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基本拥塞管理机制(PQ CQ WFQ RTPQ)

2018年7月7日    20:29

拥塞:是指当前供给资源相对于正常转发处理需要资源的不足,从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一种现象

拥塞管理概述:

    • 需要发送的数据流量大于设备发送接口的发送能力时,会产生拥塞。
    • 拥塞管理是指在网络发生拥塞时,进行管理和控制,合理分配资源。通常采用队列技术实现
    • 报文按一定的策略缓存到队列中,然后按一定的调度策略把报文从队列中取出,在接口上发送出去

路由器拥塞管理:

    • 接口不拥塞,报文直接入发送队列
    • 接口拥塞,报文按规则入软件队列
    • 路由器软件队列包括:系统队列和 用户队列
    • 系统队列包括:紧急队列(PPP协议等)和协议队列(OSPF  hello报文等),不会修改
    • 系统队列优先于用户队列调度

交换机拥塞管理:

    • 报文在入端口,根据映射表入本地队列
    • 报文在出端口,进行队列调度后发送
    • 常用的队列:SPQ、WRR

FIFO队列 原理:(IP网络中默认的队列)

    • 所有报文按转发到达出接口的先后顺序入队
    • 队列满后,进行尾丢弃
    • 按进入 队列的先后顺序出队列,先入先出

FIFO队列配置命令:

增加FIFO队列的长度可以减少丢包,但同时也可以增加延迟

PQ队列原理:(优先队列)是针对关键业务设计的,Top(高优先队列)、Middle(中优先队列)、Normal(正常优先队列)和boottom(低优先队列)

    • 按类别入队,队列满后尾丢弃
    • 优先级高的队列先调度
    • 加入top队列一直是满的,会导致优先级低的队列,一直得不到调度(Normal为默认队列)

PQ队列调度:

    • 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和时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 如果高优先级业务持续占据带宽,会导致低优先级业务一直得不到调度

PQ队列配置任务:

    • 配置PQL(优先队列列表)

      • 配置默认情况下,流量进入的队列
      • 配置PQ队列的分类规则(acl)
      • 配置PQL各队列的长度
      • 默认队列配置
    • 将PQL应用到接口

配置无对应规则的报文所入的缺省队列:(默认队列为PQ的4个队列之一,是普通队列)

配置PQ队列长度:

配置基于接口的分类规则:

配置基于协议的分类规则:

同一个PQL内可以配置多个分类规则,各规则可以使用不同的分类方式。报文入队的时候,按规则的配置顺序进行匹配,如果发现报文与某个规则匹配,则入该规则对应的队列。

在接口上应用PQL:

dis qos pql 5                //显示PQL配置信息

dis  qos pq int e9/0                   //显示PQ统计信息

CQ队列原理:(定制队列)提供了16个 队列

CQ允许根据 报文的特征建立匹配规则,将报文分为16类,没类报文对应CQ中的一个队列。接口拥塞时,报文按匹配规则被送入对应队列;如果报文不匹配任何规则,则被送入默认队列。默认队列默认为CQ的队列1,可以修改。

    • 按类别入队,队列满后尾丢弃
    • 各队列轮询调度
    • 其实有17个队列,0是给系统队列使用的,用户不能修改。
    • 默认每个队列传1500个队列(阈值)

CQ队列调度:

由于CQ不能对数据包进行分片,之前有个数据包1499Byte,不到1500,当有个1500个字节的数据包过来,它还会传这1500Byte,所以有可能一次最多转发1500+1499个字节,所以每个队列传数据包可能为1500---2999Byte。大于1500Byte才会发。

CQ队列配置任务:

    • 配置CQL(定制队列 列表)。系统预定义了16个CQL,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配置自己需要的定制队列。

      • CQ中各队列的匹配规则
      • CQ中各队列的长度与发送额度
      • 默认队列
    • CQ队列应用到接口。应用配置好的CQL,在接口应用CQ队列。
    • 配置无对应分类报文所入的缺省队列

    • 配置CQ队列长度:

    • 配置CQ队列份额(修改队列缓存的大小)连续发送字节数(默认1500)

