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 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


/**
* Twitter_Snowflake<br>
*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br>
*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br>
* 1位标识,由于long基本类型在Java中是带符号的,最高位是符号位,正数是0,负数是1,所以id一般是正数,最高位是0<br>
* 41位时间截(毫秒级),注意,41位时间截不是存储当前时间的时间截,而是存储时间截的差值(当前时间截 - 开始时间截)
* 得到的值),这里的的开始时间截,一般是我们的id生成器开始使用的时间,由我们程序来指定的(如下下面程序IdWorker类的startTime属性)。41位的时间截,可以使用69年,年T = (1L << 41) / (1000L * 60 * 60 * 24 * 365) = 69<br>
* 10位的数据机器位,可以部署在1024个节点,包括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br>
* 12位序列,毫秒内的计数,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同一机器,同一时间截)产生4096个ID序号<br>
* 加起来刚好64位,为一个Long型。<br>
* SnowFlake的优点是,整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并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ID碰撞(由数据中心ID和机器ID作区分),并且效率较高,经测试,SnowFlake每秒能够产生26万ID左右。
*/
public class SnowflakeIdWorker { // ==============================Fields===========================================
/** 开始时间截 (2015-01-01) */
private final long twepoch = 1420041600000L; /** 机器id所占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workerIdBits = 5L; /** 数据标识id所占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datacenterIdBits = 5L; /** 支持的最大机器id,结果是31 (这个移位算法可以很快的计算出几位二进制数所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 */
private final long maxWorkerId = -1L ^ (-1L << workerIdBits); /** 支持的最大数据标识id,结果是31 */
private final long maxDatacenterId = -1L ^ (-1L << datacenterIdBits); /** 序列在id中占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sequenceBits = 12L; /** 机器ID向左移12位 */
private final long work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数据标识id向左移17位(12+5) */
private final long datacent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时间截向左移22位(5+5+12) */
private final long timestampLeft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datacenterIdBits; /** 生成序列的掩码,这里为4095 (0b111111111111=0xfff=4095) */
private final long sequenceMask = -1L ^ (-1L << sequenceBits); /** 工作机器ID(0~31) */
private long workerId; /** 数据中心ID(0~31) */
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 /** 毫秒内序列(0~4095) */
private long sequence = 0L; /** 上次生成ID的时间截 */
private long lastTimestamp = -1L; //==============================Constructors=====================================
/**
* 构造函数
* @param workerId 工作ID (0~31)
* @param datacenterId 数据中心ID (0~31)
*/
public SnowflakeIdWorker(long workerId, long datacenterId) {
if (workerId > maxWorkerId || work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work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WorkerId));
}
if (datacenterId > max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datacent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DatacenterId));
}
this.workerId = workerId;
this.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 ==============================Methods==========================================
/**
* 获得下一个ID (该方法是线程安全的)
* @return SnowflakeId
*/
public synchronized long nextId() {
long timestamp = timeGen(); //如果当前时间小于上一次ID生成的时间戳,说明系统时钟回退过这个时候应当抛出异常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String.format("Clock moved backwards. Refusing to generate id for %d milliseconds",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如果是同一时间生成的,则进行毫秒内序列
if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sequence = (sequence + 1) & sequenceMask;
//毫秒内序列溢出
if (sequence == 0) {
//阻塞到下一个毫秒,获得新的时间戳
timestamp = tilNextMillis(lastTimestamp);
}
}
//时间戳改变,毫秒内序列重置
else {
sequence = 0L;
} //上次生成ID的时间截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移位并通过或运算拼到一起组成64位的ID
return ((timestamp - twepoch) << timestampLeftShift) //
| (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Shift) //
| (workerId << workerIdShift) //
| sequence;
} /**
* 阻塞到下一个毫秒,直到获得新的时间戳
* @param lastTimestamp 上次生成ID的时间截
* @return 当前时间戳
*/
protected long tilNextMillis(long lastTimestamp) {
long timestamp = timeGen();
while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timeGen();
}
return timestamp;
} /**
* 返回以毫秒为单位的当前时间
* @return 当前时间(毫秒)
*/
protected long timeGen()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est=============================================
/** 测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nowflakeIdWorker idWorker = new SnowflakeIdWorker(0, 0);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long id = idWorker.nextId();
System.out.println(Long.toBinaryString(id));
System.out.println(id);
}
}
}

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Twitte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的想法

    0x01 起因 前端时间遇到一个问题,怎么快速生成唯一的id,后来采用了hashid的方法.最近在网上读到了美团关于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的解决方案, 其中提到了三种生成法:(建议看一下这篇文章,写得很 ...

