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是非常常见也非常基础的算法,以至于大部分情况下它们都被集成到了语言的辅助库中。排序算法虽然已经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但是理解排序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方向。

1.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粗暴的排序方法之一。它的原理很简单,每次从左到右两两比较,把大的交换到后面,每次可以确保将前M个元素的最大值移动到最右边。

步骤

  1. 从左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x和y,如果 x > y 就交换两者
  2. 执行比较和交换,直到到达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3. 重复执行1和2,直到执行n次,也就是n个最大元素都排到了最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void (vector<int> &nums)
{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 1; i++) {
for (int j = 0; j < nums.size() - i - 1; j++) { // position
if (nums[j] > nums[j + 1]) {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 + 1];
nums[j + 1] = temp;
}
}
}
}

交换的那一步可以不借助temp,方法是

1
2
3
nums[j] += nums[j + 1];
nums[j + 1] = num[j] - nums[j + 1];
nums[j] -= num[j + 1];

复杂度分析

由于我们要重复执行n次冒泡,每次冒泡要执行n次比较(实际是1到n的等差数列,也就是(a1 + an) * n / 2),也就是 O(n^2)。 空间复杂度是O(n)

2.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的原理是从左到右,把选出的一个数和前面的数进行比较,找到最适合它的位置放入,使前面部分有序。

步骤

  1. 从左开始,选出当前位置的数x,和它之前的数y比较,如果x < y则交换两者
  2. 对x之前的数都执行1步骤,直到前面的数字都有序
  3. 选择有序部分后一个数字,插入到前面有序部分,直到没有数字可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void insert_sort(vector<int> &nums)
{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 position
for (int j = i; j > 0; j--) {
if (nums[j] < nums[j - 1]) {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 - 1];
nums[j - 1] = temp;
}
}
}
}

复杂度分析

因为要选择n次,而且插入时最坏要比较n次,所以时间复杂度同样是O(n^2)。空间复杂度是O(n)

3.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的原理是,每次都从乱序数组中找到最大(最小)值,放到当前乱序数组头部,最终使数组有序。

步骤

  1. 从左开始,选择后面元素中最小值,和最左元素交换
  2. 从当前已交换位置往后执行,直到最后一个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void selection_sort(vector<int> &nums)
{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position
int min = i;
for (int j = i + 1; j < nums.size(); j++) {
if (nums[j] < nums[min]) {
min = j;
}
}
int temp = nums[i];
nums[i] = nums[min];
nums[min] = temp;
}
}

复杂度分析

每次要找一遍最小值,最坏情况下找n次,这样的过程要执行n次,所以时间复杂度还是O(n^2)。空间复杂度是O(n)

4. 希尔排序(Shell Sort)

希尔排序从名字上看不出来特点,因为它是以发明者命名的。它的另一个名字是“递减增量排序算法“。这个算法可以看作是插入排序的优化版,因为插入排序需要一位一位比较,然后放置到正确位置。为了提升比较的跨度,希尔排序将数组按照一定步长分成几个子数组进行排序,通过逐渐减短步长来完成最终排序。

例子

例如 [10, 80, 70, 100, 90, 30, 20]
如果我们按照一次减一半的步长来算, 这个数组第一次排序时以3为步长,子数组是:

10 80 70
90 30 20
100

这里其实按照列划分的4个子数组,排序后结果为

10 30 20
90 80 70
100

也就是 [10, 30 20 90 80 70 100]

然后再以1为步长生成子数组

10
30
20
..

这个时候就是一纵列了,也就是说最后一定是以一个数组来排序的。

步骤

  1. 计算当前步长,按步长划分子数组
  2. 子数组内插入排序
  3. 步长除以2后继续12两步,直到步长最后变成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void shell_sort(vector<int> &nums)
{
for (int gap = nums.size() >> 1; gap > 0; gap >>= 1) {
for (int i = gap; i < nums.size(); i++) { // position
int temp = nums[i];
int j = i - gap;
for (; j >= 0 && nums[j] > temp; j -= gap) {
nums[j + gap] = nums[j];
}
nums[j + gap] = temp;
}
}
}

复杂度分析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受步长的影响,具体分析在维基百科

5. 归并排序(Merge Sort)

归并排序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个排序的特点是把一个数组打散成小数组,然后再把小数组拼凑再排序,直到最终数组有序。

