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了解C++程序内存分配,有助于深刻理解变量的初始化值以及其生存周期。另外,变量类型修饰符也会影响到变量的初始化值及其生存周期。掌握了不同类型变量的初始化值及其生存周期,能够让我们设计程序时定义变量时更准确。

内存分配

1.     C++程序的内存布局

现代电脑都是遵循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所以C++程序的内存布局也是遵循该体系的。主要包括5个部分,即代码段、数据段、BSS段、堆和栈、。

1.    
代码段

代码段(code segment/text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执行代码的一块内存区域。这部分区域的大小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确定,并且内存区域通常属于只读, 某些架构也允许代码段为可写,即允许修改程序。在代码段中,也有可能包含一些只读的常数变量,例如字符串常量等。另外关于字符串常量存储的位置,也与编译器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可能放在数据段。

2.    
数据段

数据段(data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数据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3.    
BSS段

BSS段(BSS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4.    

堆(Heap),是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它的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或缩减。当进程调用malloc/new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堆被扩张);当利用free/delete等函数释放内存时,被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堆被缩减)。

5.    

栈(stack),栈也称堆栈,是用户存放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也就是说我们函数括弧“{}”中定义的变量(但不包括static声明的变量,static意味着在数据段中存放变量)。除此以外,在函数被调用时,其参数也会被压入发起调用的进程栈中,并且待到调用结束后,函数的返回值也会被存放回栈中。由于栈的先进后出特点,所以栈特别方便用来保存/恢复调用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堆栈看成一个寄存、交换临时数据的内存区。压栈出栈,后压入栈的处在栈顶,所以最先出栈。也即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LIFO)。

2.     变量内存存储

按申请内存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静态存储区和动态存储区。

1.    
静态存储区

静态存储区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静态存储区主要包括只读存储区、已经初始化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存储区和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存储区。

2.    
动态存储区

动态存储区内存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根据需要动态分配的。动态存储区主要包括堆和栈。

低地址

高地址

只读存储区

静态存储区

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存储区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存储区

堆区

动态存储区

栈区

int g_idx
= 10;   // 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int* g_pArr;       //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其默认值为0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 nCnt存储在栈区

int nCnt
= 100;

// pPath存储在栈上,"c:\\work"是字符串常量存放在常量区

// pPath指向这个字符串常量,所以不能修改pPath指向的内容

char* pPath
= "c:\\work";

// 00411475  mov  
dword ptr [pPath],offset string "c:\\work" (415754h)

// 已经初始化的静态变量

static int
nCurCnt = 1;

// pCnt存储在栈上,但pCnt指向的内存是在堆上分配的个int

char* pNewPath
= new char[10];

memset(pNewPath, 0, 10);

// 通过上下两段汇编代码可以看出,"c:\\work"被编译器优化成了同一个常量

strcpy_s(pNewPath, 10, "c:\\work");

// 
004114A5  mov         esi,esp

//  004114A7  push       
offset string "c:\\work" (415754h)

delete[] pNewPath;

pNewPath = NULL;

return 0;

}

变量类型修饰符

1.     const

概念:指使用类型修饰符const说明的类型,常类型的变量或对象的值是不能更新的。

语法形式:

限定非指针类型:下面两种形式作用一样,即变量为常量,不能修改。

int const MAX_DEVICE_CNT =
32;

const int MIN_DEVICE_CNT =
16;

限定指针类型靠近谁就限定谁,可以理解为就近原则。

int nValue = 10;

const int* pPtr =
&nValue;  // 限定pPtr指向的值,但不限定pPtr本身

int* const pValue =
&nValue;    // 限定pValue本身,但不限定pValue指针的值

const int* const pV= &nValue;   // 指针和值都限定

初始化

i.             
类的成员变量,初始化必须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完成。

ii.             
其他情况,声明必须和定义在一起,即声明的同时进行定义。

作用域:

iii.             
在函数体{}内,作用域为局部作用域。

iv.             
作为类成员变量,作用域即为当前类。

v.             
和static一起声明在类声明中,作用域为全局,通过类名访问。

vi.             
在类/函数体外,作用域为文件作用域,即只能被当前文件所使用。

vii.             
和static组合时,作用域不变,依然为文件作用域。

viii.             
和extern组合时,那么此变量的作用域改变为全局的。

const extern int MIN_DEVICE_CNT =
16; // 声明定义

extern const int MIN_DEVICE_CNT =
16; // 声明定义

const extern int MIN_DEVICE_CNT;   // 外部文件使用时声明

extern const int MIN_DEVICE_CNT; // 外部文件使用时声明

注:当前两个变量的访问形式相同,且作用域重叠,链接时,会报重复定义的错误。如果当前常量只想在当前文件内使用,请定义申明在当前CPP文件最前面。如果只想在当前类中使用,可以定义在类声明中。

