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东物流 吴云阔

1 前言

Vue3已经正式发布了一段时间了,各种生态已经成熟。最近使用taro+vue3重构冷链的小程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开发和使用,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总的来说,Vue3无论是在底层原理还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源码层面来说,使用Proxy代替Object.defineProperty的API,一个是代理的对象,一个是递归监控的属性,从而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也解决了对象动态属性增加、数组改变监听上的缺陷;对diff算法进行优化,增加了静态标记,大大提高了Vue的执行效率;还有静态提升、事件监听缓存等一系列提升效率的手段。

从应用层面来说,主要的改变是将option API改成了composition API(组合式API),在业务中抛弃data、methods、生命周期函数隔离开的开发方式,使代码相对于业务有更强的聚合性,在代码开发、代码阅读、代码维护方面对于开发者都是更加友好。

对于typescript有了更好的支持,我们知道,对于大型的前端项目来说,使用typescript的类型校验,能使前端项目有更强的健壮性,这也使得Vue3对于大型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更强的质量保证。

2 组合式API

所谓的组合式API,将Vue2中的data、methods、生命周期、数据监听等option,都封装成钩子函数,然后组合到setup函数中,其核心就在于setup函数。setup函数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使用这些新增的组合式API,并且这些API只能在setup函数中使用。

setup函数执行的时机是,props初始化之后,beforeCreate函数执行之前,所以在执行setup时,还没有初始化Vue实例,因此在setup中不能使用this对象。setup函数的返回值会被注入到Vue实例中,供Vue组件使用,所以任何数据想在Vue组件的模板中使用,必须在setup函数中return出去。

组合式API的组合,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的意思是,将某一业务相关数据和处理逻辑放到一起,这是一种关注点的聚合,更方便我们编写代码、处理业务逻辑,并且能更聚焦业务逻辑,更方便我们看代码。第二层面的意思,当某个组件的业务逻辑足够复杂,setup中的代码足够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setup内部,进一步提取相关的一块业务,使代码逻辑更加清晰,做到了进一步的聚合作用。

如下面代码所示,将业务代码块A抽出来,则代码块A中return出来的数据就可以在组件中使用:

  1. // 组件

  2. import functionA from 'A'

  3.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4. name: 'componentName',

  5. setup() {

  6. ...functionA()

  7. }

  8. })

  9. // 代码块A

  10. export default () => {

  11. return {

  12. a: 1

  13. }

  14. }

3 响应式API

在Vue3中响应式API,主要体现在ref和reactive两个函数。对于响应式API,想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增加响应式API,第二个是响应式API函数ref和reactive的异同点。

3.1 为什么增加响应式API

在Vue2中所有数据都写在data的option中,data中的数据都是响应式的,这样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常量数据本身不需要监听,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在Vue3中增加了响应式API,只需要对需要动态更新dom的数据进行响应式,不需要动态更新dom的数据不进行响应式处理,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资源。这里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写代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一下,哪些数据需要进行响应式绑定,哪些数据不需要进行响应式绑定,而不是一股脑的全给绑定上,这样即使代码逻辑不能很清晰易懂,并且也会影响执行效率(写惯了Vue2的同学需要注意)。

3.2 ref和reactive的异同点

在了解了为什么要增加响应式API后,我们发现Vue3提供了两个响应式API函数,ref和reactive。为什么会提供两个API呢? 一个不就可以了吗?那么这两个API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使用层面,ref绑定的数据,需要使用[data].value进行数据更改。而reactive绑定的数据需要使用[data].[prpoerty]的方式进行数据更改。在使用场景方面,一般的,单个的普通数据,我们使用ref来定义响应式。而复杂数据,如:表单数据对象、某一模块的一组数据等,使用reactive来定义响应式。

那么,对象是不是必须用reactive来定义呢? 其实不是的,都可以。官方说法是:可以根据自身习惯使用不同的API。其实,我觉得,他们是有各自的使用场景的,ref更强调的是数据Value的改变,reactive更强调的是数据中某一属性的改变。

4 treeShaking思想

当 Javascript 项目达到一定体积时,将代码分成模块会更易于管理。但是,当这样做时,我们最终可能会导入实际上未使用的代码。Tree Shaking 是一种通过消除最终文件中未使用的代码来优化体积的方法。

