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模型(k-NN)】的更多相关文章

k近邻模型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距离度量.k值的选择.分类决策规则 模型: k近邻法中,当训练集.距离度量.k值及分类决策规则确定后,对于一个新的输入实例,它所属的类唯一确定,这相当于根据上述要素将特征空间划分为一些子空间,确定子空间里的每一点所属的类. 距离度量: 特征空间中的两个实例点的距离是两个实例点相似程度的反映,k近邻模型的特征空间一般是n维实数向量空间Rn.使用的距离时欧氏距离,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距离,如Lp距离.当p=1时,称为曼哈顿距离,相应点的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当p=2时,是欧…
原理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该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NN算法中,所选择的邻居都是已经正确分类的对象.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 KNN方法虽然从原理上也依赖于极限定理,但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量的相邻样本有关.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
算法原理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算法是比较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它的思想很简单: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近邻(最相似)的样本中的大多数都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第一个字母k可以小写,表示外部定义的近邻数量. 举例说明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数据集,这个数据集很简单,是由二维空间上的4个点构成的一个矩阵,如表1所示: 表1:训练集 其中前两个点构成一个类别A,后两个点构成一个类别B.我们用Python把这4个点在…
/*先把标题给写了.这样就能经常提醒自己*/ 1. k近邻算法 k临近算法的过程,即对一个新的样本,找到特征空间中与其最近的k个样本,这k个样本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这个新的样本也归为这个类. 算法  输入:训练数据集 其中为样本的特征向量,为实例的类别,i=1,2,…,N:样本特征向量x(新样本): 输出:样本x所属的类y. (1)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在训练集T中找出与x最相邻的k个点,涵盖这k个点的邻域记作: (2)在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决定x的类别y:              …
全文引用自<统计学习方法>(李航)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 是一种非常简单直观的基本分类和回归方法,于1968年由Cover和Hart提出.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分类方法.其输入为特征空间中的点,输出为给定实例的类别,可以选择多个类输出.K近邻算法通过给定的训练集对特征空间进行分类,分类时,对于输入的实例,通过判断其最近的k个实例的类别,选择多数类别为本实例的最终分类.因此,k近邻算法本质上并不具有显示的学习过程. 本篇文章通过介绍K近邻算法的k值选择.距离…
kNN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k-NN的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对应于特征空间中的点: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可以取多类.k近邻实际上利用训练数据集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划分,并作为其分类的"模型".k值的选择.距离度量及分类决策规则是k近邻的三个基本要素. 算法 输入:训练数据集T={(x1,y1),(x2,y2),--..,(xN,yN)} 输出:实例x所属的类y (1)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在训练集T中找到与x最邻近的k个点,涵盖这k个点的x的邻域记作Nk(x) (2)在Nk(x)中根据分类…
本文简述了以下内容: (一)生成式模型的非参数方法 (二)Parzen窗估计 (三)k近邻估计 (四)k近邻分类器(k-nearest neighbor,kNN) (一)非参数方法(Non-parametric method) 对于生成式模型(Generative model)来说,重要的地方在于类条件概率密度 $p(\textbf x|\omega_i)$ 的估计.上一篇介绍的参数方法,假定其是一个固定的分布密度形式,然后估计这个显式表达的函数中未知的参数.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假定的形式…
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给这个类. \(k\) 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 \(k\)-NN)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这里只讨论分类问题中的\(k\)-NN. 三要素: \(k\)值的选择 距离度量 分类决策规则 \(k\)近邻算法 输入:训练数据集\(T = \{ (x_1,y_1), (x_2,y_2), \cdot \cdot \cdot , (x_N,y_N) \…
K近邻法 K近邻法:假定存在已标记的训练数据集,分类时对新的实例根据其K个最近邻的训练实例的类别,通过多数表决等分类决策规则进行预测. k近邻不具有显示学习的过程,是“懒惰学习”(lazy learning).分类器不需要使用训练集进行训练.实际上是利用训练数据集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划分,并作为其分类的“模型”. (标注:Lazy learning懒惰学习:训练阶段仅仅把样本保存起来,无训练时间开销,收到测试样本再进行处理: Eager laarning急切学习:训练阶段就对样本学习处理的方法.)…
转自 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ticle/details/8203674 ,感谢july的辛勤劳动 前言 前两日,在微博上说:“到今天为止,我至少亏欠了3篇文章待写:1.KD树:http://weibo.com/1580904460/z1PosdcKj:2.神经网络:http://weibo.com/1580904460/yBmhfrOGl:3.编程艺术第28章:http://weibo.com/1580904460/z4ZGFiDcY.你看到,blog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