    • 配置基于接口的分类

    • 配置基于协议的分类规则

    • 接口上应用CQL

dis  qos cql  1                            //显示CQL配置信息

dis   qos  cq  int   e9/0            //显示CQ统计信息

WFQ队列原理:(加权公平队列)对报文按流特征进行分类。

在IP报文中,根据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号、优先级等特征,采用Hash算法,尽量将不同特征的流分入不同的队列类别中,这个过程称为散列。

    • 流量五元组散列入队,加权公平出队,丢弃策略为尾丢弃或WRED丢弃
    • 出队时,WFQ按队列优先级的比例来分配各个队列应占有的出口带宽

WFQ入队机制:

    • 先按五元组哈希成组,组内优先级(IP或DSCP)相同的报文被分配到相同的队列
    • 受资源限制,五元组不同的报文可以哈希到相同的组

WFQ队列调度:

    • WFQ队列调度时,系统队列优先调度;当系统队列空时,才调度WFQ队列
    • WFA队列间的调度方式也是轮询调度,同一个队列内部出队方式时FIFO队列

WFQ队列特点:

    • 优点:

      • 配置简单,各个流都可以获得公平的服务
      • 有利于小包转发,降低交互式操作的响应时间
      • 可以与WRED丢弃策略组合应用
    • 缺陷
      • 不能对流的分类进行手工干预
      • 不适合时延敏感的应用

WFQ配置:

WFQ队列长度的配置范围为1~1024,默认为64,最大队列数为16~4096,默认为256.

    • 配置WFQ的权重类型、队列长度、队列总数

权重类型:对于使用IP precedence的IP报文,当配置WFQ队列数为16时,WFQ对报文根据五元组特征Hash时最大能分成2个组,每个组里包含8个队列。如果使用DSCP优先级作为权重,则WFQ队列数最小要配置成64,此时所有报文都属于一个组。

dis  qos  wfq  int  e0/0            //wfq队列显示

RTPQ队列原理:即RTP(实时传输协议)优先对列,是一种保证实时业务(包括语音与视频业务)服务质量的队列急速。(应用层)UDP

    • 原理:将承载语音或视频的RTP报文送入高优先级队列,使其得到优先发送,保证延迟和抖动降为最低限度
    • 匹配的实时业务入RTPQ队列,其他业务入其他数据队列处理
    • 实时业务入队前按配置的带宽进行限速处理
    • RTPQ队列满后进行丢弃
    • RTPQ将RTP报文定义为端口在一定范围内并且为偶数的UDP报文,并以此归类依据。
    • RTP队列可以通FIFO、PQ、CQ和WFQ结合使用,而它的优先级最高

    • 为了防止RTPQ队列报文占据全部带宽,导致其他队列“饿死”,RTPQ在报文入队前先进行流量监管处理,超过RTPQ预留带宽的流量直接丢弃,在预留带宽以内的流量才能入队。

RTPQ队列调度:

RTPQ队列的优先级仅次于紧急队列,等同于协议队列,高于其他的数据队列。队列调度时,先检查紧急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不空,调度紧急队列报文发送,否则轮询调度RTPQ和协议队列。RTPQ队列内部采用FIFO的出队方式。RTPQ队列每一个报文出队转发后,将调度全交给紧急队列,如果紧急队列不空,发送紧急队列报文,否则发送协议队列的调度。协议队列调度完成后,开始下一轮的调度。如果RTPQ和协议队列都为空,开始调度其他数据队列,其他数据队列为空,或者一次调度完成后,开始下一轮的队列调度。

RTPQ的配置与显示:

    • 配置RTPQ队列:

    • RTPQ队列显示:

可以与CQ、PQ、WFQ共用,但是不能与CBQ共用,因为CBQ里面有EF队列

QOS-基本拥塞管理机制(PQ CQ WFQ RTPQ)的更多相关文章

  1. QOS-交换机拥塞管理

    QOS-交换机拥塞管理 2018年7月7日 20:29 优先级映射: 根据信任的优先级,查找映射表,标记丢弃优先级和本地优先级 如果信任端口优先级,不同产品优先级标记方式可能不同,S3610处理过程如 ...

  2. 浅谈Linux内存管理机制

    经常遇到一些刚接触Linux的新手会问内存占用怎么那么多?在Linux中经常发现空闲内存很少,似乎所有的内存都被系统占用了,表面感觉是内存不够用了,其实不然.这是Linux内存管理的一个优秀特性,在这 ...

