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需要Executor?
为了更好的控制多线程,JDK提供了一套线程框架Executor,帮助开发人员
有效的进行线程控制。他们都在java.util.concurrent包中,是JDK并发包的
核心。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类:Executors,他扮演着线程工厂的角色,我
们通过Executors可以创建特定功能的线程池。

newFixedThreadPool()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固定数量的线程池,该方法的线程数始
终不变。当已有一个任务提交时,若线程池中空闲,则立即执行,若没有,则会被暂缓在
一个任务队列中等待有空闲的线程去执行。
newSingleThreadExecutor()方法,创建一个线程的线程池,若空闲则执行,若没有
空闲线程则暂缓在任务队列中。
newCachedThreadPool()方法,返回一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线程个数的线程池,不
限制最大线程数量,若有空闲的线程则执行任务,若无任务则不创建线程。并且
每一个空闲线程会在60秒后自动回收。
newScheduledThreadPool()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SchededExecutorService对象,但
该线程池可以指定线程的数量。

二、对上面的几个JDK提供的线程池做分析?
四个方法底层代码都是创建了一个ThreadPoolExecutor对象返回的。
自定义线程池
若Executor工厂类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可以自己去创建自定义的线程池,其实
Executors工程类里面的创建线程方法其内部实现均是用了ThreadPoolExecutor这个
类,这个类可以自定义线程。构造方法如下: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
int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new的时候直接初始化的线程数量
int maxin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
long keppAliveTime, //空闲时间
TimeUnit unit, //时间单位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任务队列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

对于newFixedThreadPool(10)
ThreadPoolExecutor(10, 10,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对于newSingleThreadExecutor()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对于newCachedThreadPool()
ThreadPoolExecutor(0, Integer.MAX_VALU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SynchronousQueue<Runnable>());
这里需要注意了,刚创建完CacheThreadPool对象,池中是没有任何线程的,
也就是说来一个任务会创建一个线程去执行;并且如果一个线程空闲时间大于60s了
那么他就会被释放掉了。为什么会来一个任务就创建一个线程,是因为使用了
SynchronousQueue的原因。

对于newScheduledThreadPool(10)
super(10, Integer.MAX_VALUE, 0, TimeUnit.NANOSECONDS,
new DelayedWorkQueue());
说明这个线程池也是不限制任务数量的,默认池初始化有10个线程,
并且使用的是DelayedWorkQueue()说明是带有定时任务的一些任务。

三、newScheduledThreadPool的使用
class Temp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emp run...");
}
}

public class TestFixedThreadP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ExecutorService pool1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ExecutorService pool2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ExecutorService pool3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pool4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10);
//其中的5是初始化时间
//其中的1是轮询时间
//下面这句代码的执行结果是,程序启动后延迟5s的时间来初始化任务,然后每隔一秒钟就执行一次run方法
pool4.scheduleWithFixedDelay(new Temp(), 5, 1,TimeUnit.SECONDS);
}
}

四、自定义线程池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
int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new的时候直接初始化的线程数量
int maxin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
long keppAliveTime, //空闲时间
TimeUnit unit, //时间单位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任务队列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
这个构造方法对于队列是什么类型的比较关键
在使用有界队列时,若有新的任务需要执行,如果线程池实际线程小于corePoolSize,
则优先创建线程;若大于corePoolSize,则会将任务加入队列,若队列已满,则在总
线程数不大于maxnumPoolSize的前提下,创建新的线程,若线程数大于maxmunPoolSize,
则执行拒绝策略。或其他自定义方式。
无界的任务队列时:LinkedBlockingQueue。与有界队列相比,除非系统资源耗尽,否则
无界的任务队列不存在任务入队失败的情况。当有新任务到来,系统的线程数小于
corePoolSize时,则新建线程执行任务。当达到corePoolSize后,就不会继续增加。
若后续仍有新的任务加入,而没有空闲的线程资源,则任务直接进入队列等待。若任务
创建和处理的速度差异很大,无界队列会保持快速增长,直至耗尽系统内存。
JDK拒绝策略:
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组织系统正常工作
CallerRunsPolicy:只要线程池未关闭,该策略直接在调用者线程中,运行当前被丢弃的任务。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最老的一个请求,尝试再次提交当前任务。
DiscardPolocy:丢弃无法处理的任务,不给于任何处理。
如果需要自定义拒绝策略可以实现RejectExecutionHandler接口。

