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纤程
纤程本质上也是线程,是多任务系统的一部分,纤程为一个线程准并行方式调用多个不同函数提供了一种可能,它本身可以作为一种轻量级的线程使用。它与线程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它也有上下文环境,纤程的上下文环境也是一组寄存器和调用堆栈。它是比线程更小的调度单位。注意一般我们认为线程是操作系统调用的最小单位,而纤程相比于线程来说更小,但是它是有程序员自己调用,而不由操作系统调用。系统在调度线程的时候会陷入到内核态,线程对象本身也是一种内核对象,而纤程完全是建立在用户层上,它不是内核对象也没有对象的句柄。通过纤程的机制实际就绕开了Windows的随机调度线程执行的行为,调度算法由应用程序自己实现,这对一些并行算法非常有意义。因为纤程和线程本质上的类同性,所以也要按照理解线程为函数调用器的方式来理解纤程。
纤程的创建
纤程的创建需要必须建立在线程的基础之上。在线程中调用函数ConvertThreadToFiber可以将一个线程转化为纤程(或者说将一个线程与纤程绑定,以后可以将该纤程看做主纤程)。其他的纤程函数必须在纤程中调用,也就是说,如果目前在线程中,需要调用ConverThreadToFiber将线程转化为纤程,才能调用对应的API。这个函数的原型如下:
LPVOID WINAPI ConvertThreadToFiber(
LPVOID lpParameter
);
这个函数传入一个参数,类似于CreateThread函数中的线程函数参数,如果我们在主纤程中需要使用到它,可以使用宏GetFiberData取得这个参数。
在调用这个函数创建新纤程后,系统大概会给纤程分配200字节的栈空间,用来执行纤程函数,和保存纤程环境。这个环境由下面几个部分的内容组成:
1. 用户定义的值,这个值就是纤程回调函数中传入的参数
2. 新的结构化异常处理的链表头
3. 纤程内存栈的最高和最低地址,当线程转换为纤程的时候,这也是线程的内存栈。之前说过纤程栈是在建立在线程的基础之上,保留这两个值是为了当纤程还原为线程后,用来还原线程栈环境
4. 各种CPU寄存器环境,相当于线程的CONTENT,但是没有这个结构那么复杂,它只是保存了几个简单的寄存器的值。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它并没有保存对应浮点数寄存器FPU的值,所以在纤程中使用浮点数计算可能会出现未知错误。如果一定要计算浮点数,那么可以使用ConverThreadToFiberEx,在第二个参数的位置传入FIBER_FLAG_FLOAT_SWITCH值,表示将初始化并保存FPU。
可以在主纤程中调用CreateFiber函数创建子纤程。该函数原型如下:
LPVOID WINAPI CreateFiber(
DWORD dwStackSize,
LPFIBER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LPVOID lpParameter
);
第一个参数是纤程的堆栈大小,默认给0的话,它会根据实际需求创建对应大小的堆栈,纤程的堆栈是建立在线程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从线程的堆栈中隔离一块作为纤程的堆栈。本质上它的堆栈是放在线程的堆栈上。
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回调,与线程函数类似,这个函数是一个纤程函数。
第三个参数是传递到回调函数中的参数。
函数CreateFiber 和 ConvertThreadToFiber 函数都返回一个void* 的指针,用来唯一标识一个纤程,在这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纤程的HANDLE .
纤程的删除
当纤程结束时需要调用DeleteFiber来删除线程,类似于CloseHandle来结束对应的内核对象。如果是调用转化函数由线程转化而来,调用DeleteFiber相当于调用ExitThread来终止线程,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最好是将纤程转化为线程,然后再设计一套合理的线程退出机制。
纤程的调度
在任何一个纤程内部调用SwitchToFiber函数,将纤程的void*指针传入,即可切换到对应的纤程,该函数可以在任意几个纤程中进行切换,不管这些纤程是在一个线程中或者在不同的线程中。但是最好不要在不同线程中的纤程中进行切换,它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情况,假设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线程A创建纤程FA,线程B创建纤程FB,当我们在系统运行线程A时将纤程从FA切换到FB,由于纤程的堆栈是建立在线程之上的,所以这个时候纤程B仍然使用线程A的堆栈,但是它应该使用的线程B的堆栈,这样可能会对线程A的堆栈造成一定的破坏。
下面是纤使用的一个具体的例子:
#define PRIMARY_FIBER 0
#define WRITE_FIBER 1
#define READ_FIBER 2
#define FIBER_COUNT 3
#define COPY_LENGTH 512
VOID CALLBACK ReadFiber(LPVOID lpParam);
VOID CALLBACK WriteFiber(LPVOID lpParam);
typedef struct _tagFIBER_STRUCT
{
DWORD dwFiberHandle;
HANDLE hFile;
LPVOID lpParam;
}FIBER_STRUCT, *LPFIBER_STRUCT;
char *g_lpBuffer = NULL;
LPVOID g_lpFiber[FIBER_COUNT] = {};
void GetApp(LPTSTR lpPath, int nBufLen)
{
TCHAR szBuf[MAX_PATH] = _T("");
GetModuleFileName(NULL, szBuf, MAX_PATH);
int nLen = _tcslen(szBuf);
for(int i = nLen; i > 0; i--)
