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live555编译和调试

live555 支持 h.264 初步告捷,可以播放,尽管不是很稳定,或者说暂时只能播放 1 帧(主要是我现在还不了解 帧的概念),同时还有 Mal SDP 的传输问题,但还是总结一下,作为参考。

liveMedia项目(http://www.live555.com/)

1、编译安装
下载 source code 到 ubuntu 下
解压(tar -zxvf +源码)
cd live
./genMakefile linux-gdb

make

2、运行

cd mediaServer

./live555MediaServer

可以看到支持的文件格式是不包括 .264 的。(关于其它格式请参考我的另一篇博文)

3、live555 模块分析



分为四个基本库 :UsageEnvironment&TaskScheduler, groupsock, liveMedia和BasicUsageEnvironment



UsageEnvironment和TaskScheduler类用于事件的调度,实现异步读取事件的句柄的设置以及错误信息的输出。另外,还有 一个HashTable类定义了一个通用的hash表,其它代码要用到这个表。这些都是抽象类,在应用程序中基于这些类来实现自己的子类。



groupsock类是对网络接口的封装,用于收发数据包。正如名字本身,groupsock主要是面向多播数据的收发的,它也同时支持单播数据 的收发。 



liveMedia库中有一系列类,基类是Medium,这些类针对不同的流媒体类型和编码。 

备注:在支持 h.264 的过程中,主要是修改这个目录下,需要添加一些文件



各种测试代码在testProg目录下,这个目录下的测试很多要求组播,组播环境比较难搭建(当然排除你是搞网络的),所以,建议测试 testOnDemandRTSPServer 

测试步骤:

1、./testOnDemandRTSPServer 

这时,你会看到它的提示,不要着急去测试,先把你测试所需的媒体文件丢到 testProg 目录下

2、建议客户端使用 vlc 测试, vlc 在 linux 下 apt-get 即可,在 windows 下也有相应版本

3、测试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建议使用抓包工具 ,推荐使用  wireshark ,在 linux 下 source code 编译安装,在 windows 下有相应版本



4、live555 概述



Media Server是一个纯粹的RTSP服务器。支持多种格式的媒体文件(在我的另一篇博文中有提到为什么强调“支持”)



5、用live555开发必备概念



基于liveMedia的程序,需要通过继承UsageEnvironment抽象类和TaskScheduler抽象类,定义相应的类来处理事 件调度,数据读写以及错误处理。live项目的源代码里有这些类的一个基本实现,这就是“BasicUsageEnvironment”库。 BasicUsageEnvironment主要是针对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利用select实现事件获取和处理。这个库利用Unix或者 Windows的控制台作为输入输出,处于应用程序原形或者调试的目的,可以用这个库用户可以开发传统的运行与控制台的应用。 

通过使用自定义的“UsageEnvironment”和“TaskScheduler”抽象类的子类,这些应用程序就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运行, 不需要做过多的修改。需要指出的是在图形环境(GUI toolkit)下,抽象类 TaskScheduler 的子类在实现 doEventLoop()的时候应该与图形环境自己的事件处理框架集成。



一些重要的东东:

Sink -- 就是消费数据的对象,比如把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文件, 这个文件就是一个Sink。

Source -- 就是生产数据的对象,比如通过RTP读取数据。

Framer

Parser

Session -- 这主要是因为 rtsp 是有状态的



备注:

从其它Source接收数据的source也叫做"filters"。

Module是一个sink或者一个filter。

数据接收的终点是 Sink类,MediaSink是所有Sink类的基类。

Sink类实现对数据的处理是通过实现纯虚函数continuePlaying(),通常情况下 continuePlaying调用fSource->getNextFrame来为Source设置数据缓冲区,处理数据的回调函数 等,fSource是MediaSink的类型为FramedSource*的类成员。

但如果你有硬编码硬件生成的媒体文件,并且不需要实时播放,那么 Source 就是可以没有的。



6、liveMedia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流程



1)RTSP连接的建立过程

RTSPServer 用类 DynamicRTSPServer :: CreateNew (* env ,rtspServerPortNum ,authDB) 实现。

建立 Socket(ourSocket)在TCP的554端口进行监听,然后把连接处理函数句柄 (RTSPServer::incomingConnectionHandler)和socket句柄传给任务调度器(taskScheduler)。

这里,使用了 linux 下有名 的 select 模型,taskScheduler 把 554 的 socket 放到了 readset 中 ,同时将 socket句柄和incomingConnectionHandler句柄 相关联,然后 main 函数进入 env.taskScheduler.doEventLoop



select 函数只是返回此时是否有 socket 准备好读写,然后,遍历 handlerset 用FD_ISSET 判断是否 handler 所掌管的 socket 可以用了。如前面提到的incomingConnectionHandler了。在 incomingConnectionHandler中创建了RTSPClientSession,开始对这个客户端的会话进行处理。



