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地址 硅钢片业务测试数据库地址为:http://www.bonawifi.com,测试数据库名字为SiliconSteelSheet,测试账号:用户名demo ,密码demo 二.业务说明 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产品分类及业务过程大致如下: 生产过程中,每种不同规格的窄卷,均由一组窄卷组合在同一母卷开料生成,本部分需要进一步开发,以便实现自动的排料优化组合,和对母卷补货需求的合并操作. 三.测试步骤 1.登陆系统 使用业务测试账号登陆系统后,将看到如下页面,此页面为库存操作仪表板,是整个E…
前言 首先,感谢大家对上一篇文章[业务可视化-让你的流程图"Run"起来(3.分支选择&跨语言分布式运行节点)]的支持. 下面我以实际业务场景为例,来介绍一下ladybugflow的使用方法. 酒店预定场景(传统写法) 对于下面的酒店预定流程 流程1: 流程2 [流程1]的传统写法1: 定义流程间共享变量; 开始处理(); 查询客户信息处理(); 查询酒店信息处理(); 下单处理(); 下单成功处理(); 假设每个流程用3秒钟,整个流程执行完需要3*5=15秒. 于是衍生出了写…
定义: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每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在软件系统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需求:如果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某些与它相关的对象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右键菜单的功能,只要在软件的有效区域内点击鼠标右键,就会弹出一个菜单:再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自动部署的功能,就像eclipse开发时,只要修改了文件,eclipse就会自动将修改的文件部署到服务器中.这两个功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对象要时刻监听着另一个对象,只…
定义: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工厂方法模式 基本代码 interface IProduct { public void productMethod(); } class Product implements IProduct { public void productMethod() { System.out.println("产品"); } } interface IFactory { public IProduc…
个人觉得 纯粹的学习设计模式,是不对的.也不能为了使用设计模式,而硬搬设计模式来使用 单例模式可能是 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也是 大家知道最多的设计模式.当然 ,有很多种写法 定义: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业务场景 很多时候,我们的系统需要 很多的一些常量数据,这些数据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不同.但是一旦确定了运行环境,这些配置常量,就不会改变. 我们在代码中需要用到这些常量,如果每一次使用,都从配置文件中读取,这样会损耗大量的IO.所以将这些配置文件以单例的形…
基本问题 1.memcached的基本设置 1)启动Memcache的服务器端 # /usr/local/bin/memcached -d -m 10 -u root -l 192.168.0.200 -p 12000 -c 256 -P /tmp/memcached.pid -d选项是启动一个守护进程, -m是分配给Memcache使用的内存数量,单位是MB,我这里是10MB, -u是运行Memcache的用户,我这里是root, -l是监听的服务器IP地址,如果有多个地址的话,我这里指定了服…
        互联网金融P2P行业,近三年来发展迅速,如火如荼.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0+的企业.  “互联网+”企业,几乎每天都会碰到一些奇奇怪怪的bug,作为在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测试人员,风险和压力都巨大.那么我们如何降低风险呢?         P2P主要的业务场景概括地说有6个,请看下图:         我的想法是做成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类似一个生态系统,将不会对测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假设发标仅受这些输入参数的影响: Parameters:  …
2017年的最后一周,又拍云进行了一次重要升级,将自定义 Rewrite 升级为"边缘规则".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日益多样化,简单.方便.快速的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实现不同的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边缘规则,将更加贴合客户在垂直领域的需求,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 什么是边缘规则(EdgeRules) 又拍云 CDN 边缘网络中的智能可扩展应用程序规则--边缘规则(EdgeRules),可以帮助客户简化内容分发业务逻辑,并提升终端用户访问体验.该规则可以快速部署且配置简单,可极大降低业务实现…
智能合约的现状 以太坊在区块链上实现了智能合约的概念,用于:同质化通证发行(ERC-20).众筹.投票.存证取证等等,共同点是:合约逻辑简单,只是业务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而非整个业务流程.而智能合约想解决的信任传递,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在传统系统环节被恶意侵入和篡改数据,那么传入智能合约的数据就是不受到信任的.因此,整体业务流程上链是智能合约发展的趋势. 智能合约的局限 智能合约在早期被设计的时候,并不打算支撑复杂的业务体系,这和它设计的初衷相违背:漏洞往往出现在程序员编写的代码和他想实现的逻辑之间…
1.引入业务场景 业务场景一出现: 因为小T刚接手项目,正在吭哧吭哧对熟悉着代码.部署架构.在看代码过程中发现,下单这块代码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可是分布式部署的,如果多个用户同时购买同一个商品,就可能导致商品出现 库存超卖 (数据不一致) 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代码中并没有做任何控制. 原来一问才知道,以前他们都是售卖的虚拟商品,没啥库存一说,所以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 这次不一样啊,这次是售卖的实体商品,那就有库存这么一说了,起码要保证不能超过库存设定的数量吧. 小T大眼对着屏幕,屏住呼吸,还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