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DT多分类示例】的更多相关文章

相当于每次都是用2分类,然后不停的训练,最后把所有的弱分类器来进行汇总 样本编号 花萼长度(cm) 花萼宽度(cm) 花瓣长度(cm) 花瓣宽度 花的种类 1 5.1 3.5 1.4 0.2 山鸢尾 2 4.9 3.0 1.4 0.2 山鸢尾 3 7.0 3.2 4.7 1.4 杂色鸢尾 4 6.4 3.2 4.5 1.5 杂色鸢尾 5 6.3 3.3 6.0 2.5 维吉尼亚鸢尾 6 5.8 2.7 5.1 1.9 维吉尼亚鸢尾 Iris数据集 这是一个有6个样本的三分类问题.我们需要根据这个…
一.简介 GBDT在传统机器学习算法里面是对真实分布拟合的最好的几种算法之一,在前几年深度学习还没有大行其道之前,gbdt在各种竞赛是大放异彩.原因大概有几个 一:效果确实挺不错. 二:既可以用于分类也可以用于回归. 三:可以筛选特征. 这三点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导致在面试的时候大家也非常喜欢问这个算法. GBDT是通过采用加法模型(即基函数的线性组合),以及不断减小训练过程产生的残差来达到将数据分类或者回归的算法. GBDT通过多轮迭代,每轮迭代产生一个弱分类器,每个分类器在上一轮分类器的残差基…
本文始发于个人公众号:TechFlow,原创不易,求个关注 今天是机器学习专题的第31篇文章,我们一起继续来聊聊GBDT模型.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学习了GBDT这个模型在回归问题当中的原理.GBDT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损失函数的降低不是通过调整模型当中已有的参数实现的,若是通过训练新的CART决策树来逼近的.也就是说是通过增加参数而不是调整参数来逼近损失函数最低点. 如果对于这部分不是很理解的话,可以通过下方的链接回顾一下之前的内容: 机器学习 | 详解GBDT梯度提升树原理,看完再也不怕面试…
#基于IMDB数据集的简单文本分类任务 #一层embedding层+一层lstm层+一层全连接层 #基于Keras 2.1.1 Tensorflow 1.4.0 代码: '''Trains an LSTM model on the IMDB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task. The dataset is actually too small for LSTM to be of any advantage compared to simpler, much faster…
对书法的热爱,和编译器打数学公式很艰难,就这样的正例自己学过的东西,明天更新gbdt在分类方面的应用. 结论,如果要用一个常量来预测y,用log(sum(y)/sum(1-y))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本人理解:多分类变成多个二分类,比如说当前类别A,训练集的标签为属于A的为1,其他为0,该值为连续值(概率),基于这所有的样本生成一棵树:结果为对类别A的预测值f(x):然后B标签,C标签同理可得:然后通过softmax层处理下得到属于各个类别的概率值:这里每一轮迭代都会和类别数目相同的树:每一棵树针…
在梯度提升树(GBDT)原理小结中,我们对GBDT的原理做了总结,本文我们就从scikit-learn里GBDT的类库使用方法作一个总结,主要会关注调参中的一些要点. 1. scikit-learn GBDT类库概述 在sacikit-learn中,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为GBDT的分类类, 而GradientBoostingRegressor为GBDT的回归类.两者的参数类型完全相同,当然有些参数比如损失函数loss的可选择项并不相同.这些参数中,类似于Adabo…
在集成学习之Adaboost算法原理小结中,我们对Boosting家族的Adaboost算法做了总结,本文就对Boosting家族中另一个重要的算法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on Tree, 以下简称GBDT)做一个总结.GBDT有很多简称,有GBT(Gradient Boosting Tree), GTB(Gradient Tree Boosting ), GBRT(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MART(Multipl…
这里以二元分类为例子,给出最基本原理的解释 GBDT 是多棵树的输出预测值的累加 GBDT的树都是 回归树 而不是分类树 分类树 分裂的时候选取使得误差下降最多的分裂 计算的技巧 最终分裂收益按照下面的方式计算,注意圆圈内的部分是固定值 GBDT 二分类 GBDT在实现中可以完全复用上面的计算方法框架,只是我们的优化的目标函数不同. 这里使用的是 指数误差函数,不管是预测正确还是错误 误差值都存在,但是正确的预测 会使得误差值小于错误的预测 参考 AdaBoost and the Super B…
最近两天在学习GBDT,看了一些资料,了解到GBDT由很多回归树构成,每一棵新回归树都是建立在上一棵回归树的损失函数梯度降低的方向. 以下为自己的理解,以及收集到的觉着特别好的学习资料. 1.GBDT可用于回归任务和分类任务. GBDT做回归任务时,每一棵子树的构建过程与cart回归树的建立过程相同,使用最小化均方误差来选择最优划分的特征,不同点是GBDT子树的根节点数据为前一棵子树所有样本真实值与其所在叶子结点预测值的残差. GBDT做分类任务时,可以做二分类,也可以做多分类.一直没搞懂最优划…
之前一篇写了关于基于权重的 Boosting 方法 Adaboost,本文主要讲述 Boosting 的另一种形式 Gradient Boosting ,在 Adaboost 中样本权重随着分类正确与否而在下一次迭代中动态发生改变:Gradient Boosting 并没有样本权重的概念,它也采用 Additive Model ,每次迭代时,用损失函数刻画目标值与当前模型输出的差异,损失函数的负梯度则可以近似代表目标值与当前输出的残差,本次迭代产生的模型拟合该残差建立基学习器,然后加到整体模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