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动画学算法之:平衡二叉搜索树AVL Tree
简介
平衡二叉搜索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为什么会有平衡二叉搜索树呢?
考虑一下二叉搜索树的特殊情况,如果一个二叉搜索树所有的节点都是右节点,那么这个二叉搜索树将会退化成为链表。从而导致搜索的时间复杂度变为O(n),其中n是二叉搜索树的节点个数。
而平衡二叉搜索树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它通过限制树的高度,从而将时间复杂度降低为O(logn)。
AVL的特性
在讨论AVL的特性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个概念叫做平衡因子,平衡因子表示的是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差。
如果平衡因子=0,表示这是一个完全平衡二叉树。
如果平衡因子=1,那么这棵树就是平衡二叉树AVL。
也就是是说AVL的平衡因子不能够大于1。
先看一个AVL的例子:

总结一下,AVL首先是一个二叉搜索树,然后又是一个二叉平衡树。
AVL的构建
有了AVL的特性之后,我们看下AVL是怎么构建的。
public class AVLTree {
    //根节点
    Node root;
    class Node {
        int data; //节点的数据
        int height; //节点的高度
        Node left;
        Node right;
        public Node(int data) {
            this.data = data;
            left = right = null;
        }
    }
同样的,AVL也是由各个节点构成的,每个节点拥有data,left和right几个属性。
因为是二叉平衡树,节点是否平衡还跟节点的高度有关,所以我们还需要定义一个height作为节点的高度。
在来两个辅助的方法,一个是获取给定的节点高度:
//获取给定节点的高度
    int height(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0;
        return node.height;
    }
和获取平衡因子:
//获取平衡因子
    int getBalance(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0;
        return height(node.left) - height(node.right);
    }
AVL的搜索
AVL的搜索和二叉搜索树的搜索方式是一致的。
先看一个直观的例子,怎么在AVL中搜索到7这个节点:

搜索的基本步骤是:
- 从根节点15出发,比较根节点和搜索值的大小
 - 如果搜索值小于节点值,那么递归搜索左侧树
 - 如果搜索值大于节点值,那么递归搜索右侧树
 - 如果节点匹配,则直接返回即可。
 
相应的java代码如下:
//搜索方法,默认从根节点搜索
    public Node search(int data){
        return search(root,data);
    }
    //递归搜索节点
    private Node search(Node node, int data)
    {
        // 如果节点匹配,则返回节点
        if (node==null || node.data==data)
            return node;
        // 节点数据大于要搜索的数据,则继续搜索左边节点
        if (node.data > data)
            return search(node.left, data);
        // 如果节点数据小于要搜素的数据,则继续搜索右边节点
        return search(node.right, data);
    }
AVL的插入
AVL的插入和BST的插入是一样的,不过插入之后有可能会导致树不再平衡,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个再平衡的步骤。
看一个直观的动画:

插入的逻辑是这样的:
- 从根节点出发,比较节点数据和要插入的数据
 - 如果要插入的数据小于节点数据,则递归左子树插入
 - 如果要插入的数据大于节点数据,则递归右子树插入
 - 如果根节点为空,则插入当前数据作为根节点
 
插入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做再平衡。
再平衡的逻辑是这样的:
- 从插入的节点向上找出第一个未平衡的节点,这个节点我们记为z
 - 对z为根节点的子树进行旋转,得到一个平衡树。
 
根据以z为根节点的树的不同,我们有四种旋转方式:
- left-left:
 

如果是left left的树,那么进行一次右旋就够了。
右旋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呢?
- 找到z节点的左节点y
 - 将y作为旋转后的根节点
 - z作为y的右节点
 - y的右节点作为z的左节点
 - 更新z的高度
 
相应的代码如下:
Node rightRotate(Node node) {
        Node x = node.left;
        Node y = x.right;
        // 右旋
        x.right = node;
        node.left = y;
        // 更新node和x的高度
        node.height = max(height(node.left), height(node.right)) + 1;
        x.height = max(height(x.left), height(x.right)) + 1;
        // 返回新的x节点
        return x;
    }
- right-right:
 
