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开始学FreeRTOS-(列表与列表项)-3
# FreeRTOS列表&列表项的源码解读
第一次看列表与列表项的时候,感觉很像是链表,虽然我自己的链表也不太会,但是就是感觉很像。
在`FreeRTOS`中,列表与列表项使用得非常多,是`FreeRTOS`的一个数据结构,学习过数据结构的同学都知道,数据结构能使我们处理数据更加方便快速,能快速找到数据,在`FreeRTOS`中,这种列表与列表项更是必不可少的,能让我们的系统跑起来更加流畅迅速。
言归正传,`FreeRTOS`中使用了大量的列表`(List)`与列表项`(Listitem)`,在`FreeRTOS`调度器中,就是用到这些来跟着任务,了解任务的状态,处于挂起、阻塞态、还是就绪态亦或者是运行态。这些信息都会在各自任务的列表中得到。
看任务控制块`(tskTaskControlBlock)`中的两个列表项:
```js
ListItem_t xStateListItem; / * pxIndex = ( ListItem_t * ) &( pxList->xListEnd ); /*lint The mini list structure is used as the list end to save RAM. This is checked and valid. */
pxList->xListEnd.xItemValue = portMAX_DELAY;
pxList->xListEnd.pxNext = ( ListItem_t * ) &( pxList->xListEnd ); /*lint The mini list structure is used as the list end to save RAM. This is checked and valid. */
pxList->xListEnd.pxPrevious = ( ListItem_t * ) &( pxList->xListEnd );/*lint The mini list structure is used as the list end to save RAM. This is checked and valid. */
pxList->uxNumberOfItems = ( UBaseType_t ) 0U;
listSET_LIST_INTEGRITY_CHECK_1_VALUE( pxList );
listSET_LIST_INTEGRITY_CHECK_2_VALUE( pxList );
}
```
将列表的索引指向列表中的`xListEnd`,也就是末尾的列表项`(迷你列表项)`
列表项的`xItemValue`数值为`portMAX_DELAY`,也就是`0xffffffffUL`,如果在16位处理器中则为`0xffff`。
列表项的pxNext与pxPrevious这两个指针都指向自己本身`xListEnd`。
初始化完成的时候列表项的数目为`0`个。因为还没添加列表项嘛~。

# 列表项的初始化
函数:
```js
void vListInitialiseItem( ListItem_t * const pxItem )
{
/* Make sure the list item is not recorded as being on a list. */
pxItem->pvContainer = NULL;
/* Write known values into the list item if
configUSE_LIST_DATA_INTEGRITY_CHECK_BYTES is set to 1. */
listSET_FIRST_LIST_ITEM_INTEGRITY_CHECK_VALUE( pxItem );
listSET_SECOND_LIST_ITEM_INTEGRITY_CHECK_VALUE( pxItem );
}
```
只需要让列表项的pvContainer指针指向NULL即可,这样子就使得列表项不属于任何一个列表,因为列表项的初始化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初始化的。
例如任务创建时用到的一些列表项初始化:
```js
pxNewTCB->pcTaskName[ configMAX_TASK_NAME_LEN - 1 ] = '\0';
pxNewTCB->uxPriority = uxPriority;
pxNewTCB->uxBasePriority = uxPriority;
pxNewTCB->uxMutexesHeld = 0;
vListInitialiseItem( &( pxNewTCB->xStateListItem ) );
vListInitialiseItem( &( pxNewTCB->xEventListItem ) );
```
又或者是在定时器相关的初始化中:
```js
pxNewTimer->pcTimerName = pcTimerName;
pxNewTimer->xTimerPeriodInTicks = xTimerPeriodInTicks;
