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C4.5)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决策树c4.5算法是在决策树ID3上面演变而来. 在ID3中: 信息增益 按属性A划分数据集S的信息增益Gain(S,A)为样本集S的熵减去按属性A划分S后的样本子集的熵,即 在此基础上,C4.5计算如下: 分裂信息 利用引入属性的分裂信息来调节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率 信息增益率将分裂信息作为分母,属性取值数目越大,分裂信息值越大,从而部分抵消了属性取值数目所带来的影响. 相比ID3直接使用信息熵的增益选取最佳属性,避免因某属性有较多分类取值因而有较大的信息熵,从而更容易被选中作为划分属性的情况.…
决策树之系列二—C4.5原理与代码实现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further-further-further/p/9435712.html ID3算法缺点 它一般会优先选择有较多属性值的Feature,因为属性值多的特征会有相对较大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反映的是,在给定一个条件以后,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 这必然是分得越细的数据集确定性更高,也就是条件熵越小,信息增益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4.5就应运而生,它采用信息增益率来作为选择分支的…
决策树之系列一ID3原理与代码实现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further-further-further/p/9429257.html 应用实例: 你是否玩过二十个问题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参与游戏的一方在脑海里想某个事物,其他参与者向他提问题,只允许提20个问题,问题的答案也只能用对或错回答.问问题的人通过推断分解,逐步缩小待猜测事物的范围.决策树的工作原理与20个问题类似,用户输人一系列数据,然后给出游戏的答案.如下表 假如我告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本文出自Bin的专栏blog.csdn.net/xbinworld. 技术交流QQ群:433250724,欢迎对算法.技术.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加入. 前面三篇写了线性回归,lasso,和LARS的一些内容,这篇写一下决策树这个经典的分类算法,后面再提一提随机森林.关于决策树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网络上几个技术博客,本文中借用的地方我都会写清楚出处,写这篇[整理文章]的目的是对决策树的概念原理.计算方法进行梳理.本文主要参考文献的[1][2]的图片和例子.另外,[3]写的也比较仔细,…
1.决策树的作用 主要用于解决分类问题的一种算法 2.建立决策树的3中常用算法 1).ID3--->信息增益 2).c4.5--> 信息增益率 4).CART Gini系数 3.提出问题: ID3算法中,选择根节点时为什么要使得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呢? ***************************后续内容均为更好的理解3中所提出的的问题展开**************************** 4.ID3算法的理解 如何更好的理解决策树的建立原理呢:我想从下图的层次去理解决策树的原理…
目录 决策树C4.5算法 一.决策树C4.5算法学习目标 二.决策树C4.5算法详解 2.1 连续特征值离散化 2.2 信息增益比 2.3 剪枝 2.4 特征值加权 三.决策树C4.5算法流程 3.1 输入 3.2 输出 3.3 流程 四.决策树C4.5算法的优缺点 4.1 优点 4.2 缺点 五.小结 更新.更全的<机器学习>的更新网站,更有python.go.数据结构与算法.爬虫.人工智能教学等着你:https://www.cnblogs.com/nickchen121/ 决策树C4.5算…
决策树系列三—CART原理与代码实现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further-further-further/p/9482885.html ID3,C4.5算法缺点 ID3决策树可以有多个分支,但是不能处理特征值为连续的情况. 在ID3中,每次根据“最大信息熵增益”选取当前最佳的特征来分割数据,并按照该特征的所有取值来切分,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特征有4种取值,数据将被切分4份,一旦按某特征切分后,该特征在之后的算法执行中, 将不再起作用,所以…
C4.5是另一个分类决策树算法,是基于ID3算法的改进,改进点如下: 1.分离信息   解释:数据集通过条件属性A的分离信息,其实和ID3中的熵:   2.信息增益率   解释:Gain(A)为获的A的信息增益,C4.5中选择具有最大增益率的属性作为分裂属性:     3.C4.5中所采用的悲观剪枝法 解释:数据的内容,还没有特别理解,之后补上.     相较ID3的改进: 1.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使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在数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能…
在上述两篇的文章中主要讲述了决策树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常用到C4.5算法,C4.5算法是以ID3算法为基础,他在ID3算法上做了如下的改进: 1)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公式为GainRatio(A): 2) 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C4.5算法与其它分类算法如统计方法.神经网络等比较起来有如下优点: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高.其缺点是:在构造树的过…
