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着色Petri网(CPNS)是一种建模和验证系统的语言,在这些熊中并发性,交互性和同步性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着色Petri网是一种功能编程语言Standard ML结合起来的离散时间建模语言,Petri网为建模提供图形注释以及并发性和同步性的基本的语言基础,Standard ML为数据类型定义 数据操作描述 创建紧凑的可参数话的模型提供基本语言,一个系统的CPN模型是一个代表状态和事件(变迁)的可执行模型,事件可以导致系统改变状态,CPN语言使一组模块来构建一个模型成为可能,这里包括一种时间的…
需要寻找 Petri 网的工具的朋友可以在 http://www.informatik.uni-hamburg.de/TGI/PetriNets/tools/complete_db.html 里面找一找.…
本文转载自liusj2003,如给您带来不便之处,请联系博主. 首先要介绍的的一个非常有名的Petri 网网站--Petri Nets World: http://www.informatik.uni-hamburg.de/TGI/PetriNets/ 我这里介绍的软件大部分在该网站中的Tools and Software中的Petri Nets Tool Database里可以找到相关的链接. Petri网的相关模拟仿真软件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投入商用的案例.但目前每年的国际性…
常用Petri网模拟软件工具简介 首先要介绍的的一个非常有名的Petri 网网站--Petri Nets World:       http://www.informatik.uni-hamburg.de/TGI/PetriNets/ 我这里介绍的软件大部分在该网站中的Tools and Software中的Petri Nets Tool Database里可以找到相关的链接. Petri网的相关模拟仿真软件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投入商用的案例.但目前每年的国际性Petri网学术会…
本文转载自duxw,如给您带来不便之处,请联系博主. 1.Petri网书籍:<petri网导论>,吴哲辉 非常适合初学者.概念清晰,容易理解. 2.工作流书籍:<Workflow Management: Models, Methods and Systems>, Wil van der Aalst 3.Petri网文章:<Petri Nets: Propertie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Tadao Murata,IEEE invited…
Petri网是一种适合于系统描述和分析的数学模型,主要描述异步和并发关系.(或者Petri网是对离散并行系统的数学表示,适用于描述异步的,并发的计算机系统模型.) Petri网模型自然,直观,简单易懂的描述了在分析并行系统的状态行为的技术. Petri网主要用于:计算机协议模型.柔性系统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人工智能.系统分析等领域. Petri网由位置(P),变迁(T),有向弧线,令牌(token)所构成,其中P表示状态元素,T为变化元素,有向弧线既可以由P到T,又可以由T到P,token表示…
TLA+介绍 TLA+(WIKI,官网)是一门领域特定语言,主要用于数理逻辑计算和并发系统的正确性验证.TLA+中的TLA代表的是"行为时序逻辑(Temporal Logic of Actions)",Action 是纯函数:"+"代表"Data Logic".这是由 Dr. Lamport所提出的学说,他也因此获得了2013年图灵奖.Lamport在分布式计算和并发系统领域研究40多年,发布了180多篇高价值论文,是有志于此领域的必读材料.官网…
token方法可用于临时关闭令牌验证,例如: $model->token(false)->create(); 即可在提交表单的时候临时关闭令牌验证(即使开启了TOKEN_ON参数). 大理石构件  …
Java并发编程之验证volatile不能保证原子性 通过系列文章的学习,凯哥已经介绍了volatile的三大特性.1:保证可见性 2:不保证原子性 3:保证顺序.那么怎么来验证可见性呢?本文凯哥(凯哥Java:kaigejava)将通过代码演示来证明为什么说volatile不能够保证共享变量的原子性操作. 我们来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中午去食堂打饭,假设你非常非常的饥饿,需要一荤两素再加一份米饭.如果食堂打饭的阿姨再给你打一个菜的时候,被其他人打断了,给其他人打饭,然后再回过头给你打饭.你选…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分析和移植 一.前言 在实际应用场景,包括PEC的订单流程从下订单到订单派送一直到订单完成都是按照一系列预先规定好的工作流策略进行的.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采用面向过程的编程方法,我们采用的方式无非就是判断当前的工作流状态以及操作步骤来选择工作流分支继续下一步,如果整个工作流从起始到结束所执行的步骤不多的话,采用此方式相当简便,但如果步骤一多起来,或者分支太多以及需要判断的或者切换的状态太多的时候,很容易出错,或者说在原有的工作流分支上新增一个操作步骤,则改起代码来会非常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