4.1有界队列的例子
public class UseSizeQue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在使用有界队列时,若有新的任务需要执行,如果线程池实际线程数小于corePoolSize,则优先创建线程,
* 若大于corePoolSize,则会将任务加入队列, 若队列已满,则在总线程数不大于maximumPoolSize的前提下,创建新的线程,
* 若线程数大于maximumPoolSize,则执行拒绝策略。或其他自定义方式。
*
*/
ThreadPoolExecutor 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 coreSize
2, // MaxSize
60, // 60
TimeUnit.SECONDS, new ArrayBlockingQueue<Runnable>(3) // 指定一种队列(有界队列)
, new MyRejected()
);

MyTask mt1 = new MyTask(1, "任务1");
MyTask mt2 = new MyTask(2, "任务2");
MyTask mt3 = new MyTask(3, "任务3");
MyTask mt4 = new MyTask(4, "任务4");
MyTask mt5 = new MyTask(5, "任务5");
MyTask mt6 = new MyTask(6, "任务6");

pool.execute(mt1);
pool.execute(mt2);
pool.execute(mt3);
pool.execute(mt4);
pool.execute(mt5);
pool.execute(mt6);

//调用线程池的shutdown方法,并不是直接这个线程池就销毁了
//而是等到所有任务运行结束
pool.shutdown();
}
}
1.如果上述代码只有pool.execute(mt1);的话,那么输出是:run taskId =1,并且在5s之后程序停止,这就是第一种情况:
在使用有界队列时,若有新的任务需要执行,如果线程池实际线程数小于corePoolSize,则优先创建线程。
2.如果上述代码有
pool.execute(mt1);
pool.execute(mt2);
两行,那么输出是:
run taskId =1
run taskId =2
并且先输出run taskId=1等待5s之后输出run taskId =2,再等待5s之后程序停止,这就是第二种情况:
若大于corePoolSize,则会将任务加入队列,
3.如果上述代码有5行
pool.execute(mt1);
pool.execute(mt2);
pool.execute(mt3);
pool.execute(mt4);
pool.execute(mt5);
则输出是这样的:
run taskId =1
run taskId =5
run taskId =2
run taskId =3
run taskId =4
首先是1和5执行,然后经过5s后,2和3执行,在经过5s后4执行,然后经过5s后程序结束。
这就是第三种情况:
若队列已满,则在总线程数不大于maximumPoolSize的前提下,创建新的线程,
4.如果代码有6行:
pool.execute(mt1);
pool.execute(mt2);
pool.execute(mt3);
pool.execute(mt4);
pool.execute(mt5);
pool.execute(mt6);
执行效果是:
自定义处理..
run taskId =1
当前被拒绝任务为:6
run taskId =5
run taskId =2
run taskId =3
run taskId =4
也就是说,当6来的时候被拒绝了,这就是第四种情况:
若线程数大于maximumPoolSize,则执行拒绝策略。或其他自定义方式。

4.2无界队列的例子
public class NoSizeQueue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0);

public void run() {
try {
int temp = count.incrementAndGet();
System.out.println("任务" + temp);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BlockingQueue<Runnable> 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5, //core
10, //max
120L, //2fenzhong
TimeUnit.SECONDS,
queue);

for(int i = 0 ; i < 20; i++){
executor.execute(new NoSizeQueue());
}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queue size:" + queue.size()); //10
Thread.sleep(2000);
}

}
执行的结果是: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5
任务4
queue size:15
任务6
任务7
任务8
任务9
任务10
任务11
任务12
任务13
任务14
任务15
任务16
任务17
任务18
任务19
任务20
先执行了前5个任务,然后休息了时间。然后又取出了5个任务,然后又取出了5个任务,最后又取出了5个任务
最先前的5个任务到位后,因为当前线程数小于coreSize,所以就直接新建线程执行了。
其他的后面的15个任务会加入到队列中,等待被执行。

五、拒绝策略
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组织系统正常工作,当前任务丢失了,但是队列中等到的任务继续执行。
CallerRunsPolicy:只要线程池未关闭,该策略直接在调用者线程中,运行当前被丢弃的任务。
如果需要自定义拒绝策略可以实现RejectExecutionHandler接口。
public class MyRejected implements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public MyRejected(){
}
//其中r就是线程对象MyTask的一个实例
//executor就是当前的线程池对象
public void rejectedExecution(Runnable r,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System.out.println("自定义处理..");
System.out.println("当前被拒绝任务为:" + r.toString());

}

}
常用的拒绝策略是:写日志,然后写一个定时的job,读取log日志,然后重跑。
或者向数据源发送拒绝消息

Executo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架构师养成记--11.Executor概述

    常用方法 Executors.newFiexdPool(int nThreads);固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单个线程的线程池: ...