sklearn实战-乳腺癌细胞数据挖掘(博主亲自录制视频) 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1005269003&utm_campaign=commission&utm_source=cp-400000000398149&utm_medium=share 医药统计项目可联系  QQ:231469242     决策树优点和缺点 决策树优点 1.简单易懂,很好解读,可视化 2.可以变量筛选 缺点 1.决策树…
一.算法流程 step1:计算信息熵 step2: 划分数据集 step3: 创建决策树 step4: 利用决策树分类 二.信息熵Entropy.信息增益Gain 重点:选择一个属性进行分支.注意信息熵计算公式. 决策树作为典型的分类算法,基本思路是不断选取产生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来划分样例集和,构造决策树.信息增益定义为结点与其子结点的信息熵之差. 1.信息熵计算公式 Pi为子集合中不同性(二元分类即正样例和负样例)的样例的比例.其中n代表有n个分类类别(比如假设是二分类问题,那么n=2).分别…
为什么要改进成C4.5算法 原理 C4.5算法是在ID3算法上的一种改进,它与ID3算法最大的区别就是特征选择上有所不同,一个是基于信息增益比,一个是基于信息增益.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信息增益倾向于选择取值比较多的特征(特征越多,条件熵(特征划分后的类别变量的熵)越小,信息增益就越大):因此在信息增益下面加一个分母,该分母是当前所选特征的熵,注意:这里而不是类别变量的熵了. 这样就构成了新的特征选择准则,叫做信息增益比.为什么加了这样一个分母就会消除ID3算法倾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呢? 因为特…
一.概论 C4.5主要是在ID3的基础上改进,ID3选择(属性)树节点是选择信息增益值最大的属性作为节点.而C4.5引入了新概念"信息增益率",C4.5是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属性作为树节点. 二.信息增益 以上公式是求信息增益率(ID3的知识点) 三.信息增益率 信息增益率是在求出信息增益值在除以. 例如下面公式为求属性为"outlook"的值: 四.C4.5的完整代码 from numpy import * from scipy import * from mat…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Thu Aug 2 17:09:34 2018 决策树ID3,C4.5的实现 @author: weixw """ from math import log import operator 原始数据 def createDataSet(): dataSet = [[0, 0, 0, 0, 'no'], [0, 0, 0, 1, 'no'], [0, 1, 0, 1, 'yes'…
使用决策树算法手动计算GOLF数据集 步骤: 1.通过信息增益率筛选分支. (1)共有4个自变量,分别计算每一个自变量的信息增益率. 首先计算outlook的信息增益.outlook的信息增益Gain(outlook)= 其中,v是可能取值的集合(本例中,outlook可以取3个值),D表示整个数据集,Dv是outlook取值为v的样本集合,而|*|表示数据集的大小(其中的样本数量). 其中Entropy(PlayGolf? in D)为最终因变量PlayGolf的信息熵值.计算过程为: Pla…
决策树算法原理(CART分类树) CART回归树 决策树的剪枝 决策树可以作为分类算法,也可以作为回归算法,同时特别适合集成学习比如随机森林. 1. 决策树ID3算法的信息论基础   1970年昆兰找到了用信息论中的熵来度量决策树的决策选择过程,昆兰把这个算法叫做ID3. 熵度量了事物的不确定性,越不确定的事物,熵就越大.随机变量X的熵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n代表X的n种不同的离散取值.而pi代表了X取值为i的概率,log为以2或者e为底的对数.举个例子,比如X有2个可能的取值,而这两个取值各为1…
本文始发于个人公众号:TechFlow,原创不易,求个关注 今天是机器学习专题的第22篇文章,我们继续决策树的话题. 上一篇文章当中介绍了一种最简单构造决策树的方法--ID3算法,也就是每次选择一个特征进行拆分数据.这个特征有多少个取值那么就划分出多少个分叉,整个建树的过程非常简单.如果错过了上篇文章的同学可以从下方传送门去回顾一下: 如果你还不会决策树,那你一定要进来看看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ID3算法可以实现决策树,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新的算法?显然一定是做出了一些优化或者是进行了一些改进,不然新算…
一.机器学习基本概念总结 分类(classification):目标标记为类别型的数据(离散型数据)回归(regression):目标标记为连续型数据 有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训练集有类别标记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训练集无类别标记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有类别标记的训练集+无类别标记的训练集 机器学习步骤的框架: step1:把数据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step2:用训练集和特征集的特征向量…
1 概述 1.1 决策树是如何工作的 1.2 构建决策树 1.2.1 ID3算法构建决策树 1.2.2 简单实例 1.2.3 ID3的局限性 1.3 C4.5算法 & CART算法 1.3.1 修改局部最优化条件 1.3.2 连续变量处理手段 1.4 sklearn中的决策树 2 DecisionTreeClassifier与红酒数据集 2.1 重要参数 2.1.1 criterion 2.1.2 random_state & splitter 2.1.3 剪枝参数 2.1.4 目标权重参…
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60776803 单决策树C4.5由于功能太简单.而且非常easy出现过拟合的现象.于是引申出了很多变种决策树.就是将单决策树进行模型组合,形成多决策树,比較典型的就是迭代决策树GBRT和随机森林RF. 在近期几年的paper上,如iccv这样的重量级会议.iccv 09年的里面有不少文章都是与Boosting和随机森林相关的. 模型组合+决策树相关算法有两种比較主要的形式:随机森林RF与GBDT,其他…
