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在做性能测试的时候,很多人都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觉得系统能支撑的并发用户数越多,系统的性能就越好;对TPS不是非常理解,也根本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解释。

2.  术语定义

Ø  并发用户数:指的是现实系统中操作业务的用户,在性能测试工具中,一般称为虚拟用户数(Virutal User),注意并发用户数跟注册用户数、在线用户数有很大差别的,并发用户数一定会对服务器产生压力的,而在线用户数只是 ”挂” 在系统上,对服务器不产生压力,注册用户数一般指的是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数。

Ø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每秒事务数, 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3.  Vu和TPS换算

Ø  简单例子:在术语中解释了TPS是每秒事务数,但是事务时要靠虚拟用户做出来的,假如1个虚拟用户在1秒内完成1笔事务,那么TPS明显就是1;如果某笔业务响应时间是1ms,那么1个用户在1秒内能完成1000笔事务,TPS就是1000了;如果某笔业务响应时间是1s,那么1个用户在1秒内只能完成1笔事务,要想达到1000TPS,至少需要1000个用户;因此可以说1个用户可以产生1000TPS,1000个用户也可以产生1000TPS,无非是看响应时间快慢。

Ø  复杂公式:

试想一下复杂场景,多个脚本,每个脚本里面定义了多个事务(例如一个脚本里面有100个请求,我们把这100个连续请求叫做Action,只有第10个请求,第20个请求分别定义了事务10和事务20)具体公式如下:

符号代表意义:

Vui表示的是第i个脚本使用的并发用户数

Rtj表示的是第i个脚本第j个事务花费的时间,此时间会影响整个Action时间

Rti表示的是第i个脚本一次完成所有操作的时间,即Action时间

n 表示的是第n个脚本

m 表示的是每个脚本中m个事务

那么第j个事务的TPS = Vui/Rti

总的TPS= 

4.  如何获取Vu和TPS

Ø  并发用户数(Vu)获取

新系统:没有历史数据作参考,只能通过业务部门进行评估。

旧系统:对于已经上线的系统,可以选取高峰时刻,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系统的人数,这些人数认为属于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取10%就可以了,例如在半个小时内,使用系统的用户数为10000,那么取10%作为并发用户数基本就够了。

 

Ø  TPS获取

新系统:没有历史数据作参考,只能通过业务部门进行评估。

旧系统:对于已经上线的系统,可以选取高峰时刻,在5分钟或10分钟内,获取系统每笔交易的业务量和总业务量,按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笔数计算出TPS,即业务笔数/单位时间(5*60或10*60)

5.  如何评价系统的性能

针对服务器端的性能,以TPS为主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并发用户数为辅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如果必须要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的话,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交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因为在系统负载不高的情况下,将思考时间(思考时间的值等于交易响应时间)加到脚本中,并发用户数基本可以增加一倍,因此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没太大的意义。

6.  相关案例

通过大量性能测试我们发现不需要用上万的用户并发去进行测试,只要系统处理业务时间足够快,几百个用户甚至几十个用户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咨询很多专家做过的性能测试项目,基本都没有超过5000用户并发。

因此对于大型系统、业务量非常高、硬件配置足够多的情况下,5000用户并发就足够了;对于中小型系统,1000用户并发就足够了。

7.  性能测试策略

做性能测试需要一套标准化流程及测试策略,并发用户数只是指标考虑的一个,在做负载测试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梯度施压的方式去加用户数,而不是在没有预估的情况下,一次加几万个用户,,交易失败率非常高,响应时间非常长,已经超过了使用者忍受范围内,这样做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就好比“有多少钱可以干多少事”一样,需要选择相关的策略。

8.  总结

Ø  系统的性能由TPS决定,跟并发用户数没有多大关系。在同样的TPS下,可以由不同的用户数去压(通过加思考时间设置)。

Ø  系统的最大TPS是一定的(在一个范围内),但并发用户数不一定,可以调整。

Ø  建议性能测试的时候,不要设置过长的思考时间,以最坏的情况下对服务器施压。

Ø  一般情况下,大型系统(业务量大、机器多)做压力测试,5000个用户并发就够了,中小型系统做压力测试,1000个用户并发就足够了。

并发用户数与TPS之间的关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并发用户数与 TPS 之间的关系

    1.  背景 在做性能测试的时候,很多人都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觉得系统能支撑的并发用户数越多,系统的性能就越好:对TPS不是非常理解,也根本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解释. 2 ...

