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tcp通信——APM.Core 解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TCP通信解包 虽说这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不过网上基本很少见完整业务:或多或少都没有写完或者存在bug.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简单分成:小包.大包.跨包三种情况,根据这三种情况作相对应的拆包处理,示例如下: /***************************************************************************************************** * 本代码版权归@wenli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C) 201…
为什么使用异步 异步线程是由线程池负责管理,而多线程,我们可以自己控制,当然在多线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线程池.就拿网络扒虫而言,如果使用异步模式去实现,它使用线程池进行管理.异步操作执行时,会将操作丢给线程池中的某个工作线程来完成.当开始I/O操作的时候,异步会将工作线程还给线程池,这意味着获取网页的工作不会再占用任何CPU资源了.直到异步完成,即获取网页完毕,异步才会通过回调的方式通知线程池.可见,异步模式借助于线程池,极大地节约了CPU的资源. 注:DMA(Direct Memory Acce…
消息推送服务 服务器推送目前流行就是私信.发布/订阅等模式,基本上都是基于会话映射,消息对列等技术实现的:高性能.分布式可以如下解决:会话映射可采用redis cluster等技术实现,消息对列可使用kafka等分布式消息队列方案实现. APM.Server基于简单 static ConcurrentDictionary<string, Session> _sessionDic = new ConcurrentDictionary<string, Session>(); 和 pri…
APM测试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apm虽然简单,但是可以实现单机高性能消息推送(可以采用redis.kafka等改造成大型分布式消息推送服务器). 测试demo: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HPAHPA/p/7737641.html TCP.UDP详解 1.传输层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网络层的分组传输是不可靠的,无法了解数据到达终点的时间,无法了解数据未达终点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增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服务质量. 2.引入传输层的原因 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类似,都分为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释放连接三个阶段:编址.寻址.流控制也是类似的.无连接的传输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也非常类似.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既然传输层的服务与网络层…
今天在公司问老大,公司的项目底层,是使用的TCP,因为可靠,自动断线重连,在底层都实现了,但是我记得TCP也会有掉包的问题,所以这文章就诞生了——关于TCP掉包的问题,TCP是基于不可靠的网络实现可靠的传输,肯定也会存在掉包的情况.     如果通信中发现缺少数据或者丢包,那么,最大的可能在于程序发送的过程或者接收的过程出现问题.     例如服务器给客户端发大量数据,Send的频率很高,那么就有可能在Send时发生错误(原因可能是又多种,可能是程序处理逻辑问题,多线程同步问题,缓冲区溢出问题等…
最近遇见很多的关于TCP中封包解包的数据,在TCP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每次传送的内容是结构体,所以每次在传送的时候,要将结构体中的数据进行封包,然后当一端接收到数据之后,要对接收到的buf参数中的数据进行解包. TCP是数据流的传送,数据之间没有分割,UDP是数据包的传送,数据之间有分割,所以UDP是不存在数据的封包解包. TCP之所以要进行封包解包: 例如A->B传送数据,第一段数据是4kb,第二段数据是4kb A端可能会由于Nagle算法(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在发送第一…
TCP通信粘包问题分析和解决(全)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对于UDP,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这样,实际上目前认为,是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
接触到GO之后,GO的网络支持非常令人喜欢.GO实现了在语法层面上可以保持同步语义,但是却又没有牺牲太多性能,底层一样使用了IO路径复用,比如在LINUX下用了EPOLL,在WINDOWS下用了IOCP. 但是在开发服务端程序的时候,很多都是被动触发的,都是客户端发送来的请求需要处理.天生就是一个event-based的程序.而在GO下,因为并发是作为语言的一部分,goroutine, channel等特性则很容易的使程序员在实现功能时从容的在同步与异步之间进行转换. 因为自己的需要,我针对ev…
简单的c# TCP通讯(TcpListener) C# 的TCP Socket (同步方式) C# 的TCP Socket (异步方式) C# 的tcp Socket设置自定义超时时间 C# TCP socket发送大数据包时,接收端和发送端数据不一致 服务端接收Receive不完全 在发送端,一次发送200k个字节,在接收端,一次接收200k个字节, 但是在接收端,经常会出现 socket.receive 接收不全的情况 , 偶尔接收的包也是正常的,用Wireshark抓包发现,每次发送都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