2)DESCRIBE请求消息处理过程

RTSP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DESCRIBE请求后,根据请求URL(rtsp://192.168.1.109/1.mpg),找到对应的流媒体资源, 返回响应消息。live555中的ServerMediaSession类用来处理会话中描述,它包含多个(音频或视频)的子会话描述 (ServerMediaSubsession)。

创建的 RTSPClientSession ,会有一个新的 socket 在 新的 port 上监听,同时,也会有 incomingConnectionHandler ,就是说类似于 554 的处理过程 ,不过这个incomingConnectionHandler 是属于 RTSPClientSession  的,在这个 incomingConnectionHandler  中,就有根据 cmdName ,执行不同的 Handler,如 handleCmd_DESCRIBE。此时,通过 url 去确定,产生哪种类型的 subsession ,在一个Session 下可以有多个 subsession ,且它们形成链表,比如在看 mpg 文件的时候,mpg 既包括一个 video 的 subsession 又包括一个 audio 的 subsession (这样也就不难解决 h.264 视频编码和 g.711 音频编码同时播放的问题,它们在一个ServerMediaSession 中的 subSession 中)

这里,还需要提一下 ServerMediaSession  和 RTSPClientSession  的关系,RTSPClientSession 与 socket、handler 关联 ,标记一次 rtsp 的过程,而在该链接处理 DESCRIBE 信令时 ,产生ServerMediaSession  ,标记 Server 端所能提供的媒体会话。



3)SETUP

前面已经提到RTSPClientSession类,用于处理单独的客户会话。其类成员函数handleCmd_SETUP()处理客户端的SETUP请 求。调用parseTransportHeader()对SETUP请求的传输头解析,调用子会话(这里具体实现类为 OnDemandServerMediaSubsession)的getStreamParameters()函数获取流媒体发送传输参数。将这些参数组 装成响应消息,返回给客户端。 

获取发送传输参数的过程:调用子会话(具体实现类MPEG1or2DemuxedServerMediaSubsession)的 createNewStreamSource(...)创建MPEG1or2VideoStreamFramer,选择发送传输参数,并调用子会话的 createNewRTPSink(...)创建MPEG1or2VideoRTPSink。同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StreamState类对象中,用于 记录流的状态。 

客户端发送两个SETUP请求,分别用于建立音频和视频的RTP接收。 



4)PLAY请求消息处理过程 

RTSPClientSession类成员函数handleCmd_PLAY()处理客户端的播放请求。首先调用子会话的startStream(),内 部调用MediaSink::startPlaying(...),然后是 MultiFramedRTPSink::continuePlaying(),接着调用 MultiFramedRTPSink::buildAndSendPacket(...)。buildAndSendPacke内部先设置RTP包头, 内部再调用MultiFramedRTPSink::packFrame()填充编码帧数据。 

packFrame内部通过 FramedSource::getNextFrame(), 接着MPEGVideoStreamFramer::doGetNextFrame(),再接着经过 MPEGVideoStreamFramer::continueReadProcessing(), FramedSource::afterGetting(...),  MultiFramedRTPSink::afterGettingFrame(...),  MultiFramedRTPSink::afterGettingFrame1(...)等一系列繁琐调用,最后到了 MultiFramedRTPSink::sendPacketIfNecessary(), 这里才真正发送RTP数据包。然后是计算下一个数据包发送时间,把MultiFramedRTPSink::sendNext(...)函数句柄传给任务 调度器,作为一个延时事件调度。在主循环中,当MultiFramedRTPSink::sendNext()被调度时,又开始调用 MultiFramedRTPSink::buildAndSendPacket(...)开始新的发送数据过程,这样客户端可以源源不断的收到服务器传 来的RTP包了。 



7、添加文件,修改 live555 支持 h.264

H264VideoStreamFramer: A filter that breaks up an H264 video stream into headers and frames 



StreamParser: Abstract class for parsing a byte stream 



H264VideoStreamParser: Class for parsing H264Video stream 



ByteStreamFileSource: A file source that is a plain byte stream (rather than frames) 



StreamState:A class that represents the state of an ongoing stream



H264VideoRTPSink 



H264VideoFileServerMediaSubsession



安装live555 的目录格式添加文件,并且修改 Makefile 即可编译,运行,支持 h.264

linux下live555编译和调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下cmake 编译 ,调用,调试 poco 1.6.0 小记

    上篇文章 小记了: 关于 Poco::TCPServer框架 (windows 下使用的是 select模型) 学习笔记. http://www.cnblogs.com/bleachli/p/4352 ...

