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语言之 生产者消费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简易的生产者消费模型,通过管道[也可以理解为队列],管道是先进先出,主要是理解chan 生产者使用make将chan初始化,并且设置chan长度,如果不设置,生产者就写入不了通道 go 是使用线程开始,并且使用多核(这个感觉会比python好) 欢迎大家一起指导学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package main   import (…
队列:先进先出 #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Queue # Q = Queue(4) # Q.put('a') # Q.put('b') # Q.put('b') # Q.put('c') # print(Q.get()) # print(Q.get()) # print(Q.get()) # print(Q.get()) 生产者消费模型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Queue import random,time de…
爬取python岗位智联招聘 这里爬取北京地区岗位招聘python岗位,并存入EXECEL文件内,代码如下: import json import xlwt import requests from queue import Queu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def producer(q,path): res1 = requests.get(path, headers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IPC机制:(解决进程间的数据隔离问题) 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inication) 创建共享的进程列队,Queue 是多进程的安全列队,可以使用Queue 实现多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 底层实现:管道+锁的方式实现 # Queue([maxsize]) 创建共享的进程队列.maxsize是队列中允许的最大项数.如果省略此参数,则无大小限制.底层队列使用管道和锁定实现.另外,还需要运行支持线程以便队列中的数据传输到底层管道中. Queue的实例q具有以下方法: q.…
1.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进程,线程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承担了所有的计算任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理者,它负责任务的调度.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统领整个计算机硬件:那么操作系统是如何进行任务调度的呢? 1.1 任务调度 大部分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的任务调度是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抢占式调度方式,也就是说一个任务执行一小段时间后强制暂停去执行下一个任务,每个任务轮流执行.任务执行的一小段时间叫做时间片,任务正在执行时的状态叫运行状态,任务执行一段时间后强制暂停去执行下一个任务,被暂停…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进程间通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原理十分简单,但自己用语言实现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用一系列代码来展现在编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最优解决方案. /* 单生产者.单消费者生产烤鸭 */class Resour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count = 1; //计数器,记录有多少只烤鸭被生产及消费 private boolean flag = false; //停止标记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et…
4.线程 1.语法 2.join 3.线程锁之Lock\Rlock\信号量 4.将线程变为守护进程 5.Event事件 * 6.queue队列 * 7.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4.6 queue队列 queue非常有用,当信息必须安全的在多个线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时候就应该想到queue 所以,queue它能保证数据被安全的在多个线程之间进行交换,那他就是天生的线程安全. queue有那么几种: class queue.Queue(maxsize=0) # 先入先出 class queue.LifoQ…
一.paramiko模块 他是什么东西? paramiko模块是用python语言写的一个模块,遵循SSH2协议,支持以加密和认证的方式,进行远程服务器的连接. 先来个实例: import paramiko # 创建SSH对象 ssh = paramiko.SSHClient() # 允许连接不在know_hosts文件中的主机 ssh.set_missing_host_key_policy(paramiko.AutoAddPolicy()) # 连接服务器 ssh.connect(hostna…
转自:http://www.importnew.com/27063.html 考查Java的并发编程时,手写“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一个经典问题.有如下几个考点: 对Java并发模型的理解 对Java并发编程接口的熟练程度 bug free coding style 本文主要归纳了4种写法,阅读后,最好在白板上练习几遍,检查自己是否掌握.这4种写法或者编程接口不同,或者并发粒度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在使用或实现BlockingQueue.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网上有很多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
本文基本内容 多道技术 进程 线程 协程 并发 多线程 多进程 线程池 进程池 GIL锁 互斥锁 网络IO 同步 异步等 实现高并发的几种方式 协程:单线程实现并发 一 多道技术 产生背景 所有程序串行 导致资源浪费 多道技术的目的就是让多个程序并发执行 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提高计算机效率 1.1 空间复用 时间复用 空间复用 指的是 同一时间 内存中加载多个不同程序数据, 每个进程间内存区域相互隔离,物理层面的隔离 时间复用 切换+保存 切换条件 1 一个进程执行过程中遇到了IO操作 切换到其他…
