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Thread-Per-Message Pattern,是一种对于每个命令或请求,都分配一个线程,由这个线程执行工作。它将“委托消息的一端”和“执行消息的一端”用两个不同的线程来实现。该线程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Request参与者(委托人),也就是消息发送端或者命令请求端

2,Host参与者,接受消息的请求,负责为每个消息分配一个工作线程。

3,Worker参与者,具体执行Request参与者的任务的线程,由Host参与者来启动。

由于常规调用一个方法后,必须等待该方法完全执行完毕后才能继续执行下一步操作,而利用线程后,就不必等待具体任务执行完毕,就可以马上返回继续执行下一步操作。

背景:

由于在Thread-Per-Message Pattern中对于每一个请求都会生成启动一个线程,而线程的启动是很花费时间的工作,所以鉴于此,提出了Worker Thread,重复利用已经启动的线程。

线程池:

Worker Thread,也称为工人线程或背景线程,不过一般都称为线程池。该模式主要在于,事先启动一定数目的工作线程。当没有请求工作的时候,所有的工人线程都会等待新的请求过来,一旦有工作到达,就马上从线程池中唤醒某个线程来执行任务,执行完毕后继续在线程池中等待任务池的工作请求的到达。

任务池:主要是存储接受请求的集合,利用它可以缓冲接受到的请求,可以设置大小来表示同时能够接受最大请求数目。这个任务池主要是供线程池来访问。

线程池:这个是工作线程所在的集合,可以通过设置它的大小来提供并发处理的工作量。对于线程池的大小,可以事先生成一定数目的线程,根据实际情况来动态增加或者减少线程数目。线程池的大小不是越大越好,线程的切换也会耗时的。

存放池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数组也可以利用集合,在集合类中一般使用Vector,这个是线程安全的。

Worker Thread的所有参与者:

1,Client参与者,发送Request的参与者

2,Channel参与者,负责缓存Request的请求,初始化启动线程,分配工作线程

3,Worker参与者,具体执行Request的工作线程

4,Request参与者

注意:将在Worker线程内部等待任务池非空的方式称为正向等待。

将在Channel线程提供Worker线程来判断任务池非空的方式称为反向等待。

线程池实例1:

利用同步方法来实现,使用数组来作为任务池的存放数据结构。在Channel有缓存请求方法和处理请求方法,利用生成者与消费者模式来处理存储请求,利用反向等待来判断任务池的非空状态。

Channel参与者:

package whut.threadpool;
//用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式
//生成线程池,接受客户端线程的请求,找到一个工作线程分配该客户端请求
public class Channel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REQUEST = 100;// 并发数目,就是同时可以接受多少个客户端请求
//利用数组来存放请求,每次从数组末尾添加请求,从开头移除请求来处理
private final Request[] requestQueue;// 存储接受客户线程的数目
private int tail;//下一次存放Request的位置
private int head;//下一次获取Request的位置
private int count;// 当前request数量
private final WorkerThread[] threadPool;// 存储线程池中的工作线程
// 运用数组来存储
public Channel(int threads) {
this.requestQueue = new Request[MAX_REQUEST];
this.head = 0;
this.head = 0;
this.count = 0;
threadPool = new WorkerThread[threads];
// 启动工作线程
for (int i = 0; i < threadPool.length; i++) {
threadPool[i] = new WorkerThread("Worker-" + i, this);
}
}
public void startWorkers() {
for (int i = 0; i < threadPool.length; i++) {
threadPool[i].start();
}
}
// 接受客户端请求线程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utRequest(Request request) {
// 当Request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同时接受的数目时候,要等待
while (count >= requestQueue.length)
try {
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requestQueue[tail] = request;
tail = (tail + 1) % requestQueue.length;
count++;
notifyAll();
}
// 处理客户端请求线程
public synchronized Request takeRequest() {
while (count <= 0)
try {
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Request request = requestQueue[head];
head = (head + 1) % requestQueue.length;
count--;
notifyAll();
return request;
}
}

