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通信网络基础】的更多相关文章

TCP/IP是互联网相关的各类协议族的总称. TCP/IP的分层管理 分层的优点:如果只有一个协议在互联网上统筹,某个地方修改就要把所有的部分整体换掉,采用分层则只需要改变相应的层.把各个接口部分规划好,每个层次的内部设计就可以自由改动了 按层次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决定了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的通信活动,比如:FTP(File Trane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和DNS(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服务就是其中两类, HTT…
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7个阶段1)批处理服务器一次只能处理一批程序指令2)分时服务器可以分时为多台客户端服务3)计算机之间通信计算机之间由通信线路连接,互相通信4)计算机网络的产生通过分组交换技术,在不同厂商的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5)互联网的普及轻量级个人电脑的产生;电子邮件(E-mail),万维网(WWW)的普及6)物联网电脑,电视,手机,电话,家用电器等设备的联网7)网络安全 2.通信协议1)CPU和OSCPU(中央处理器),调度执行程序OS(操作系统),CPU管理,计算机外围设备管理,程序运行…
TCP/IP协议栈 在网络中实际使用的是TCP/IP,OSI是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栈 –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栈 – 利用一组协议完成OSI所实现的功能 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引用自:http://www.2cto.com/net/201310/252965.html   OSI和TCP/IP是很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网络基础知识,理解得透彻对运维工程师来说非常有帮助.今天偶又复习了一下:   (1)OSI七层模型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作为一个合格的运维人员,一定要熟悉掌握OSI七层网络和TCP/IP五层网络结构知识. 废话不多说!下面就逐一展开对这两个网络架构知识的说明:一.OSI七层网络协议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1)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2)每层应当有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3)每层功能的选择应该有助于制定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4)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节省跨过接口的通信量.5)层数应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但也…
 reference:https://www.cnblogs.com/kevingrace/p/5909719.html https://www.cnblogs.com/awkflf11/p/9190309.html 作为一个合格的运维人员,一定要熟悉掌握OSI七层网络和TCP/IP五层网络结构知识. 废话不多说!下面就逐一展开对这两个网络架构知识的说明:一.OSI七层网络协议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
在<在深谈TCP/IP三步握手&四步挥手原理及衍生问题—长文解剖IP>里面提到 单个TCP包每次打包1448字节的数据进行发送(以太网Ethernet最大的数据帧是1518字节,以太网帧的帧头14字节和帧尾CRC校验4字节 seq编码,在RFC793中,建议ISN和一个假的时钟绑在一起,这个时钟会在每4微秒对ISN做加一操作,直到超过2^32 据此推算,貌似单一线路,网络传输速度也就1.5*(1/4*10^6) = 375M/bs 对此的论据是:segments packets fra…
TCP/IP 通信又叫socket 通信,是基于TCP/IP协调面向连接的一个数据传输技术.是属于OSI国际标准的传输层,三次握手 提供数据,有序,安全,端到端的传输和接收.它有三个主要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包协议(UDP)和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通过socket 连接,建立起一条网络线路,数据就可以流通了.包括短连接,和长连接两种情况,短连接:在每一次建立连接传输完报文后,就会断开,长连接:在每一次建立连接传输完报文后,并不会断开,需要不断的发送检测包来保持socke…
1.什么是TCP/IP协议? 网络编程协议有很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al/Internet Protoal 传输控制协议/英特网互联协议) TCP/IP协议层次结构比较简单,共分为四层,如图所示: TCP/IP共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每层分别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链路层:链路层是定义物理传输通道,通常是对某些网络连接设备的驱动协议,例如针对光纤,网线提供的驱动. 网络层:网络层是整个TCP/IP协议的核心…