{
if(szBuf[i] == '\\')
{
szBuf[i + 1] = _T('\0');
break;
}
}
nLen = _tcslen(szBuf) + 1;
int nCopyLen = min(nLen, nBufLen);
StringCchCopy(lpPath, nCopyLen, szBuf);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g_lpBuffer = (char*)HeapAlloc(GetProcessHeap(), HEAP_ZERO_MEMORY, COPY_LENGTH);
FIBER_STRUCT fs[FIBER_COUNT] = {0};
TCHAR szDestPath[MAX_PATH] = _T("");
TCHAR szSrcPath[MAX_PATH] = _T("");
GetApp(szDestPath, MAX_PATH);
GetApp(szSrcPath, MAX_PATH);
StringCchCat(szSrcPath, MAX_PATH, _T("2.jpg"));
StringCchCat(szDestPath, MAX_PATH, _T("2_Cpy.jpg"));
HANDLE hSrcFile = CreateFile(szSrcPath, GENERIC_READ, 0, NULL, OPEN_EXISTING, 0, NULL);
HANDLE hDestFile = CreateFile(szDestPath, GENERIC_WRITE, 0, NULL, CREATE_ALWAYS, 0, NULL);
fs[PRIMARY_FIBER].hFile = INVALID_HANDLE_VALUE;
fs[PRIMARY_FIBER].lpParam = NULL;
fs[PRIMARY_FIBER].dwFiberHandle = 0x00001234;
fs[WRITE_FIBER].hFile = hDestFile;
fs[WRITE_FIBER].lpParam = NULL;
fs[WRITE_FIBER].dwFiberHandle = 0x12345678;
fs[READ_FIBER].hFile = hSrcFile;
fs[READ_FIBER].dwFiberHandle = 0x78563412;
fs[READ_FIBER].lpParam = NULL;
g_lpFiber[PRIMARY_FIBER] = ConvertThreadToFiber(&fs[PRIMARY_FIBER]);
g_lpFiber[READ_FIBER] = CreateFiber(0, (LPFIBER_START_ROUTINE)ReadFiber, &fs[READ_FIBER]);
g_lpFiber[WRITE_FIBER] = CreateFiber(0, (LPFIBER_START_ROUTINE)WriteFiber, &fs[WRITE_FIBER]);
//切换到读纤程
SwitchToFiber(g_lpFiber[READ_FIBER]);
//删除纤程
DeleteFiber(g_lpFiber[WRITE_FIBER]);
DeleteFiber(g_lpFiber[READ_FIBER]);
CloseHandle(fs[READ_FIBER].hFile);
CloseHandle(fs[WRITE_FIBER].hFile);
//变回线程
ConvertFiberToThread();
return 0;
}
VOID CALLBACK ReadFiber(LPVOID lpParam)
{
//拷贝文件
while (TRUE)
{
LPFIBER_STRUCT pFS = (LPFIBER_STRUCT)lpParam;
printf("切换到[%08x]纤程\n", pFS->dwFiberHandle);
DWORD dwReadLen = 0;
ZeroMemory(g_lpBuffer, COPY_LENGTH);
ReadFile(pFS->hFile, g_lpBuffer, COPY_LENGTH, &dwReadLen, NULL);
SwitchToFiber(g_lpFiber[WRITE_FIBER]);
if(dwReadLen < COPY_LENGTH)
{
break;
}
}
SwitchToFiber(g_lpFiber[PRIMARY_FIBER]);
}
VOID CALLBACK WriteFiber(LPVOID lpParam)
{
while (TRUE)
{
LPFIBER_STRUCT pFS = (LPFIBER_STRUCT)lpParam;
printf("切换到[%08x]纤程\n", pFS->dwFiberHandle);
DWORD dwWriteLen = 0;
WriteFile(pFS->hFile, g_lpBuffer, COPY_LENGTH, &dwWriteLen, NULL);
SwitchToFiber(g_lpFiber[READ_FIBER]);
if(dwWriteLen < COPY_LENGTH)
{
break;
}
}
SwitchToFiber(g_lpFiber[PRIMARY_FIBER]);
}
上面这段代码中首先将主线程转化为主纤程,然后创建两个纤程,分别用来读文件和写文件,然后保存这三个纤程。并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用来向各个纤程函数传入对应的参数。在主线程的后面首先切换到读纤程,在读纤程中利用源文件的句柄,读入512字节的内容,然后切换到写纤程,将读到的这些内容写回到磁盘的新文件中完成拷贝,然后切换到读纤程,这样不停的在读纤程和写纤程中进行切换,直到文件拷贝完毕。再切换回主纤程,最后在主纤程中删除读写纤程,将主纤程转化为线程并结束线程。
windows 纤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Windows核心编程:第12章 纤程
Github https://github.com/gongluck/Windows-Core-Program.git //第12章 纤程.cpp: 定义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include & ...