一.决策树模型组合 单决策树C4.5由于功能太简单,并且非常容易出现过拟合的现象,于是引申出了许多变种决策树,就是将单决策树进行模型组合,形成多决策树,比较典型的就是迭代决策树GBRT和随机森林RF. 在最近几年的paper上,如iccv这种重量级会议,iccv 09年的里面有不少文章都是与Boosting和随机森林相关的.模型组合+决策树相关算法有两种比较基本的形式:随机森林RF与GBDT,其他比较新的模型组合+决策树算法都是来自这两种算法的延伸.        核心思想:其实很多"渐进梯度&…
一 决策树 原理:分类决策树模型是一种描述对实例进行分类的树形结构.决策树由结点(node)和有向边(directed edge)组成.结点有两种类型:内部结点(internal node)和叶结点(leaf node).内部结点表示一个特征或属性,叶结点表示一个类.而最上面的结点就是决策树的根结点(root node).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上图就是一个决策树. 长方形:decision block  判断模块 椭圆:terminating bloc…
转载于:http://www.cnblogs.com/pinard/p/6050306.html (楼主总结的很好,就拿来主义了,不顾以后还是多像楼主学习) 决策树算法在机器学习中算是很经典的一个算法系列了.它既可以作为分类算法,也可以作为回归算法,同时也特别适合集成学习比如随机森林.本文就对决策树算法原理做一个总结,上篇对ID3, C4.5的算法思想做了总结,下篇重点对CART算法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决策树根据一步步地属性分类可以将整个特征空间进行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的分类样本 1. 决策树ID…
数据挖掘-决策树 Decision tree 目录 数据挖掘-决策树 Decision tree 1. 决策树概述 1.1 决策树介绍 1.1.1 决策树定义 1.1.2 本质 1.1.3 决策树的组成 1.1.4 决策树的分类 1.1.5 决策过程 1.2 决策树的优化 1.2.1 过拟合 1.3.1 剪枝 2. 理论基础 2.1 香农理论 2.1.1 信息量 2.1.2 平均信息量/信息熵 2.1.3 条件熵 2.1.4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 2.1.5 信息增益率…
手把手生成决策树(dicision tree) 标签: Python 机器学习 主要參考资料: Peter HARRINGTON.机器学习实战[M].李锐,李鹏,曲亚东,王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李航.统计学习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xuelabizp/article/details/50979469 1.什么是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主要的分类和回归方法.本文主要解说用于分类的决策树. 决策树就是依据相关的…
目录 决策树ID3算法 一.决策树ID3算法学习目标 二.决策树引入 三.决策树ID3算法详解 3.1 if-else和决策树 3.2 信息增益 四.决策树ID3算法流程 4.1 输入 4.2 输出 4.3 流程 五.决策树ID3算法优缺点 5.1 优点 5.2 缺点 六.小结 更新.更全的<机器学习>的更新网站,更有python.go.数据结构与算法.爬虫.人工智能教学等着你:https://www.cnblogs.com/nickchen121/ 决策树ID3算法 决策树(decision…
目录 决策树CART算法 一.决策树CART算法学习目标 二.决策树CART算法详解 2.1 基尼指数和熵 2.2 CART算法对连续值特征的处理 2.3 CART算法对离散值特征的处理 2.4 CART算法剪枝 2.4.1 生成剪枝后的决策树 2.4.2 选择最优子树 2.5 CART算法剪枝流程 2.5.1 输入 2.5.2 输出 2.5.3 流程 三.决策树CART算法流程 3.1 输入 3.2 输出 3.3 分类CART树算法流程 3.4 回归CART树算法流程 3.4.1 处理连续值…
咱们正式进入了机器学习的模型的部分,虽然现在最火的的机器学习方面的库是Tensorflow, 但是这里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另一个数据处理方面很火的库叫做sklearn.其实咱们在前面已经介绍了一点点sklearn,主要是在categorical data encoding那一块.其实sklearn在数据建模方面也是非常666的.一般常用的模型都可以用sklearn来做的.既然它都这么牛逼了,咱们为啥还要学TensorFlow呢?其实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Google在流量方面的强势推广,导致绝…
解决策树如何预测患者需要佩戴的隐形眼镜类型.使用小数据 集,我们就可以利用决策树学到很多知识:眼科医生是如何判断患者需要佩戴的镜片类型:一旦 理解了决策树的工作原理,我们甚至也可以帮助人们判断需要佩戴的镜片类型. 隐 形 眼 镜 数 据 集 是 非 常 著 名 的 数 据 集 ,它 包 含 很 多 患 者 眼 部 状 况 的 观 察 条 件 以 及 医 生 推 荐 的 隐 形 眼 镜 类 型 .隐 形 眼 镜 类 型 包 括 硬 材 质 .软 材 质 以 及 不 适 合 佩 戴 隐 形 眼 镜…
前面介绍了决策树的相关原理和实现,其实集成学习并非是由决策树演变而来,之所以从决策树引申至集成学习是因为常见的一些集成学习算法与决策树有关比如随机森林.GBDT以及GBDT的升华版Xgboost都是以决策树为基础的集成学习方法,故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讨论.本节主要介绍关于集成学习的基本原理,后面会介绍一些典型的集成学习算法及应用. 集成学习从字面上就是集成很多分类器进行学习的过程,通过将一系列弱分类器的模型做一些简单的线性组合,最终形成了一个较强的分类器.因此集成学习的一般思路有以下三种: 通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