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
主成分分析
- 线性、非监督、全局的降维算法
PCA最大方差理论
出发点:在信号处理领域,信号具有较大方差,噪声具有较小方差
目标:最大化投影方差,让数据在主投影方向上方差最大
PCA的求解方法:
对样本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
求样本协方差矩阵
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
取特征值前d大对应的特征向量\(w_1, w_2, \cdots, w_d\),通过以下变换将n维样本映射到d维
\[x^{'}_i = \begin{bmatrix} w_1^{T}x_i \\ w_2^Tx_i \\ \cdots \\ w_d^Tx_i \end{bmatrix}\]
新的\(x^{'}_i\) 的第d维就是\(x_i\)在第d个主成分\(w_d\)方向上的投影
局限性:
- 线性降维
- 通过核映射对PCA进行扩展得到核主成分分析(KPCA)
PCA最小平方误差理论
出发目标:找到一个d维超平面,使得数据点到这个超平面的距离平方和最小
优化目标:
\[\begin{aligned} \mathop{\arg\min}_{w_1, \dots, w_d} \sum \limits_{k=1}^{n}||x_k - \tilde{x}_k||_2 \\ s.t. \quad w_i^Tw_j = \begin{cases} 1, i = j \\ 0, i \neq j \end{cases} \end{aligned}\]
\(\tilde{x}_k\)是投影向量
线性判别分析
二分类
监督降维方法(LDA)
PCA算法没有考虑到数据标签,可能会导致映射后无法进行分类
中心思想:最大化类间距离和最小化类内距离
对于二分类
类间散度矩阵:\(S_B = (\mu_1 - \mu_2)(\mu_1 - \mu_2)^T\)
类内散度矩阵:\(S_w = \sum \limits_{x \in C_i}(x - \mu_i)(x - \mu_i)^T\)
优化目标:
\[J(w) = \frac{w^T S_B w}{w^T S_w w} = \lambda\]
\(S_w^{-1}S_Bw = \lambda w\) \(J(w)\)对应了矩阵\(S_w^{-1}S_B\)最大的特征值,而投影方向就是这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对数据分布做了强假设:每个类数据都是高斯分布、各个类的协方差相等
优点:线性模型对噪声的鲁棒性比较好
缺点:模型简单也有假设,可以通过引入核函数处理分布较复杂的数据
具有多个类别标签的高维数据LDA方法
计算数据集每个类别的均值\(\mu_j\) 和总体均值\(\mu\)
计算类内散度矩阵\(S_w\) ,全局散度矩阵\(S_t\) ,并得到类间散度矩阵\(S_B = S_t - S_w\)
对\(S_w^{-1}S_B\)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
取特征值前d大对应的特征向量\(w_1, w_2, \cdots, w_d\),通过以下变换将n维样本映射到d维
\[x^{'}_i = \begin{bmatrix} w_1^{T}x_i \\ w_2^Tx_i \\ \cdots \\ w_d^Tx_i \end{bmatrix}\]
新的\(x^{'}_i\) 的第d维就是\(x_i\)在第d个主成分\(w_d\)方向上的投影
PCA和LDA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求解过程很类似
区别:
- 数学原理
- 优化目标
- 应用场景:对无监督任务使用PCA降维,对有监督则使用LDA。
- 从音频中提取语音信号,用PCA过滤掉噪声
- 声纹识别,用LDA使每个人的声音信号具有区分性
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的更多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 —— 基础整理(四)特征提取之线性方法:主成分分析PCA、独立成分分析ICA、线性判别分析LDA
本文简单整理了以下内容: (一)维数灾难 (二)特征提取--线性方法 1. 主成分分析PCA 2. 独立成分分析ICA 3. 线性判别分析LDA (一)维数灾难(Curse of dimensiona ...
- 运用sklearn进行线性判别分析(LDA)代码实现
基于sklearn的线性判别分析(LDA)代码实现 一.前言及回顾 本文记录使用sklearn库实现有监督的数据降维技术——线性判别分析(LDA).在上一篇LDA线性判别分析原理及python应用(葡 ...
- 机器学习理论基础学习3.2--- Linear classification 线性分类之线性判别分析(LDA)
在学习LDA之前,有必要将其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LDA区别开来,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 LDA是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简称LDA),是一种处理文档的主题 ...
- 线性判别分析LDA原理总结
在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中,我们对降维算法PCA做了总结.这里我们就对另外一种经典的降维方法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以下简称LDA)做一个总结. ...
- 线性判别分析LDA详解
1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相较于FLD(Fisher Linear Decriminant),LDA假设:1.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2.各类得协方差相等.虽然 ...
- 机器学习中的数学-线性判别分析(LDA)
前言在之前的一篇博客机器学习中的数学(7)——PCA的数学原理中深入讲解了,PCA的数学原理.谈到PCA就不得不谈LDA,他们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总是被人们放在一起学习,比较.这这篇博客中我们就来谈谈 ...
- 线性判别分析 LDA
点到判决面的距离 点\(x_0\)到决策面\(g(x)= w^Tx+w_0\)的距离:\(r={g(x)\over \|w\|}\) 广义线性判别函数 因任何非线性函数都可以通过级数展开转化为多项式函 ...
- PCA主成分分析 ICA独立成分分析 LDA线性判别分析 SVD性质
机器学习(8) -- 降维 核心思想:将数据沿方差最大方向投影,数据更易于区分 简而言之:PCA算法其表现形式是降维,同时也是一种特征融合算法. 对于正交属性空间(对2维空间即为直角坐标系)中的样本点 ...
- LDA线性判别分析(转)
线性判别分析LDA详解 1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相较于FLD(Fisher Linear Decriminant),LDA假设:1.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2 ...
随机推荐
- webservice三要素
1. 2. 3.
- Gradle 如何打包 Spring Boot 如何不添加版本代码
在 Gradle 中如何在打包的 Jar 中不包含版本代码? 在 bootJar 中,使用下面的代码进行打包不包含版本代码. archiveFileName = "${archiveBase ...
- GAN生成式对抗网络(二)——tensorflow代码示例
代码实现 当初学习时,主要学习的这个博客 https://xyang35.github.io/2017/08/22/GAN-1/ ,写的挺好的. 本文目的,用GAN实现最简单的例子,帮助认识GAN算法 ...
- Scarily interesting! (URAL - 2021)
Problem This year at Monsters University it is decided to arrange Scare Games. At the Games all camp ...
- windows游戏编程X86 32位保护模式下的内存管理概述(一)
本系列文章由jadeshu编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jadeshu/article/details/22445945 作者:jadeshu 邮箱: jades ...
- python的openpyxl的使用笔记
openpyxl模块介绍 openpyxl模块是一个读写Excel 2010文档的Python库,如果要处理更早格式的Excel文档,需要用到额外的库,openpyxl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工具,能够同时读 ...
- setjmp
#include <setjmp.h> #include <stdio.h> jmp_buf j; void raise_exception(void) { printf(&q ...
- python异常链
习惯使用java开发,在java开发里有异常链概念和重新抛出异常,在python是怎么实现的呢? 1.异常链 1.1.java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 throws ...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 之 工作队列
工作队列可以把工作推后,交给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这个下半部分总是会在进程上下文中执行:通过工作队列执行的代码占尽进程上下文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工作队列允许重新调度甚至睡眠: 在工作队列和软中断/task ...
- ArcGIS超级工具SPTOOLS-制图篇
1.1 梯形接幅表的创建 视频:https://weibo.com/tv/v/Hvq9KzKKQ?fid=1034:4374886702060760 根据一个图层范围,生成接幅表,支持地图比例尺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