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Linux内核简介 1.1 Unix的历史 Unix很简洁,仅仅提供几百个系统调用并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设计目的. 在Unix中,所有东西都被当做文件,这种抽象使对数据和对设备的操作是通过一套相同的系统调用接口来进行的:open().read().write().lseek().close(). Unix的内核和相关的系统工具软件都是使用C语言编写而成,使其在各种硬件体系架构面前都具备令人惊异的移植能力. Unix进程创建非常迅速,并且有一个独特的fork()系统调用. Unix提供了一套…
第七章 链接 1.链接是将各种代码和数据部分收集起来并组合成为一个单一文件的过程,这个文件可被加载(或被拷贝)到存储器并执行. 2.链接可以执行于编译时,也就是在源代码被翻译成机器代码时:也可以执行于加载时,也就是在程序被加载器加载到存储器并执行时:甚至执行于运行时,由应用程序来执行.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链接是手动执行的.在现代系统中,链接是由叫链接器的自动执行的. 3.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么麻烦地学习关于链接的知识呢? 理解链接器将帮助构造大型程序 理解链接器将帮助避免一些危险的编程错误 理解链…
chapter 4 进程调度 4.1 多任务 多任务操作系统就是能同时并发的交互执行多个进程的操作系统. 多任务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类: - 非抢占式多任务: - 进程会一直执行直到自己主动停止运行(这一步骤称为让步) - 抢占式多任务: - Linux/Unix使用的是抢占式的方式:强制的挂起进程的动作就叫做抢占.进程在被抢占之前能够运行的时间是预先设置好的(也就是进程的时间片) 4.2 linux的进程调度 O(1)调度器:对大服务器的工作负载很理想,但是缺少交互进程. 反转楼梯最后期限调度算法…
第四章 进程调度 调度程序负责决定将哪个进程投入运行,何时运行以及运行多长时间.进程调度程序可看做在可运行态进程之间分配有限的处理器时间资源的内核子系统.只有通过调度程序的合理调度,系统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多进程才会有并发执行的效果. 4.1 多任务 1.多任务操作系统就是能同时并发地交互执行多个进程的操作系统.无论在单处理或者多处理器机器上,多任务操作系统都能使多个进程处于拥塞或者睡眠状态,也就是实际上不被投入执行,直到工作确实就绪. 2.多任务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类:非抢占式多任务和抢占…
第三章 进程管理 3.1 进程 1.进程: 进程就是处于执行期的程序. 进程就是正在执行的程序代码的实时结果. 进程是处于执行期的程序以及相关的资源的总称. 进程包括代码段和其他资源. 2.线程:执行线程,简称线程,是在进程中活动的对象. 内核调度的对象是线程而不是进程. Linux对线程并不特别区分,视其为特殊的进程. 3.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进程提供两种虚拟机制:虚拟处理器和虚拟内存.包含在同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可以共享虚拟内存,但是每个都拥有各自的虚拟处理器. 4.几个函数 fork():创建新…
第五章 系统调用 5.1 与内核通信 1.调用在用户空间进程和硬件设备之间添加了一个中间层.该层主要作用有三个: 为用户空间提供了硬件的抽象接口. 系统调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实现多任务和虚拟内存,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系统调用是用户空间访问内核的唯一手段:除异常和陷入外,是内核唯一合法的入口. 5.2 API.POSIX和C库 1.情况下,应用程序通过在用户空间实现的应用编程接口(API)而不是直接通过系统调用来编程. 2.C库提供了POSIX的绝大部分API. 5.3 系统调…
第十八章 调试 18.1 准备开始 1. 需要的只是: 一个bug 一个藏匿bug的内核版本 相关内核代码的知识和运气 2. 在跟踪bug的时候,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 18.2 内核中的bug 1. 内核bug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错误代码(没有把正确的值存放在恰当的位置):到同步时发生的错误(共享变量锁定不当):再到错误的管理硬件(给错误的控制寄存器发送错误的指令). 2. 从降低所有程序的运行性能到毁坏数据再到使得系统处于死锁状态都可能是bug发作时的症状. 3. 从隐藏在源代码中的…
linux内核分析课程笔记(一)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实际上就是存储程序计算机. 从两个层面来讲: 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逻辑上可以抽象成CPU和内存,通过总线相连.CPU上有一些寄存器,IP(Instruction Pointer)是一个指针,总是指向内存的某一块区域CS(Code Segment),CPU即从IP指向的地址取一条指令进行执行,执行完之后IP自增1,加到下一条指令(逻辑意义上的1,因为有些指令系统是变长指令) 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存储程序计算机.CPU…
20135316王剑桥<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 1000029000 一.可执行程序是怎么得来的? 编译器预处理(负责把include的文件包含进来及宏替换等工作):编译成汇编代码:编译器编译成目标代码:再链接成可执行文件:操作系统加载到内存中来执行 hello.o和hello文件都是ELF格式的 二.目标文件的格式(ELF可执行可链接) ABI(应用程序二进制接口) 可重定位主要是.o文件 可执行文件加载的主…