客户端请求线程

package whut.threadpool;
import java.util.Random;
//向Channel发送Request请求的
public class Client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final Channel channel;
private static final Random random=new Random(); public ClientThread(String name,Channel channel)
{
super(name);
this.channel=channel;
}
public void run()
{
try{
for(int i=0;true;i++)
{
Request request=new Request(getName(),i);
channel.putRequest(request);
Thread.sleep(random.nextInt(10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工作线程:

package whut.threadpool;
//具体工作线程
public class Worker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final Channel channel;
public WorkerThread(String name,Channel channel)
{
super(name);
this.channel=channel;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Request request=channel.takeRequest();
request.execute();
}
}
}

线程池实例2:

利用同步块来处理,利用Vector来存储客户端请求。在Channel有缓存请求方法和处理请求方法,利用生成者与消费者模式来处理存储请求,利用正向等待来判断任务池的非空状态。

这种实例,可以借鉴到网络ServerSocket处理用户请求的模式中,有很好的扩展性与实用性。

利用Vector来存储,依旧是每次集合的最后一个位置添加请求,从开始位置移除请求来处理。

Channel参与者:

package whut.threadpool2;
import java.util.Vector;
/*
* 这个主要的作用如下
* 0,缓冲客户请求线程(利用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式)
* 1,存储客户端请求的线程
* 2,初始化启动一定数量的线程
* 3,主动来唤醒处于任务池中wait set的一些线程来执行任务
*/
public class Channel {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THREAD_COUNT=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两个集合,一个是存放客户端请求的,利用Vector,
//一个是存储线程的,就是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 //Vector是线程安全的,它实现了Collection和List
//Vector 类可以实现可增长的对象数组。与数组一样,
//它包含可以使用整数索引进行访问的组件。但Vector 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增大或缩小,
//以适应创建 Vector 后进行添加或移除项的操作。
//Collection中主要包括了list相关的集合以及set相关的集合,Queue相关的集合
//注意:Map不是Collection的子类,都是java.util.*下的同级包
Vector pool=new Vector();
//工作线程,初始分配一定限额的数目
WorkerThread[] workers=new WorkerThread[THREAD_COUNT]; //初始化启动工作线程
for(int i=0;i<workers.length;i++)
{
workers[i]=new WorkerThread(pool);
workers[i].start();
} //接受新的任务,并且将其存储在Vector中
Object task=new Object();//模拟的任务实体类
//此处省略具体工作
//在网络编程中,这里就是利用ServerSocket来利用ServerSocket.accept接受一个Socket从而唤醒线程 //当有具体的请求达到
synchronized(pool)
{
pool.add(pool.size(), task);
pool.notifyAll();//通知所有在pool wait set中等待的线程,唤醒一个线程进行处理
}
//注意上面这步骤添加任务池请求,以及通知线程,都可以放在工作线程内部实现
//只需要定义该方法为static,在方法体用同步块,且共享的线程池也是static即可 //下面这步,可以有可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
//取消等待的线程
for(int i=0;i<workers.length;i++)
{
workers[i].interrupt();
}
}
}

工作线程:

package whut.threadpool2;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Work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List pool;//任务请求池
private static int fileCompressed=0;//所有实例共享的 public WorkerThread(List pool)
{
this.pool=pool;
} //利用静态synchronized来作为整个synchronized类方法,仅能同时一个操作该类的这个方法
private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FilesCompressed()
{
fileCompressed++;
} public void run()
{
//保证无限循环等待中
while(true)
{
//共享互斥来访问pool变量
synchronized(pool)
{
//利用多线程设计模式中的
//Guarded Suspension Pattern,警戒条件为pool不为空,否则无限的等待中
while(pool.isEmpty())
{
try{
pool.wait();//进入pool的wait set中等待着,释放了pool的锁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当线程被唤醒,需要重新获取pool的锁,
//再次继续执行synchronized代码块中其余的工作
//当不为空的时候,继续再判断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跳出循环
//必须先从任务池中移除一个任务来执行,统一用从末尾添加,从开始处移除 pool.remove(0);//获取任务池中的任务,并且要进行转换
}
//下面是线程所要处理的具体工作
}
}
}

Java多线程设计模式(4)线程池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6之 Callable和Future

    概要 本章介绍线程池中的Callable和Future.Callable 和 Future 简介示例和源码分析(基于JDK1.7.0_40)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 ...