Vue3使用了tree shaking的方法,将组件以及其所有的生命周期函数等方法进行分开,如果在组件中使用的代码将不会出现在最终的打包文件中,如此,会减少大大Vue3项目的打包体积。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4.1 生命周期函数的使用方法

  1.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2.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3. name: 'Gift',
  4. setup() {
  5. const counter = ref(0);
  6. onMounted(() => {
  7. // 处理业务,一般进行数据请求
  8. })
  9. return {
  10. counter
  11. }
  12. }
  13. })

4.2 Vuex的使用方法

  1.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2.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3.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4. name: 'Gift',
  5. setup() {
  6. const counter = ref(0);
  7. const store = useStore();
  8. const storeData = computed(() => store); // 配合computed,获取store的值。
  9. return {
  10. counter,
  11. storeData
  12. }
  13. }
  14. })

4.3 Router的使用方法

  1.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2. import { useRouter } from "vue-router";
  3.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4.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5. name: 'Gift',
  6. setup() {
  7. const counter = ref(0);
  8. const router = useRouter();
  9. const onClick = () => {
  10. router.push({ name: "AddGift" });
  11. }
  12. return {
  13. counter,
  14. onClick
  15. }
  16. }
  17. })

5 关于Typescript的使用

这一部分是关于Ts的内容,不过它与Vue3的开发息息相关。Vue3整体是使用Ts写的,因此,开发Vue3的项目需要使用Ts,所以,我们还是要了解TS的。

关于Ts的使用这里就不在细说了,在这里想说的的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是如何组织Ts代码的。通过对TS的大量使用,我的一个体会是:Ts的核心思维是先关注数据结构,在根据数据结构进行页面开发。而以前的前端开发模式是,先写页面,然后再关注数据。

比如说,我们要开发一个页面,我们可能需要先定义一些interface。开发页面的时候我们要关注:页面数据的interface、接口返回数据的类型、请求参数的类型等等。

下面是开发一个列表页面的例子:

  1. // 这是列表中每一项的数据类型

  2. interface IDataItem {

  3. id: string | number;

  4. name: string;

  5. desc: string;

  6. [key: string]: any;

  7. }

  8. // 接口返回值类型, 一般来说,我们不确定接口返回的数据的类型,因此使用泛型

  9. interface IRes<T> {

  10. code: number;

  11. msg: string;

  12. data: T

  13. }

  14. // 口返回数据类型定义

  15. interface IDataInfo {

  16. list: Array<IDataItem>;

  17. pageNum: number;

  18. pageSize: number;

  19. total: number;

  20. }

  21. // 请求

  22. export const getDatalist = (

  23. params: Record<string, any>

  24. ): Promise<IRes<IDataInfo>> => {

  25. return Http.get("/api/data/list", params);

  26. };

如上面代码,当我们的interface定义完成后,我们的页面数据基本都已清楚,直接写页面就会清晰很多,且出错概率会大大降低。

对于Vue3和Ts的心得和思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快速新建并配置一个eslint+prettier+husky+commitlint+vue3+vite+ts+pnpm的项目

    前置准备 一台电脑 vscode pnpm vscode插件:ESLint v2.2.6及以上 vscode插件:Prettier - Code formatter v9.5.0及以上 vscode插 ...

  2. node+ts的心得与坑

    首先先明确,用node+ts的目的,为什么不ng+ts.这一点后面还会反复提醒自己 node毕竟不是ng. 用node的理由: 处理js,在后端操纵dom,读写类html格式的东西,比直接用py的后端 ...

  3. 【长期更新】Leetcode刷题心得与思考

    1.递归与动态规划的思考 Leetcode第95题 递归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想明白函数的作用是什么? 这个例子中函数的返回值就是给定a-b这个区间的数字,返回它所有可能的Tree,此时你不需要明白具体怎 ...

  4. vue3.0+ts+setup语法糖props写法

    写法一 import defaultImg from '@/assets/images/defaultImg.png' const props = defineProps({ src: { type: ...

