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操作

集合是一个无序的,不重复的数据组合,它的主要作用如下:

去重,把一个列表变成集合,就自动去重了

关系测试,测试两组数据之间的交集,差集,并集等关系

集合的写法

list_1 = set([1, 3, 4, 6, 7, 12, 5])

集合的关系

list_1 = set([1, 3, 5, 7, 4, 9, 10])

list_2 = set([1, 8, 10, 15, 12])

集合的交集

print(list_1.intersection(list_2)) 等价于 print(list_1 & list_2)

--->{1, 10}

集合的并集

print(list_1.union(list_2)) 等价于 print(list_1 | list_2)

-->{1, 3, 5, 7, 8, 4, 9, 10, 15, 12}

集合的差集

print(list_1.difference(list_2)) 等价于 print(list_1 - list_2)

-->{3, 5, 7, 4, 9}

集合的子集

print(list_1.issubset(list_2))

list_1是否是list_2的子集

集合的父集

print(list_1.issuprset(list_2))

list_1是否是list_2的父集

集合的对称差集

print(list_1.symmetric_difference(list_2)) 等价于 list_1 ^ list_2

-->{3, 5, 7, 4, 9, 8, 15, 12}

集合的其他函数用法

list_2.isdisjoint(list_3) #两个无交集返回true

list_1.add(4) #集合的添加

list_1.remove(4) #集合的删除,注意当集合中没有该元素会报错所以我们更多用下这个删除

list_1,discard(4) #删除,没有该元素则什么都不操作

文件的操作

文件的操作流程

1.打开文件,得到文件句柄并赋给变量一个值

2.通过句柄对文件进行操作

3.关闭文件

f = open("guangzhou", "r", encoding = "utf-8") #文件句柄

data = f.read() #f.readline()读取一行

f.close()

这样就把整个文件给读出来了,假如read()两遍,那么第二个read()会读出空的内容,因为当第一个read()执行完成后,这个时候光标位置就处在文件的结束位置,再进行读取的时候也就读不到内容了。

文件的操作模式

r:读模式,默认是读模式

open("guangzhou", "r", encoding = "utf-8")

w:写模式,打开文件时时创建一个文件,也就是原来的文件没有了

open("guangzhou", "w", encoding = "utf-8")

a:追加模式

open("guangzhou", "a", encoding = "utf-8")  只是不覆盖文件,在文件的后面追加内容,这个模式还不支持读read

r+:读写模式,以读和追加的方式来读写,不管光标位置在哪,都在最后面写

w+:写读模式,只能在最后面写,不能写到中间,这是硬盘机制

a+:追加读

rb:二进制读,用途网路传输,读取音频视频文件

wb:二进制写

文件从一个文件读取并改变内容保存到另外一个文件

f = open("guangzhou", "r", encoding = "utf-8")
f_new = open("guanghzou3", "w", encoding = "utf-8")

#循环读取文件,且这种效率最高,比readlines()高好多
for line in f:
  if "人在广东已经漂泊十年" in line:
  line = line.replace("人在广东已经漂泊十年", "Jason在广东已经漂泊两年")
  f_new.write(line)
f.close()
f_new.close()

文件的其他方法

f = open("guangzhou", "r", encoding = "utf-8")

f.tell() #返回光标的位置,该返回的位置是字符的位置

f.seek(0) #回到某个光标位置

flush方法

当我们在以写文件的方式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我们执行完一条语句write并不一定写到了硬盘上,它是先存到了内存中,当内存达到一定大小的时候才开始往硬盘上面写,这是因为内存的写速度要比硬盘快的多,但是当某些特定条件下需要实时刷新的话,我们就要用flush进行强制刷新,比如进度条,下面的例子:

import sys, time

for i in range(20):
  sys.stdout.write("*")
  sys.stdout.flush()
  time.sleep(0.1)

自己可以执行下看一下

with语句

为了避免文件打开后忘记关闭,可以通过管理上下文,即:

with open("guangzhou", "r") as f:

2.7版本之后也支持同时对多个文件管理,即:

with open("guangzhou", "r") as f, open("guangzhou2", "r") as f2:

字符编码与转码

字符集发展史

中国字符集发展:gb2312--->gb18030-->gbk

国际字符集发展:ascii(英文占用一个字节,不能存中文)-->unicode(英中占用两个字节)-->utf-8(中文占用3个字节,英文一个字节)

函数与函数式编程

函数的定义方法

def text(x):

  "The function definitions"

  x += 1

  return x

函数可以返回多个值,用元组来返回,比如return 1, 3, “hello”, ["a", "b", "c"], {”name”:"Jason"}  返回其实是(1, 3, “hello”, ["a", "b", "c"], {”name”:"Jason"})

函数增加参数

def text(x,y):

  print(x,y)

调用方式:

1.text(1, 2)         -->1,2  位置参数调用

2.text(x = 2,y = 1)    -->2,1  关键字参数调用

3.text(2, y = 1)      -->2 , 1

4. x = 1,

y = 2

text(x, y)        -->1, 2

5.text(1, x = 2) 报错,x得到了多个值

6.text(x = 2, 1)报错

综上所述,当既有位置参数又有关键字参数的时候,关键参数的后面不能有位置参数,且不能给多个参数赋值

函数的默认参数

1.参数固定

def text(x, y = 2):

  print(x,y)

2.参数不固定,接受N个位置参数输出用元组

def text(*args):

  print(args)

text(1, 2, 3, 4, 6)或者text(*[1, 2, 3, 4, 6])

-->(1, 2, 3, 4, 6) 元组

3.接受N个关键字参数输出字典方式

def text(**kwargs):

  print(kwargs)

text(name = "Jason", age = 24)  -->{‘name’:'Jason', 'age':24}

这些参数可以混合使用,比如:

def text(name, *args, **kwargs):

  print(name)

  print(args)

  print(kwargs)

text(“Jason”, 1, 2, 5, name = "Jason", age = 24)