2.     static

概念:改变声明变量的生存周期为全局。

语法形式:Static不能和extern共用,且与const,类型(int等)可以随意位置。

const static int MIN_DEVICE_CNT;

static const int MIN_DEVICE_CNT;

int const static MIN_DEVICE_CNT;

初始化:全局变量/静态变量都存在静态存储区,指明初始化值和未指明初始化值都是可以的。如果未指明初始化值其默认值为0.

static int MIN_DEVICE_CNT =
16; // 初始化值为16

static int MIN_DEVICE_CNT;      // 未初始化,默认内存值0

作用域:

ix.             
在函数体{}内,作用域为局部作用域,只能为当前{}访问,但是生存期却为全局的,第2次访问时,不会再初始化,而是记住上次的值。

x.             
作为类成员变量,作用域为全局,但是必须通过类名访问。

xi.             
在类/函数体外,作用域为文件作用域,即只能被当前文件所使用。

注:如果1个变量只想在当前文件内使用,最好定义在CPP文件中。如果定义在头文件里,那么包含此头文件的CPP文件都会生成一个当前文件作用域的同名变量,不仅容易引起歧义,也浪费空间。

3.    
extern

概念:声明当前变量已经在外部文件有定义。

语法形式: extern不能和static共用,且与const,类型(int等)可以随意位置。定义时加与不加extern均可,但声明的时候必须添加,否则会造成作用域重叠链接错误。另外extern与const的组合使用,见const条款。

int MAX_DEVICE_CNT = 32;        // 文件A.cpp中的声明定义

extern int MAX_DEVICE_CNT = 32; // 文件A.cpp中的声明定义

extern int MAX_DEVICE_CNT;     // 文件B.cpp中的声明定义

初始化:必须先有定义,也即需要初始化值,然后才能外部声明。

作用域:改变const的作用域,将const的文件作用域改为全局作用域。

注:全局数组变量的外部声明不能声明成指针,必须声明为数组类型。如:

int nArr[4] ={1, 2,
3, 4}; // 文件A.cpp中的声明定义

extern int nArr[4]   ;       // ok: 文件B.cpp中的声明定义

extern int nArr[];           // ok: 文件B.cpp中的声明定义

4.     volatile

概念:告诉编译器限定的变量是易变的,不能被优化。

语法形式:volatile在语法形式上基本和const一样,可以和extern、const、static一起共用。在限定指针时,也分限定指针本身和指针指向的值。

int* volatile vip; // vip is a
volatile pointer to int

volatile int* ivp; // ivp is a pointer
to volatile int

volatile int* volatile ivp; // ivp is a
volatile pointer to volatile int

初始化:volatile限定不能被去掉,也即用取地址时也必须限定指针指向的值为volatile,否则编译错误。指针的取地址同样.

volatile int nValue = 4;

int* pInt =
&nValue;             // error:不能更改nValue的volatile属性

volatile int* pValue = &nValue;
// ok:限定pValue指向的值,即没有改变nValue

作用域:不改变作用域。

注:什么时候使用volatile呢?这需要弄明白,什么时候不用volatile会出错。如:

void Square(int* pValue)

{

int nA = (*pValue);

// 004114FE 
mov         eax,dword ptr [pValue]

// 00411501 
mov         ecx,dword ptr [eax]

// 00411503 
mov         dword ptr [nA],ecx

int nB = (*pValue);

// 00411506 
mov         eax,dword ptr [pValue]

// 00411509 
mov         ecx,dword ptr [eax]

// 0041150B 
mov         dword ptr [nB],ecx

}

上面这是未优化的代码,分别从指向的内存取值。如果是优化过的代码,那么第二次取值就可能直接从寄存器中取值了,而不会再从内存里去取值了。如果在两次赋值之间,另外一个线程更改了pValue指向的值的时候,nB如果依然从寄存器中取值,实际上取得的是错误的值。这个时候,就需要限定pValue指向的值了。需要volatile int* pValue作为参数。这样,无论是nA,还是nB取得的值都真实的。所以,当有多个线程改变同一个变量时,这个变量就需要考虑使用volatile限定了。当然不加volatile也并不能保证当前线程里多次访问全局变量的值不被其他线程改变,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使用Critical Section、Mutex等线程锁手段来解决。

C++变量内存分配及类型修饰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面试]volatile类型修饰符/内存屏障/处理器缓存

    volatile类型修饰符 本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梳理面试知识点, 在这里做一下笔记. 绝大部分内容是基于这些文章的内容进行了copy+整理: 1. http://www.infoq.com/cn/ ...

