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内容开始---

redis的安装 源码包安装 以reids3.0为例  
先安装编译的软件 gcc gcc-c++ make 
yum -y install gcc gcc-c++ make 
 
新建目录/picclife
 
 

进入到/picclife下载(下载redis3.0版本到指定的目录)
 
解压

建立个redis目录的软连接指向redis-3.0.7

 创建redis目录的软连接好处:1,便利redis未来版本的升级2,执行编译安装是将有关文件放到/usr/local/bin/下,这样就可以在任何的目录下执行redis的命令
 
进入redis的目录

编译安装

 
查看redis的版本

在/usr/local/bin/下多了几个redis开头的可执行文件,
redis-server                        启动reids
redis-cli                              redis命令行客户端
redis-benchmark                redis基准测试工具
redis-check-aof                  redis  AOF持久化文件检测和修复工具
redis-check-dump              redis RDB 持久化文件检测和修复工具
redis-sentinel                      启动redis sentinel
启动redis的三种方法:  redis的默认端口好是6379
1,默认配置
redis-server
2.运行启动 
  (redis-server加上要修改配置名和值(可以是多对),没有设置就将使用默认配置)
 
redis-server   --configKey1  configValue1   --configKey2  configValue2 
 如用端口好启动(默认是6379   你可以使用6380)
redis-server   --port   6380 
 
3.配置文件启动(将配置文件写到制定的文件里  里 /opt/redis/redis.conf)
先将redis.conf  制定到目录

 
修改redis.conf (将daemonize no   修改为yes   查看端口)
添加密码requirepass
 

启动redis
redis-server  /opt/redis/redis.conf(工作中一般用这种方法启动redis)
 
 
 
主从复制:在另一台也安装redis
修改配置文件redis.conf

指定主服务器的IP和端口

   就可以了复制了
 
redis的基本配置
prt                                  端口
logfile                             日志文件
dir                                   redis工作目录(存放持久化文件和日志文件)(例:在配置文件里加dir /picclife/redisDum)
daemonize                      是否以守护进程的方式启动redis
pidfile                             定义pid文件的路劲
进入redis的数据库
例  :

 
关闭redis
redis-cli  shutdown
 
持久化的详解  在redis.conf 配置
rdb方式
rdb是redis对数据进行持久化而保存到硬盘的数据文件。
默认情况下相关配置如下: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其意义为:
• 当1个key更新值时每900秒保存一次数据到硬盘
 
• 当10个key更新值时每300秒保存一次到硬盘
 
• 当10000个key更新值时每60秒保存一次到硬盘
 
换句话说,当你重启服务器时数据是可能会丢失的,如果数据量小的时候,你会丢失5分钟以内的数据;如果数据量大的时候,你会丢失一分钟以内的数据。
所以set name 1后重启服务器,get name时的结果会是nil,如果你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可以sav后重启服务器。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防止的是服务器突发情况下的重启,这时候可能没有机会save,所以还是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以你可以设置save "",这样的话会每次写操作到保存到硬盘,但是redis作为缓存却需要每次到保存到硬盘已丧失了其作为缓存的意义。因此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还有一种方式,在每次写操作时使用bgsave命令,可以直接返回操作结果并异步将其保存到硬盘。
rdb方式的优点是保存的数据存储量小(只有数据),重启速度很快;缺点是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aof方式
aof本质是redis操作(写操作)日志文件。aof默认是未开启的,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在配置文件中将这一行改为appendonly yes就可以了。
那么会在什么时候append到文件末尾呢?有三种方式: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appendfsync no • appendfsync always每次有新命令追加到 AOF 文件时就执行一次 fsync :非常慢,也非常安全
 
• 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 fsync 一次:足够快(和使用 RDB 持久化差不多),并且在故障时只会丢失 1 秒钟的数据。
 
• appendfsync no从不 fsync :将数据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更快,也更不安全的选择。
 