pxNewTimer->uxAutoReload = uxAutoReload;
pxNewTimer->pvTimerID = pvTimerID;
pxNewTimer->pxCallbackFunction = pxCallbackFunction;
vListInitialiseItem( &( pxNewTimer->xTimerListItem ) );
```
# 列表项的末尾插入
函数:
```js
void vListInsertEnd( List_t * const pxList, ListItem_t * const pxNewListItem )
{
ListItem_t * const pxIndex = pxList->pxIndex;
listTEST_LIST_INTEGRITY( pxList );
listTEST_LIST_ITEM_INTEGRITY( pxNewListItem );
listGET_OWNER_OF_NEXT_ENTRY(). */
pxNewListItem->pxNext = pxIndex; // 1
pxNewListItem->pxPrevious = pxIndex->pxPrevious; // 2
/* Only used during decision coverage testing. */
mtCOVERAGE_TEST_DELAY();
pxIndex->pxPrevious->pxNext = pxNewListItem; // 3
pxIndex->pxPrevious = pxNewListItem; // 4
/* Remember which list the item is in. */
pxNewListItem->pvContainer = ( void * ) pxList;
( pxList->uxNumberOfItems )++;
}
```
传入的参数:
`pxList`:列表项要插入的列表。
`pxNewListItem`:要插入的列表项是什么。
从末尾插入,那就要先知道哪里是头咯,我们在列表中的成员`pxIndex`就是用来遍历列表项的啊,那它指向的地方就是列表项的头,那么既然FreeRTOS中的列表很像数据结构中的双向链表,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环,是首尾相连的,那么函数中说的末尾,就是列表项头的前一个,很显然其结构图应该是下图这样子的(初始化结束后`pxIndex`指向了`xListEnd`):

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一句句代码来解释:
一开始:
```js
ListItem_t * const pxIndex = pxList->pxIndex;
```
保存了一开始的索引列表项(`xListEnd`)的指向。
```js
pxNewListItem->pxNext = pxIndex; // 1
```
新列表项的下一个指向为索引列表项,也就是绿色的箭头。
```js
pxNewListItem->pxPrevious = pxIndex->pxPrevious; // 2
```
刚开始我们初始化完成的时候`pxIndex->pxPrevious`的指向为自己xListEnd,那么`xNewListItem->pxPrevious`的指向为xListEnd。如2紫色的箭头。
```js
pxIndex->pxPrevious->pxNext = pxNewListItem; // 3
```
索引列表项(xListEnd)的上一个列表项还是自己,那么自己的下一个列表项指向就是指向了`pxNewListItem`。
```js
pxIndex->pxPrevious = pxNewListItem; // 4
```
这句就很容易理解啦。如图的4橙色的箭头。
插入完毕的时候标记一下新的列表项插入了哪个列表,并且将`uxNumberOfItems`进行加一,以表示多了一个列表项。
为什么源码要这样子写呢?因为这只是两个列表项,一个列表含有多个列表项,那么这段代码的通用性就很强了。无论原本列表中有多少个列表项,也无论`pxIndex`指向哪个列表项!


看看是不是按照源码中那样插入呢?
# 列表项的插入
源码:
```js
void vListInsert( List_t * const pxList, ListItem_t * const pxNewListItem )
{
ListItem_t *pxIterator;
const TickType_t xValueOfInsertion = pxNewListItem->xItemValue;
listTEST_LIST_INTEGRITY( pxList );
listTEST_LIST_ITEM_INTEGRITY( pxNewListItem );
if( xValueOfInsertion == portMAX_DELAY )
{
pxIterator = pxList->xListEnd.pxPrevious;
}
else
{