  2. c语言类型修饰符及内存

    今天来学习一下c语言类型修饰符及内存分布 1.auto int a; 默认在内存 2.register int a; 限制变量定义在寄存器上的修饰符 编译器会尽量安排CPU的寄存器去存放这个a,如果寄 ...

  3. JAVA类型修饰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friendly)

    JAVA类型修饰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friendly) public的类.类属变量及方法.包内及包外的不论什么类均能够訪问:protected的类.类属变量及方法,包 ...

  4. Linux学习---类型修饰符

    auto eg:aoto int a;   默认情况--------->分配的内存可读可写的区域. register eg:register int a; 限制变量定义在寄存器上的修饰符 定义一 ...

  5. C++11常用特性介绍——auto类型修饰符

    1.C++11常用特性介绍 从本篇开始介绍C++11常用特性,大致分:关键字及新语法.STL容器.多线程.智能指针内存管理,最后讲一下std::bind和std::function 二.关键字和新语法 ...

  6. volatile 类型修饰符

    volatile 类型修饰符 1.解释 就像大家更熟悉的const一样,volatile是一个类型修饰符(type specifier).它是被设计用来修饰被不同线程访问和修改的变量.如果不加入vol ...

  7. c++中函数中变量内存分配以及返回指针、引用类型的思考

    众所周知,我们在编程的时候经常会在函数中声明局部变量(包括普通类型的变量.指针.引用等等). 同时,为了满足程序功能的需要,函数的返回值也经常是指针类型或是引用类型,而这返回的指针或是引用也经常指向函 ...

  8. 【译文】 C#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Basic C# OOP Concept) 第一部分(类,对象,变量,方法,访问修饰符)

    译文出处: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838365/Basic-Csharp-OOP-Concept 相关文档:http://files.cnblogs.c ...

  9. java接口中成员变量和方法的默认修饰符(转)

    Java的interface中,成员变量的默认修饰符为:public static final 所以我们在interface中定义成员变量的时候,可以 1:public static final St ...

随机推荐

  1. Makefile:如何写目标依赖

    本文并不是Makefile的教程,仅是本人学习时的感悟. Makefile的基本格式 目标:依赖文件(or 目标) [tab]命令 目标: 是要生成的或操作的命令的索引 依赖: 是生成目标依赖的文件或 ...

  2. cgywin下 hadoop运行 问题

    1 cgywin下安装hadoop需要配置JAVA_home变量 ,  此时使用 window下安装的jdk就可以  ,但是安装路径不要带有空格.否则会不识别. 2  在Window下启动Hadoop ...

  3. 20155216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十周学习总结

    20155216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十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 概念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 ...

  4. # 第二周课堂实践以及MyOD

    第二周课堂实践以及MyOD 之前使用的虚拟机出现问题被我删掉了,开始学着使用Mac系统自带的终端.在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询问王雄老师也没有解决,课下先使用了实验楼环境进行实验,后来又在Mac重新进行了尝 ...

  5. 20155323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55323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1.浏览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每章提出一个问题 第一章:既然JDK本身附有一个JRE,那么JRE和JDK的区别在 ...

  6. 20145234黄斐《Java程序设计》实验二—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提交最后三个测试用例都通过的截图,截图上要有画图加水印,输入自己的学号. 2. 以 TDD的方式研究学习StringBuffer 3.对设计模式示例进行扩充,体会OCP原则和DIP原则的应用,初步 ...

  7. day 10 字典dict

    添加 xxx[新的key] = value 删除 del xx[key] 修改 xxx[已存在的key] = new_value 查询 xxx.get(key) 1. dict 字典 #### lis ...

  8. angular中的$http服务

    $http是ng内置的一个服务.是简单的封装了浏览器原生的XMLHttpRequest对象. 写法1 $http({ method: "GET", url: 'data.json' ...

  9. 提取oracle awr报告

    做性能测试时有时需要分析sql的执行情况,以找出需要优化的sql,oracle数据库就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库状态和sql执行情况的监控平台,数据库的监控平台可以时时的监控数据库的状态,同时还可以取监控的时 ...

  10. JS基础,课堂作业,相亲问答

    相亲问答 <script> var a = prompt("你有房子么?"); var b = prompt("你有钱么?"); var c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