推荐(并且也是默认)的措施为每秒 fsync 一次, 这种 fsync 策略可以兼顾速度和安全性。
aof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但是在重启时比较耗时,而且aof文件的体积比rdb文件大。
 
使用
在同时开启rdb和aof模式时,会采用aof模式来读取数据。在正常的使用中,如果不是十分在乎短时间内的数据丢失的时候,使用rdb方式会使服务器的效率更高,更节省cpu和硬盘;如果担心数据丢失的话,aof方式无疑会是更好的选择
 
redis的慢查询在配置文件redis.conf
 慢查询命令的时间 单位为微妙 一般设为10000

  可以记录都少慢查询 一般设为1000条
 
查询慢查询的命令是   slowlog  get
 
开启redis   AOF功能 在配置文件里 将appendonly   设为yes 
 
 
info  replication  可以查看主从复制的状态
 
在主的redis的配置文件里requirepass  配置密码   可在从的配置文件里masterauth  配置和主一样的密码
 
建议同步数据量大时 将配置文件的repl-timeout   时间调大  
当主节点数据量和写命令并发量大时  可以调整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这里的参数 这是默认值
 
对于读取  从服务器读数据要求实时  时可将从服务器配置文件里的slave-serve-stale-data yes  改为no  防止读到过期或是错误的数据
 
实时保证从节点的数量和延迟性的功能可以通过
  # min-slaves-to-write 3
# min-slaves-max-lag 10
来定义配置参数

---恢复内容结束---

redis的安装 源码包安装 以reids3.0为例  
先安装编译的软件 gcc gcc-c++ make 
yum -y install gcc gcc-c++ make 
 
新建目录/picclife
 
 

进入到/picclife下载(下载redis3.0版本到指定的目录)
 
解压

建立个redis目录的软连接指向redis-3.0.7

 创建redis目录的软连接好处:1,便利redis未来版本的升级2,执行编译安装是将有关文件放到/usr/local/bin/下,这样就可以在任何的目录下执行redis的命令
 
进入redis的目录

编译安装

 
查看redis的版本

在/usr/local/bin/下多了几个redis开头的可执行文件,
redis-server                        启动reids
redis-cli                              redis命令行客户端
redis-benchmark                redis基准测试工具
redis-check-aof                  redis  AOF持久化文件检测和修复工具
redis-check-dump              redis RDB 持久化文件检测和修复工具
redis-sentinel                      启动redis sentinel
启动redis的三种方法:  redis的默认端口好是6379
1,默认配置
redis-server
2.运行启动 
  (redis-server加上要修改配置名和值(可以是多对),没有设置就将使用默认配置)
 
redis-server   --configKey1  configValue1   --configKey2  configValue2 
 如用端口好启动(默认是6379   你可以使用6380)
redis-server   --port   6380 
 
3.配置文件启动(将配置文件写到制定的文件里  里 /opt/redis/redis.conf)
先将redis.conf  制定到目录

 
修改redis.conf (将daemonize no   修改为yes   查看端口)

启动redis
redis-server  /opt/redis/redis.conf(工作中一般用这种方法启动redis)
 
 
 
主从复制:在另一台也安装redis
修改配置文件redis.conf

指定主服务器的IP和端口

   就可以了复制了
 
redis的基本配置
prt                                  端口
logfile                             日志文件
dir                                   redis工作目录(存放持久化文件和日志文件)(例:在配置文件里加dir /picclife/redisDum)
daemonize                      是否以守护进程的方式启动redis
pidfile                             定义pid文件的路劲
进入redis的数据库
例  :

 
关闭redis
redis-cli  shutdown
 
持久化的详解  在redis.conf 配置
rdb方式
rdb是redis对数据进行持久化而保存到硬盘的数据文件。
默认情况下相关配置如下: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其意义为:
• 当1个key更新值时每900秒保存一次数据到硬盘
 
