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_NODELAY】的更多相关文章

TCP/IP之Nagle算法与40ms延迟提到了Nagle 算法.这样虽然提高了网络吞吐量,但是实时性却降低了,在一些交互性很强的应用程序来说是不允许的,使用TCP_NODELAY选项可以禁止Nagle 算法.禁止Nagle后应用程序向内核递交的每个数据包都会立即发送出去.但是禁止Nagle,网络传输仍然受到TCP确认延迟机制的影响. CORK意思是塞子,TCP中的CORK意思是将连接塞住,使得数据先不发出去,等到拔去塞子后再发出去.设置该选项后,内核会尽力把小数据包拼接成一个大的数据包(一个M…
启用TCP_NODELAY的情况下: 客户端程序C连接到服务器程序S: C仅接受数据,S仅发送数据 S循环调用send发送长度很小的数据包比如:10字节; 在C上用任务管理器查看到C的上行流量大约是下行流量的1/3左右 问题: C没有发送任何数据为啥有那么多的上行流量? 分析: 关闭TCP_NODELAY,每次调用send数据包都会立即发送,接受方回复更多的ACK,导致接受方发送了大量的回馈包 启用TCP_NODELAY后,虽然send的次数和数据包一样,但这些小数据包会被缓冲起来一起发送,接受…
一句话总结: tcp_nodelay:禁止nagle算法,有需要发送的就立即发送,比较常见 tcp_cork:它是一种加强的nagle算法,过程和nagle算法类似,都是累计数据然后发送.但它没有 nagle中1的限制,所以,在设置cork后,即使所有ack都已经收到,但我还是不想发送数据,我还想继续等待应用层更多的数据,所以它的效果比nagle更好.效率上与Nagle算法相比,Nagle算法主要避免网络因为太多的小包(协议头的比例非常之大)而拥塞,而CORK算法则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利用率,使得总…
在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名为Nagle的算法,该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发送大块数据,避免网络中充斥着许多小数据块. TCP_NODELAY就是用于启用或关于Nagle算法.如果要求高实时性,有数据发送时就马上发送,就将该选项设置为true关闭Nagle算法:如果要减少发送次数减少网络交互,就设置为false等累积一定大小后…
sendfile 现在流行的web 服务器里面都提供 sendfile 选项用来提高服务器性能,那到底 sendfile是什么,怎么影响性能的呢?sendfile实际上是 Linux2.0+以后的推出的一个系统调用,web服务器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配置来决定是否利用 sendfile这个系统调用.先来看一下不用 sendfile的传统网络传输过程: read(file,tmp_buf, len); write(socket,tmp_buf, len); 硬盘 >> kernel buffer &…
在网络拥塞控制领域,我们知道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算法叫做Nagle算法(Nagle algorithm),这是使用它的发明人John Nagle的名字来命名的,John Nagle在1984年首次用这个算法来尝试解决福特汽车公司的网络拥塞问题(RFC 896),该问题的具体描述是:如果我们的应用程序一次产生1个字节的数据,而这个1个字节数据又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远端服务器,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网络由于太多的数据包而过载.比如,当用户使用Telnet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时,每一次击键操作就会产生1个字节数…
在client一直给server发送小数据的时候,接受到一个回应会在非常长的时间以后,可是将多个小数据写操作合并成一个写操作,问题就没了. 这个事件的缘由可能是TCP_NODELAY的原因 如今大概明确.是因为nagle算法在捣乱. TCP/IP协议中.不管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一时候,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须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一个连接会设置MSS參数,因此.TCP/IP希望每次都可以以MSS尺寸的数据块来…
写socket发现的一个诡异现象,当时将多个小数据写操作合并成一个写操作,问题就没了.Chenshuo同学还建议我设置TCP_NODELAY,只是后来因为事情忙,也就没有再深究下去. 现在大概明白,是由于nagle算法在捣乱.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一个连接会设置MSS参数,因此,TCP/IP希望每次都能够以MSS尺寸的数据块来发送数据).…
当有一个TCP数据段不足MSS,比如要发送700Byte数据,MSS为1460Byte的情况.nagle算法会延迟这个数据段的发送,等待,直到有足够的数据填充成一个完整数据段.也许有人会问,这有什么影响呢?没有太大的影响,总体上来说,这种措施能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但是要发送的总体数据很小时,这种措施就是拖后腿了.比如,用户请求一个网页,大约十几KB的数据,TCP先发送了八九个数据包,剩下几百字节一直不发送,要等到另一个RTT才发送,这时候前面发送数据的ACK已经返回了.这样的用户体验是很不好的…
写 HTTP Server,不可免俗地一定要用 ab 跑一下性能,结果一跑不打紧,出现了一个困扰了我好几天的问题:神秘的 40ms 延迟. Table of Contents 1 现象 2 背后的原因 3 为什么只有 Write-Write-Read 时才会出问题 4 解决方案 4.1 优化协议 4.2 开启 TCP_NODELAY 1 现象 现象是这样的,首先看我用 ab 不加 -k 选项的结果: [~/dev/personal/breeze]$ /usr/sbin/ab -c 1 -n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