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gu题解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外加定义:在一个无向图中,如果删掉点 x 后图的连通块数量增加,则称点 x 为图的割点。
外加图示

开始思路为割桥上的点为割点,后来证明的确正确。
不过可惜的是他的逆定理错了(gg了),不过数据很弱以至于得了90分。
如图所示

图中无割桥,但点3却是割点,貌似无法解决。
回归正题,另一种思路诞生了:
如果u点的子节点为v,v点他能返回的最老祖先比u点年轻或一样(即dfn[u]值<=low[v]),那么如果删去u点,那么v以下的点就会与v以上的点失去联系,就会产生新的连通块(实质是在我的原来思路上多了一个判断
也就是说如果在我们的搜索树上有一个点只有树边与祖先相连,而没有反向边连回祖先节点的话,那么它就是割点。就是没有这样的边

至于实现方法貌似蒟蒻所知只有Tarjan。
这道题是模板题,大家还是不要抄代码为好。(事关今后的Tarjan生涯)
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tack>
#include<cstring>
#define Max 1000000+199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m,dfn[Max]={0},low[Max],cast[Max],ins[Max],inx=0,head[Max],v[Max]={0},cnt=0,gs=0,cd[Max]={0};
stack<int> s;
struct edge
{
int c,to,next;
}e[Max];
void adde(int a,int b)
{
cnt++;
e[cnt].to=b;
e[cnt].c=a;
e[cnt].next=head[a];
head[a]=cnt;
cd[a]++;
}
int ans=0,gd[Max]={0};
void tarjan(int x,int fa)
{
int u,sk=0;
inx++;
dfn[x]=low[x]=inx;
s.push(x);
ins[x]=1;
for(int i=head[x];~i;i=e[i].next)
{
u=e[i].to;
if(dfn[u]==0)
{
tarjan(u,fa);
if(low[u]>=dfn[x]&&x!=fa)gd[x]=1;
v[i]=v[i%2==0?i-1:i+1]=1;
low[x]=min(low[x],low[u]);
if(x==fa)sk++;
}
else if(ins[u]==1&&v[i]==0)v[i]=v[i%2==0?i-1:i+1]=1,low[x]=min(low[x],dfn[u]);
}
if(dfn[x]==low[x])
{
gs++;
u=Max;
while(u!=x)
{
u=s.top();
s.pop();
ins[u]=0;
cast[u]=gs;
//printf("%d %d\n",u,gs);
}
}
if(x==fa&&sk>=2)gd[x]=1;
}
int main()
{
memset(cd,0,sizeof(cd));
memset(head,-1,sizeof(head));
scanf("%d%d",&n,&m);
for(int i=1;i<=m;i++)
{
int a,b;
scanf("%d%d",&a,&b);
adde(a,b);
adde(b,a);
//printf("%d",v[i]);
}
for(int i=1;i<=n;i++)
if(dfn[i]==0)tarjan(i,i);
for(int i=1;i<=n;i++)
{
if(gd[i]==1)ans++;
}
printf("%d\n",ans);
for(int i=1;i<=n;i++)
{
if(gd[i]==1)printf("%d ",i);
}
return 0;
}
luogu题解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的更多相关文章
- Tarjan求割点(割顶) 割边(桥)
割点的定义: 感性理解,所谓割点就是在无向连通图中去掉这个点和所有和这个点有关的边之后,原先连通的块就会相互分离变成至少两个分离的连通块的点. 举个例子: 图中的4号点就是割点,因为去掉4号点和有关边 ...
- $割点割顶tarjan$
原题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inline LL read () { LL ...
- 洛谷 P3388 割点(割顶) 题解
题面: 割点性质: 节点 u 如果是割点,当且仅当存在 u 的一个子树,子树中没有连向 u 的祖先的边(返祖边). 换句话说,如果对于一个点u,它的子节点是v,如果low[v] ...
- Tarjan求割点 || Luogu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题面: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题解:无 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
-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题解 (Tarjan)