-->Jason

(1, 2, 5)

{'name':"Jason", 'age':24}

函数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在子程序中定义的变量为局部变量,在程序的一开始定的变量为全局变量,全局变量作用域整个程序,局部变量作用域定义该变量的子程序,当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时,在定义局部变量的子程序中,局部变量起作用,在其他地方全局变量起作用。

在子程序中,变量字符串对全局变量的改变对外面没影响,但是,当全局变量为列表字典集合的时候,这个时候改变会影响整个程序的

高阶函数

变量可以指向函数,函数的参数能接受变量,那么一个函数就可以就收另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这种函数称之为高阶函数。

Python基础学习(第三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学习篇章三

    一. Python对象类型 1. 对象是Python最基本的概念,一个Python程序可以分解为模块.语句.表达式.和对象.它们的关系如下:(1)程序由模块构成 (2)模块包含语句 (3)语句包含表达 ...

  2. Python基础学习(三)

    了解了Python的基础使用,接下来继续练手廖雪峰老师的教学案例. 一.变量可以指向函数 说明,一个函数可以赋值给一个变量,该变量就会具有该函数的功能,举例: gg = abs print( gg(- ...

  3. python基础学习(三)变量和类型

    变量的作用:变量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变量的定义 在python中,变量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赋值,变量只有赋值后才能使用,如果变量没有赋值就使用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下图,使用之前变量未定义,会报错,如下 ...

  4. Python基础学习总结(三)

    4.if语句 If语句可以检查判定当前条件,并执行相应措施. if a in A: if a 条件: 执行命令1 4 else: 执行命令2 if判断条件还可以简写 if x: print('True ...

  5. python基础学习第三天

    #变量存储在内存中的值.这就意味着在创建变量时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空间#基于变量的数据类型,解释器会分配指定内存,并决定什么数据可以被存储在内存中#变量可以指定不同的数据类型,这些变量可以存储整数.小数 ...

  6. Python基础学习三

    Python基础学习三 1.列表与元组 len()函数:可以获取列表的元素个数. append()函数:用于在列表的最后添加元素. sort()函数:用于排序元素 insert()函数:用于在指定位置 ...

  7. Python 基础学习 总结篇

    Python 基础学习总结 先附上所有的章节: Python学习(一)安装.环境配置及IDE推荐 Python学习(二)Python 简介 Python学习(三)流程控制 Python学习(四)数据结 ...

  8. Day1 Python基础学习

    一.编程语言分类 1.简介 机器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说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那就是直接用二进制编程,直接操作硬件 汇编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简写的英文标识符取代二进制去编写程序,本质仍然是直接操作 ...

  9. Day1 Python基础学习——概述、基本数据类型、流程控制

    一.Python基础学习 一.编程语言分类 1.简介 机器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说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那就是直接用二进制编程,直接操作硬件 汇编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简写的英文标识符取代二进制去编 ...

  10. Python基础学习二

    Python基础学习二 1.编码 utf-8编码:自动将英文保存为1个字符,中文3个字符.ASCll编码被囊括在内. unicode:将所有字符保存为2给字符,容纳了世界上所有的编码. 2.字符串内置 ...

随机推荐

  1. 2017北京国庆刷题Day4 morning

    期望得分:0+40+30=70 实际得分:0+10+10=20 题目修改:只能由0变1,只能用一次操作 大模拟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g ...

  2. Faster R-CNN 的 RPN 是啥子?

     Faster R-CNN,由两个模块组成: 第一个模块是深度全卷积网络 RPN,用于 region proposal; 第二个模块是Fast R-CNN检测器,它使用了RPN产生的region p ...

  3. RESTful三问

    我觉得学习一个技术,其实就是要弄明白三件事情: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用(how).正是所谓的三W方法. 所以打算总结一个"三问"系列.为了自己学习,也分享给别人 ...

  4. asp.net web api 控制器

    1控制器操作的参数 控制器操作的参数可以是内置类型也可以是自定义类型,无参也是允许的. 2控制器操作返回值 类型 说明 void 操作返回值为void时,Web API返回空HTTP响应,其状态码为2 ...

  5. mint-ui在vue中的使用。

    首先放上mint-ui中文文档 近来在使用mint-ui,发现部分插件在讲解上并不是很详细,部分实例找不到使用的代码.github上面的分享,里面都是markdown文件,内容就是网上的文档 刚好自己 ...

  6. Mysql-5.7.21安装配置

    搞开发多年,其实MySql前前后后安装配置了无数次,但是每次都需要到网上搜教程,折腾半天才搞定,这次索性把整个过程全部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查阅. 下载 到MySql官网,导航找到DOWNLOADS> ...

  7. 再一次, 不要使用(include/require)_once

    本文地址: http://www.laruence.com/2012/09/12/2765.html 最近关于apc.include_once_override的去留, 我们做了几次讨论, 这个APC ...

  8. python django的ManyToMany简述

    Django的多对多关系 在Django的关系中,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我们这里谈的是多对多的关系 ==我们首先来设计一个用于示例的表结构== # -*- coding: utf-8 -*- ...

  9. 前端之HTML内容

    一.HTML介绍 1.Web服务本质 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url后打开一个页面这个过程实质是一个网络编程中的sockt服务端接受指令并发送指令的一个过程.本质顺序是: 浏览器发请求——>HT ...

  10. vue computed 原理

    vue computed 主要依靠数据依赖来更新,这里不展示computed源代码,只展示核心思想. computed: { a(){ return this.b ++ } } data:{ b: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