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任在运行,线程数上不去】的更多相关文章

问题 jmeter在运行,但是线程数上不去(本来模型设计了100个总线程,但运行时线程只能上到5,根据图上观察总共也只能运行5个线程) 之前更新了random csv插件 解决办法 查看jmeter.log文件发现 将bzm - Random CSV Data Set Config插件禁用就好了…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Thread> list = new List<Thread>(); ; i < ; i++) { Thread t = new Thread(testThread); t.Start(); list.Add(t); } Thread t3 = new Thread(() => { while (true) { Thread.Sleep(); ; foreach…
在使用JMeter进行性能测试时,以下情况经常出现: 1.测试过程中,指定运行的线程数.指定运行循环次数不断改变: 2.访问的目标地址发生改变,端口发生改变,需要改写脚本. 上面的问题在GUI中,直接在脚本上进行修改即可,但很繁琐. 而且性能测试自动化是以非GUI方式运行的,若要修改测试计划非常麻烦. 解决方法: 1.运行线程数 JMeter测试计划在运行Sampler之前先加载配置文件(jmeter.properties,system.properties等),读取属性,所以那么我们可以借助属…
jmeter参数化部分参考上一篇 shell参数说明:$1线程数,$2:全部并发数rampup时间,$3:脚本持续运行时间,$4:每次脚本循环持续时间 $5:所以循环持续时间 #!/bin/bash REPORT_TIME=`date '+%Y%m%d%H%M%S'` jmeter_basedir=/Users/lyh/Desktop/dubbo-performance-testing/apache-jmeter-2.13 report_icon=$jmeter_basedir/extras/c…
关于JMeter线程组中线程数,Ramp-Up Period,循环次数之间的设置概念 笔者是个刚刚踏入压力测试领域不到2个月的小菜,这里分享一下线程组中3个参数之间关系的个人见解,不喜请!喷!,望大家给出宝贵的想法. 假设: 线程数:n Ramp-Up Period:T (有人称之为启动时间,有人说是准备时长,看个人喜好) 循环次数:a 若每个循环运行时间是 t 当时间到 S = (T- T/n)时,最后一个线程启动,若要使所有线程同时运作,则需要在最后一个线程启动的时候第一个线程仍未关闭,为达…
关于JMeter线程组中线程数,Ramp-Up Period,循环次数之间的设置概念 笔者是个刚刚踏入压力测试领域不到2个月的小菜,这里分享一下线程组中3个参数之间关系的个人见解,不喜请!喷!,望大家给出宝贵的想法. 假设: 线程数:n Ramp-Up Period:T (有人称之为启动时间,有人说是准备时长,看个人喜好) 循环次数:a 若每个循环运行时间是 t 当时间到 S = (T- T/n)时,最后一个线程启动,若要使所有线程同时运作,则需要在最后一个线程启动的时候第一个线程仍未关闭,为达…
最近在学WebSocket,服务端需要监听多个WebSocket客户端发送的消息. 开始的解决方法是每个WebSocket客户端都添加一个线程进行监听,代码如下: /// <summary> /// 监听端口 创建WebSocket /// </summary> /// <param name="httpListener"></param> private void CreateWebSocket(HttpListener httpLis…
一个性能测试请求负载是基于一个线程组完成的.一个测试计划必须有一个线程组.测试计划添加线程组非常简单.在测试计划右键弹出下拉菜单(添加-->Threads(Users)--->线程组)中选择线程组即可. jmeter中 每个测试计划至少需要包含一个线程组,当然也可以在一个计划中创建多个线程组,那么多个线程组之间又会怎样的顺序执行(串行还是并行)?在测试计划下面多个线程是并行执行的,也就是说这些线程组是同时被初始化并同时执行线程组下的Sampler的. 线程组主要包含三个参数:线程数.准备时长(…
背景 在做性能测试的时候,传统方式都是用并发虚拟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站在客户端视角),一般适用于一些网页站点例如首页.H5的压测:而RPS(Requests per second)模式主要是为了方便直接衡量系统的吞吐能力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事务数)而设计的(站在服务端视角),按照被压测端需要达到TPS等量设置相应的RPS,应用场景主要是一些动态的接口API,例如登录.提交订单等等. VU(虚拟用户)和TPS之间也有其逻辑关系,具体请参见本文下方的说明.…
1.设置线程数: 表示10秒内启动50个线程, 运行结果如下:10秒内启动了50个线程 2.设置集合点: Number of Simulated Users to Group by:50,表示集合50个线程后再并发(该数值不能大于线程组的最大数字) Timeout in milliseconds:30000,表示集合等待时间为30秒(该时间要大于线程组的启动时间,否则超时后就不再等待,直接并发.)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