  2. jmeter的线程数,并发用户数,TPS,RPS 关系解说

    背景 在做性能测试的时候,传统方式都是用并发虚拟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站在客户端视角),一般适用于一些网页站点例如首页.H5的压测:而RPS(Requests per second)模式主要是为了方 ...

  3. 性能测试中TPS和并发用户数

    并发用户数与TPS之间的关系 1.  背景 在做性能测试的时候,很多人都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觉得系统能支撑的并发用户数越多,系统的性能就越好:对TPS不是非常理解,也根本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

  4. TPS、并发用户数、吞吐量关系

    TPS.并发用户数.吞吐量关系 摘要 主要描述了在性能测试中,关于TPS.并发用户数.吞吐量之间的关系和一些计算方法. loadrunner TPS 目录[-] 一.系统吞度量要素: 二.系统吞吐量评 ...

  5. QPS、TPS、并发用户数、吞吐量关系

    1.QPS QPS Queries Per Second  是每秒查询率 ,是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相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即每秒的响应请求数,也即 ...

  6. 简述 QPS、TPS、并发用户数、吞吐量关系

    1. QPS QPS Queries Per Second 是每秒查询率 ,是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相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即每秒的响应请求数,也即 ...

  7. TPS,并发用户数,吞吐量以及一些计算公式

    TPS,并发用户数,吞吐量以及一些计算公式 基本概念 TPS:每秒同时处理的请求数/事务数 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事务数 响应时间:一般去平均响应时间,只有当方差过大时,去90%的响应时间值 ...

  8. PV、UV、IP、TPS、QPS、RPS、两天、吞吐量、 并发用户数 术语

    跟网站打交道,经常可以听到数据分析之类的专有名词,如pv多少.ip多少.tps多少之类的问题.下面就这些常见的数据给出其释义. PV   即 page view,页面浏览量         用户每一次 ...

  9. LoadRunner之并发用户数与迭代关系---并发数与迭代的区别

    Q1: 例如在LR里,我要测100个用户同时并发登陆所用时间,那我是不是在录制好脚本后,需要参数化“用户名”,“密码”以及在那个记事本里构造100个真实的用户名和密码? 然后运行Controller, ...

随机推荐

  1. lambda 个人学习理解

    lambda是简化代码量的写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写匿名方法 lambda左边是参数,右边是代码块(方法执行语句). 整体运算结果是根据左边参数,执行右边语句,返回右边执行的结果: 匿名方法是简化方法 1. ...

  2. javascript宿主对象之window.history

    window.historys属性允许我们操作同一个浏览器回话中的已访问页面,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之前我们浏览页面的数量: window.history.length 由于隐私保护,我们无法获取这些页 ...

  3. [leetcode] Contains Duplicate II

    Contains Duplicate II Given an array of integers and an integer k, find out whether there there are ...

  4. C语言中do...while(0)用法小结

    在linux内核代码中,经常看到do...while(0)的宏,do...while(0)有很多作用,下面举出几个: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rchimedes/p/ ...

  5. 【读书笔记】iOS-Xcode-查找特殊字符的方法

    如图所示,为搜索图框,然后,点击放大镜图标------->Insert Pattern---->即可看到特殊字符----->选择特殊字符进行插入. 参考资料:<iOS开发进阶& ...

  6. Objective-C Reflection(Objective-C 反射机制)实用随笔笔记(持续更新)

    前言:本篇文章就"Objective-C 反射机制"使用方面进行叙述,不会涉及太多理论论述,因为"Objective-C 反射机制"理论论述在网上搜索一大把,本 ...

  7. 算法积累:解决如何获取指定文件夹路径或者文件路径下所有子文件后缀为.h .m .c的文本的行数

    1.先解决如何获取一个文件的代码行数 一开始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思路就回荡在:1字符串子字符串的判断 2循环直到结束的想法 3将原来是"\n"替换掉之类的想法 一个问题总会有多种解决 ...

  8. 管理故事——和尚挑水的故事

    有时候企业.公司的各种混乱都是源于管理问题,例如人浮于事.资源错配.机构臃肿-----,暂且不说企业管理.项目的管理,光是个人工作的管理.一个处理不好,接踵而来的就是一堆问题,可怕的不是出现问题,而是 ...

  9. tair源码分析——leveldb新增的CompactRangeSelfLevel过程

    tair是一个分布式KV存储引擎,当新增机器或者有机器down掉的时候,tair的dataserver会根据ConfigServer生成的新的对照表进行数据的迁移和清理.在数据清理的过程中就用到了在t ...

  10. IIS管理

    1.缓存的处理 http://www.cnblogs.com/dudu/p/iis_user-mode_caching_cache-control_public.html 2.负载均衡的使用 A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