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一讲中我们学习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Flask项目,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接下来在这一节中就主要来讲讲Flask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Werkzeug工具箱。Werkzeug是一个遵循WSGI协议的Python函数库。WSGI协议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提到(点我查看)。那Werkzeug有什么作用呢?它其实实现了很多底层的东西,如Request、Response和集成URL请求路由等。

一、Werkzeug的组成:

  

二、routing模块

  routing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实现URL解析。不同的URL能够对应不同的视图,从而得到不同的响应信息。

  1.Rule类:class Rule(RuleFactory):

    用来构造不同的url模式的对象。

 if not string.startswith('/'):
   raise ValueError('urls must start with a leading slash')

    这个判断语句是Rule中的,表示url必须是以"/"开头的字符串!

    

  2.Map类:

    用来存储所有的URL规则和一些配置参数。

    

  3.MapAdapter类

    负责让url与视图建立关联。

  

  4.BaseConverter

    这是一个转换器基类,Flask中6个自带的转换器都是继承于它!当然了,如果我们想要自定义一个路由匹配规则的话,也需要通过继承它来实现。如自定义一个正则路由匹配。

    流程:

      (1). 导入BaseConverter类。在Flask中,所有 的路由的匹配规则都是使用转换器对象进行记录的。

      (2). 自定义转换器。

      (3). 把自定义转换器添加到默认转换器的字典当中去。

      (4). 使用自定义转换器实现自定义匹配规则。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werkzeug.routing import BaseConverter

app = Flask(__name__)

class RegexConverter(BaseConverter):
    """自定义一个正则转换器"""
    def __init__(self, map, *args):
        super(RegexConverter, self).__init__(map)

        # 将url中第一个参数当做匹配规则进行保存
        self.regex = args[0]
        print(map)
        print(args[0])

# 把自定义转换器添加到默认转换器的字典中,并将转换器命名为re
app.url_map.converters['re'] = RegexConverter
# print(app.url_map.converters)

# 定义一个正则的路由规则,匹配3个数字
@app.route('/regex/<re("[0-9]{3}"):u_id>')
def index(u_id):
    return "user_id为%s" % u_id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app.url_map)
    app.run(debug=True)

三、Request对象

  Request是Flask中表示当前请求的request对象,一般称之为请求上下文变量(可以理解成全局变量,在任意一个视图中都可以访问到)。常用的属性有:

  args:url中的查询字符串。本质上是键值对,跟在"?"后面,多个键值对之间使用"&"连接;

  form:请求url中的表单数据。也是由键值对组成,一般使用post方法提交数据

  cookies:请求中的cookie信息。由服务器生成的键值对,把值发送给客户端并保存,稍后重点讲解!

  files:上传的文件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 127.0.0.1:5000/?a=4&b=5
 @app.route('/')
 def index():
     a = request.args.get('a')
     b = request.args.get('b')

     print('a:%s, b:%s' % (a, b))
     return '请求成功!!'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app.url_map)
     app.run(debug=True)

四、状态保持

  在分析Request对象的时候提到过Cookie,什么是Cookie?Cookie有什么用?以及如何通过Cookie及Session来实现状态保持呢?

  (1). 为什么要有状态保持的功能?

  因为HTTP是一种无状态协议,也就是说当用户每一次请求时,都是一个新的请求,服务器根本不知道这个用户做过什么。比如当你在某个网站上想要买个东西,但是你每做一步都需要进行登录直到下单成功,这样对用户来说就显得特别麻烦,用户体验就特别差。如果我们的网站可以记录该用户的一些信息,那么用户就不需要每次都进行登录了,用户体验就大大提高了。

  (2).Cookie是什么?

  Cookie是由键值对组成的字符串,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会话跟踪而保存在本地的数据。

  Cookie是服务器生成的,发送给客户端浏览器,浏览器将以键值对的形式保存着,当下一次请求同一网站的时候会携带着Cookie一起。

  有了Cookie我们就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广告了!比如当你在某宝上买了什么玩意,然后系统会推荐很多很多的相似的东西好让你剁手!

  Cookie是基于域名安全的,不同域名的Cookie是不能相互访问的。这就牵扯到CSRF了,这个留在模板中来说。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make_response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set_cookie')
 def set_cookie():
     # make_response()用来生成一些响应头信息
     # 参数作为响应体
     resp_header = make_response('用来生成响应头信息')
     # 设置cookie,key为unmae, value为python, 有效期为1分钟
     resp_header.set_cookie('uname', 'python', max_age=60)
     return resp_header

 @app.route('/get_cookie')
 def get_cookie():
     name = request.cookies.get('uname',"没有获取到有效的cookie")
     return 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app.url_map)
     app.run(debug=True)

  (3). session是什么?