题目链接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解题思路 最近学的东西太杂了,多写点博客免得自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 这个题求割点,感觉这篇文章写得挺好. 割点是啥?如果去掉这个点之后连通图变成多个不连通图 ...
-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 题目背景 割点 题目描述 给出一个n个点,m条边的无向图,求图的割点.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输入n,m 下面m行每行输入x,y表示x到y有一条边 输出格式 ...
- 洛谷 P3388 【模板】割点(割顶)(Tarjan)
题目链接 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3388 模板题 解题思路 什么是割点? 怎样求割点? dfn :即时间戳,一张图的dfs序(dfs遍历时出现的 ...
- 图论算法-Tarjan模板 【缩点;割顶;双连通分量】
图论算法-Tarjan模板 [缩点:割顶:双连通分量] 为小伙伴们总结的Tarjan三大算法 Tarjan缩点(求强连通分量) int n; int low[100010],dfn[100010]; ...
- poj 1144 Network 图的割顶判断模板
Network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10000K Total Submissions: 8797 Accepted: 4116 Descripti ...
随机推荐
- Qt Style Sheet实践(二):组合框QComboBox的定制(24K纯开源)——非常漂亮
组合框是一个重要且应用广泛的组件,一般由两个子组件组成:文本下拉单部分和按钮部分.在许多既需要用户选择.又需要用户手动输入的应用场景下,组合框能够很好的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聊天软件QQ登录 ...
- Qt发展历史及其特点简介(没有哪一种方案能够独霸Windows)
Qt 是一个跨平台的C++应用程序框架,支持Windows.Linux.Mac OS X.Android.iOS.Windows Phone.嵌入式系统等.也就是说,Qt 可以同时支持桌面应用程序开发 ...
- <iOS小技巧>UIview指定设置控件圆角
一.用法: 众所周知,设置控件的圆角使用layer.cornerRadius属性即可,但是这样设置成的结果是4个边角都是圆角类型. 利用班赛尔曲线画角: //利用班赛尔曲线画角 UIB ...
- 如何设计firemonkey的style样式
您好,在窗体上添加一个 TStyleBook(StyleBook1), 可以载入.编辑.另存这些样式.编辑 StyleBook1 后, 可以把它直接赋给窗体的 StyleBook 属性: proced ...
- 台电P89s mini root教程
根据论坛内的一些内容再结合自己的使用心得整理如下,本人双11购入P89s mini root成功 自带软件什么的都不见了 以下是个人root过程,有不一样的地方欢迎交流,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懂 1.升级 ...
- Fabric1.4源码解析:Peer节点加入通道
又开始新的阅读了,这次看的是Peer节点加入通道的过程.其实每次看源码都会有好多没有看懂的地方,不过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保持记录,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对于Peer节点加入通道这一 ...
- TCP/IP协议栈---网络基础篇(3)
TCP/IP协议栈 在网络中实际使用的是TCP/IP,OSI是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栈 –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栈 – 利用一组协议完成OSI所实现的功能 应用层协议 传输 ...
- 微服务-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开发生产测试环境切换)
springboot根据spring.profiles.active会去寻找应该加载开发环境配置还是生产环境配置 application.properties #生产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切换 pr ...
- 跟我学SpringCloud | 第十一篇:使用Spring Cloud Sleuth和Zipkin进行分布式链路跟踪
SpringCloud系列教程 | 第十一篇:使用Spring Cloud Sleuth和Zipkin进行分布式链路跟踪 Springboot: 2.1.6.RELEASE SpringCloud: ...
- 为什么我使用 Linux 开发
Linux 能用吗? 当我对 Linux 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黑乎乎的命令行界面上的时候,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告诉我或者建议我使用 Linux 时,我会一脸惊讶的问他,那个怎么用(来开发或者日常使用)?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