步骤

  1. 把当前数组分化成n个单位为1的子数组,然后两两比较合并成单位为2的n/2个子数组
  2. 继续进行这个过程,按照2的倍数进行子数组的比较合并,直到最终数组有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void merge_array(vector<int> &nums, int b, int m, int e, vector<int> &temp)
{
int lb = b, rb = m, tb = b;
if (nums[lb] < nums[rb])
temp[tb++] = nums[lb++];
else
temp[tb++] = nums[rb++];
while (lb < m)
temp[tb++] = nums[lb++];
while (rb < e)
temp[tb++] = nums[rb++];
for (int i = b;i < e; i++)
nums[i] = temp[i];
}
void merge_sort(vector<int> &nums, int b, int e, vector<int> &temp)
{
int m = (b + e) / 2;
if (m != b) {
merge_sort(nums, b, m, temp);
merge_sort(nums, m, e, temp);
merge_array(nums, b, m, e, temp);
}
}

这个实现中加了一个temp,是和原数组一样大的一个空间,用来临时存放排序后的子数组的。

复杂度分析

merge_array过程中,实际的操作是当前两个子数组的长度,即2m。又因为打散数组是二分的,最终循环执行数是logn。所以这个算法最终时间复杂度是O(nlogn),空间复杂度是O(n)

6. 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也是利用分治法实现的一个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不同,它不是一半一半的分子数组,而是选择一个基准数,把比这个数小的挪到左边,把比这个数大的移到右边。然后不断对左右两部分也执行相同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步骤

  1. 用一个基准数将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
  2. 将大于基准数的移到右边,小于的移到左边
  3. 递归的对子数组重复执行1,2,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void quick_sort(vector<int> &nums, int b, int e, vector<int> &temp)
{
int m = (b + e) / 2;
if (m != b) {
int lb = b, rb = e - 1;
for (int i = b; i < e; i++) {
if (i == m)
continue;
if (nums[i] < nums[m])
temp[lb++] = nums[i];
else
temp[rb--] = nums[i];
}
temp[lb] = nums[m];
for (int i = b; i < e; i++)
nums[i] = temp[i];
quick_sort(nums, b, lb, temp);
quick_sort(nums, lb + 1, e, temp);
}
}

解法2: 不需要辅助空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void quick_sort(vector<int> &nums, int b, int e)
{
if (b < e - 1) {
int lb = b, rb = e - 1;
while (lb < rb) {
while (nums[rb] >= nums[b] && lb < rb)
rb--;
while (nums[lb] <= nums[b] && lb < rb)
lb++;
swap(nums[lb], nums[rb]);
}
swap(nums[b], nums[lb]);
quick_sort(nums, b, lb);
quick_sort(nums, lb + 1, e);
}
}

复杂度分析

快速排序也是一个不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看维基百科。空间复杂度是O(n)

7. 堆排序(Heap Sort)

堆排序经常用于求一个数组中最大k个元素时。因为堆实际上是一个完全二叉树,所以用它可以用一维数组来表示。因为最大堆的第一位总为当前堆中最大值,所以每次将最大值移除后,调整堆即可获得下一个最大值,通过一遍一遍执行这个过程就可以得到前k大元素,或者使堆有序。

在了解算法之前,首先了解在一维数组中节点的下标:

  • i节点的父节点 parent(i) = floor((i-1)/2)
  • i节点的左子节点 left(i) = 2i + 1
  • i节点的右子节点 right(i) = 2i + 2

步骤

  1. 构造最大堆(Build Max Heap):首先将当前元素放入最大堆下一个位置,然后将此元素依次和它的父节点比较,如果大于父节点就和父节点交换,直到比较到根节点。重复执行到最后一个元素。
  2. 最大堆调整(Max Heapify):调整最大堆即将根节点移除后重新整理堆。整理方法为将根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交换,然后把堆看做n-1长度,将当前根节点逐步移动到其应该在的位置。
  3. 堆排序(HeapSort):重复执行2,直到所有根节点都已移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void heap_sort(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for (int i = n / 2 - 1; i >= 0; i--) { // build max heap
max_heapify(nums, i, nums.size() - 1);
}
for (int i = n - 1; i > 0; i--) { // heap sort
int temp = nums[i];
num[i] = nums[0];
num[0] = temp;
max_heapify(nums, 0, i);
}
}
void max_heapify(vector<int> &nums, int beg, int end)
{
int curr = beg;
int child = curr * 2 + 1;
while (child < end) {
if (child + 1 < end && nums[child] < nums[child + 1]) {
child++;
}
if (nums[curr] < nums[child]) {
int temp = nums[curr];
nums[curr] = nums[child];
num[child] = temp;
curr = child;
child = 2 * curr + 1;
} else {
break;
}
}
}

复杂度分析

堆执行一次调整需要O(logn)的时间,在排序过程中需要遍历所有元素执行堆调整,所以最终时间复杂度是O(nlogn)。空间复杂度是O(n)

0. 参考

七种常见经典排序算法总结(C++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七种常见经典排序算法总结(C++)

    最近想复习下C++,很久没怎么用了,毕业时的一些经典排序算法也忘差不多了,所以刚好一起再学习一遍. 除了冒泡.插入.选择这几个复杂度O(n^2)的基本排序算法,希尔.归并.快速.堆排序,多多少少还有些 ...