第4章 TCP/IP通信案例:访问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 4.2 部署代理服务器 书中为了演示访问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的全过程,使用了squid代理服务器程序模拟了一个代理服务器. 这里了解了一下HTTP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有三种代理服务器: 正向代理服务器.客户的每次请求都将会直接发送到该代理服务器,并由代理服务器来请求目标资源,服务端并不知道真正客户端的身份,只是把数据交给了代理服务器.案例是搭在国外的VPN. 反向代理服务器.用代理服务器来接收Internet上的连…
第四章 TCP/IP通信案例 HTTP代理服务器的大致工作原理        在HTTP通信链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常存在某些中转代理服务器.它们提供对目标资源的中转访问.一个HTTP请求可能被多个代理服务器转发,后面的代理府服务器称为前面服务器的上游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安装使用方式和作用分为:正向代理服务器 和 反向代理服务器. 正向代理服务器要求客户端自己设置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客户每次请求都将直接发送到代理服务器上,再由代理服务器来请求目标资源.就好比翻墙看国外网站一样. 反向代理服务器是设…
可以先了解一下Boost asio基本概念,以下是Boost asio实现的同步TCP/IP通信: 服务器程序部分,如果想保留套接字之后继续通信,可以动态申请socket_type,保存指针,因为socket_type貌似不能拷贝: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boost/asio.hpp> using namespace boost::asio; using namespace std;…
可以先了解一下Boost asio基本概念,以下是Boost asio实现的异步TCP/IP通信: 服务器: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boost/shared_ptr.hpp> #include <boost/asio.hpp> #include <boost/asio/placeholders.hpp> #include <boost/system/err…
/* 此程序是tcp/ip通信服务器端程序,测试运行在redhat5上 重构readline函数,解决粘包问题——利用“\n”识别一个消息边界 */ #include<stdio.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arpa/inet.h> #include<unistd.h> #include<fcntl.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此程序是tcp/ip通信的客户机端程序, 测试运行在redhat6系统上 重构readline函数,解决粘包问题——利用“\n”识别一个消息边界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arpa/inet.h> #include<netine…
1.应用程序处理 (1)A用户启动邮件应用程序,填写收件人邮箱和发送内容,点击“发送”,开始TCP/IP通信: (2)应用程序对发送的内容进行编码处理,这一过程相当于OSI的表示层功能: (3)由A用户所使用的邮件软件决定何时建立通信连接.何时发送数据的管理,这一过程相当于OSI的会话层功能: (4)现在可以发送了,就在发送的那一刻,建立连接,通过这个TCP连接发送数据.首先是将应用层数据发送给下一层的TCP,再做实际转发处理. 2.TCP模块的处理 传输层TCP负责建立连接.发送数据以及断开连…
TCP/IP封装过程: 端口号: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知名端口号(1~1023)来识别应用程序,(TCP)21.23.25,(UDP)53.69.161 TCP报文格式: 字节号:TCP把连接中发送的所有数据字节都编上号,产生一个随机数作为第一个字节的编号 序号字段:4字节,序号字段的值则指本段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即表示报文段携带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 确认号字段:4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即把正确收到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1 首部长度:4字节,指…
TCP/IP是如何通信的呢? 请看图 用TCP/IP协议族通信时,会通过分层顺序与对方进行通信.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走,接受层从链路层往上走. 客户端为了浏览界面在应用层发送请求,为了方便传输在传输层的TCP协议把应用层发来的数据分割,并在每个报文上标记序号和端口号后转发给网络层 在网络层的IP协议增加作为通信目的地的MAC地址后转发给链路层 接收端的服务器在链路层接收数据,按序往上层传送到应用层,这就是真正接收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 请看下图加以理解 发送端在层和层之间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一定…
socket.TLI.STREAM管道和FIFO为访问局部和全局IPC机制提供广泛的接口.但是,有许多问题与这些不统一的接口有关联.比如类型安全的缺乏和多维度的复杂性会导致成问题的和易错的编程.ACE的IPC SAP类属提供了统一的层次类属,对那些麻烦而易错的接口进行封装.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IPC SAP被设计用于改善通信软件的正确性.易学性.可移植性和可复用性. IPC SAP类属 根据底层使用的不同IPC接口,IPC SAP类被划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属,图2-1描述了这一划分.ACE_IPC_…