for( pxIterator = ( ListItem_t * ) &( pxList->xListEnd ); pxIterator->pxNext->xItemValue pxNext ) /*lint !e826 !e740 The mini list structure is used as the list end to save RAM. This is checked and valid. */
{
/* There is nothing to do here, just iterating to the wanted
insertion position. */
}
}
pxNewListItem->pxNext = pxIterator->pxNext;
pxNewListItem->pxNext->pxPrevious = pxNewListItem;
pxNewListItem->pxPrevious = pxIterator;
pxIterator->pxNext = pxNewListItem;
/* Remember which list the item is in. This allows fast removal of the
item later. */
pxNewListItem->pvContainer = ( void * ) pxList;
( pxList->uxNumberOfItems )++;
}
```
传入的参数:
`pxList`:列表项要插入的列表。
`pxNewListItem`:要插入的列表项是什么。
pxList决定了插入哪个列表,`pxNewListItem`中的`xItemValue`值决定了列表项插入列表的位置。
```js
ListItem_t *pxIterator;
const TickType_t xValueOfInsertion = pxNewListItem->xItemValue;
```
定义一个辅助的列表项pxIterator,用来迭代找出插入新列表项的位置,并且保存获取要插入的列表项`pxNewListItem`的xItemValue。
如果打开了列表项完整性检查,就要用户实现`configASSERT()`,源码中有说明。
既然是要插入列表项,那么肯定是要知道列表项的位置了,如果新插入列表项的`xItemValue`是最大的话`(portMAX_DELAY)`,就直接插入列表项的末尾。否则就需要比较列表中各个列表项的`xItemValue`的大小来进行排列。然后得出新列表项插入的位置。
```js
for( pxIterator = ( ListItem_t * ) &( pxList->xListEnd ); pxIterator->pxNext->xItemValue pxNext )
```
上面源码就是实现比较的过程。
与上面的从列表项末尾插入的源码一样,FreeRTOS的代码通用性很强,逻辑思维也很强。
如果列表中列表项的数量为0,那么插入的列表项就是在初始化列表项的后面。如下图所示:

## 过程分析:
新列表项的`pxNext`指向`pxIterator->pxNext`,也就是指向了`xListEnd(pxIterator)`。
```js
pxNewListItem->pxNext = pxIterator->pxNext;
```
而xListEnd(pxIterator)的pxPrevious指向则为pxNewListItem。
```js
pxNewListItem->pxNext->pxPrevious = pxNewListItem;
```
新列表项的`(pxPrevious)`指针指向`xListEnd(pxIterator)`
`pxIterator` 的 `pxNext` 指向了`新`列表项
```js
pxNewListItem->pxPrevious = pxIterator;
pxIterator->pxNext = pxNewListItem;
```
与从末尾插入列表项其实是一样的,前提是当前列表中列表项的数目为0。
假如列表项中已经有了元素呢,过程又是不一样的了。原来的列表是下图这样子的:

假设插入的列表项的`xItemValue`是`2`,而原有的列表项的`xItemValue`值是`3`,那么,按照源码,我们插入的列表项是在中间了。而pxIterator则是①号列表项。
插入后的效果:

分析一下插入的过程:
新的列表项的`pxNext`指向的是`pxIterator->pxNext`,也就是③号列表项。因为一开始pxIterator->pxNext=指向的就是③号列表项!!
```js
pxNewListItem->pxNext = pxIterator->pxNext;
```
而pxNewListItem->pxNext 即③号列表项的指向上一个列表项指针(`pxPrevious`)的则指向新插入的列表项,也就是②号列表项了。
```js
pxNewListItem->pxNext->pxPrevious = pxNewListItem;
```
新插入列表项的指向上一个列表项的指针`pxNewListItem->pxPrevious`指向了辅助列表项`pxIterator`。很显然要连接起来嘛!