  在做Cookie的实验中,我们发现Cookie保存的信息是明文形式,这样是很不安全的。而且又是保存在本地的,不是保存在服务器上面。这样的话,我们一些很重要的私人信息是会很容易被盗取。那有没有一种保存在服务器的秘钥,而且又是被加密的,返回给浏览器的只是一个key呢?

  那么session就是这样的,保存在服务器,而且是加密的,不容易被盗取。但是Session是依赖于Cookie的。

  session在Flask中是一种请求上下文对象,用于处理HTTP请求中的一些数据。

  如果要设置Session,那么必须要设置SECRET_KEY变量。SECRET_KEY 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个值做各种 HASH,可在 Flask 和多个第三方扩展中使用。

  在上面提到过,一些配置信息最好不要和业务逻辑混合在一起。要么单独存放在一个文件中,如settings.py,要么存放在一个ini文件中,或者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里。这么做的好处是如果你不把这些文件暴露出去,那么其他人就很难看到!在Flask中都有提供这些操作接口(app.config.from_xxx()),很方便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session

 # 自定义的配置文件,为了安全起见,里面可以做一些数据库连接、秘钥设置...
 from settings import My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 从.py的配置文件中加载一些配置变量,如DEBUG, SECRET_KEY,...
 app.config.from_object(MyConfig)

 @app.route('/session')
 def set_session():
     session['name'] = 'python'
     return '设置session成功'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app.url_map)
     app.run()

五、请求钩子

  在Flask中有一个请求钩子,就是4个装饰器。但是在其他框架中,如Django、Scrapy中被称为中间件,所以也可以把请求钩子称作是中间件!这其实是一种编程思想(AOP切面编程)的体现。对AOP编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了解一下!这里主要讲讲Flask中的请求钩子。

  Flask中的请求钩子分别是:before_first_request、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teardown_request。这些请求钩子有什么作用呢?可以把他们想象成C++/Java中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即做一些初始化和销毁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在请求结束时,指定数据的交互格式,如指定Json格式。

  1.@app.before_first_request:在处理第一个请求前被执行,而且只会执行一次。

  2.@app.before_request:每次请求前被执行,可以做一些预检工作,如果不满足某些条件就return,然后视图就不会被执行了

  3.@app.after_request:在每个视图执行完毕之后并且没有错误时调用,可以设置一些响应头信息,等等操作。必须返回response

  4.@app.teardown_request:每次请求后被调用,接受一个参数:错误信息。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abort

 from settings import My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 配置信息
 app.config.from_object(MyConfig)

 # 第一次请求前被调用,相当于__init__方法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st_request():
     print('我只会被调用一次哦!')

 # 在每次请求前被调用,可以做一些请求检验
 # 如果请求的检验不成功,可以直接在此方法中进行响应,直接return后,不在继续往下执行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print(request.args.get('wd', '没有找到查询参数'))
     if "?" not in request.url:
         # 这个return 语句返回个客户端浏览器,并作为响应体
         return 'url中没有查询参数'
     print('你的请求URL:%s' % request.url)
     # abort(500)

 # 执行完视图函数之后被调用,并且会把视图函数生成的响应传入,可以对response做一些设置
 #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 print(response.headers)

     # if response.headers.startswith('text'):
     #     response.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print('对响应信息做了一些更改!')
     # 必须返回一个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 在每次请求之后都会被调用,会接受一个参数,参数是服务器出现的错误信息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
     print('teardown_request')
     print(e)

 @app.route('/args/<int:p1>')
 def index1(p1):
     return "接收到参数%s" % p1

 @app.route('/args/<int:p2>')
 def index2(p2):
     return "接收到参数%s" % p2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六、上下文对象

  1. 什么是上下文?

    上下文可以当成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从开始到目前为止发生的一些事情,就相当于一个日志一样。在Flask中,有两种的上下文: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和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2. 请求上下文:

    请求对象指每次发生HTTP请求时,在Flask对象内部创建的对象。

    请求上下文包括:request对象和session对象。

    request:主要保存着当前本次请求的相关数据,上文提到的那些常用属性。针对的是HTTP请求。

    session:用来保存请求会话中的信息,主要是用户信息。

  3.应用上下文:

    应用对象是当调用app=Flask(__name__)时创建的对象,主要是帮助request获取当前的应用。

    应用上下文包括:current_app和g对象

    current_app:用于存储程序中的变量,主要是做日志使用,生命周期比request上下文长

    g:是一个临时变量,保存的是当期那请求的全局变量,不同的请求会有不同的全部变量。

  4.区别:

    请求上下文主要是保存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的数据;应用上下文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保存着一些配置信息。

    一般应用上下文的生命周期长于请求上下的,但只是current_app。

Python框架学习之Flask中的视图及路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框架学习之Flask中的蓝图与单元测试

    因为Flask框架的集成度很低,随着Flask项目文件的增多,会导致不太好管理.但如果对一个项目进行模块化管理的,那样子管理起来就会特别方便.而在Flask中刚好就提供了这么一个特别好用的工具蓝图(B ...

