounter,那么它会创建一个新的局部变量i,从而将得到一个新的closure。在后续的总结中,专门总结一篇关于Lua中的闭包的博文,敬请期待。
【非全局的函数】
由于函数和普通变量一样,所以函数不仅可以存储在全局变量中,还可以存储在table的字段中,或局部变量中。我们可以把函数存在一个table中,比如以下代码:
Lib = {}
Lib.foo = function (x, y) return x + y end
Lib.goo = function (x, y) return x - y end
只要将一个函数存储在一个局部变量中,就得到了一个“局部函数”,也就是说这个函数只能在某个特定的作用域内才有效。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一个局部的函数:
local f = function (<参数>)
<函数体>
end
-- Lua还提供另一种特殊的“语法糖”
local function f (<参数>)
<函数体>
end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函数的前置声明,比如以下代码:
local f, g function f()
<一些其它操作>
g()
end function g()
<一些其它操作>
f()
end
Lua中的函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 在 lua 中实现函数的重载
在 lua 中实现函数的重载.注:好吧,lua中原来可以实现重载...local function create() local arg_table = {} local function dispa ...
- Lua中assert( )函数的使用
当Lua遇到不期望的情况时就会抛出错误,比如:两个非数字进行相加:调用一个非函数的变量:访问表中不存在的值等.你也可以通过调用error函数显示的抛出错误,error的参数是要抛出的错误信息. ass ...
- Lua中调用函数使用点号和冒号的区别
1.初学者最易混乱Top1——调用函数时用点号还是用冒号?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两句代码: mSprite.setPosition(, ); mSprite:setPosition(, ); 对于初次接触 ...
- C调用Lua中的函数解析table
Passing Tables to Lua Functions A use case that happens often is the passing of tables to and from L ...
- 两个函数彻底理解Lua中的闭包
本文通过两个函数彻底搞懂Lua中的闭包,相信看完这两个函数,应该能理解什么是Lua闭包.废话不多说,上 code: --[[************************************** ...
- Lua中的常用语句结构以及函数
1.Lua中的常用语句结构介绍 --if 语句结构,如下实例: gTable = {} ] ] then ]) == gTable[] then ]) else print("unkown ...
- Lua学习(4)——函数
在Lua中函数的调用方式和C语言基本相同,如:print("Hello World")和a = add(x, y).唯一的差别是,如果函数只有一个参数,并且该参数的类型为字符串常量 ...
- Lua中的类型与值
[基础介绍] Lua是一种动态类型的语言.在语言中没有类型定义的语法,每个值都带有其自身的类型信息.在Lua中有8中基本类型,分别是: nil(空)类型 boolean(布尔)类型 number(数字 ...
- Lua中的闭包
[什么是闭包?] 闭包在Lua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闭包是由函数和与其相关的引用环境组合而成的实体.我们再来看一段代码: function newCounter() return function ...
随机推荐
- gulp 自动ftp至服务器时,处理开发 测试服务器地址问题
var gulp=require('gulp'), babel = require('gulp-babel'), gulpSequence = require('gulp-sequence'), ht ...
- 安装软件the error code is 2203解决方法
win10安装mysql5.7的时候弹出这个2203错误,记录一下. 解决方法: 按照下面路径,去掉只读解决了.
- 646. Maximum Length of Pair Chain(medium)
You are given n pairs of numbers. In every pair, the first number is always smaller than the second ...
- Android——分割线中夹文字
内容不多,只是感觉平时很容易遇上,那就做个笔记吧! 其实很简单,如下: <Relative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
- Nginx 请求的11个阶段
48 1:当请求进入Nginx后先READ REQUEST HEADERS 读取头部 然后再分配由哪个指令操作 2:Identity 寻找匹配哪个Location 3:Apply Rate Limi ...
- python之MRO和垃圾回收机制
一.MOR 1.C3算法简介 为了解决原来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不满足本地优先级,和单调性的问题. python2.3版本之后不管是新式类还是经典类,查找继承顺序都采用C3算法 2.算法原理 C3算法的 ...
- Flask上下文管理、session原理和全局g对象
一.一些python的知识 1.偏函数 def add(x, y, z): print(x + y + z) # 原本的写法:x,y,z可以传任意数字 add(1,2,3) # 如果我要实现一个功能, ...
- Django+Vue打造购物网站(八)
购物车.订单管理和远程调试 添加商品到购物车 trade/serializers.py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 from goods.models ...
- 洛谷P4178 Tree (算竞进阶习题)
点分治 还是一道点分治,和前面那道题不同的是求所有距离小于等于k的点对. 如果只是等于k,我们可以把重心的每个子树分开处理,统计之后再合并,这样可以避免答案重复(也就是再同一个子树中出现路径之和为k的 ...
- Flask 蓝图,数据库链接
蓝图 使用场景 如果代码非常多,要进行归类.不同的功能放在不同的文件,把相关的视图函数也放进去. 蓝图也就是对flask的目录结构进行分配(应用于小,中型的程序) 当然对于大型项目也可以通过 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