```js
pxNewListItem->pxPrevious = pxIterator;
```
同理,`pxIterator`列表项的指向下一个列表项的指针则指向新插入的列表项了`pxNewListItem`。
```js
pxIterator->pxNext = pxNewListItem;
```
而其他没改变指向的地方不需改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做的连接线是不需要改动的)
当插入完成的时候,记录一下新插入的列表项属于哪个列表。并且让该列表下的列表项数目加一。
```js
pxNewListItem->pvContainer = ( void * ) pxList;
( pxList->uxNumberOfItems )++;
```
# 删除列表项
源码:
```js
UBaseType_t uxListRemove( ListItem_t * const pxItemToRemove )
{
/* The list item knows which list it is in. Obtain the list from the list
item. */
List_t * const pxList = ( List_t * ) pxItemToRemove->pvContainer;
pxItemToRemove->pxNext->pxPrevious = pxItemToRemove->pxPrevious;
pxItemToRemove->pxPrevious->pxNext = pxItemToRemove->pxNext;
/* Only used during decision coverage testing. */
mtCOVERAGE_TEST_DELAY();
/* Make sure the index is left pointing to a valid item. */
if( pxList->pxIndex == pxItemToRemove )
{
pxList->pxIndex = pxItemToRemove->pxPrevious;
}
else
{
mtCOVERAGE_TEST_MARKER();
}
pxItemToRemove->pvContainer = NULL;
( pxList->uxNumberOfItems )--;
return pxList->uxNumberOfItems;
}
```
其实删除是很简单的,不用想都知道,要删除列表项,那肯定要知道该列表项是属于哪个列表吧,pvContainer就是记录列表项是属于哪个列表的。
删除就是把列表中的列表项从列表中去掉,其本质其实就是把他们的连接关系删除掉,然后让删除的列表项的前后两个列表连接起来就行了,假如是只有一个列表项,那么删除之后,列表就回到了初始化的状态了。
```js
pxItemToRemove->pxNext->pxPrevious = pxItemToRemove->pxPrevious;
pxItemToRemove->pxPrevious->pxNext = pxItemToRemove->pxNext;
```
这两句代码就实现了将删除列表项的前后两个列表项连接起来。
按照上面的讲解可以理解这两句简单的代码啦。
假如删除的列表项是当前索引的列表项,那么在删除之后,列表中的pxIndex就要指向删除列表项的上一个列表项了。
```js
if( pxList->pxIndex == pxItemToRemove )
{
pxList->pxIndex = pxItemToRemove->pxPrevious;
}
```
当然还要把当前删除的列表项的`pvContainer`指向`NULL`,让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列表,因为,删除的本质是删除的仅仅是列表项的连接关系,其内存是没有释放掉的,假如是动态内存分配的话。
并且要把当前列表中列表项的数目返回一下。
至此,列表的源码基本讲解完毕。
# 最后
大家还可以了解一下遍历列表的宏,它在list.h文件中:
```js
define listGET_OWNER_OF_NEXT_ENTRY( pxTCB, pxList ) \
{ \
List_t * const pxConstList = ( pxList ); \
/* Increment the index to the next item and return the item, ensuring */ \
/* we don't return the marker used at the end of the list. */ \
( pxConstList )->pxIndex = ( pxConstList )->pxIndex->pxNext; \
if( ( void * ) ( pxConstList )->pxIndex == ( void * ) &( ( pxConstList )->xListEnd ) ) \
{ \
( pxConstList )->pxIndex = ( pxConstList )->pxIndex->pxNext; \
} \
( pxTCB ) = ( pxConstList )->pxIndex->pvOwner; \
}
```
这是一个宏,用于列表的遍历,返回的是列表中列表项的`pxOwner`成员,每次调用这个宏(函数)的时候,其pxIndex索引会指向当前返回列表项的下一个列表项。

更多资料欢迎关注“物联网IoT开发”公众号!
从0开始学FreeRTOS-(列表与列表项)-3的更多相关文章
- 从0开始学FreeRTOS-(列表&列表项)-6
# FreeRTOS列表&列表项的源码解读 第一次看列表与列表项的时候,感觉很像是链表,虽然我自己的链表也不太会,但是就是感觉很像. 在FreeRTOS中,列表与列表项使用得非常多,是Free ...
- FreeRTOS列表和列表项
FreeRTOS中的列表和列表项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链表和节点: 相关的文件是list.c和list.h两个文件: List_t列表结构体 具体定义如下: /* * Definition of the ...
- 【学习笔记】--- 老男孩学Python,day5 列表 元祖
今日主要内容1. list(增删改查) 列表可以装大量的数据. 不限制数据类型. 表示方式:[] 方括号中的每一项用逗号隔开 列表和字符串一样.也有索引和切片 常用的功能: 1. 增: append( ...