- Windows核心编程 第十二章 纤程
第1 2章 纤 程 M i c r o s o f t公司给Wi n d o w s添加了一种纤程,以便能够非常容易地将现有的 U N I X服务器应用程序移植到Wi n d o w s中.U N I ...
- 第12章 纤程(Fiber)
12.1 纤程对象的介绍 (1)纤程与线程的比较 比较 线程(Thread) 纤程(Fiber) 实现方式 是个内核对象 在用户模式中实现的一种轻量级的线程,是比线程更小的调度单位. 调度方式 由Mi ...
- 基于纤程(Fiber)实现C++异步编程库(一):原理及示例
纤程(Fiber)和协程(coroutine)是差不多的概念,也叫做用户级线程或者轻线程之类的.Windows系统提供了一组API用户创建和使用纤程,本文中的库就是基于这组API实现的,所以无法跨平台 ...
- DELPHI纤程的演示
DELPHI纤程的演示 DELPHI7编译运行通过. 纤程实现单元: unit FiberFun; //Fiber(纤程测试Demo)//2018/04/11//QQ: 287413288 //参考 ...
- 纤程(FIBER)
Indy 10 还包含对纤程的支持.纤程是什么?简单来说,它也是 一个“线程”,但是它是由代码控制的,而不是由操作系统控制的.实际上,可以认为线程 是一个高级纤程.纤程和 Unix 用户线程(Unix ...
- Java 中的纤程库 – Quasar
来源:鸟窝, colobu.com/2016/07/14/Java-Fiber-Quasar/ 如有好文章投稿,请点击 → 这里了解详情 最近遇到的一个问题大概是微服务架构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服 ...
- nodejs中的fiber(纤程)库详解
fiber/纤程 在操作系统中,除了进程和线程外,还有一种较少应用的纤程(fiber,也叫协程).纤程常常拿来跟线程做对比,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它们都是较轻量级的运行态.通常认为纤程比线程更为轻量,开销 ...
- 纤程与Quasar
Java使用的是系统级线程,也就是说,每次调用new Thread(....).run(),都会在系统层面建立一个新的线程,然鹅新建线程的开销是很大的(每个线程默认情况下会占用1MB的内存空间,当然你 ...
随机推荐
- Android之本地相冊图片选取和拍照以及图片剪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oveyaozu/article/details/51160482 相信有非常多Android开发者在日常开发中,因为项目需求,须要我们的A ...
- IIS中遇到无法预览的问题(HTTP 错误 401.3 - Unauthorized 因为 Web server上此资源的訪问控制列表(ACL)配置或加密设置,您无权查看此文件夹或页面。)
在IIS中 依次运行例如以下操作: 站点--编辑权限--共享(为了方便能够直接将分享对象设置为everyone)--安全(直接勾选 everyone )--应用--确定.
- zephyr初始化流程
1.调用应用层main()函数 kernel/init.c 181行 /** * * @brief Mainline for kernel's background task ...
- inline-block解决
一.现象描述 真正意义上的inline-block水平呈现的元素间,换行显示或空格分隔的情况下会有间距 二.方法之移除空格 元素间留白间距出现的原因就是标签段之间的空格,因此,去掉HTML中的空格,自 ...
- redis中与key相关的命令
1.简单描述 redis本质上是一个key-value db,value可以有多种类型(string.hash.set.sorted set.list等),本章节不讲这些类型的命令,这里是讲跟key相 ...
- MySQL存储过程之游标实战
MySQL存储过程之游标实战 博主日前在解决一个项目需求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于是就来学习存储过程了,之前也是接触过,奈何年少贪玩,竟是全部又还给了大学老师-苦不堪言呐-. 先说一下业务需求吧 ...
- MySQL数据库规约.
一.建表规约 1.表达是与否概念的字段,必须使用 is_xxx 的方式命名,数据类型是 unsigned tinyint(1 表示是, 0 表示否) . 2.表名.字段名必须使用小写字母或数字, 禁止 ...
- TensorFlow文档翻译-01-TensorFlow入门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指明转载地址 http://www.cnblogs.com/junyang/p/7429771.html TensorFlow入门 英文原文地址:https://w ...
- CSS height:100%无效
本文同时发表在https://github.com/zhangyachen/zhangyachen.github.io/issues/38 浏览器根本就不计算内容的高度,除非内容超出了视窗范围(导致滚 ...
- bzoj 2588 Count on a tree
Description 给定一棵N个节点的树,每个点有一个权值,对于M个询问(u,v,k),你需要回答u xor lastans和v这两个节点间第K小的点权.其中lastans是上一个询问的答案,初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