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3)——History: The Web Makes it Easy to Use
前言:
上周学习了第一个网络NSFne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在全美国建立了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所互联的一个网络,这周继续学习网络的发展历史。
The Early World-Wide-Web:
Getting To The Web
之前去过了密西根大学,这次去了个新地方——CERN(法语:Conseil Européen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也是万维网的发祥地,整个机构位于瑞士日内瓦西部接壤法国的边境。它成立于1954年9月29日,为科学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场地和合作。
Robert Cailliau - Co-Inventor of the Web
这是一段采访视频,采访者叫Charles,地点在瑞士日内瓦的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世界上最杰出的高能物理设施之一,被采访人是Web(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共同发明者之一——Robert Cailliau。
当时CERN在Stanford有一个集中的数据库,存放物理实验数据,但任何计算机都能登录,所以无法确定连接到哪一台计算机。因此,他们试着将顶层Browser(浏览器)和底层Database(数据库)分割开,让人们通过访问链接找到一切。
1990年,Cailliau设立了第一台服务器。
当时使用的是NCSA的Mosaic浏览器,它有个缺点——只能同时存在最多一个页面,这让使用者感到非常不方便,于是Cailliau用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来开发和设计网站,并用到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来处理链接,攻克了当时浏览器只能同时存在一个页面的毛病。
Cailliau的贡献不止于此,1994年是万维网的诞生年,第一届国际万维网会议由他和他的同事组织,会议真正让Internet成为现实。
A Search Engine for Physics Articles
The Web Becomes Content
90年代开始,人们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来设计网站的,渐渐取代了当时的Mosaic浏览器,因为Mosaic在操作体验上实在有太多值得吐槽的地方,而整个小视频也几乎都是在吐槽...
Paul Kunz - The First Web Server in America
SLAC(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实验中心)的数据库被全世界的人使用,但是它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必须在主机上有一个帐户,其次它使用的数据库语言很难。
now called instant messaging and to do a query to the database without logging in. |
于是Paul Kunz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管它叫即时消息,即在不登录的情况下对数据库进行查询,类似搜索引擎。
Making the Web Available to All:
Building Mosaic
Gopher是一个协议,在web流行之前,Gopher是主要的网络资源检索工具。如果在90~93年,可以说Gopher才是真正的“主流”,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Gopher”更好。
Joseph Hardin - NCSA Mosaic
Mosaic是NCSA发明的一款浏览器,视频采访了Joseph Hardin,当时是这个软件工作组的负责人,这是一个同时支持Mac,Windows,Unix三系统的强大的开源浏览器,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小结:
第一次测试由于对知识点的似懂非懂而没有顺利通过,好在重温了视频以后,对知识点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完美通过了测验。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3)——History: The Web Makes it Easy to Use的更多相关文章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1)——History: Dawn of Electronic Computing
前言: 第一次进行课程学习,在反复观看视频和查找字典翻译理解后选出了视频中个人认为较重要的概念,以下并不按照逐句翻译,中文概括大意余下自由发挥,对老师想要告诉我们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顺便锻炼以下英 ...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2)——History: The First Internet - NSFNet
前言: 上周学习了<电子计算机的曙光>,对战时及战后的计算机的历史发展有了更丰富的了解,今天继续coursera的课程,感觉已经有点适应了课程的节奏(除了经常有些奇奇怪怪的词汇看都看不懂@ ...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4)——History: Commercialization and Growth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and Web: The Year of the Web 1994年后,由NCSA的老员工们构成的Netscape(网景)的成立.Ne ...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8)——Security: Encrypting and Signing
Hiding Date from Ohters Security Introduction Alice and Bob是密码学.博弈论.物理学等领域中的通用角色之一.Alice(代表A)和Bob(代表 ...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7)——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tocols
Layer 4: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 Layer TCP提供了“a reliable pipe”(一个坚固的水管)连接用户和服务器,确保了数据能准确不出意外地传输,所以A ...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5)——Technology: Internets and Packets
前言: 之前都在学习Internet的历史,从这周开始,进入到了Internet技术的学习. Layer1: Link Introduction / The Link Layer 80年代之前,主流网 ...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6)——Technology: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TCP)
前言: 这周开始学习分层网络模型的第三层,传输层. Transport/Reliability: Transport Layer TCP层的目的是补偿IP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充分利用可用资源.由于I ...
- Internet History, Technology, and Security(week9)——Web Security
Secure Web Connections: Security Public/Private Key - Secure Sockets 凯撒密码容易被破解,后来人们发明了公钥和私钥,由于私钥一定是要 ...
- Internet History,Technology and Security
Internet History,Technology and Security(简单记录) First Week High Stakes Research in Computing,and Comm ...
随机推荐
- IP地址转换函数——inet_pton inet_ntop inet_aton inet_addr inet_ntoa
inet_pton NAME inet_pton - 将 IPv4 和 IPv6 地址从点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SYNOPSIS #include <arpa/inet.h> in ...
- 深入理解java:2.3.1. 并发编程concurrent包 之Atomic原子操作(循环CAS)
java中,可能有一些场景,操作非常简单,但是容易存在并发问题,比如i++, 此时,如果依赖锁机制,可能带来性能损耗等问题, 于是,如何更加简单的实现原子性操作,就成为java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
- 初识HTML标签
web概念概述 JavaWeb: 使用Java语言开发基于互联网的项目 软件架构: C/S: 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端 在用户本地有一个客户端程序,在远程有一个服务器端程序 如:Q ...
- 【嵌入式 Linux文件系统】如何使用Initramfs文件系统
(1)#cd ../rootfs/ #ln -s ./bin/busybox init 创建软链接 (2)进入Linux内核 #make menuconfig General setup-->I ...
- 深入IO 想学必看!受益匪浅哦~
一:IO流概述 IO流简单来说就是Input和Output流,IO流主要是用来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Java对于数据的操作都是通过流实现,而Java用于操作流的对象都在IO包中. 分类: 按操作数据 ...
- Javascript原型介绍
原型及原型链 原型基础概念 function Person () { this.name = 'John'; } var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prototype ...
- Servlet&Http&Request笔记
# 今日内容: 1. Servlet 2. HTTP协议 3. Request ## Servlet: 1. 概念 2. 步骤 3. 执行原理 ...
- python multiprocessing模块
python multiprocessing模块 原文地址 multiprocessing multiprocessing支持子进程.通信和共享数据.执行不同形式的同步,提供了Process.Queu ...
- __bridge
Core Foundation 框架Core Foundation框架 (CoreFoundation.framework) 是一组C语言接口,它们为iOS应用程序提供基本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下面列举 ...
- Java Annotation 刷课笔记(一)
1.什么是注解? 1.1.Annotation是从JDK5.0引入的新技术 1.2.Annotation的作用: 不是程序本身,可以对程序作出解释(这一点,和注释没什么区别) 可以被其他程序(比如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