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虚拟DOM

先介绍浏览器加载一个HTML文件需要做哪些事,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虚拟DOM。webkit引擎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所有浏览器的引擎工作流程都差不多,如上图大致分5步:

第一步,用HTML分析器,分析HTML元素,构建一颗DOM树。

第二步:用CSS分析器,分析CSS文件和元素上的inline样式,生成页面的样式表。

第三步:将上面的DOM树和样式表,关联起来,构建一颗Render树。这一过程又称为Attachment。每个DOM节点都有attach方法,接受样式信息,返回一个render对象(又名renderer)。这些render对象最终会被构建成一颗Render树。

第四步:有了Render树后,浏览器开始布局,会为每个Render树上的节点确定一个在显示屏上出现的精确坐标值。

第五步:Render数有了,节点显示的位置坐标也有了,最后就是调用每个节点的paint方法,让它们显示出来。

当你用传统的源生api或jQuery去操作DOM时,浏览器会从构建DOM树开始从头到尾执行一遍流程。比如当你在一次操作时,需要更新10个DOM节点,理想状态是一次性构建完DOM树,再执行后续操作。但浏览器没这么智能,收到第一个更新DOM请求后,并不知道后续还有9次更新操作,因此会马上执行流程,最终执行10次流程。显然例如计算DOM节点的坐标值等都是白白浪费性能,可能这次计算完,紧接着的下一个DOM更新请求,这个节点的坐标值就变了,前面的一次计算是无用功。

即使计算机硬件一直在更新迭代,操作DOM的代价仍旧是昂贵的,频繁操作还是会出现页面卡顿,影响用户的体验。真实的DOM节点,哪怕一个最简单的div也包含着很多属性,可以打印出来直观感受一下:

 
虚拟DOM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浏览器性能问题而被设计出来的。例如前面的例子,假如一次操作中有10次更新DOM的动作,虚拟DOM不会立即操作DOM,而是将这10次更新的diff内容保存到本地的一个js对象中,最终将这个js对象一次性attach到DOM树上,通知浏览器去执行绘制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无谓的计算量。

实现虚拟DOM

我们来实现一个虚拟DOM。例如一个真实的DOM节点:

 
用js对象来模拟DOM节点如下:

用js对象模拟DOM节点的好处是,页面的更新可以先全部反映在js对象上,操作内存中的js对象的速度显然要快多了。等更新完后,再将最终的js对象映射成真实的DOM,交由浏览器去绘制。

那具体怎么实现呢?看一下Element方法的具体实现:

第一个参数是节点名(如div),第二个参数是节点的属性(如class),第三个参数是子节点(如ul的li)。除了这三个参数会被保存在对象上外,还保存了key和count。

有了js对象后,最终还需要将其映射成真实的DOM:

 
上面都是自解释代码,根据DOM名调用源生的createElement创建真实DOM,将DOM的属性全都加到这个DOM元素上,如果有子元素继续递归调用创建子元素,并appendChild挂到该DOM元素上。这样就完成了从创建虚拟DOM到将其映射成真实DOM的全部工作。

Diff算法

我们已经完成了创建虚拟DOM并将其映射成真实DOM的工作,这样所有的更新都可以先反映到虚拟DOM上,如何反映呢?需要明确一下Diff算法。

两棵树如果完全比较时间复杂度是O(n^3),但参照《深入浅出React和Redux》一书中的介绍,React的Diff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要实现这么低的时间复杂度,意味着只能平层地比较两棵树的节点,放弃了深度遍历。这样做,似乎牺牲了一定的精确性来换取速度,但考虑到现实中前端页面通常也不会跨层级移动DOM元素,所以这样做是最优的。我们新创建一棵树,用于和之前的树进行比较:

只考虑平层的Diff算法,就简单多了,只需要考虑以下4种情况:

第一种是最简单的,节点类型变了,例如下图中的P变成了h3。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REPLACE。直接将旧节点卸载(componentWillUnmount)并装载新节点(componentWillMount)就行了。

