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组合&特征交叉】的更多相关文章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4799038 https://www.jianshu.com/p/fc96675b6f8e https://blog.csdn.net/gaoyueace/article/details/78689737 结合sklearn进行特征工程: https://blog.csdn.net/LY_ysys629/article/details/73518784…
最近两天在学习GBDT,看了一些资料,了解到GBDT由很多回归树构成,每一棵新回归树都是建立在上一棵回归树的损失函数梯度降低的方向. 以下为自己的理解,以及收集到的觉着特别好的学习资料. 1.GBDT可用于回归任务和分类任务. GBDT做回归任务时,每一棵子树的构建过程与cart回归树的建立过程相同,使用最小化均方误差来选择最优划分的特征,不同点是GBDT子树的根节点数据为前一棵子树所有样本真实值与其所在叶子结点预测值的残差. GBDT做分类任务时,可以做二分类,也可以做多分类.一直没搞懂最优划…
原文链接:https://developers.google.com/machine-learning/crash-course/feature-crosses/ 特征组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特征相乘形成的合成特征.特征的相乘组合可以提供超出这些特征单独能够提供的预测能力. 1- 对非线性规律进行编码 特征组合是指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输入特征相乘来对特征空间中的非线性规律进行编码的合成特征.通过创建一个特征组合可以解决非线性问题. 特征组合的种类 可以创建很多不同种类的特征组合.例如: [A X B]:将…
原文来自:博客园(华夏35度)http://www.cnblogs.com/zhangchaoyang 作者:Orisun 特征组合   x1年龄 x2北京 x3上海 x4深圳 x5男 x6女 用户1 23 1 0 0 1 0 用户2 31 0 0 1 0 1 如上例特征X有6个维度,年龄是连续值,城市和性别用one-hot表示,假设我们用最简单的线性拟合来预测y值. $\hat{y}=w_0+\sum_{i=1}^n{w_ix_i}$ 实际中“北京的男性用户”.“上海的女性用户”这种组合特征可…
来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49122 其实这里所说的数据量不足,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理解:在维度高的情况下,数据相对少.举一个特例,比如只有一维,和1万个数据,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数据量其实是足够的,因为数据密度相对来说很高.如果数据的维度有1000维,数据量仍然有1万,这种情况下,数据的密度就相当低了. 引用wiki里的两句话:- The common theme of these problems is that when the dime…
1. sift = cv2.xfeatures2d.SIFT_create() 实例化 参数说明:sift为实例化的sift函数 2. kp = sift.detect(gray, None)  找出图像中的关键点 参数说明: kp表示生成的关键点,gray表示输入的灰度图, 3. ret = cv2.drawKeypoints(gray, kp, img) 在图中画出关键点 参数说明:gray表示输入图片, kp表示关键点,img表示输出的图片 4.kp, dst = sift.compute…
特征提取: 特征降维的手段 抛弃对结果没有联系的特征 抛弃对结果联系较少的特征 以这种方式,降低维度 数据集的特征过多,有些对结果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时候,将没有关系的特征删除,反而能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 下面使用决策树,预测泰坦尼克号幸存情况,对不同百分比的筛选特征,进行学习和预测,比较准确率 python3学习使用api 使用到联网的数据集,我已经下载到本地,可以到我的git中下载数据集 git: https://github.com/linyi0604/MachineLearning 代码:…
1.HOG特征: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HOG)特征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用来进行物体检测的特征描述子.它通过计算和统计图像局部区域的梯度方向直方图来构成特征.Hog特征结合SVM分类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中,尤其在行人检测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需要提醒的是,HOG+SVM进行行人检测的方法是法国研究人员Dalal在2005的CVPR上提出的,而如今虽然有很多行人检测算法不断提出,但基本都是以HOG+SVM的思路为主. (1)主要…
我们在目标识别中通常是识别到目标的,通过proposals回归的方式,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在 训练过程中识别到特征以后,将特征的位置信息传到下一层网络这样是否会训练收敛更快, 精度更高. 可能这也是以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发展的方向,就是改变传送到下一层的信息,或者指定 学习发展,损失优化规则等等…
树模型天然会对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以分裂数据集,构建分支: 1. 使用 Random Fores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boston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boston_data = load_boston() X = boston_data['data'] y = boston_data['target'] # dir(boston_data) ⇒ 查看其支持的属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