- 跟我学SharePoint 2013视频培训课程——怎样创建列表和列表项(7)
课程简介 第7天,怎样在SharePoint 2013中创建列表和列表项 视频 SharePoint 2013 交流群 41032413
- FreeRTOS-04列表和列表项
根据正点原子FreeRTOS视频整理 单片机:STM32F207VC FreeRTOS源码版本:v10.0.1 实验说明:1. 验证列表项的插入.末尾插入.删除操作备注: 末尾插入感觉不是末尾插入, ...
- 从0系统学Android--4.1探究碎片
从0系统学Android--4.1探究碎片 本系列文章目录:更多精品文章分类 本系列持续更新中.... 初级阶段内容参考<第一行代码> 第四章:手机平板要兼顾--探究碎片 平板电脑和手机最 ...
- 从0系统学Android--3.7 聊天界面编写
从0系统学Android--3.7 聊天界面编写 本系列文章目录:更多精品文章分类 本系列持续更新中.... 3.7 编写界面的最佳实践 前面学习了那么多 UI 开发的知识,下面来进行实践,做一个美观 ...
- 从0开始学爬虫2之json的介绍和使用
从0开始学爬虫2之json的介绍和使用 Json 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通用,跨平台 键值对的集合,值的有序列表 类似于python中的dict Json中的键值如果是字符串一定要用双引号 jso ...
- 《Python CookBook2》 第四章 Python技巧 - 若列表中某元素存在则返回之 && 在无须共享引用的条件下创建列表的列表
若列表中某元素存在则返回之 任务: 你有一个列表L,还有一个索引号i,若i是有效索引时,返回L[i],若不是,则返回默认值v 解决方案: 列表支持双向索引,所以i可以为负数 >>> ...
随机推荐
- [DP]最长公共子串
题目 给定两个字符串str1和str2, 长度分别稳M和N,返回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串 解法一 这是一道经典的动态规划题,可以用M*N的二维dp数组求解.dp[i][j]代表以str1[i]和str ...
- 041 模块5-jieba库的使用
目录 一.jieba库基本介绍 1.1 jieba库概述 1.2 jieba库的安装 1.3 jieba分词的原理 二.jieba库使用说明 2.1 jieba分词的三种模式 2.2 jieba库常用 ...
- 虚拟化(一) -VMware产品介绍
https://www.cnblogs.com/zhrngM/p/9547928.html 由于公司最近在做虚拟化监控,因此就需要把虚拟化方面的知识给学习总结一下,对于虚拟化的概念,摘自百度百科,如下 ...
- innobackupex备份参数slave-info、safe-slave-backup
mysql物理备份用的比较多的是innobackupex命令,备份常用,但对于里面的两个参数slave-info.safe-slave-backup一直搞的不太明白,今儿亲测了一下. 先解释一下参数意 ...
- .Net基础篇_学习笔记_第三天_Convert类型转换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 ...
- centos开启nginx服务成功,却无法访问。没有开启80端口。centos配置防火墙 开启80端口
Linux配置防火墙 开启80端口 编辑配置文件/etc/sysconfig/iptables [root@weixinht ~]# vim /etc/sysconfig/iptables 1 # F ...
- 基于DevExpress的SpreadsheetControl实现对Excel的打开、预览、保存、另存为、打印(附源码下载)
场景 Winform控件-DevExpress18下载安装注册以及在VS中使用: https://blog.csdn.net/BADAO_LIUMANG_QIZHI/article/details/1 ...
- 使用命令行创建maven web项目
一,前言 遇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maven命令: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用maven创建一个jersey快速开始项目的maven命令. 这次不妨使用maven命令来构建项目,看体验如何. 在文章idea m ...
- sql server 建表,主键与外键约束
主键: 能唯一区分表中每一行 外键:为某表的一列,是另一个表的主键,外键定义了两表之间的联系 商品类别表 use eshopgocreate table category( name varchar( ...
- PMP全真模拟题真题試題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下半年PMP考試适用 PMP中文文对照试题 【香港台灣地區PMP考試也可用】
PMP全真模拟题真题试题 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下半年PMP考试适用 PMP中文文对照试题 [香港台灣地區PMP考試也可用]PMP全真模擬題真題試題 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下半年PMP考試适用 P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