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位仲裁技术】的更多相关文章

CAN总线位仲裁技术 只要总线空闲,任何单元都可以开始发送报文. 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就必须将数据快速传送,这就要求数据的物理传输通路有较高的速度.在几个站同时需要发送数据时,要求快速地进行总线分配. 如果2 个或2 个以上的单元同时开始传送报文,那么就会有总线访问冲突.通过使用识别符的位形式仲裁可以解决这个冲突. CAN总线以报文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报文的优先级结合在11位标识符中,具有最低二进制数的标识符有最高的优先级.这种优先级一旦在系统设计时被确立后就不能再被更改.总线读取中的冲突可通…
在多主的通信系统中.总线上有多个节点,它们都有自己的寻址地址,可以作为从节点被别的节点访问,同时它们都可以作为主节点向其他的节点发送控制字节和传 送数据.但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都向总线上发送启动信号并开始传送数据,这样就形成了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就要进行仲裁的判决,这就是I 2C总线上的仲裁. I2C总线上的仲裁分两部分:SCL线的同步和SDA线的仲裁. 1  SCL线的同步(时钟同步) SCL同步是由于总线具有线“与”的逻辑功能,即只要有一个节点发送低电平时,总线上就表现为低电平.当…
前言 在某些需求下,数据的位宽后级模块可能不需要原始位宽宽度,需要截位,而某些需求下,需要进行多个数据的合并操作. 在verilog下,截位操作可如下所示: wire [7:0] w_in; wire [3:0] w_out; assign w_out = win[3:0]; 合并操作可如下所示: wire [3:0] w_in0; wire [3:0] w_in1; wire [7:0] w_out; assign w_out = {w_in1,w_in0}; 所以问题就来了:如何在不写代码的…
返回 自学工业控制网络之路 自学工业控制网络之路1.5-典型的现场总线介绍DeviceNet 2002年10月DeviceNet被批准为中国国家标准GB/T18858.3-2002,并于2003.4.1起实施.目前,Devicenet技术属于"开放DeviceNet厂商协会"ODVA组织所有及推广.ODVA在世界范围拥有300多家著名自动化设备厂商的会员(如Rockwell.ABB.Omron等).我国的ODVA组织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牵头成立,目前正积极推广该技术. 关于Device…
本人用的单片机是STM32F407,其它型号的单片机类似,可做参考! 一.标准CAN协议位时序概念 由于CAN属于异步通讯,没有时钟信号线,连接在同一个总线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会像串口异步通讯那样,节点间使用约定好的波特率进行通讯.同时,CAN还使用“位同步”的方式来抗干扰.吸收误差,实现对总线电平信号进行正确的采样,确保通讯正常.为了实现这个位同步,CAN协议将每个位的时序分解为四段:SS段.PTS段.PSB1段.PBS2段.同时定义最小的时间单位:Tq,四个段的长度用x个Tq表示,加起来就是一个…
ATA/SATA/SCSI/SAS/FC 都是应用于存储领域的总线,在当今的存储系统中,普遍应用的硬盘接口主要有 SATA . SCSI . SAS 和FC , ATA 比较古老,在一些老的低端存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基本上被 SATA 所替代. ♦ ATA 总线 ATA 技术是一个关于 IDE ( 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 )的技术规范族.最初, IDE 只是一项企图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为主要意图的硬盘接口技术. 随着 IDE/EIDE 得到的日益广泛的…
The 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 (AMBA) specification defines an on- chip communications standard for designing high-performance embedded microcontrollers. 高级微控制器总线结构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AMBA)定义了高性能嵌入式微控制器的通信标准. l  A…
一,总线命名规范 1,wishbone总线接口信号都是高电平有限 2,wishbone接口信号都是以 _i ,或者是 _o 结束.i表示输入, o表示输出. ()表示该信号为总线信号,总线位宽可以大于等于1. 二,互联规范  点到点.数据流方式.共享总线.交叉(Crossbar)互连方式 1,点到点 两个IP之间的互联,就是一端是master,一端是slave 2,数据流方式 每个IP核兼有主端和从端.数据从一个IP核传送到下一个,与流水线相似. 3,共享总线的方式 系统中有两个或者多个主设备需…
前言 CAN总线的应用在现在看来越来越广泛,我厂设备从最初的ARM9与ARM7平台.期间升级过度到CortexA8与Cortex M3平台,再到现在的Cortex M4平台,围绕CAN进行了一系列产品的开发,CAN总线的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 CAN总线物理结构与特性 CAN总线网络 CAN总线网络主要挂在CAN_H和CAN_L,各个节点通过这两条线实现信号的串行差分传输,为了避免信号的反射和干扰,还需要在CAN_H和CAN_L之间接上120欧姆的终端电阻,但是为什么是120欧姆呢?那是因为电缆的…
探讨CAN总线的抗干扰能力 CAN总线经近20年的发展已步入壮年期,它不仅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占据一定优势,在其他工业应用上也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这么成功?当人们发现它的局限性,又面临新的总线(例如FlexRay)的挑战时,它的地位还能维持多久?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通信技术本质和CAN总线特性的分析与理解.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应用对带宽与抗干扰的追求,又要快又要正确,当然关键点是适合当前需求的性价比最佳的技术.没有这些追求,可能我们会一直停留在RS232的标准上.当今CAN总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