姓名:何伟钦 学号:20135223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学习课程:<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 学习内容:Linux内核如何装载和启动一个可执行程序 理解编译链接的过程和ELF可执行文件格式: 编程使用exec*库函数加载一个可执行文件,动态链接分为可执行程序装载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编程练习动态链接库的这两种使用方式: 使用gdb跟踪分析一个execve系统调用内核处…
深入理解Linux内核 读书笔记 一.概论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多用户系统 允许多个用户登录系统,不同用户之间的有私有的空间 用户和组 每个用于属于一个组,组的权限和其他人的权限,和拥有者的权限不一样.对应的是Linux的文件权限系统 进程 和程序的区别.几个进程能并发执行同一个程序,一个进程能顺序执行几个程序 程序更像是代码片段,进程是执行代码的容器 linux是抢占式操作系统,也就是一个进程只能占用CPU一段时间.非抢占式系统中,进程如果不释放CPU,可以一直占用 内核体系结构 Linux是单…
第七章 部署策略 Hazelcast具有适应性,能根据不同的架构和应用进行特定的部署配置,每个应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配置: 数据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重点,of就是这种) 胖客户端模式(最好用一种) 轻成员节点模式(折衷上面两种)   1.使用紧密结合的模式,每个JVM实例既提供程序功能,又提供数据存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供比实际使用功能需要的更多的堆空间(备份). 除此之外,web应用是在特定容器中的(比如tomcat),直接使用应用程序的堆也并不方便.特别是垃圾收集机制的控制可能会造…
管道:进程可以通过它交换更有用的数据. 我们通常是把一个进程的输出通过管道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输入: 对shell命令来说,命令的连接是通过管道字符来完成的: cmd1    |     cmd2 shell负责安排两个命令的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 cmd1的标准输入来自键盘 cmd1的标准输出传递给cmd2,作为它的标准输入 cmd2的标准输出连接到终端屏幕 shell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对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进行了重新连接,使数据流从键盘输入通过两个最终输出屏幕上. 一.进程管道 可能最简单的在两个程…
4.1多任务 多任务操作系统:同时并发地交互执行多个进程的操作系统 多任务操作系统会使多个进程处于堵塞或者睡眠状态.这些任务尽管位于内存,但是并不处于可运行状态.这些进程利用内核堵塞自己,直到某一事件发生. 多任务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类:非抢占式和抢占式. 抢占:强制挂起. 时间片:分配给每个可运行进程的处理器时间段. 4.2 linux的进程调度 4.3策略 策略决定调度程序在何时让什么程序运行. 4.3.1I/O消耗型和处理器消耗型的进程 I/O消耗型:进程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提交I/O请求或是等待…
进程管理 进程是处于执行期的程序以及相关的资源的总称,也称作任务.执行线程,简称线程,是在进程中活动的对象. 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执行同一个程序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存的进程共享许多资源 内核调度的对象是线程,而不是进程. 进程描述符及任务结构 内核把进程的列表存放在任务列表(task list)的双向循环链表中. 链表中每一项都是类型为task_struct的进程描述符的结构. 进程描述符中包含的数据能完整地描述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 打开的文件 进程的地址空间 挂起的信号 进程的状态 m…
运行一个精简的操作系统内核 存储程序计算机是几乎所有计算机的基础逻辑框架. 堆栈是计算机中非常基础的东西,在最早计算机没有高级语言时,在高级语言出现之前,我们没有函数的概念.但高级语言出现后有了函数调用后,堆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堆栈 堆栈式C语言运行时必须记录的一个记录调用路径和参数的空间: 函数调用框架 传递参数 保存返回地址 提供局部变量空间 32位x86是使用堆栈传递参数,64位的稍有不同. C语言编译器对堆栈的使用有一套的规则,不同的指令序列也可能实现相同的功能,所以在Linux上反汇…
1.关联式容器的概念 上一篇文章讲序列式容器,序列式容器的概念与关联式容器相对,不提供按序索引.它分为set和map两大类,这两大类各自有各自的衍生体multiset和multimap,的底层机制都是用红黑树实现,红黑树是一种基本平衡的二叉搜索树,红黑树的原理wiki上讲得很清楚,书中只是把算法实现在了底层而已,在SGI STL中RB-tree是作为底层数据结构供其他容器配接用,因此关联容器可以看做都是adaptor模式的应用. 关联式容器的概念类似于关联式数据库,为获得良好的搜索效率,一般用平…
1.准备知识 typename用法 用法1:等效于模板编程中的class 用法2:用于显式地告诉编译器接下来的名称是类型名,对于这个区分,下面的参考链接中说得好,如果编译器不知道 T::bar 是类型名的话 T::bar * p可能就被理解成了T::bar 乘以p,T::bar & p可能就被理解成为了 T::bar 和p做逻辑与操作. 事实上,在模板编程时,如果传入的模板参数为T(T里面有模板参数的非独立名字bar),那么在不显示指定的话,c++或假定T::bar为变量名以消除歧义. "…
设备与模块: 设备类型:块设备(blkdev).字符设备(cdev).网络设备: 模块: 分析hello,world模块代码.Hello_init是模块的入口点,通过module_init()注册到系统中,在内核装载时被调用,是一个宏调用,唯一的参数是模块的初始化函数.模块初始化函数格式:int my_init(void);,可标记为static类型.初始化成功,返回值为0,不成功返回一个非零值.Init函数还会注册资源.初始化硬件.分配数据结构等. hello_exit()函数是模块的出口函数…