  5. vite+vue3.0+ts搭建项目

    项目git地址:https://gitee.com/suyong01/vue3-ts-template vue+ts+vite项目初始化 # npm 6.x npm init @vitejs/app ...

  6. vue2.x/vue3.0中使用ts

    vue2.x(vue-cli3)中使用ts      https://www.jianshu.com/p/3cbcdd766295 https://www.cnblogs.com/xiaohuizha ...

  7. 抛弃vuex ,拥抱ts,手撸泛型Store<T>!

    前段时间学习了下vue3 和ts ,就尝试下做了个项目,结果发现vuex和ts几乎无法结合,越写越别扭,开始怀疑用ts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然后加了几个vue相关的群,去抱怨了几句,得到大佬指点:你可以 ...

  8. [Vue]浅谈Vue3组合式API带来的好处以及选项API的坏处

    前言 如果是经验不够多的同志在学习Vue的时候,在最开始会接触到Vue传统的方式(选项式API),后边会接触到Vue3的新方式 -- 组合式API.相信会有不少同志会陷入迷茫,因为我第一次听到新的名词 ...

  9. vue3 区别于 vue2 的“与众不同”

    希望本篇文章能帮你加深对 Vue 的理解,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熟练Vue2/3.除此之外,也希望路过的朋友可以帮助我查漏补缺.   区别 生命周期的变化 整体来看,变化不大,只是名字大部分需要 + on ...

  10. vue3 迫不得已我硬着头皮查看了keepalive的源代码,解决了线上的问题

    1.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vue3 keepalive功能 2.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vue3 keepalive使用场景 3.通过本文可以学习到vue3 keepalive真实的使用过程 4.通过本文可以学 ...

随机推荐

  1. Solon Web 开发,三、打包与运行

    Solon Web 开发 一.开始 二.开发知识准备 三.打包与运行 四.请求上下文 五.数据访问.事务与缓存应用 六.过滤器.处理.拦截器 七.视图模板与Mvc注解 八.校验.及定制与扩展 九.跨域 ...

  2. selenium 开源UI测试工具

    简介 selenium是一个用于Web应用程序测试的工具.selenium测试直接运行于浏览器网页上,可以模拟用户操作网页.支持的浏览器包括IE(7, 8, 9, 10, 11),Mozilla Fi ...

  3. 阿里云云通信作为 CPaaS 全球代表服务商,上榜 Gartner 报告

    近日,国际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22年<CPaaS市场指南(Market Guide for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as a Service, 2022)& ...

  4. @Scheduled cron 定时任务表达式含义,及* ?的区别

    好多网友对@Scheduled cron表达式含义做了阐述,个人认为很多对于 * ?的说明不够具体也不算准确,借此本文特别对 * ?做一下说明. cron格式:[秒数][分钟][小时][日期][月份] ...

  5. linux安装pyarmor踩坑记录

    现有环境 centos 7.8 python 3.7.6 pip 20.0 找度娘学习安装pyarmor pip install pyarmor 然后查看版本 pyarmor --version 进入 ...

  6. 二、docker的安装和镜像管理

    系列导航 一.docker入门(概念) 二.docker的安装和镜像管理 三.docker容器的常用命令 四.容器的网络访问 五.容器端口转发 六.docker数据卷 七.手动制作docker镜像 八 ...

  7. uni-app app定位当前地理位置

    https://blog.csdn.net/HXH_csdn/article/details/112258398?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 ...

  8. FZU 2232

    ***题意:求最大匹配是否为n 今天突然想起来吧模板改一下,然而自己得想法不对,WA了有十多次吧,看了一下题解,不需要改,套上模板就行*** #include<stdio.h> #incl ...

  9. 解决ssh远程登录Too many authentication failures报错

    远程登录失败,报错,造成无法登录的情况,原因为:多次输入密码失败导致登录异常. 解决方案: 1.登录主机:vi /etc/ssh/sshd_config 2.找到MaxAuthTries,修改数值变大 ...

  10. 人人都会Kubernetes(二):使用KRM实现快速部署服务,并且通过域名发布

    1. 上节回顾 上一小节<人人都会Kubernetes(一):告别手写K8s yaml,运维效率提升500%>介绍了KRM的一些常用功能,并且使用KRM的DEMO环境,无需安装就可以很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