  2. 百度开源的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UidGenerator,解决了时钟回拨问题

    UidGenerator是百度开源的Java语言实现,基于Snowflake算法的唯一ID生成器.而且,它非常适合虚拟环境,比如:Docker.另外,它通过消费未来时间克服了雪花算法的并发限制.Uid ...

  3. snowflake 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

    本文来自我的github pages博客http://galengao.github.io/ 即www.gaohuirong.cn 摘要: 原文参考运维生存和开源中国上的代码整理 我的环境是pytho ...

  4. 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

    在应用程序中,经常需要全局唯一的ID作为数据库主键.如何生成全局唯一ID? 首先,需要确定全局唯一ID是整型还是字符串?如果是字符串,那么现有的UUID就完全满足需求,不需要额外的工作.缺点是字符串作 ...

  5. 分布式唯一id:snowflake算法思考

    匠心零度 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缘起 为什么会突然谈到分布式唯一id呢?原因是最近在准备使用RocketMQ,看看官网介绍: 一句话,消息可能会重复,所以消费端需要做幂等.为什么消息会重复后续R ...

  6. 关于分布式唯一ID,snowflake的一些思考及改进(完美解决时钟回拨问题)

    1.写唯一ID生成器的原由 在阅读工程源码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工具职责生成一个消息ID,方便进行全链路的查询,实现方式特别简单,核心源码不过两行,根据时间戳以及随机数生成一个ID,这种算法ID在分布式系 ...

  7. 分布式唯一ID生成方案选型!详细解析雪花算法Snowflake

    分布式唯一ID 使用RocketMQ时,需要使用到分布式唯一ID 消息可能会发生重复,所以要在消费端做幂等性,为了达到业务的幂等性,生产者必须要有一个唯一ID,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同一业务场景要全局 ...

  8. 讲分布式唯一id,这篇文章很实在

    分布式唯一ID介绍 分布式系统全局唯一的 id 是所有系统都会遇到的场景,往往会被用在搜索,存储方面,用于作为唯一的标识或者排序,比如全局唯一的订单号,优惠券的券码等,如果出现两个相同的订单号,对于用 ...

  9. 分布式全局ID生成器原理剖析及非常齐全开源方案应用示例

    为何需要分布式ID生成器 **本人博客网站 **IT小神 www.itxiaoshen.com **拿我们系统常用Mysql数据库来说,在之前的单体架构基本是单库结构,每个业务表的ID一般从1增,通过 ...

随机推荐

  1. 成员函数定义后面加 const 的意义

    我们定义的类的成员函数中,常常有一些成员函数不改变类的数据成员,也就是说,这些函数是"只读"函数,而有一些函数要修改类数据成员的值.如果把不改变数据成员的函数都加上const关键字 ...

  2. zookeeper系列(七)zookeeper的序列化及通讯协议

    作者:leesf    掌控之中,才会成功:掌控之外,注定失败.原创地址http://www.cnblogs.com/leesf456/p/6091208.html尊重作者原创,奇文共欣赏,大家共同学 ...

  3. 前端中的 Attribute & Property

    为了在翻译上显示出区别,Attribute一般被翻译为特性,Property被译为属性. 在使用上面,Angular已经表明态度 Template binding works with propert ...

  4. C++入门经典-例9.5-为具体类型的参数提供默认值

    1:默认模板参数是指类模板中由默认的数据类型作为参数的参数,在模板定义时,还可以为默认的数据类型声明,变量,并为变量赋值.代码如下: // 9.5.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 ...

  5. IDEA无法通过类加载器获取resources文件夹配置文件解决办法

    问题描述:如果IDEA无法通过类加载器获取resources文件夹配置文件,一定是Classpath编译文件没有导致的. 1.在通过配置文件来获取文件信息时,在resouces文件中放入了filena ...

  6. modprobe 和 insmod 区别

    1 关于内核加载方式 1) insmod : insmod一次只能加载特定的一个设备驱动,且需要驱动的具体地址          举例说明: insmod pblk.ko     // 需要制定pbl ...

  7. mongodb增删改查操作

    Note:mongodb存储的是文档,且文档是json格式的对象,所以增删改查都必须是json格式对象. 注:mongodb常用库和表操作,但mongodb在插入数据时,不需要先创建表. show d ...

  8. flutter vscode创建objc工程

    通过vscode创建flutter工程时,默认创建的是swift项目工程,如果想要修改,可以通过vscode设置默认创建语言 1. Open vscode settings. Under User S ...

  9. Eureka 2.0 闭源--选择Consul???[转]

    原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williamjie/p/9369800.html 在上个月我们知道 Eureka 2.0 闭源了,但其实对国内的用户影响甚小,一方面国内大 ...

  10. 添加额外yun源

    .yum install jq 发没有jq安装包,无法安装 .下载并安装EPEL [root@node2 coredns]# wget http://dl.fedoraproject.org/p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