  2. Python框架学习之Flask中的常用扩展包

    Flask框架是一个扩展性非常强的框架,所以导致它有非常多的扩展包.这些扩展包的功能都很强大.本节主要汇总一些常用的扩展包. 一. Flask-Script pip install flask-scr ...

  3. Python框架学习之Flask中的Jinja2模板

    前面也提到过在Flask中最核心的两个组件是Werkzeug和Jinja2模板.其中Werkzeug在前一节已经详细说明了.现在这一节主要是来谈谈Jinja2模板. 一.为什么需要引入模板: 在进行软 ...

  4. Python框架学习之Flask中的数据库操作

    数据库操作在web开发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网站中很多重要的信息都需要保存到数据库中.如用户名.密码等等其他信息.Django框架是一个基于MVT思想的框架,也就是说他本身就已经封装了Model类 ...

  5. flask 中使用蓝图将路由分开写在不同文件

    flask 若想将不同的路由写在不同的文件中(如将 user 对象的相关接口写在一个文件中,将 customer 对象的相关接口写在另一个文件中),可以使用蓝图来实现. 有关蓝图的定义:A Bluep ...

  6. Python框架学习之用Flask创建一个简单项目

    在前面一篇讲了如何创建一个虚拟环境,今天这一篇就来说说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Flask项目.关于Flask的具体介绍就不详细叙述了,我们只要知道它非常简洁.灵活和扩展性强就够了.它不像Django那样集成 ...

  7. 初识Flask框架,以及Flask中的模板语言jinjia2和Flask内置的Session

    一.web框架的对比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比较火的web框架 1.Django: 优点:大而全,所有组件都是组织内部开发高度定制化,教科书级别的框架 缺点:大到浪费资源,请求的时候需要的资源较高 2.Fl ...

  8. StrangeIoc框架学习----在项目中实战

    最近,因为公司的项目一直在研究StrangeIoc框架,小有所得,略作记录. StrangeIoc是一款基于MVCS的一种框架,是对MVC思想的扩展,是专门针对unity开发的一款框架,非常好用. 一 ...

  9. PyQt(Python+Qt)学习随笔:QTreeView树形视图的allColumnsShowFocus属性

    老猿Python博文目录 专栏:使用PyQt开发图形界面Python应用 老猿Python博客地址 QTreeView树形视图的allColumnsShowFocus属性用于控制是否使视图中的所有列显 ...

随机推荐

  1. HDU 4764 Stone(巴什博奕)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Total Submission( ...

  2. 【20190219】CSS-知识点整理:float、em、浏览器的渲染过程

    一.float与absolute 昨天看到一篇博客总结CSS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里面对float元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析,才发现我之前对float的理解不到位.float实际上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图片 ...

  3. ABP问题速查表

    如果你领导要让你一夜之间掌握ABP,并且用ABP撸一个项目出来,你很可能很快速的过了一遍ABP文档就马上动手干活了.那么这篇文章就很适合你. 这篇文章列出了很多ABP新手问的问题和解答.注:有些同学问 ...

  4. Android为TV端助力 自定义activity

    今天公司有个需要需要自动弹出界面,而dialog又不符合要求,所以自定义的一个activity的样式 首先在androidmainfest.xml上注册你的activity <activity ...

  5. Centos 中无法上网的问题

    我是 Centos 最小化安装的,安装网后 Centos 竟然无法上网...有点奇葩, 应该是网卡没有激活的问题了,下面是解决的过程 查看网卡 ip addr 其中 lo 是 Loop back ad ...

  6. windows网络编程中文 笔记(一)

    OSI网络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 第七层 应用层 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界面,以便使用提供的连网功能 第六层 表示层 完成数据的格式化 第五层 会 ...

  7. EOS智能合约开发(二):EOS创建和管理钱包

    上节介绍了EOS智能合约开发之EOS环境搭建及启动节点 那么,节点启动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首先要有账号,但是有账号的前提是什么呢?倒不是先创建账号,而是先要有自己的一组私钥,有了私 ...

  8. SQL 一列拆分多行

    select a.col1,b.col2 from (select col1,col2=convert(xml,' <root> <v>'+replace(col2,',',' ...

  9. Docker: dockerfile常用关键字

    Dockerfile指令 Dockfile执行和shell命令一行,一行一行执行- 写Dockerfile注意点: 1.           尽量少RUN 2.           多个命令拼接在一起 ...

  10. C语言 文件的读写操作

    //凯鲁嘎吉 - 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kailugaji/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v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