(为简单起见上图隐藏了文本节点)旧节点包括下面的子节点都将被卸载,如果新节点和旧节点仅仅是类型不同,但下面的所有子节点都一样时,这样做显得效率不高。但为了避免O(n^3)的时间复杂度,这样做是值得的。这也提醒了开发者,应该避免无谓的节点类型的变化,例如运行时将div变成p就没什么太大意义。

第二种也比较简单,节点类型一样,仅仅属性或属性值变了。

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PROPS。此时不会触发节点的卸载(componentWillUnmount)和装载(componentWillMount)动作。而是执行节点更新(shouldComponentUpdate到componentDidUpdate的一系列方法)。

第三种是文本变了,文本对也是一个Text Node,也比较简单,直接修改文字内容就行了,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TEXT。

第四种是移动,增加,删除子节点,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REORDER。例如:

在中间插入一个节点,程序员写代码很简单:$(B).after(F)。但如何高效地插入呢?简单粗暴的做法是:卸载C,装载F,卸载D,装载C,卸载E,装载D,装载E。如下图:

 
如果没有给数组或枚举类型定义一个key,就会看到下面这样的warning。Vue提醒我们,没有key的话,涉及到移动,增加,删除子节点的操作时,就会用上面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来更新。虽然程序运行不会有错,但效率太低,因此Vue会给我们一个warning。React中的key起到的作用与Vue类似。

如果我们为数组或枚举型元素增加上key后,Vue就能根据key,直接找到具体的位置进行操作,效率比较高。如下图:
 

所以一句话,key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高效的更新虚拟DOM。另外Vue中在使用相同标签名元素的过渡切换时,也会使用到key属性,其目的也是为了让Vue可以区分它们,否则Vue只会替换其内部属性而不会触发过渡效果。

常见的最小编辑距离问题,可以用Levenshtein Distance算法来实现,时间复杂度是O(M*N),但通常我们只要一些简单的移动就能满足需要,降低点精确性,将时间复杂度降低到O(max(M, N)即可。最终Diff出来的结果如下:

映射成真实DOM

虚拟DOM有了,Diff也有了,现在就可以将Diff应用到真实DOM上了。深度遍历DOM将Diff的内容更新进去,其实就是根据Diff信息调用源生API操作DOM,虚拟DOM的目的是将所有操作累加起来,统计计算出所有的变化后,统一更新一次DOM。其实即使不懂原理,业务代码照样写,但理解原理后,出了什么新东东如React Fiber才能快速跟上。前端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虚拟dom?diff算法?key?Vue原理的核心三问?打包教你搞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图解vue中 v-for 的 :key 的作用,虚拟dom Diff算法

    其实不只是vue,react中在执行列表渲染时也会要求给每个组件添加上key这个属性. 要解释key的作用,不得不先介绍一下虚拟DOM的Diff算法了. 我们知道,vue和react都实现了一套虚拟D ...

  2. react虚拟dom diff算法

    react虚拟dom:依据diff算法 前端:更新状态.更新视图:所以前端页面的性能问题主要是由Dom操作引起的,解放Dom操作复杂性 刻不容缓 因为:Dom渲染慢,而JS解析编译相对非常非常非常快! ...

  3. 深入Vue2.x的虚拟DOM diff原理

    一.前言 Vue的核心是双向绑定和虚拟DOM(下文我们简称为vdom),关于双向绑定可以参阅木琴的文章<剖析Vue原理&实现双向绑定MVVM>,vdom是树状结构,其节点为vnod ...

  4. 最近发现了一篇讲解Vue的虚拟DOM,diff很棒的文章,特定记录转载一下

    本文章是转载的,为了方便以后复习,特地记录一下.他人请去原地址观看!!! 文章原地址:https://blog.csdn.net/m6i37jk/article/details/78140159 作者 ...

  5. 谈谈Vue/React中的虚拟DOM(vDOM)与Key值

    谈谈Vue/React中的虚拟DOM(vDOM)与Key值 一.DocumentFragment 在了解虚拟DOM前,先来了解DOM的一个对象属性--DocumentFragment. 在一次操作中, ...