1.中断的作用:中断信号提供了一种方式,使处理器转而去运行正常控制流之外的代码.当一个中断信号到达时,CPU必须停止它当前所做的事,并切换到一个新的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内核态堆栈保存程序计数器的当前值(即eip和cs寄存器的内容),并把与中断类型相关的一个地址放进程序计数器. 2.异常又分为三种类型: (1).故障(Fault):保存在eip中的值是引起故障的指令地址,因此,当异常处理程序终止时,会重新执行该指令.(例如,缺页异常处理程序). (2).陷阱(Trap):保存在eip中的值…
在导入数据并且将数据进行组织和初步可视化以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布探索和两两关系分析等.主要内容有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表和列联表.相关系数和协方差.t检验.非参数统计. 7.1描述性统计分析 7.1.1方法云集 书上说,R中的描述性统计量函数“多的尴尬”.summary函数返回最大值.最小值.上下四分位数.中位数.平均值以及因子向量和逻辑向量的频数统计.还讲了apply.sapply函数,写了峰度和偏度.fivenum函数可以返回图基五数,即最小值,下分位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最大值. 扩展:…
http://www.cnblogs.com/batteryhp/p/5046433.html 5.示例:usda食品数据库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书中最重要的就是例子. #-*- encoding: 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andas import Series,DataFrame import re import json #加载下面30M+的…
Template 模板是在编译时期而非执行时期被计算的.因此其不会带来效率的降低. 1: const Point<float> &ref = 0; 该语句会实例化一个Point的float实例.该语句会被扩展为: 1: Point<float> temp(float(0)); 2: const Point<float> &ref = temp; 这是因为0需要转换为对象,才能被引用.如果不能转换,该定义就是错误的.会在编译时被发现. 即一个class o…
基础知识 异常处理机制有两个主要成分:异常的鉴定和发出,以及异常的处理方式.通常,不论是membe function和non-member function,都有可能产生异常以及处理异常.异常出现后,正常程序的执行便被暂停(suspended).与此同时,异常处理机制开始搜索程序中有能力处理这一异常的地点.异常被处理完毕之后,程序的执行便会继续(resume),从异常处理点接着执行下去. 所谓异常(exception)是某种对象,最简单的异常对象可以设计为整数或字符串.大部分时候,被抛出的异常都…
Linux内核分析 链接汇总 Linux内核分析第一周学习总结--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Linux内核分析第二周学习总结--操作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学习总结--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MenuOS Linux内核分析第四周学习总结--扒开应用系统的三层皮(上) Linux内核分析第五周学习总结--扒开应用系统的三层皮(下) Linux内核分析第六周学习总结--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Linux内核分析第七周学习总结--可执行程序的装载 Linux内核分析第八周学习总结--…
LINUX内核分析 链接汇总 LINUX内核分析第一周学习总结——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LINUX内核分析第二周学习总结——操作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学习总结——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MenuOS LINUX内核分析第四周学习总结——扒开应用系统的三层皮(上) LINUX内核分析第五周学习总结——扒开应用系统的三层皮(下) LINUX内核分析第六周学习总结——进程的描述和进程的创建 LINUX内核分析第七周学习总结——可执行程序的装载 LINUX内核分析第八周学习总结——…
Linux内核分析期中知识点总结 1. 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存储程序计算机工作模型: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X86汇编基础 会变一个简单的C程序分析其汇编指令执行过程 2. 操作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函数调用堆栈 模拟存储程序计算机工作模型和时钟中断 在mykernel基础构建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 3.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 Linux内核源代码 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 跟踪调试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4. 系统调用 用户态.内核态和中断 系统调用概述 使用库函数API和C代码中嵌入汇编代码触…
益西拉姆+<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第一周linux内核分析 学习笔记 一.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什么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简单来讲就是存储程序计算机,而存储程序计算机又是指从硬件角度来看, X86汇编基础 学习笔记 详细内容都写在笔记中.再次不多说. 总结:以前一直搞不太懂汇编代码,学的不明不白,虽然现在也是学的不是太明白,至少知道了各个代码什么意思,以及该如何表现,这让我觉得老师的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