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通信丢包原因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今天在公司问老大,公司的项目底层,是使用的TCP,因为可靠,自动断线重连,在底层都实现了,但是我记得TCP也会有掉包的问题,所以这文章就诞生了——关于TCP掉包的问题,TCP是基于不可靠的网络实现可靠的传输,肯定也会存在掉包的情况.     如果通信中发现缺少数据或者丢包,那么,最大的可能在于程序发送的过程或者接收的过程出现问题.     例如服务器给客户端发大量数据,Send的频率很高,那么就有可能在Send时发生错误(原因可能是又多种,可能是程序处理逻辑问题,多线程同步问题,缓冲区溢出问题等…
UDP主要丢包原因及具体问题分析 一.主要丢包原因   1.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丢包: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包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包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包巨大丢包: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包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包,不切割直接通过send方法发送也会导致这个包丢失.这种情况需要切割成小包再逐个se…
转载至https://www.cnblogs.com/kex1n/p/6502002.html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对于UDP,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
一.主要丢包原因 1.接收端处理时间过长导致丢包:调用recv方法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处理数据花了一些时间,处理完后再次调用recv方法,在这二次调用间隔里,发过来的包可能丢失.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接收端,将包接收后存入一个缓冲区,然后迅速返回继续recv. 2.发送的包巨大丢包:虽然send方法会帮你做大包切割成小包发送的事情,但包太大也不行.例如超过50K的一个udp包,不切割直接通过send方法发送也会导致这个包丢失.这种情况需要切割成小包再逐个send. 3.发送的包较大,超过接受者缓存导…
java串口通信丢包问题 前段时间公司要求做一个java应用和pos串口通信的工具,调试好了好久每次都是只能接收到一包数据后续的数据都丢失了. 经过修改读写的流的缓存大小亲测都正常代码如下: serialPort.setInputBufferSize(1024);serialPort.setOutputBufferSize(1024);…
TCP通信粘包问题分析和解决(全)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对于UDP,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这样,实际上目前认为,是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
背景知识:可以查看https://www.cnblogs.com/lidabo/p/4483497.html RTSP/RTP over TCP TCP承载RTSP/RTP   When you use RTSP/RTP over TCP, all command and media data will be sent through the RTSP port, normally, port 554. Also, when using 当使用TCP协议承载RTSP/RTP时,所有的命令和媒体数…
丢包检查方法 给每个UDP包编号,对比收发端的接收到的包.对于UDP协议层上的包,例如RTP包,可以从RTP包中读出包的序列号进行判断. 抓包.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抓包.linux下可以使用tcpdump,windows下使用wireshark. linux下,可以使用watch netstat -su查看丢包统计.主要看RcvbufErrors和SndbufErrors.如果两个统计项的数字都在不断增加,表明网卡有丢包. 发送方丢包 发送的包太大 发送的包比64K大会导致UDP协议sendto返…
1.  发送方没有进行频率控制(令牌桶算法),短时间内大量的包发送到server端,server端是单线程,先epoll wait,再process,就会造程process时丢掉server传过来的包. 方案: 单独的一个进程接收包,并快速存进队列. 2. 发送方快速大量发包,导致接收方缓冲区塞满,造成receive buf error,可以通过netstat -s查看. 方案:扩大接收缓冲区. /proc/sys/net/core/rmem_default, /proc/sys/net/cor…
1.IP协议首部 TCP报文段的首部  UDP分组结构   ip数据报 tcp数据报 UDP校验 w 报文长度该字段指定UDP报头和数据总共占用的长度.可能的最小长度是8字节,因为UDP报头已经占用了8字节.由于这个字段的存在,UDP报文总长不可能超过65535字节(包括8字节的报头,和65527字节的数据).实际上通过IPv4协议传输时,由于IPv4的头部信息要占用20字节,因此数据长度不可能超过65507字节(65,535 − 8字节UDP报头 − 20字节IP头部).在IPv6的ju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