• 当10个key更新值时每300秒保存一次到硬盘
 
• 当10000个key更新值时每60秒保存一次到硬盘
 
换句话说,当你重启服务器时数据是可能会丢失的,如果数据量小的时候,你会丢失5分钟以内的数据;如果数据量大的时候,你会丢失一分钟以内的数据。
所以set name 1后重启服务器,get name时的结果会是nil,如果你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可以sav后重启服务器。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防止的是服务器突发情况下的重启,这时候可能没有机会save,所以还是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以你可以设置save "",这样的话会每次写操作到保存到硬盘,但是redis作为缓存却需要每次到保存到硬盘已丧失了其作为缓存的意义。因此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还有一种方式,在每次写操作时使用bgsave命令,可以直接返回操作结果并异步将其保存到硬盘。
rdb方式的优点是保存的数据存储量小(只有数据),重启速度很快;缺点是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aof方式
aof本质是redis操作(写操作)日志文件。aof默认是未开启的,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在配置文件中将这一行改为appendonly yes就可以了。
那么会在什么时候append到文件末尾呢?有三种方式: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appendfsync no • appendfsync always每次有新命令追加到 AOF 文件时就执行一次 fsync :非常慢,也非常安全
 
• 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 fsync 一次:足够快(和使用 RDB 持久化差不多),并且在故障时只会丢失 1 秒钟的数据。
 
• appendfsync no从不 fsync :将数据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更快,也更不安全的选择。
 
推荐(并且也是默认)的措施为每秒 fsync 一次, 这种 fsync 策略可以兼顾速度和安全性。
aof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但是在重启时比较耗时,而且aof文件的体积比rdb文件大。
 
使用
在同时开启rdb和aof模式时,会采用aof模式来读取数据。在正常的使用中,如果不是十分在乎短时间内的数据丢失的时候,使用rdb方式会使服务器的效率更高,更节省cpu和硬盘;如果担心数据丢失的话,aof方式无疑会是更好的选择
 
redis的慢查询在配置文件redis.conf
 慢查询命令的时间 单位为微妙 一般设为10000

  可以记录都少慢查询 一般设为1000条
 
查询慢查询的命令是   slowlog  get
 
开启redis   AOF功能 在配置文件里 将appendonly   设为yes 
 
 
info  replication  可以查看主从复制的状态
 
在主的redis的配置文件里requirepass  配置密码   可在从的配置文件里masterauth  配置和主一样的密码
 
建议同步数据量大时 将配置文件的repl-timeout   时间调大  
当主节点数据量和写命令并发量大时  可以调整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这里的参数 这是默认值
 
对于读取  从服务器读数据要求实时  时可将从服务器配置文件里的slave-serve-stale-data yes  改为no  防止读到过期或是错误的数据
 
实时保证从节点的数量和延迟性的功能可以通过
  # min-slaves-to-write 3
# min-slaves-max-lag 10
来定义配置参数

reids的搭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使用docker搭建reids主从,哨兵。

    Redis主从配置,如果没有真机就要用虚拟机,使用Docke for Windows host网络有问题. 准备: 1.安装虚拟机. 2.下载redis的安装文件:http://download.re ...

  2. LUA+resty 搭建验证码服务器

    使用Lua和OpenResty搭建验证码服务器 雨客 2016-04-08 16:38:11 浏览2525 评论0 云数据库Redis版 摘要: Lua下有个Lua-GD图形库,通过简单的Lua语句就 ...

  3. linux环境(CentOS-6.7)下redis集群的搭建全过程

    linux环境下redis集群的搭建全过程: 使用mount命令将光盘挂载到/mnt/cdrom目录下: [root@hadoop03 ~]# mount -t iso9660 -o ro /dev/ ...

  4. 【redis】 linux 下redis 集群环境搭建

    Redis集群 (要让集群正常工作至少需要3个主节点,在这里我们要创建6个redis节点,其中三个为主节点,三个为从节点,对应的redis节点的ip和端口对应关系如下) 127.0.0.1:63791 ...

