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ack
stack 模板类的定义在<stack>头文件中。
stack 模板类需要两个模板参数,一个是元素类型,一个容器类型,但只有元素类型是必要
的,在不指定容器类型时,默认的容器类型为deque。
定义stack 对象的示例代码如下:
stack<int> s1;
stack<string> s2;
stack 的基本操作有:
入栈,如例:s.push(x);
出栈,如例:s.pop();注意,出栈操作只是删除栈顶元素,并不返回该元素。
访问栈顶,如例:s.top()
判断栈空,如例:s.empty(),当栈空时,返回true。
访问栈中的元素个数,如例:s.size()。

二、queue
queue 模板类的定义在<queue>头文件中。
与stack 模板类很相似,queue 模板类也需要两个模板参数,一个是元素类型,一个容器类
型,元素类型是必要的,容器类型是可选的,默认为deque 类型。
定义queue 对象的示例代码如下:
queue<int> q1;
queue<double> q2;

queue 的基本操作有:
入队,如例:q.push(x); 将x 接到队列的末端。
出队,如例:q.pop(); 弹出队列的第一个元素,注意,并不会返回被弹出元素的值。
访问队首元素,如例:q.front(),即最早被压入队列的元素。
访问队尾元素,如例:q.back(),即最后被压入队列的元素。
判断队列空,如例:q.empty(),当队列空时,返回true。
访问队列中的元素个数,如例:q.size()

三,Set

转自:http://blog.csdn.net/wangran51/article/details/8836160

set集合容器:实现了红黑树的平衡二叉检索树的数据结构,插入元素时,它会自动调整二叉树的排列,把元素放到适当的位置,以保证每个子树根节点键值大于左子树所有节点的键值,小于右子树所有节点的键值;另外,还得保证根节点左子树的高度与右子树高度相等。

平衡二叉检索树使用中序遍历算法,检索效率高于vector、deque和list等容器,另外使用中序遍历可将键值按照从小到大遍历出来。
构造set集合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检索,不可直接去修改键值。

常用操作:
1.元素插入:insert()
2.中序遍历:类似vector遍历(用迭代器)
3.反向遍历:利用反向迭代器reverse_iterator。
    例:
    set<int> s;
    ......
    set<int>::reverse_iterator rit;
    for(rit=s.rbegin();rit!=s.rend();rit++)
4.元素删除:与插入一样,可以高效的删除,并自动调整使红黑树平衡。
            set<int> s;
            s.erase(2);        //删除键值为2的元素
            s.clear();
5.元素检索:find(),若找到,返回该键值迭代器的位置,否则,返回最后一个元素后面一个位置。
            set<int> s;
            set<int>::iterator it;
            it=s.find(5);    //查找键值为5的元素
            if(it!=s.end())    //找到
                cout<<*it<<endl;
            else            //未找到
                cout<<"未找到";
6.自定义比较函数
    (1)元素不是结构体:
        例:
        //自定义比较函数myComp,重载“()”操作符
        struct myComp
        {
            bool operator()(const your_type &a,const your_type &b)
            [
                return a.data-b.data>0;
            }
        }
        set<int,myComp>s;
        ......
        set<int,myComp>::iterator it;
    (2)如果元素是结构体,可以直接将比较函数写在结构体内。
        例:
        struct Info
        {
            string name;
            float score;
            //重载“<”操作符,自定义排序规则
            bool operator < (const Info &a) const
            {
                //按score从大到小排列
                return a.score<score;
            }
        }
        set<Info> s;
        ......
        set<Info>::iterator it;

四,map和unorder_map

转:http://blog.csdn.net/orzlzro/article/details/7099231

今天看到 boost::unordered_map, 它与 stl::map的区别就是,stl::map是按照operator<比较判断元素是否相同,以及比较元素的大小,然后选择合适的位置插入到树 中。所以,如果对map进行遍历(中序遍历)的话,输出的结果是有序的。顺序就是按照operator< 定义的大小排序。

而boost::unordered_map是计算元素的Hash值,根据Hash值判断元素是否相同。所以,对unordered_map进行遍历,结果是无序的。

用法的区别就是,stl::map 的key需要定义operator< 。 而boost::unordered_map需要定义hash_value函数并且重载operator==。对于内置类型,如string,这些都不用 操心。对于自定义的类型做key,就需要自己重载operator< 或者hash_value()了。

最后,说,当不需要结果排好序时,最好用unordered_map。

其实,stl::map对于与java中的TreeMap,而boost::unordered_map对应于java中的HashMap。

stl::map

#include<string>
#include<iostream>
#include<map>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person
{
string name;
int age;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bool operator < (const person& p) const
{
return this->age < p.age;
}
}; map<person,int> m;
int main()
{
person p1("Tom1",20);
person p2("Tom2",22);
person p3("Tom3",22);
person p4("Tom4",23);
person p5("Tom5",24);
m.insert(make_pair(p3, 100));
m.insert(make_pair(p4, 100));
m.insert(make_pair(p5, 100));
m.insert(make_pair(p1, 100));
m.insert(make_pair(p2, 100)); for(map<person, int>::iterator iter = m.begin(); iter != m.end(); iter++)
{
cout<<iter->first.name<<"\t"<<iter->first.age<<endl;
} return 0;
}

output:

Tom1    20
Tom3    22
Tom4    23
Tom5    24

operator<的重载一定要定义成const。因为map内部实现时调用operator<的函数好像是const。

由于operator<比较的只是age,所以因为Tom2和Tom3的age相同,所以最终结果里面只有Tom3,没有Tom2

boost::unordered_map

#include<string>
#include<iostream> #include<boost/unordered_map.hpp>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person
{
string name;
int age;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bool operator== (const person& p) const
{
return name==p.name && age==p.age;
}
}; size_t hash_value(const person& p)
{
size_t seed = 0;
boost::hash_combine(seed, boost::hash_value(p.name));
boost::hash_combine(seed, boost::hash_value(p.age));
return seed;
} int main()
{
typedef boost::unordered_map<person,int> umap;
umap m;
person p1("Tom1",20);
person p2("Tom2",22);
person p3("Tom3",22);
person p4("Tom4",23);
person p5("Tom5",24);
m.insert(umap::value_type(p3, 100));
m.insert(umap::value_type(p4, 100));
m.insert(umap::value_type(p5, 100));
m.insert(umap::value_type(p1, 100));
m.insert(umap::value_type(p2, 100)); for(umap::iterator iter = m.begin(); iter != m.end(); iter++)
{
cout<<iter->first.name<<"\t"<<iter->first.age<<endl;
} return 0;
}

输出

Tom1    20
Tom5    24
Tom4    23
Tom2    22
Tom3    22

必须要自定义operator==和hash_value。
重载operator==是因为,如果两个元素的hash_value的值相同,并不能断定这两个元素就相同,必须再调用operator==。
当然,如果hash_value的值不同,就不需要调用operator==了。

STL中stack/queue/map以及Boost unordered_map 的使用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载)STL map与Boost unordered_map的比较

    原链接:传送门 今天看到 boost::unordered_map,它与 stl::map的区别就是,stl::map是按照operator<比较判断元素是否相同,以及比较元素的大小,然后选择合 ...

  2. STL中set和map

    set 可以认为是数学上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不允许有重复.set特有的操作是高效的插入.删除和执行基本查找. set的插入方法是 insert,由于集合元素的唯一性,insert操作不一定会成功,in ...

  3. programming review (c++): (1)vector, linked list, stack, queue, map, string, bit manipulation

    编程题常用知识点的review. most important: 想好(1)详尽步骤(2)边界特例,再开始写代码. I.vector #include <iostream> //0.头文件 ...

  4. STL中stack小结

    (1)为了运用stack,你必须包含头文件<stack>:#include<stack> (2)在头文件中stack定义如下: namespace std{ template ...

  5. C/C++知识要点2——STL中Vector、Map、Set容器的实现原理

    1.Vector是顺序容器.是一个动态数组.支持随机存取.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在内存中是一块连续的空间.在原有空间不够情况下自己主动分配空间.添加为原来的两倍.vector随机存取效率高,可是在v ...

  6. [STL][C++]STACK QUEUE

    参考:http://www.cnblogs.com/mfryf/archive/2012/08/09/2629992.html stackstack 模板类的定义在<stack>头文件中. ...

  7. STL中vector,Map,Set的实现原理

    vector的数据安排以及操作方式,与array非常类似,两者唯一的区别是空间运用的灵活性,array是静态空间,一旦配置了就不能改变,如果你想要大一点的空间,就必须首先配置一块新空间,然后将原来的元 ...

  8. C++中防止STL中迭代器失效——map/set等关联容器——vector/list/deque等序列容器—如何防止迭代器失效—即erase()的使用

    序列性容器::(vector和list和deque)   erase迭代器不仅使所有指向被删元素的迭代器失效,而且使被   删元素之后的所有迭代器失效,所以不能使用erase(iter++)的方 式, ...

  9. STL中队列queue的用法

    头文件:#include <queue> 建立一个队列queue < 类型 > q 加入一个新的元素q.push(a) 询问队首元素q.front() 弹出队首元素q.pop( ...

随机推荐

  1. Linux内核分析6

    周子轩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一.视频笔记 1. ...

  2. 【bzoj4591】超能粒子炮·改

    Portal-->bzoj4591 Solution 首先这个模数是一个质数 然后看一下那个\(k\)和\(n\)的范围..行吧Lucas定理咯 但是如果直接求: \[ \sum\limits_ ...

  3. python基础----内置函数----匿名函数(lambda)

    Python3版本所有的内置函数: 1. abs() 获取绝对值 >>> abs(-) >>> abs() >>> abs() >>& ...

  4. PID控制算法的C语言实现四 增量型PID的C语言实现

    /*------------------------------------------- 2 位置型PID C实现(控制电机转速) --------------------------------- ...

  5. gdb打印STL和boost容器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b581e0db0084b6ba3011d9d27d372c91

  6. python如何优雅判断类型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6f3a7963efc57b5d0b1c712654d100c6

  7. 题解【bzoj2440 [中山市选2011]完全平方数】

    Description 求第 \(k\) 个不含平方因子的正整数.多组询问.\(k \leq 10^9, T \leq 50\) Solution 网上的题解几乎都是容斥,这里给一个简单的也挺快的做法 ...

  8. hibernate中evict()和clear()的区别

    session.evict(obj):会把指定的缓冲对象进行清除: session.clear():把缓冲区内的全部对象清除,但不包括操作中的对象. hibernate执行的顺序如下: (1)生成一个 ...

  9. 写文章 使用conda管理python环境

    使用conda管理python环境

  10. SQL Server 2008过期导致MSSQLSERVER服务无法启动现象

    SQL Server 2008过期导致MSSQLSERVER服务无法启动现象:安装的是SQL Server 2008评估版,180天的试用期后,MSSQLSERVER服务就无法启动,手动启动就报告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