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3的IP核的使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对视频处理方面. 下面接收DDR3 的IP 核的生成步骤. 1. 选择DDR IP核的生成路径.名字以及哪种语言之后就可以设置DDR IP 的参数了. 2.选择存储大小,可以选择1G.2G.4G或custom. 操作时钟选择(如果速度等级为8,则就没得选择只有跑到300M). Memory Type 选择on_board_memory,就是焊接在板子上的DDR 芯片.memory data bus size 定义了数据总线的宽度. configuration…
—— 远航路上ing 整理于 博客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在上节建立完工程之后,要想明确DDR IP的使用细节,最好是做仿真.然后参考仿真来控制IP 核. 仿真的建立: 1.在IP核内的以下路径找到以下三个文件加入并设置为仅仅仿真.这三个文件的作用是作为外部监视和仿真头文件(test_mem_ctrl). 2.在IP核内部的以下路径内将以下两个文件加入到工程里,设置为仅仅仿真.这两个文件的作用是模拟外部DDR器件,并存储数据. . 3.加入之后,基本就是下图这样的了. 4.然后建立仿真工程.并调用…
本文由远航路上ing 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这节笔记记录IP核的生成以及参数设置. 先再IP库里下载安装Framebuffer 的ipcore 并安装完毕. 一.IP核的生成: 1.先点击IP核则右边会出现生成对话框: 按箭头指示顺序进行设置:要设置生成ip核的路径(可以新建一个文件夹ipcore来放置IP核,若有多个IP核则在ipcore下分别建立文件夹),IP核的名字,以及语言的类型:verilog或VHDL.最后点击Customize. 2. 在上一步设置之后会出现下面的设置界面,先设置…
本文由远航路上ing 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学习使用以及调试Framebuffer IP 核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调试的时候总想记录些东西,可是忙的时候就没有时间来写,只有先找个地方记录下,以后再总结.所以找这个时间好好的记录学习下.更加详细可以参考datasheet. Framebuffer IP核总体概括以及结构示意图如下: Framebuffer IP核的作用是帧率的提升,支持静态(固定分辨率)和动态(可变分辨率,设置最大分辨率)两种模式.同时也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转换功能.输入输出管脚以及和…
最近在调试LATTICE  FPGA 做的视频板子,颇不顺利,所以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的参考: 1.FPGA的IO口不是所有的都是双向的,有些有特殊作用的是单向的. 在查阅 LatticeECP3-17EAPinout.CSV 之后, 发现在LEF3-17EA-FN484C中,有以下几个管脚是单向的: C4  G7  G6     : jtag 管脚 C14  C15  B15   B16  :编程管脚 K1   L5   L1   K6   N17  M18   :PLL的反馈(fb)管脚 AB2…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0161493/article/details/77658599   目录(?)[+]   之前用serdes一直都是跑的比较低速的应用,3.125Gbps,按照官方文档一步一步来都没出过什么问题,这次想验证一下K7系列GTX最高线速8Gbps,看看xilinx的FPGA是不是如官方文档所说. GTX速度到底可以跑到多少 关于器件速度的问题首先找到 ds182->Kintex-7 FPGAs…
今天看了本<系统晶片设计-使用NIOS>这本书,看到VGA IP核的设计不错,特移植到Cyclone III上来,试验一下效果. 顶层代码:binary_VGA.v module binary_VGA ( iDATA, oDATA, iADDR,iWR, iRD, iCS, iRST_N, iCLK, VGA_R, VGA_G, VGA_B, VGA_HS, VGA_VS, VGA_SYNC, VGA_BLANK, VGA_CLK ); output [:] oDATA; input [:]…
ZYNQ的优势在于通过高效的接口总线组成了ARM+FPGA的架构.我认为两者是互为底层的,当进行算法验证时,ARM端现有的硬件控制器和库函数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外设,而不像FPGA设计那样完全写出接口时序和控制状态机.这样ARM会被PL端抽象成“接口资源”:当进行多任务处理时,各个PL端IP核又作为ARM的底层被调用,此时CPU仅作为“决策者”,为各个IP核分配任务:当实现复杂算法时,底层算法结构规整可并行,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而上层算法则完全相反,并且控制流程复杂,灵活性高.因此PL实现底层算…
由 judyzhong 于 星期五, 09/08/2017 - 14:58 发表 概述   Vivado在设计时可以感觉到一种趋势,它鼓励用IP核的方式进行设计.“IP Integrator”提供了原理图设计的方式,只需要在其中调用设计好的IP核连线.IP核一部分来自于Xilinx官方IP:一部分来自于第三方IP,其中有的是在网络上开源的:另一部分就是自己设计的IP.有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的一个设计反复用到以后的工程中,利用Vivado的“IP Package”将其封装起来,再以后的工程中直接调用…
概述   Vivado在设计时可以感觉到一种趋势,它鼓励用IP核的方式进行设计.“IP Integrator”提供了原理图设计的方式,只需要在其中调用设计好的IP核连线.IP核一部分来自于Xilinx官方IP:一部分来自于第三方IP,其中有的是在网络上开源的:另一部分就是自己设计的IP.有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的一个设计反复用到以后的工程中,利用Vivado的“IP Package”将其封装起来,再以后的工程中直接调用即可.   本文致力于讲述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封装为IP核,以及示范一下如何在其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