如果是right-right形式的树,需要经过一次左旋:

左旋的步骤正好和右旋的步骤相反:
- 找到z节点的右节点y
 - 将y作为旋转后的根节点
 - z作为y的左节点
 - y的左节点作为z的右节点
 - 更新z的高度
 
相应的代码如下:
//左旋
    Node leftRotate(Node node) {
        Node x = node.right;
        Node y = x.left;
        //左旋操作
        x.left = node;
        node.right = y;
        // 更新node和x的高度
        node.height = max(height(node.left), height(node.right)) + 1;
        x.height = max(height(x.left), height(x.right)) + 1;
        // 返回新的x节点
        return x;
    }
- left-right:
 

如果是left right的情况,需要先进行一次左旋将树转变成left left格式,然后再进行一次右旋,得到最终结果。
- right-left:
 

如果是right left格式,需要先进行一次右旋,转换成为right right格式,然后再进行一次左旋即可。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判断一个树到底是哪种格式呢?我们可以通过获取平衡因子和新插入的数据比较来判断:
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Left Left或者left Righ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新插入的data和node.left.data的大小
如果data < node.left.data,表示是left lef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右旋即可
如果data > node.left.data,表示是left righ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left进行一次左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右旋
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Right Right或者Right Lef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新插入的data和node.right.data的大小
如果data > node.right.data,表示是Right Righ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左旋即可如果data < node.left.data,表示是Right lef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right进行一次右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左旋
插入节点的最终代码如下:
//插入新节点,从root开始
    public void insert(int data){
        root=insert(root, data);
    }
    //遍历插入新节点
    Node insert(Node node, int data) {
        //先按照普通的BST方法插入节点
        if (node == null)
            return (new Node(data));
        if (data < node.data)
            node.left = insert(node.left, data);
        else if (data > node.data)
            node.right = insert(node.right, data);
        else
            return node;
        //更新节点的高度
        node.height = max(height(node.left), height(node.right)) + 1;
        //判断节点是否平衡
        int balance = getBalance(node);
        //节点不平衡有四种情况
        //1.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Left Left或者left Righ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新插入的data和node.left.data的大小
        //如果data < node.left.data,表示是left lef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右旋即可
        //如果data > node.left.data,表示是left righ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left进行一次左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右旋
        //2.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Right Right或者Right Lef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新插入的data和node.right.data的大小
        //如果data > node.right.data,表示是Right Righ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左旋即可
        //如果data < node.left.data,表示是Right lef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right进行一次右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左旋
        //left left
        if (balance > 1 && data < node.left.data)
            return rightRotate(node);
        // Right Right
        if (balance < -1 && data > node.right.data)
            return leftRotate(node);
        // Left Right
        if (balance > 1 && data > node.left.data) {
            node.left = leftRotate(node.left);
            return rightRotate(node);
        }
        // Right Left
        if (balance < -1 && data < node.right.data) {
            node.right = rightRotate(node.right);
            return leftRotate(node);
        }
        //返回插入后的节点
        return node;
    }
AVL的删除
AVL的删除和插入类似。
首先按照普通的BST删除,然后也需要做再平衡。
看一个直观的动画:

删除之后,节点再平衡也有4种情况:
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Left Left或者left Righ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左节点的平衡因子
如果左节点的平衡因子>=0,表示是left lef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右旋即可
如果左节点的平衡因<0,表示是left righ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left进行一次左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右旋
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Right Right或者Right Lef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右节点的平衡因子
如果右节点的平衡因子<=0,表示是Right Righ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左旋即可
如果右节点的平衡因子>0,表示是Right lef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right进行一次右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左旋
相应的代码如下:
Node delete(Node node, int data)
    {
        //Step 1. 普通BST节点删除
        // 如果节点为空,直接返回
        if (node == null)
            return node;
        // 如果值小于当前节点,那么继续左节点删除
        if (data < node.data)
            node.left = delete(node.left, data);
        //如果值大于当前节点,那么继续右节点删除
        else if (data > node.data)
            node.right = delete(node.right, data);
       //如果值相同,那么就是要删除的节点
        else
        {
            // 如果是单边节点的情况
            if ((node.left == null) || (node.right == null))
            {
                Node temp = null;
                if (temp == node.left)
                    temp = node.right;
                else
                    temp = node.left;
                //没有子节点的情况
                if (temp == null)
                {
                    node = null;
                }
                else // 单边节点的情况
                    node = temp;
            }
            else
            {  //非单边节点的情况
                //拿到右侧节点的最小值
                Node temp = minValueNode(node.right);
                //将最小值作为当前的节点值
                node.data = temp.data;
                // 将该值从右侧节点删除
                node.right = delete(node.right, temp.data);
            }
        }
        // 如果节点为空,直接返回
        if (node == null)
            return node;
        // step 2: 更新当前节点的高度
        node.height = max(height(node.left), height(node.right)) + 1;
        // step 3: 获取当前节点的平衡因子
        int balance = getBalance(node);
        // 如果节点不再平衡,那么有4种情况
        //1.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Left Left或者left Righ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左节点的平衡因子
        //如果左节点的平衡因子>=0,表示是left lef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右旋即可
        //如果左节点的平衡因<0,表示是left righ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left进行一次左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右旋
        //2.如果balance<-1,那么我们在Right Right或者Right Left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右节点的平衡因子
        //如果右节点的平衡因子<=0,表示是Right Right的情况,只需要一次左旋即可
        //如果右节点的平衡因子>0,表示是Right left的情况,则需要将node.right进行一次右旋,然后将node进行一次左旋
        // Left Left Case
        if (balance > 1 && getBalance(node.left) >= 0)
            return rightRotate(node);
        // Left Right Case
        if (balance > 1 && getBalance(node.left) < 0)
        {
            node.left = leftRotate(node.left);
            return rightRotate(node);
        }
        // Right Right Case
        if (balance < -1 && getBalance(node.right) <= 0)
            return leftRotate(node);
        // Right Left Case
        if (balance < -1 && getBalance(node.right) > 0)
        {
            node.right = rightRotate(node.right);
            return leftRotate(node);
        }
        return node;
    }
本文的代码地址:
本文收录于 http://www.flydean.com/11-algorithm-avl-tree/
最通俗的解读,最深刻的干货,最简洁的教程,众多你不知道的小技巧等你来发现!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那些事」,懂技术,更懂你!
看动画学算法之:平衡二叉搜索树AVL Tree的更多相关文章
- 平衡二叉搜索树AVL
		
package com.sunshine.AlgorithmTemplate; import com.sunshine.OFFER66_SECOND.BalanceTreeNode; import c ...
 - 平衡二叉搜索树/AVL二叉树 C实现
		
//AVTree.h #ifndef MY_AVLTREE_H #define MY_AVLTREE_H typedef int ElementType; struct TreeNode { Elem ...
 - 算法:非平衡二叉搜索树(Un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
		
背景 很多场景下都需要将元素存储到已排序的集合中.用数组来存储,搜索效率非常高: O(log n),但是插入效率比较低:O(n).用链表来存储,插入效率和搜索效率都比较低:O(n).如何能提供插入和搜 ...
 - Java与算法之(13) - 二叉搜索树
		
查找是指在一批记录中找出满足指定条件的某一记录的过程,例如在数组{ 8, 4, 12, 2, 6, 10, 14, 1, 3, 5, 7, 9, 11, 13, 15 }中查找数字15,实现代码很简单 ...
 - 二叉搜索树、AVL平衡二叉搜索树、红黑树、多路查找树
		
1.二叉搜索树 1.1定义 是一棵二叉树,每个节点一定大于等于其左子树中每一个节点,小于等于其右子树每一个节点 1.2插入节点 从根节点开始向下找到合适的位置插入成为叶子结点即可:在向下遍历时,如果要 ...
 - 手写AVL平衡二叉搜索树
		