  3. ARC内存管理机制详解

    ARC在OC里面个人感觉又是一个高大上的牛词,在前面Objective-C中的内存管理部分提到了ARC内存管理机制,ARC是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自动引用计数. ...

  4. 深入了解C#系列:谈谈C#中垃圾回收与内存管理机制

    今天抽空来讨论一下.Net的垃圾回收与内存管理机制,也算是完成上个<WCF分布式开发必备知识>系列后的一次休息吧.以前被别人面试的时候问过我GC工作原理的问题,我现在面试新人的时候偶尔也会 ...

  5. 【Cocos2d-x 3.x】内存管理机制与源码分析

    侯捷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 :  源码之前,了无秘密. 要了解Cocos2d-x的内存管理机制,就得阅读源码. 接触Cocos2d-x时, Cocos2d-x的最新版本已经到了3.2的时代,在学习Coco ...

  6. Spark 1.6以后的内存管理机制

     Spark 内部管理机制 Spark的内存管理自从1.6开始改变.老的内存管理实现自自staticMemoryManager类,然而现在它被称之为"legacy". " ...

  7. Senparc.Weixin.MP SDK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教程(十六):AccessToken自动管理机制

    在<Senparc.Weixin.MP SDK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教程(八):通用接口说明>中,我介绍了获取AccessToken(通用接口)的方法.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所有的高级接口都需 ...

  8. IOS- 内存管理机制

    iOS平台内存常见问题 作为iOS平台的开发者,是否曾经为内存问题而苦恼过?内存莫名的持续增长,程序莫名的crash,难以发现 的内存泄漏,这些都是iOS平台内存相关的常见问题:本文将会详细介绍iOS ...

  9. Tomcat的Session管理机制

    >>Session和Cookie请求的过程 Http连接本身是无状态的,即前一次发起的连接跟后一次没有任何关系,是属于两次独立的连接请求,但是互联网访问基本上都是需要有状态的,即服务器需要 ...

随机推荐

  1. ORACLE查询删除重复记录三种方法

    本文列举了3种删除重复记录的方法,分别是rowid.group by和distinct,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比如现在有一人员表 (表名:peosons) 若想将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这三个字段完 ...

  2. hadoop使用

    hadoop@ubuntu:~$ cd hadoop-2.0.5-alpha/ hadoop@ubuntu:~/hadoop-2.0.5-alpha$ ls hadoop@ubuntu:~/hadoo ...

  3. (一)svn介绍

    项目管理中的版本控制问题 通常软件开发由多人协作开发,如果对代码文件.文档等没有进行版本控制,将会出现很多问题: 备份多个版本,占用磁盘空间大 解决代码冲突困难 容易引发BUG 难于恢复至以前正确版本 ...

  4. 文件读取方法(FileHelpers) z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FileHelp ...

  5. (四)WebDriver常用方法

    点击和输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定位元素, 定位只是第一步, 定位之后需要对这个元素进行操作, 或单击(按钮) 或输入(输入框) , 下面就来认识 WebDriver 中最常用的几个方法: clear( ...

  6. wmware共享磁盘redhat 5.8挂载问题

    需要修改参数vi /etc/sysconfig/selinux将SELINUX=enforcing改为SELINUX=disabled,这样重启服务器则不会启动selinux服务 不然重启虚拟机后共享 ...

  7. ABAP正则表达式 vs SPLIT INTO

    需求: 把如下通过"/"连接起来的三个字符串分别解析出来. 传统的做法见下图第98行的function module SKWF_UTIL_IO_FIND_BY_KEY: 这个fun ...

  8. 应用性能指数(APDEX)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应用性能指数(APDEX)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在应用性能管理领域聚合指标是一种常见手段,主要是用来把成百上千的指标通过某种计算方法聚合成一个或几个指标,用来反映应用的整体健康状态.在这些聚合指标中,比较 ...

  9. 2018.12.19 Struts2 框架总复习

    总结Struts2 框架 struts2技术的优势 项目开源,使用及拓展方便 提供Exception处理机制 Result方式的页面导航,通过Result标签很方便的实现重定向和页面跳转 通过简单.集 ...

  10. 【luogu P3884 [JLOI2009]二叉树问题】 题解

    题目链接: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3884 对方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扔了一个lca模板. #include <cstdio> #in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