学习java的多线程的时候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例子,最近在研究go语言协程,发现go提供的sync包中有很多和java类似的锁工具,尝试着用锁工具配合协程实现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例子: 其实go官方文档不建议我们使用"锁"的方式来实现同步的操作,文档描述是: "sync包提供了基本的同步基元,如互斥锁.除了Once和WaitGroup类型,大部分都是适用于低水平程序线程,高水平的同步使用channel通信更好一…
简介:介绍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及go简单实现的demo. 一.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某个模块(函数等〉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协程.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该模式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大概的结构如下图. 假设你要寄一件快递,大致过…
消息队列 创建 ''' Queue是模块multiprocessing中的一个类我们也可以这样导入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Queue,创 建时queue = Queue(队列长度) ''' import multiprocessing queue = multiprocessing.Queue(队列长度) 方法 方法 描述 put 变量名.put(数据),放入数据(如队列已满,则程序进入阻塞状态,等待队列取出后再放入) put_nowait 变量名.put_now…
线程并发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1.两个进程对同一个内存资源进行操作,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消费者. 2.生产者往共享内存资源填充数据,如果区域满,则等待消费者消费数据. 3.消费者从共享内存资源取数据,如果区域空,则等待生产者填充数据. 4.生产者的填充数据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行为不可在同一时间发生. 下面用Windows的信号量以及线程等API模拟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100 #d…
第23章 java线程通信--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案例 1.案例: package com.rocco; /**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涉及到几个类 * 第一,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类,即主类 * 第二,既然是生产者.消费者,那么生产者类和消费者类就是必须的 * 第三,生产什么,消费什么,所以物品类是必须的,这里是馒头类 * 第四,既然是线程,那么就不是一对一的,也就是说不是生产一个消费一个,既然这样,多生产的往哪里放 * 现实中就是筐了,在计算机中也就是数据结构,筐在数据结构中最形象的就是栈了,因…
Queue是什么 队列,是一种数据结构.除了优先级队列和LIFO队列外,队列都是以FIFO(先进先出)的方式对各个元素进行排序的.无论使用哪种排序方式,队列的头都是调用remove()或poll()移除元素的.在FIFO队列中,所有新元素都插入队列的末尾. Queue中的方法 Queue中的方法不难理解,6个,每2对是一个也就是总共3对.看一下JDK API就知道了: 注意一点就好,Queue通常不允许插入Null,尽管某些实现(比如LinkedList)是允许的,但是也不建议. Blockin…
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一种重要的模型,基于等待/通知机制.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描述的是有一块缓冲区作为仓库,生产者可将产品放入仓库,消费者可以从仓库中取出产品,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关注的是以下几个点: 1.生产者生产的时候消费者不能消费 2.消费者消费的时候生产者不能生产 3.缓冲区空时消费者不能消费 4.缓冲区满时生产者不能生产 生产者/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型,它的优点在于: 1.解耦.因为多了一个缓冲区,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不直接相互调用,这一点很容易想到,这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码发生变化,…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这些在多线程中被经常用到的保留关键字,在实际开发的时候很多时候却并没有被大家重视.本文对这些关键字的使用进行了描述. 在 Java 中可以用 wait.notify 和 notifyAll 来实现线程间的通信..举个例子,如果你的Java程序中有两个线程——即生产者和消费者,那么生产者可以通知消费者,让消费者开始消耗数据,因为队列缓冲区中有内容待消费(不为空).相应的,消费者可以通知生产者可以开始生成更多的数据,因为当它消耗掉某些数据后缓冲区不再…
业界用的比较广泛,多线程之间进行同步数据的方法,解决线程之间堵塞,互相不影响. server --> 生产者 client --> 消费者 在一个程序中实现又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 ,生产者不断生产,消费者不断消费,达到并行数据安全完整交互的目的. 所以会有消息队列的关键字产生,队列是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例如:吃包子例子,生产慢,消费快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 import threading, timeimport Queuei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ns_code/article/details/17249321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线程模型中的经典问题: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共用同一存储空间,生产者向空间里生产数据,而消费者取走数据. 这里实现如下情况的生产--消费模型: 生产者不断交替地生产两组数据"姓名--1 --> 内容--1","姓名--2--> 内容--2",消费者不断交替地取得这两组数据,这里的"姓名--1&quo…