手写AVL平衡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的局限性 先说一下什么是二叉搜索树,二叉树每个节点只有两个节点,二叉搜索树的每个左子节点的值小于其父节点的值,每个右子节点的值大于其左子节点的值.如下图: 二叉搜索 ...
 - convert sorted list to binary search tree(将有序链表转成平衡二叉搜索树)
		
Given a singly linked list where elements are sorted in ascending order, convert it to a height bala ...
 - LeetCode 将一个按照升序排列的有序数组,转换为一棵高度平衡二叉搜索树
		
第108题 将一个按照升序排列的有序数组,转换为一棵高度平衡二叉搜索树. 本题中,一个高度平衡二叉树是指一个二叉树每个节点 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1. 示例: 给定有序数组: [-10 ...
 - 树-二叉搜索树-AVL树
		
树-二叉搜索树-AVL树 树 树的基本概念 节点的度:节点的儿子数 树的度:Max{节点的度} 节点的高度:节点到各叶节点的最大路径长度 树的高度:根节点的高度 节点的深度(层数):根节点到该节点的路 ...
 
随机推荐
- centos6.10下安装mysql8.0.16root密码修改的坑
			
上图截取别人的自己懒得弄,检查自己的linux是否有安装就按上图做就行了 接下来是我的干货 mysql8.0安群策略对密码设置很严格规则:大小写加数字和特殊字符串 使用yum安装mysql 后 my. ...
 - 自己封装一个Object.freeze()方法
			
1.遍历所有属性和方法 2.修改遍历到的属性的描述 3.Object.seal() Object.defineProperty(Object,'freezePolyfill',{ value:func ...
 - 登录用户出现‘’-bash-4.2$‘’的问题解决
			
Linux系统切换用户时如显示的是-bash-4.2# 而不是user@主机名 + 路径的显示方式,以往一直用的脚本也不能执行起来: 原因是在用useradd添加普通用户时,有时会丢失家目录下的环境变 ...
 - ks.cfg文件相关
			
原文转自:https://www.cnblogs.com/itzgr/p/10029631.html作者:木二 目录 一 图形化生成ks.cfg文件 二 ks.cfg文件相关项解析 一 图形化生成ks ...
 - idea快速搭建Tomcat服务器
			
创建Web项目 新建Classes和lib文件夹 配置输出路径和资源路径 快捷键ctr+shift+alt+S打开项目配置 在modules下修改输出路径 修改依赖目录 修改war包输出路径 新建to ...
 - AtomicStampedReference AtomicReference解决CAS机制中ABA问题
			
AtomicStampedReference AtomicReference解决CAS机制中ABA问题 AtomicStampedReference AtomicStampedReference它内部 ...
 - C# 爬虫框架实现 流程_爬虫结构/原理
			
目录链接:C# 爬虫框架实现 概述 首先需要讲的是,爬虫的原理.其实在我看来,爬虫只是用来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的工具: 提取哪些网页 提取网页上的哪些内容 存储到哪里(推荐数据库/开源类/Console) ...
 - 各种插值法的python实现
			
一维插值 插值不同于拟合.插值函数经过样本点,拟合函数一般基于最小二乘法尽量靠近所有样本点穿过.常见插值方法有拉格朗日插值法.分段插值法.样条插值法.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当节点数n较大时,拉格朗日插 ...
 - noip模拟35
			
A. 玩游戏 考场做法用双指针向两侧更新,当左段点左移一位时,如果右端点不满足条件,则跳回肯定满足的位置.复杂度玄学 题解做法是类似最长子段和,如果有一个区间和为负,则维护的指针跳过去即可 B. 排列 ...
 - 虚拟机使用scp传输文件提示“WARNING REMOTE HOST IDENTIFICATION HAS CHANGED”解决方式
			
虚拟机使用scp传输文件提示"WARNING REMOTE HOST IDENTIFICATION HAS CHANGED"解决方式 简单的说就是虚拟机里保存的认证密钥不正确了,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