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考试。大问题没怎么出现。

就是考英语第二天的下午,发生网络阻塞的现象,不影响大局。可是事出有因,我们还是须要看看是什么影响到了考生抽题。最后查了一圈,发现其它几场的英语考试听力都是19M大小,而那天下午的是22M。

文件变大了。接近了临界值,导致当时总是报cookie传输失败的错误。老师就提到了一个P2P技术,回来之后查了查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P2P。

  PEER-TO-PEER:同等延迟机制。

依据网络中共享资源方式的不同,局域网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对等网络,还有一种是工作站/server结构。对等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文件、外设等);而工作站/server结构的网络中可共享资源放在一台专用计算机-server(server)上。工作站之间不互相直接共享资源。对等网络比較灵活,适用于工作组级的小型网络。当网络规模较大时,其管理和安全性都变得比較困难。此时宜採用工作站/server结构。这两种结构通常是由系统软件的功能决定的。

如用Windows
NT Workstation就能够构成对等网络,专门的server则要使用Windows NT Server(或Novell Netware等)。





       “Peer”在英语里有“对等者”和“伙伴”的意义。

因此,从字面上。P2P能够理解为对等互联网。国内的媒体一般将P2P翻译成“点对点”或者“端对端”,学术界则统一称为对等计算。P2P能够定义为:网络的參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他对等节点(Peer)直接訪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

在此网络中的參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





       客观地说,这样的计算模式并非什么新技术,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网络产生以来就存在了,仅仅只是当时的网络带宽和传播速度限制了这样的计算模式的发展。90年代末,随着快速互联网的普及、个人计算机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P2P技术又一次登上历史舞台而且带来了一场技术上的革命。

很多基于P2P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计算模式上来说,P2P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 (C/S)模式。在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每一个结点既充当server,为其它结点提供服务,同一时候也享用其它结点提供的服务。P2P与C/S模式的对照方下图所看到的:左边是我们熟悉的CS模式,右边是P2P模式。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alt="">

  这里搜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介绍站点,大家能够戳进去了解一下:http://www.intsci.ac.cn/users/luojw/P2P

    

相应到我们的考试系统其中就是在一个客户机上面下载了音频之后。其它的客户机能够訪问局域网内有这个音频的客户机,实现普通电脑之前的互相传递。来减轻server的压力。peer to peer网络传输方式。用户电脑之间直接互传。传统的网络传输方式是一方上传到server,还有一方下载。习惯上把server称作高级节点,普通用户的电脑则是低级节点,所以上传和下载一方是高级节点,一方是低级节点。不是平级传输。假设直接从一个电脑传到还有一个电脑。则是两个平级节点之间的数据互传,所以叫
peer to peer.

不怕不知道。看来还有非常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掘。

加油。

Peer To Peer——对等网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 Wi-Fi Peer-to-Peer(Android的Wi-Fi P2P对等网络)

    Wi-Fi peer-to-peer(P2P,对等网络),它同意具备对应硬件的Android 4.0(API level 14)或者更高版本号的设备能够直接通过wifi而不须要其他中间中转节点就能直接 ...

  2. 【AWS】通过对等网络打通VPC访问

    参考 什么是 VPC 对等? - Amazon Virtual Private Cloud 目的 有些服务,比如内网ALB,不公开的RDS仅允许VPC内部访问.如遇到跨账号.跨区域访问,则需要在两个v ...

  3. 蓝牙实现对等网络连接 <GameKit/GameKit.h>

    /* 1.设置UI界面 2.引入框架 3.点击选择照片 4.连接蓝牙设备 5.实现蓝牙的代理方法 6.发送照片 */ #import "ViewController.h" #imp ...

  4. Amazon(vpc)对等网络

    对等连接测试 1.1 东京账户A创建对等连接 注意,双方的vpc网段不能重复,如果重复会造成无法配置路由表 输入双方信息 账户ID和VPC 1.2 东京账户A查看 查看连接信息 显示正在处理接受,需要 ...

  5. 【读书笔记】iOS-深入解剖对等网络

    协议本身是一个运行在UDP之上的定制协议.我所以决定使用一个定制协议很简单.首先,当前这个任务看起来足够简单,因此与尝试改进一个现在协议相比,直接构建一个定制协议更为容易.其次,定制协议可以将开销减少 ...

  6. Peer to Peer File Sharing Through WCF

    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614028/Peer-to-Peer-File-Sharing-Through-WCF https://github.com/ ...

  7. 迅雷中Peer连接信息中的状态解释(转)

    在标准 Peer-to-Peer(P2P 点对点网络)中,以"Flags"表示 Peer Status(Peer 状态).其中: D - 正从 Peer 下载(感兴趣:解阻塞)搜索 ...

  8. Fabric1.4源码解析:Peer节点启动过程

    看一下Peer节点的启动过程,通常在Fabric网络中,Peer节点的启动方式有两种,通过Docker容器启动,或者是通过执行命令直接启动.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执行docker-compose -f ...

  9. bittorrent 学习(二) LOG日志和peer管理连接

    代码中的log.h log.c比较简单 void logcmd() 记录命令  int logfile();运行日志的记录 int init_logfile() 开启log文件 源码比较清晰也很简单. ...

随机推荐

  1. UTF8有很明显的特征:如果最高字节为0,则表示一个英文字符(与ASCII完全相同)。如果有2个以上1,表示是首个字节。如果最高位是10,则表示一个中间字节。

    摘自<Qt中的C++技术.pdf> page 33

  2. MPI搭建简要教程

    具体安装部署,能够參考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mpich2/,该教程将的比較具体. 注:不同版本号的 MPICH2对编译器以及 ...

  3. bzoj3931: [CQOI2015]网络吞吐量(spfa+网络流)

    3931: [CQOI2015]网络吞吐量 题目:传送门 题解: 现在有点难受....跳了一个多钟...菜啊... 题意都把做法一起给了....最短路+网路流啊. 不想说话...记得开long lon ...

  4. net实现ping的方法

    class ServicePinger {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ILog log = LogManager.GetLogger(typeof(ServicePinger)) ...

  5. php基础:define()定义常数函数

    define(); 常量类似变量,不同之处在于: 在设定以后,常量的值无法更改 常量名不需要开头的美元符号 ($) 作用域不影响对常量的访问 常量值只能是字符串或数字 <?php define( ...

  6. Linux cp 复制命令

    Linux 的cp命令 功能: 复制文件或目录说明: cp指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如同时指定两个以上的文件或目录,且最后的目的地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则它会把前面指定的所有文件或目录复制到此目录中.若 ...

  7. Python中的引用计数法

    目录 引用计数法 增量操作 计数器溢出的问题 减量操作 终结器 插入计数处理 引用计数法 增量操作 如果对象的引用数量增加,就在该对象的计数器上进行增量操作.在实际中它是由宏Py_INCREF() 执 ...

  8. python之禅---对象与元类

    众所周知,python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python中一切皆对象,那么我们先探讨一下什么是对象. 一.对象 在生活中一个事物就是一个对象,比如:一只猫就是一个对象,猫的体型.猫毛的颜色等是它的 ...

  9. python-生成器即send()用法

    参考链接: http://www.mamicode.com/info-detail-2399245.html 作者首先介绍了生成器的作用:是为了让程序员可以更简单的编写用来产生值的序列的代码,然后又介 ...

  10. XML和Schema命名空间详解

    来源:https://blog.csdn.net/wanghuan203/article/details/9204337 XML和Schema具有无关平台,技术厂商,简单,规范统一等特点,极具开放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