  6. 虚拟DOM与DOM diff算法

    虚拟DOM是什么? 一个虚拟DOM(元素)是一个一般的js对象, 准确的说是一个对象树(倒立的) 虚拟DOM保存了真实DOM的层次关系和一些基本属性,与真实DOM一一对应,如果只是更新虚拟DOM, 页 ...

  7. 2021升级版微服务教程6—Ribbon使用+原理+整合Nacos权重+实战优化 一篇搞定

    2021升级版SpringCloud教程从入门到实战精通「H版&alibaba&链路追踪&日志&事务&锁」 教程全目录「含视频」:https://gitee.c ...

  8. 16_虚拟dom和dom diff算法

    虚拟dom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操作真实的dom 初始化显示界面的过程: 1.创建虚拟dom树——>真实dom树——>绘制页面显示 更新界面的过程: 2.绘制页面显示——>setStat ...

  9. react 局部更新的关键算法 DOM diff算法

    下图是diff算法结构的详细解析: 要点总结:DIFF算法在执行时有三个维度,分别是Tree DIFF.Component DIFF和Element DIFF,执行时按顺序依次执行,它们的差异仅仅因为 ...

随机推荐

  1. Leetcode:169. 多数元素

    Leetcode:169. 多数元素 传送门 思路 一开始想到的一个很简单的做法就是hash法,直接利用打表记录次数再输出结果. 而利用BM算法可以令算法复杂度同样也在\(O(n)\)的情况下,将空间 ...

  2. K8S系列第三篇(Docker网络)

    目录 docker 网络 Docker 的四种网络模 一.网络基础 1.网络名称空间介绍 2.创建一个命名空间 1)Veth设备对 2)Veth设备操作 1> 创建Veth设备对 2> 绑 ...

  3. C++第四十八篇 -- 字符串分离方法

    举例:Test_Bluetooth.exe -param_split Test_Bluetooth.cpp #include "pch.h" #include <iostre ...

  4. xxe 回显与无回显

    转载学习于红日安全 一.有回显 (1)直接将外部实体引用的URI设置为敏感目录 <!DOCTYPE foo [<!ELEMENT foo ANY > <!ENTITY  xxe ...

  5. 使用 C++ WinRT 组件

    创建 C++ WinRT 组件 通过 Cpp/WinRT 项目模板创建一个 WinRT 组件工程 CppWinrtComponent.vcxproj,主要接口定义如下: namespace CppWi ...

  6. QT-可拖拽可编辑的多控件ListView

    目标 结合前面的2篇文章, 继续升级QML版本的ListView: 又要拖拽, 又要可编辑, 还得支持多个控件. 循序渐进 本文基于前一篇的基础: Qt-可编辑的ListView 要循序渐进的学习. ...

  7. Python学习的十个阶段,学完神功大成,对应一下看看你自己在哪个阶段

    大家好,我是白云.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Python学习的十个阶段内容,看看你现在正处于哪个阶段,想学习的朋友也可以根据这个阶段规划学习. 阶段一:Python基础[ 初入江湖] Linux基础 目标: ...

  8. Vue-Router 详细解析学习

    首先还是先创项目 然后选择vue-router 再创建 再敲代码学习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路由? 路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路由表: 本质就是一个映射表,决定数据的指向. 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路由器, ...

  9. Kotlin强化实战!这份学习手册让你的面试稳如泰山

    一.引言 正如官网的slogan所描述:kotlin,是一门让程序员写代码时更有幸福的现代语言. 同时,也正如维基百科里介绍: JetBrains公司希望Kotlin能够推动IntelliJ IDEA ...

  10. wps查找替换使用通配符一个实例

    我现在需要打印一些古诗,很多很多.没有排版. 但发现即使弄个两分栏,还是很不舒服. 于是我就想把古诗之间弄个换行. Ctrl+F  打开查找替换 上框输入  ([0-9])*([0-9])*(.)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