  2.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2之 线程池原理(一)

    概要 在上一章"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1之 线程池架构"中,我们了解了线程池的架构.线程池的实现类是ThreadPoolExecutor类.本章,我们通过分析Th ...

  3.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3之 线程池原理(二)

    概要 在前面一章"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2之 线程池原理(一)"中介绍了线程池的数据结构,本章会通过分析线程池的源码,对线程池进行说明.内容包括:线程池示例参考代 ...

  4.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4之 线程池原理(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509960.html 本章介绍线程池的生命周期.在"Java多线程系列--“基础篇”01之 基 ...

  5.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5之 线程池原理(四)

    概要 本章介绍线程池的拒绝策略.内容包括:拒绝策略介绍拒绝策略对比和示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512947.html 拒绝策略 ...

  6. 转:java多线程CountDownLatch及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ExecutorService使用示例

    java多线程CountDownLatch及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ExecutorService使用示例 1.CountDownLatch:一个同步工具类,它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一 ...

  7. Java多线程-新特性-线程池

    Sun在Java5中,对Java线程的类库做了大量的扩展,其中线程池就是Java5的新特征之一,除了线程池之外,还有很多多线程相关的内容,为多线程的编程带来了极大便利.为了编写高效稳定可靠的多线程程序 ...

  8. Java多线程之细说线程池

    前言 在认识线程池之前,我们需要使用线程就去创建一个线程,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这样频繁创建线程就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因 ...

  9. Java多线程系列--“JUC线程池”01之 线程池架构

    概要 前面分别介绍了"Java多线程基础"."JUC原子类"和"JUC锁".本章介绍JUC的最后一部分的内容——线程池.内容包括:线程池架构 ...

随机推荐

  1.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三十四天python的文件操作对file类的对象学习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三十四天python的文件操作对file类的对象学习 (完整学习过程屏幕记录视频地址在文末,手写笔记在文末) 一.close() 当一个file对象执行此方法时,将关闭当前 ...

  2. Python编码报错

    Python默认编码错误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e5'之解决方法在编写Python时,当使用中文输出或注释时运行脚本,会提示错误信息:SyntaxErr ...

  3. HDU 4288 Coder ( 离散化 + 离线 + 线段树 )

    这题跟ZOJ 3606的解题思路很相似. 题意:有3中操作:1.向集合中增加一个数x(1≤x≤1e9):2.从集合中删去一个数x(保证这个数存在):3.查询集合中所有位置满足i%5==3的数a[i]的 ...

  4. 七、LSP 里氏替换原则

    子类的对象提供了父类的所有行为,且加上子类额外的一些东西(可以是功能,可以是属性).当程序基于父类实现时,如果将子类替换父类而程序不需修改,则说明符合LSP原则. 这个解释看的似懂非懂,再看下面更进一 ...

  5. Beta

    目录 过去存在的问题 任务分工 规范 后端总结 卉卉 家灿 前端总结 绪佩 青元 恺琳 宇恒 丹丹 算法&API接口 家伟 鸿杰 一好 文档&博客撰写 政演 产品功能 我们已经坐了哪些 ...

  6. c# json 反序列化 泛型List 2行代码

    List<EncyTable> list = new List<EncyTable>(); var jsonReqeust = "[{ENCY_ID:775,ENCY ...

  7. P3531 [POI2012]LIT-Letters

    题目描述 Little Johnny has a very long surname. Yet he is not the only such person in his milieu. As it ...

  8. P4285 [SHOI2008]汉诺塔

    题目描述 汉诺塔由三根柱子(分别用A.B.C表示)和n个大小互不相同的空心盘子组成.一开始n个盘子都摞在柱子A上,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形成了一个塔状的锥形体. 对汉诺塔的一次合法的操作是指:从一根 ...

  9. POJ 2987 Firing | 最大权闭合团

    一个点带权的图,有一些指向关系,删掉一个点他指向的点也不能留下,问子图最大权值 题解: 这是最大权闭合团问题 闭合团:集合内所有点出边指向的点都在集合内 构图方法 1.S到权值为正的点,容量为权值 2 ...

  10. Disable or enable the IPv6 protocol i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esolutio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 5 and 6 enab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by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