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POI大数据量Excel解决方案】的更多相关文章

全文转载自:jinshuaiwang的博客 目前处理Excel的开源javaAPI主要有两种,一是Jxl(Java Excel API),Jxl只支持Excel2003以下的版本.另外一种是Apache的Jakarta POI,相比于Jxl,POI对微软办公文档的支持更加强大,但是它使用复杂,上手慢.POI可支持更高的Excel版本2007.对Excel的读取,POI有两种模式,一是用户模式,这种方式同Jxl的使用很类似,使用简单,都是将文件一次性读到内存,文件小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当文件大的…
1. Excel2003与Excel2007 两个版本的最大行数和列数不同,2003版最大行数是65536行,最大列数是256列,2007版及以后的版本最大行数是1048576行,最大列数是16384列. excel2003是以二进制的方式存储,这种格式不易被其他软件读取使用:而excel2007采用了基于XML的ooxml开放文档标准,ooxml使用XML和ZIP技术结合进行文件存储,XML是一个基于文本的格式,而且ZIP容器支持内容的压缩,所以其一大优势是可以大大减小文件的尺寸. 2. 大批…
文章内容列表:1. 场景:2. 解决方案3. WCF契约与服务实现设计静态图4. WCF契约与服务实现设计详细说明6. 服务端启动服务代码:7. 客户端代码8.   WCF大数据量传输解决方案源码下载 1. 场景: WCF在网络传输中,大数据量传输造成网络阻塞,宽带无法承受: 2. 解决方案 解决WCF在网络传输中的大数据量问题: A.需要把相关数据序列化成字节流,再对字节流进行压缩,再进行传输,到了客户端再做反向操作便可获得原始数据. B.如果压缩后的数据仍然较大时,可以再压缩流后,再对流进行…
另一篇文章http://www.cnblogs.com/tootwo2/p/8120053.html里面有xml的一些解释. 大数据量的excel一般都是.xlsx格式的,网上使用POI读写的例子比较多,但是很少提到读写非常大数据量的excel的例子,POI官网上提到XSSF有三种读写excel,POI地址:http://poi.apache.org/spreadsheet/index.html.官网的图片: 可以看到有三种模式: 1.eventmodel方式,基于事件驱动,SAX的方式解析ex…
POI3.8的SXSSF包是XSSF的一个扩展版本,支持流处理,在生成大数据量的电子表格且堆空间有限时使用.SXSSF通过限制内存中可访问的记录行数来实现其低内存利用,当达到限定值时,新一行数据的加入会引起老一行的数据刷新到硬盘. 比如内存中限制行数为100,当行号到达101时,行号为0的记录刷新到硬盘并从内存中删除,当行号到达102时,行号为1的记录刷新到硬盘,并从内存中删除,以此类推. rowAccessWindowSize代表指定的内存中缓存记录数,默认为100,此值可以通过 new SX…
使用场景:         当你有一个Excel文件,需要把其中的数据高速录入到数据库中,文件中包含10万条以上数据. 设计方案:        我们将整个过程分成三个阶段,A(装载Excel文件).B(读取Excel文件中的数据).C(数据入库).一种方法是常规的,ABC三个阶段顺序执行,直到全部数据入库.入库采用数据库的批量插入操作,以便提高效率.这个方案我使用装载Excel文件较快的fastexcel组件来完成A阶段,实验结果是,我将Excel中的两个Sheet全部13万条数据(每条3列)…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tootwo2/p/6683143.html…
var worksheet = workbook.Worksheets["工作表1"]; var maxN = worksheet.Range["A1"].End[excel.XlDirection.xlDown].Row; //从A1向下查找最低下的一个数据行的坐标 object[,] arr = worksheet.Range["A2:H" + maxN].Value2;…
最好使用python3 64位 对excel的修改操作: from openpyxl import load_workbook import time #打开一个excel表格.xlsx wb = load_workbook(filename) #指定sheet页 sheet = wb['sheet'] #获取最大行数 rows = sheet.max_row #循环修改某一列单元格内容 for i in range(1,rows+1): #最好能休息一下,超过6w行容易出错 time.slee…
https://www.cnblogs.com/wxlevel/p/748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