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交换机Console口属性配置 一.设置通过账号和密码(AAA验证)登陆Console口 进入 Console 用户界面视图 <Huawei>system-view [Huawei]user-interface console 0 [Huawei-ui-console0] 在 Console 用户界面视图下,设置用户验证方式为 AAA 验证 [Huawei-ui-console0]authentication-mode ? aaa AAA authentication none Login…
使用Console线的一端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另一端连接电脑的USB口. 使用驱动精灵安装USB转串口驱动,我电脑上面提示安装的是: Prolific PL2303 USB转串口驱动1.16版 安装完驱动之后重启计算机,打开设备管理器,可以看到已经连接上console线的USB口,起对应的COM口为COM3. 选择端口为Com5(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选择波特率为9600(绝大多数设备默认为9600,但有少数不是,也有可能被人为的修改,如果连不上,可以试试其他的值),然后…
组网图形 图1 通过Console口登录交换机组网图 通过Console口登录交换机简介 通过Console口登录交换机是指使用专门的Console通信线缆将用户PC的串口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相连,在进行相应的配置后实现在本地管理交换机. 该方式是登录交换机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其他登录方式(如:Telnet.STelnet)的基础,适用于首次登录交换机或无法远程登录交换机的场景. 配置注意事项 准备好Console通信线缆.如果用户PC是笔记本电脑或者没有串口的电脑,还需要准备USB转串口的…
最近发现有人不会通过console口连接交换机. 想想当初我还是小白的时候也是如此啊,如是写下教程. 虽然略简单... 1.连线: console线:(Console---usb) 2.安装驱动 (可以使用360直接装驱动) 3.使用软件连接 使用putty登陆:建议使用xshell.…
首先下载并安装minicom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 然后将Console线一端连上交换机的Console口,另一端连上电脑(我这里是通过USB口连接的) 然后查看对应的端口名称: ll /dev/ttyUSB* 得到如下结果: 可以看到我的USB对应端口是"/dev/ttyUSB0" 然后,输入"sudo minicom -s"进行相关配置.(必须是root权限,我因为处在用户态所以加了sudo,如果你在系统态则可以不加sudo)…
一.故障:使用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不上. 处理步骤: 1.先把Console线连接好,一端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另一端连接电脑的USB口. 2.安装Console线驱动,正确安装后,在windows系统中,设备管理器端口(COM和LPT)项目可以查看Console线安装的驱动和端口号.如下图显示的我电脑摸拟COM6口. 3.使用SecureCRT工具,建立快速连接方式,协议设置成Serial,端口设置成COM6与驱动安装的要一致,波特率设置成9600,然后有可能…
Console口登录密码丢失后如何恢复 如果忘记了Console口登录密码,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设置新的Console口登录密码. 通过STelnet/Telnet登录路由器/交换机设置新的Console口登录密码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用户拥有STelnet/Telnet账号并且具有管理员的权限.以下涉及的命令行及回显信息以STelnet登录设备修改Console口密码为例.用户通过STelnet账号登录交换机后,请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配置. # 以登录用户界面的认证方式为密码认证,密码为Hua…
1.开机启动交换机显示Press Ctrl-B to enter Extended Boot menu...0  字样迅速按Ctrl-B进入如下字符介面提示: Press Ctrl-B to enter Extended Boot menu...0 BootRom password: Not required. Please press Enter to continue. Password recovery capability is enabled. BOOT MENU 1. Downloa…
先上段视频,不是在玩游戏哦,是规规矩矩的电信网管企业应用,嗯,全键盘的漫游3D机房: http://www.hightopo.com/guide/guide/core/3d/examples/example_3droom.html 随着PC端支持HTML5浏览器的普及,加上主流移动终端Android和iOS都已支持HTML5技术,新一代的电信网管应用几乎一致性的首选HTML5,当然Flex和Silverlight的遗留系统依然存活着,如果不考虑移动终端,不考虑将来维护人员难找,不考虑需要承载成千…
先上段视频,不是在玩游戏哦,是规规矩矩的电信网管企业应用,嗯,全键盘的漫游3D机房: 随着PC端支持HTML5浏览器的普及,加上主流移动终端Android和iOS都已支持HTML5技术,新一代的电信网管应用几乎一致性的首选HTML5,当然Flex和Silverlight的遗留系统依然存活着,如果不考虑移动终端,不考虑将来维护人员难找,不考虑需要承载成千上万的网元数量,不考虑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前途,哪怕其各自父母adobe和ms都已弃之,其实Flex和Silverlight作为企业应用方案技术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