  2. LINUX下文件编译

    body, tab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ab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 solid gray; border-width: 2p ...

  3. 【流媒體】live555—VS2008 下live555编译、使用及测试

    [流媒體]live555—VS22008 下live555编译.使用及测试 Ⅰ live555简介 Live555 是一个为流媒体提供解决方案的跨平台的C++开源项目,它实现了对标准流媒体传输协议如R ...

  4. [转] linux下的c/c++调试器gdb

    PS:1. 断点C++类函数,用b 命名空间::类名::方法名 2. 编译参数一定要加-g,才可断点调试 http://www.cnblogs.com/xd502djj/archive/2012/08 ...

  5. FFmpeg在Linux下安装编译过程

    转载请把头部出处链接和尾部二维码一起转载,本文出自:http://blog.csdn.net/hejjunlin/article/details/52402759 今天介绍下FFmpeg在Linux下 ...

  6. linux下的c/c++调试器gdb

    Reference:  http://www.cnblogs.com/xd502djj/archive/2012/08/30/2663960.html linux下的c/c++调试器gdb gdbLi ...

  7. 从四个问题透析Linux下C++编译&链接

    摘要:编译&链接对C&C++程序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每份代码都要经历编译&链接过程,陌生在于大部分人并不会刻意关注编译&链接的原理.本文通过开发过程中碰到的四个典型 ...

  8. ACE-6.1.0 linux 下的编译与安装步骤

    ACE-6.1.0 linux 下的编译与安装步骤  引用至http://www.cnblogs.com/liangxiaxu/archive/2013/03/07/2948417.html 1.从  ...

  9. Linux下nginx编译安装教程和编译参数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下nginx编译安装教程和编译参数详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必要软件准备1.安装pcre 为了支持rewrite功能,我们需要安装pcre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y ...

  10. Linux下使用GDB进行调试

    Linux下使用GDB进行调试的常用命令记于此. $ sudo su # g++ -g test.cpp -o test -pthread # gdb test         <------- ...

随机推荐

  1. Mac 系统下 xxx.py 在终端运行

    1.在文件中添加注释首先在你所要运行的python文件里首行添加一个特殊的注释(我使用的是python 3.7.3) #!/usr/bin/env python3 注意:如果是python3的话,&q ...

  2. Kubernetes(k8s)pod详解

    一.简介 在Kubernetes集群中,Pod是所有业务类型的基础,也是K8S管理的最小单位级,它是一个或多个容器的组合.这些容器共享存储.网络和命名空间,以及如何运行的规范.在Pod中,所有容器都被 ...

  3. 创建function函数sys_guid时报错

    创建function函数sys_guid时报错 执行下面的命令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set global log ...

  4. Spring 常见问题 - 2

    1. @Component, @Controller, @Repository, @Service 有何区别? @Component:这将 java 类标记为 bean.它是任何 Spring 管理组 ...

  5. Linux 截图快捷键 - 搬运

    Linux 截图快捷键 转自:linux 截图快捷键 环境 Linux Mint  21.1 1. Prt ScSysRq ---->全屏截图2. Shift+Prt ScSysRq ----& ...

  6. SDK测试标准

    测试分类 具体测试项 测试内容 测试方法 文档测试 接口清单 接口清单是否完整,正确,包含提供给开发者的协议所有字段的定义和解释 人工检查 更新说明 要说明新增,删除的接口定义 Demo示例 显示如何 ...

  7. 如何通过C#/VB.NET从PowerPoint文档中提取图片

    PowerPoint是用于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应用软件,每张幻灯片中都可以包含文字.图形.图形.表格.声音和影像等多种信息.有时候我们发现在PPT里面有一些精美的图片,或者其他原因想要把PPT里面 ...

  8. 第五章 C控制语句:循环

    一个好的语言应该能够提供以下三种形式的程序流: ●顺序执行语句序列(顺序) ●在满足某个条件之前反复执行一个语句序列(循环) ●通过进行一个判断在两个可选的语句序列之间选择执行(分支) 5.1whil ...

  9. ChatGPT 设计游戏剧情 | 基于 AI 5 天创建一个农场游戏,完结篇!

    欢迎使用 AI 进行游戏开发! 在本系列中,我们将使用 AI 工具在 5 天内创建一个功能完备的农场游戏.到本系列结束时,您将了解到如何将多种 AI 工具整合到游戏开发流程中.本文将向您展示如何将 A ...

  10. ArgoCD实践之基于配置清单创建Application

    1. 什么是Application ArgoCD的两个核心概念为Application和Project,他们可分别基于Application CRD和AppProject CRD创建; 核心组件: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