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端口隔离配置】的更多相关文章

对于大型网络来说,vlan是一种不错的解决办法,但对于有些项目,项目本身不需要不同vlan之间进行互访,比如有些监控项目就只需要内网访问,那么就没有必要创建vlan了,用户如果还将不同的端口划入不同的VLAN,那么有些浪费成本或资源,怎么办呢?可以采用端口隔离. 采用端口隔离功能,可以实现同一VLAN内端口之间的隔离.用户只需要将端口加入到隔离组中,就可以实现隔离组内端口之间二层数据的隔离.端口隔离一般用于内网中,端口隔离的端口之间无法相互通信,所以端口隔离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方案. 一.端…
  总结 本实验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网络拓扑结构,至此终于理解了一部分的配置思路: 一.三层交换机连接路由器的端口配置 图中GE0/0/4应该是配置成access类型,这个时候应该是不带vlan标签的.在<华为交换机学习指南>,Vlan间通信一节,两台三层交换机之间的端口配了Trunk类型.至于另一边连接的是路由器,情况有所不同,关于vlan间通信,还需继续学习. 二.关于OSPF的配置 (1)R1与R2之间的两个端口应该是配置在一个网段,直连,图中都在110.0这个网段. (2)在配置Area…
配置准备数据: | 设备名称 | IP地址 | VLAN网关 | 接口 | VLAN | |---------------|--------------|----------------|-----------|-----------| | PC1 | 192.168.10.1 | 192.168.10.254 | H3C G3/1/1 | 10 | | PC2 | 192.168.20.1 | 192.168.20.254 | H3C G3/1/3 | 20 | 第1段:配置交换机的VLAN和…
H3C端口隔离 1.同一个VLAN下隔离物理端口 2.在隔离组中的端口不能相互访问 3.隔离组内的端口,可以与同一VLAN下的其他端口通信 配置: [H3C]port-isolate group 1 [H3C]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H3C-GigabitEthernet1/0/1]port-isolate enable group 1…
H3C交换机端口安全技术---端口隔离的应用 相信大家所在公司都会有财务部门,普通员工和领导,网络工程师在配置的时候为了安全考虑,会用一些硬件上自身支持的功能区做一些安全措施.为了方便说明需求,我特意画了一张简单拓扑图,以方便我说明.如下图: 需求如下: 1>.VLAN10中的pc无法实现互相访问;(端口隔离技术) 2>.VLAN10中的pc均可以访问共享服务器;(Trunk技术) 3>.VLAN20中的所有pc可以互相访问:(access与trunk技术) 此处试验,我用的是华为交换机…
一.VLAN配置 +进入vlan视图,如果指定的vlan没有创建则先创建它 [undo]vlan vlan_id undo vlan 剔除已创建的vlan VLAN_id:要进入的或要创建并进入的VLAN的VLAN_id.对于创建和剔除的VLAN_id,取值范围:1-4000:对于进入的VLAN_id,取值范围:1-4000 不能删除不存在的VLAN以及缺省VLAN1,否则给出"不能删除"的提示信息. 在删除之前某一VLAN给出确认提示:"Y/ N",让用户选择.…
一.端口隔离简介 为了实现端口间的二层隔离,可以将不同的端口加入不同的VLAN,但VLAN资源有限.采用端口隔离特性,用户只需要将端口加入到隔离组中,就可以实现隔离组内端口之间二层隔离,而不关心这些端口所属VLAN,从而节省VLAN资源. 隔离组内的端口与未加入隔离组的端口之间二层流量双向互通. 二.配置隔离组 设备支持多个隔离组,用户可以手工配置.隔离组内可以加入的端口数量没有限制. 1.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创建隔离组 port-isolate group group-…
前文我们了解了组播路由协议稀疏模式中的RP相关话题,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6154347.html: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二层交换机中有关vlan隔离相关话题: 我们知道在二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可以实现将一个广播域划分为多个广播域,从而避免广播域过大而造成的广播风暴:简单讲划分vlan就是隔离广播域:默认情况下在同一广播域的主机,只要有一台pc发送广播,同一广播域中的其他主机也会收到对应广播,这样一来可能造成同一广播域中的主机相互干扰…
前言 前景回顾: Nacos(五):多环境下如何"读取"Nacos中相应环境的配置 Nacos(四):SpringCloud项目中接入Nacos作为配置中心 现如今,在微服务体系中,一个系统往往被拆分为多个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配置文件,然后每个系统往往还会准备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正式环境 我们来说算一算,假设某系统有10个微服务,那么至少有10个配置文件吧,三个环境(dev\test\prod),那就有30个配置文件需要进行管理. 这么多的配置文件,要修改一个或者多个的时候,稍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