IP地址的编址方法--IP地址+掩码地址=网络地址 分类的IP地址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即IP地址::=(定义为){<网络号>,<主机号>} IP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IP地址为全0(代表网络地址表示整个网络,即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和全1(地址为广播地址,以帮助所有设备打开和处理信息)的两个地址保留用于特殊目的 A类IP地址:网…
导言:本篇作为理论基础,将向我们讲述TCP/IP的基本原理以及重要的协议细节,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TCP/IP在LINUX上的实现. OSI参考模型及TCP/IP参考模型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而发展起来的,它分为如图3-1所示的七层.当卫星和无线网络出现以后,现有的协议在和这些网络互联时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参考体系结构,能无缝地连接多个网络.这个体系结构就是TCP/IP参考模…
OSI七层模型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层…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呆呆熊一点通”,作者:呆呆 开篇语 前两年, 就买了<TCP/IP网络编程>这本书, 由于自身基础薄弱, 只是走马观花翻阅了几张. 后来工作了这些年, 越来越感到瓶颈期已经来临, 再花式的 curd 也俘获不了领导的芳心了. 于是, 打算仔细学习下 <TCP/IP网络编程>, 为了让自己更深刻记忆, 特做笔记. 创建套接字(socket) #include <sys/scoket.h>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
利用TCP/IP协议族进行网络通信时,会通过分层顺序与对方进行通信,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走,接收端则往应用层方向走. 我们用HTTP进行举例 客户端在应用层发出想要看到某个web页面的http请求.HTTP协议 为传输方便,传输层利用TCP协议将从应用层处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割,并在各个报文上打上标记序号,及端口号转发给网络层. 在网络层IP协议增加作为目的地址的MAC地址转发给链路层,这样一来,发往网络的通信请求就准备齐全了. 接收端的服务器在链路层接收到数据,按层往上层发送,一直到应用层.当传输…
重点参考长链接http://blog.csdn.net/fengyuzhengfan/article/details/38830115 http://blog.csdn.net/Jsagacity/article/details/78531819# http://www.runoob.com/w3cnote/android-tutorial-socket1.html 1 电脑(或ESP8266)连接WIFI,建立服务 192.168.3.8  8080 1.1 查看电脑地址 1.2 电脑建立服务…
TCP/IP网络分层模型 第一层叫“链接层”(link layer),负责在以太网.WiFi这样的底层网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工 作在网卡这个层次,使用MAC地址来标记网络上的设备,所以有时候也叫MAC层. 第二层叫“网际层”或者“网络互连层”(internet layer),IP协议就处在这一层.因为IP协议定 义了“IP地址”的概念,所以就可以在“链接层”的基础上,用IP地址取代MAC地址,把许许多 多的局域网.广域网连接成一个虚拟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找设备时只要把IP地址再“翻 译”成M…
1)为什么使用SuperSocket? 性能高,易上手.有中文文档,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在业务逻辑上,SuperSocket有效的利用自己的协议解决粘包 2)SuperSocket的协议内容? 命令 body  列如:TestCommand 1 2 3)怎样在Net下使用 SuperSocket? 1)新建项目命名为SuperSocketWeb 2)引用程序集->NuGet工具搜索安装SuperSocket,SuperSocket.Engine两个组件 3)下载测试工具SocketTool 官…
TCP协议利用网络层I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通信服务,解决分组的重传和排序问题,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基于字节流的服务. 对等TCP传输实体间的通信具有如下特征: 全双工 只支持两个端口之间的通信,即只支持单一广播 基于字节流…
ICMP(IP辅助协议)--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报文种类:ICMP差错报文(终点不可达.时间超过等5种)和ICMP询问报文(回送请求和回答请求.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报文2种) ICMP是一种集差错报告与控制于一身的协议,被封装在IP数据报里,用来发送差错和控制信息 ICMP不是高层协议,而是IP层协议 PING:用来测试两个主机的连通性:使用ICMP回送请求和回送回答报文: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ICMP的例子,没有通过运输层的TCP或UDP ARP(IP辅助协议)--地址解析协议.逆地址解析协…
网络层的IP协议提供不可靠通信服务.TCP协议则解决了分组的重传和排序问题. TCP通信特征 : 1)全双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2)只支持两个端口之间的通信 3)基于字节流.对端无法知道报文的边界.例如发送4个512字节的数据,接收方并不清楚是4个512或是2个1024   TCP通信流程       来自为知笔记(W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