一,互斥锁,同步锁 进程之间数据不共享,但是共享同一套文件系统,所以访问同一个文件,或同一个打印终端,是没有问题的, 竞争带来的结果就是错乱,如何控制,就是加锁处理 part1:多个进程共享同一打印终端 #并发运行,效率高,但竞争同一打印终端,带来了打印错乱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import os,time def work(): print('%s is running' %os.getpid()) time.sleep(2) print('…
'''1,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比喻的是程序中负责产生数据的任务 消费者:比喻的是程序中负责处理数据的任务 生产者->共享的介质(队列)<-消费者 2,为何用 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解耦合,生产者可以不停地生产,消费者也可以不停地消费 从而平衡了消费者地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提升了程序整体运行地效率 什么时候用? 当我们地程序中存在明显的两类任务,一类负责产生数据,另一类负责处理数据 此时我们就应该考虑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来提升程序地效率 '''from multiprocessing…
研究了下multiprocessing.managers,略有收获,随笔一篇: 核心思路是构造一个manager进程,这个进程可以通过unix socket或tcp socket与其它进程通信:因为利用了socket,所以通信的进程间不要求具备父子关系,甚至可以跨主机(通过tcp socket): 通过manager进行数据结构共享,可以应用于很多的IPC场景:这里只做一个示例,在manager内维护一个队列,做为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的消息队列: # coding:utf-8 import os…
进程部分 一:进程间通信IPC机制:由于进程之间的内存空间是相互隔离的,所以为了进程间的通信需要一个共享的内存空间, 但是共享带来的问题是数据在写的时候就不安全了,所以需要一种机制既有能共享的内存 空间,又能解决锁的问题. 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叫管道,另一种叫队列.其中队列就是管道加锁实现的.这两种方式 占用的都是内存空间,但是管道无法解决锁的问题,所以还是要选择队列.例图1: 二: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1: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代指生产数据的任务 消费者:代指处理数据的任务 该模型的…
一.进程锁(同步锁/互斥锁) 进程之间数据不共享,但是共享同一套文件系统,所以访问同一个文件,或同一个打印终端,是没有问题的, 而共享带来的是竞争,竞争带来的结果就是错乱,如何控制,就是加锁处理. 例子 #并发运行,效率高,但竞争同一打印终端,带来了打印错乱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import os,time def work(): print('%s is running' %os.getpid()) time.sleep(2) print('…
参考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xiao987334176/p/9025072.html#autoid-1-1-0 进程同步(multiprocess.Lock.Semaphore.Event) 锁 —— multiprocess.Lock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千方百计实现了程序的异步,让多个任务可以同时在几个进程中并发处理,他们之间的运行没有顺序,一旦开启也不受我们控制.尽管并发编程让我们能更加充分的利用IO资源,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 当多个进程使用同一份数据…
一.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我们去超市商店等地购买商品时,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说自己是消费者,而超市的各大供货商.工厂等,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我们的生产者.如此一来,生产者有了,消费者也有了,那么将二者联系起来的超市又该作何理解呢?诚然,它本身是作为一座交易场所而诞生. 上述情形类比到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某个线程或模块的代码负责生产数据(工厂),而生产出来的数据却不得不交给另一模块(消费者)来对其进行处理,在这之间使用了队列.栈等类似超市的东西来存储数据(超市),这就抽象除了我们的生产者/消费…
1.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 —— 生产数据的人 消费者 —— 消费数据的人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供销数据不平衡的现象.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Queue def consumer(q): while True: obj = q.get() print(f'消费了一个数据{obj}') time.sleep(random.randint(1, 3)) if __name__ == "__main…
一. 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 在并发编程中使用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并发问题.该模式通过平衡生产线程和消费线程的工作能力来提高程序的整体处理数据的速度. 二. 为什么要使用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 在线程世界里,生产者就是生产数据的线程,消费者就是消费数据的线程.在多线程开发当中,如果生产者处理速度很快,而消费者处理速度很慢,那么生产者就必须等待消费者处理完,才能继续生产数据.同样的道理,如果消费者的处理能力大于生产者,那么消费者就必须等待生产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引入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
进程同步: 1. 锁 (重点)    锁通常被用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同步访问.为每一个共享资源创建一个Lock对象,当你需要访问该资源时,调用acquire方法来获取锁对象(如果其它线程已经获得了该锁,则当前线程需等待其被释放),待资源访问完后,再调用release方法释放锁 Lock  先异步, 到共同区域的时候同步, 一次只能有一个进程执行加锁的程序, 避免错乱.  由并发变成串行, 牺牲效率,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import json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