  2. java并发编程(十七)Executor框架和线程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7465497   Executor框架简介 在Java 5之后,并发编程引入了一堆新的启动 ...

  3. java使用Executor(执行器)管理线程

    一.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int num = 0; @Override public ...

  4. 使用Executor管理线程

    上一篇博客(第一个并发程序:定义任务和驱动任务)中,我们使用Thread对象启动线程,而java.util.concurrent包的Executor执行器提供了更好的管理Thread对象的方法,从而简 ...

  5. Executor框架(转载)

    Executor框架是指java 5中引入的一系列并发库中与executor相关的一些功能类,其中包括线程池,Executor,Executors,ExecutorService,Completion ...

  6. Spark源码学习1.6——Executor.scala

    Executor.scala 一.Executor类 首先判断本地性,获取slaves的host name(不是IP或者host: port),匹配运行环境为集群或者本地.如果不是本地执行,需要启动一 ...

  7. Spark Streaming源码解读之Executor容错安全性

    本期内容 : Executor的WAL 消息重放 数据安全的角度来考虑整个Spark Streaming : 1. Spark Streaming会不断次序的接收数据并不断的产生Job ,不断的提交J ...

  8. 模拟Executor策略的实现

    Executor作为现在线程的一个管理工具,就像管理线程的管理器一样,不用像以前一样,通过start来开启线程 Executor将提交线程与执行线程分离开来,使得用户只需要提交线程,并不需要在乎怎么和 ...

  9. Java并发和多线程(二)Executor框架

    Executor框架 1.Task?Thread? 很多人在学习多线程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容易搞混两个概念:任务(task)和线程(thread). 并发编程可以使我们的程序可以划分为多个分离的.独立运 ...

  10. 获取Executor提交的并发执行的任务返回结果的两种方式/ExecutorCompletionService使用

    当我们通过Executor提交一组并发执行的任务,并且希望在每一个任务完成后能立即得到结果,有两种方式可以采取: 方式一: 通过一个list来保存一组future,然后在循环中轮训这组future,直 ...

随机推荐

  1. Centos6.6下安装nginx1.6.3

    安装环境: [root@nginx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6 (Final) [root@nginx ~]# uname -r 2. ...

  2. SQL优化:

    今日给人查找数据,时间关系,写个比较粗暴的SQL语句:   #2s587ms#直接将所有表关联,比较粗暴 select go.businessId,dd.dict_namefrom fn_xte.gt ...

  3. Lua 错误 收集

    不存在的变量或者变量没有定义,提示错误 // :: [error] #: * lua entry thread aborted: runtime error: /opt/openresty/nginx ...

  4. Windows下配置Nginx+php7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安装nginx 第三部分:安装php(这里主要讲nginx配置启动php,以cgi运行php)nginx配置文件是conf文件夹里的nginx.conf 在这里,我简单说 ...

  5. c++ 前置++与后置++的区别

    用C++编程的都知道,C++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操作符重载机制,利用操作符重载,我们可以为我们自定义的类增加更多非常有用的功能.不过,C++也有限制,就是当我们为自定义的类重载操作符时,重载操作符的含 ...

  6. Eclipse升级后导入插件的方法

    昨天把eclipse 从 indigo(3.7) 升级到了 juno(4.2). 启动 eclipse 发现从前装的 android 和 maven 插件都不见了. $ ls .eclipse/ or ...

  7. 天梯赛 L2-022. (数组模拟链表) 重排链表

    题目链接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单链表 L1→L2→...→Ln-1→Ln,请编写程序将链表重新排列为 Ln→L1→Ln-1→L2→....例如:给定L为1→2→3→4→5→6,则输出应该为6→1→5→2 ...

  8. 自然语言处理词向量模型-word2vec

    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学习: 语言模型: N-gram模型: N-Gram模型:在自然语言里有一个模型叫做n-gram,表示文字或语言中的n个连续的单词组成序列.在进行自然语言分析时,使用n-gram或者 ...

  9. 20155303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四周学习总结

    20155303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四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六章 继承与多态 6.1 何谓继承 继承避免多个类间重复定义共同行为,使用关键字exten ...

  10. Struts2笔记3--获取ServletAPI和OGNL与值栈

    获取ServletAPI: 第一种方式: //在request域中放入属性req,暂且认为getContext()获取的是request域空间,但实际不是 ActionContext.getCon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