  2. python3实现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python3实现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 ...

  3.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二)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二) 目录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一)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二) 堆排序 思路:构建一个小顶堆,小顶堆就是棵二叉树,他的左右孩子均大于他的根节点( ...

  4.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一) 目录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一) java讲讲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二) 以数组array={6,3,20,8,15,1}为例 冒泡排序 思路:从第0个到 ...

  5. java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总结

    /*************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总结***************************/ package paixu; public class PaiXu { final int  ...

  6. Python全栈开发之5、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以及collections模块提供的数据结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Wxtrkbc/p/5492298.html 在面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考排序算法的题,在这里,我就简单了列举了几种最常见的排序算法供大家学习 ...

  7. 用php实现四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几种常见的排序 排序是一个程序员的基本功,对于初级phper,更是可以通过排序算法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所谓排序,就是对一组数据,按照某个顺序排列的过程.下面就总结四种常用的php排序算法,分别是冒 ...

  8. Java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一.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记录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排序算法在很多领域得到相当地重视,尤其是在大量数据的处理方面. ...

  9. Java实现7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数据结构中的内部排序:不需要访问外存便能完成,是一个逐步扩大记录的有序序列长度的过程. 可以分为5类: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非递减有序,设置r[0]为哨兵进行 ...

随机推荐

  1. React16 新特性

    一.使用Error Boundary处理错误组件         React16之前:组件在运行期出错,会阻塞整个应用的渲染.   React16之后:引入新的错误处理机制——Error Bounda ...

  2.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和Semaphore最通俗形象解释

    应该还有好多同学对这三个的区别比较模糊,网络上其他文章说的也比较专业化.所以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说明这三个的区别. 我们假定有一场百米比赛,比赛包括十个运动员和一个裁判,每个运动员和每个裁判都是一个线程, ...

  3. 读书笔记 - js高级程序设计 - 第五章 引用类型

      引用类型 和 类 不是一个概念 用typeof来检测属性是否存在 typeof args.name == "string"  需要实验 访问属性的方法 .号和[] 一般情况下要 ...

  4. MySQL 插入 中文数据乱码解决

    问题描述: 1.在命令行中进行插入,没有问题.但是显示存在部分乱码 2.在JDBC中插入成功.中文是直接以“??”形式显示. 通过Navicat客户端查看 与在网页中看到的一一致,说明读取没有问题,问 ...

  5. UVA 11019 二维匹配 AC自动机

    这个题目要求在一个大矩阵里面匹配一个小矩阵,是AC自动机的灵活应用 思路是逐行按普通AC自动机匹配,用过counts[i][j]记录一下T字符矩阵以i行j列为开头的与P等大的矩阵区域 有多少行已经匹配 ...

  6. MySQL的优化与执行

    MySQL会解析查询,并创建内部数据结构(解析树),然后对其进行各种优化,包括重写查询.决定表的读取顺序,以及选择合适的索引等.用户可以通过特殊的关键字提示(hint)优化器,影响它的决策过程.也可以 ...

  7. .NET微信开发 配置微信公众号基本配置的几种方法

    自己最近搞了公众号,记录一下. 目的就是为了在微信公众号里启用服务器配置. 微信文档 其实微信文档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也很简单.(微信的目的就是它发送一个get请求,希望我们能接受一下,然后给微信回个数 ...

  8. windows 10下的python开发环境

    linux子系统 按照文档 https://www.jianshu.com/p/2bcf5eca5fbc 的前五步,完成 ubuntu子系统安装. 不需安装图形桌面,无使用价值. 在https://w ...

  9. SQL基础教程(第2版)第2章 查询基础:2-2 算数运算符和比较运算符&2-3 逻辑运算符

    ● 包含NULL的运算,其结果也是NULL. ● 判断是否为NULL,需要使用IS NULL或者IS NOT NULL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需要注意NULL ■比较运算符 这些比较运算符可以对字符 ...

  10. HTML 回到顶部 浮动

    回到顶部 <div id="Float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0px; z-index: 9999; backg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