  5. Windows环境搭建与第一个C# Sample

    Redis入门 - Windows环境搭建与第一个C# Sample   什么是Redis? Redis是一个开源.支持网络.基于内存.键值对存储数据库,使用ANSI C编写.从2013年5月开始,R ...

  6. 搭建Redis缓存

    使用的是3.0版本     以前的版本没有redis集群功能 第一步:(单机版) 安装的前提条件: gcc环境: yum install -y gcc-c++ Complete! 第二步: 下载red ...

  7. GitLab搭建详细过程

    一.前提 系统:Centos 6.5 软件版本:gitlab-7.8.4 Selinux:关闭 防火墙规则:先清空(搭建好了后续自己添加相关放行规则) 二.yum源配置和相关依赖包 1.添加epel源 ...

  8. [ 搭建Redis本地服务器实践系列二 ] :图解CentOS7配置Redis

    上一章 [ 搭建Redis本地服务器实践系列一 ] :图解CentOS7安装Redis 详细的介绍了Redis的安装步骤,那么只是安装完成,此时的Redis服务器还无法正常运作,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一些配 ...

  9. redis的主从模式搭建及注意事项

    前言:本文先分享下如何搭建redis的主从模式配置,以及主从模式配置的注意事项.后续会继续分享如何实现一个高可用的redis服务,redis的Sentinel 哨兵模式及集群搭建. 安装: 1,yum ...

随机推荐

  1. git拉取远程分支并创建本地分支

    本地分支推送至远程 git checkout local_branch git push origin local_branch:remote_branch 一.查看远程分支 使用如下Git命令查看所 ...

  2. MongoDB的管理

    1. 启动和停止MongoDB: 2. 访问控制: 3. 命令行操作: 4. 进程控制: 5. MongoDB的监控: 6. MongoDB数据的导入.导出: 7. MongoDB备份.还原. Mon ...

  3. [NOIP 2014TG D1T3] 飞扬的小鸟

    题目描述 Flappy Bird 是一款风靡一时的休闲手机游戏.玩家需要不断控制点击手机屏幕的频率来调节小鸟的飞行高度,让小鸟顺利通过画面右方的管道缝隙.如果小鸟一不小心撞到了水管或者掉在地上的话,便 ...

  4. 有史以来性价比最高最让人感动的一次数据库&SQL优化(DB & SQL TUNING)——半小时性能提升千倍

    昨天,一个客户现场人员急急忙忙打电话找我,说需要帮忙调优系统,因为经常给他们干活,所以,也就没多说什么,先了解情况,据他们说,就是他们的系统最近才出现了明显的反应迟钝问题,他们的那个系统我很了解,软硬 ...

  5. Thinkphp5 Nginx Pathinfo配置

    server { listen ; server_name sui.com; root /tmmee/sad.cn/public;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 ...

  6. 小程序WXSS布局

    1. 尽量采用flex 布局,指定flex-direction是row( 从左到右)还是column (从上到下) 特别要记得写 flex-wrap: wrap; 不然超出屏幕部分不会换行 displ ...

  7. etymon word forget acid acrid acri shap acu=sour act out 1

    1● acid   2● sharp 3● acri 4● acrid acu=sour 酸的,尖酸的     1● act = to do drive   行动    

  8. Node.js是用来干嘛的

    如果你去年注意过技术方面的新闻,我敢说你至少看到node.js不下一两次.那么问题来了“node.js是什么?”.有些人没准会告诉你“这是一种通过JavaScript语言开发web服务端的东西”.如果 ...

  9. 逆袭之旅DAY16.东软实训.Oracle.索引

    2018-07-12 14:44:27 四.索引1.创建索引手动创建: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列名,...])create table employee(pno numb ...

  10. spark使用正则表达式读入多个文件

    String dir = "s3a://example/";String currentDir = dir + "{1[5-9],2[01]}/*.txt";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