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先回答上一篇的问题: 为什么APP通过运营商接入网络,连通率会那么差? 1. 域名缓存问题 运营商的localdns会缓存域名的解析结果,不向权威DNS递归查询解析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1)运营商之间的跨网流量结算费用比较贵(他们内部技术团队的KPI),为了最大化的在本网消耗(内部结算好算),减少跨网结算,所以会把IP地址解析到自己的内容缓存IP地址 2) 推送广告,有利可图.把内容缓存替换为第三方联盟广告. 2. 解析转发问题 部分小运营商图省事,不进行域名的递归解析,而是把解析请求转发…
Java生鲜电商平台-统一格式返回的API架构设计与实战 说明:随着互联网各岗位精细化分工的普及,出现了很多的系统架构设计,比如常见的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提供接口给前端,前端根据接口的数据进行渲染,大家各执其职,效率也非常的高,但是随着接口的增加,如果不统一的规范就会额外的增加大量的沟通成本以及学习成本,对管理者而言是非常的不利.为此,我在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一个Java生鲜电商平台中如何返回统一格式的API的整体架构设计. 一般系统的大致整体架构图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小伙伴会回复说,这个架…
RESTful API 架构解读 首先我们还是先介绍下 RESTful api 的来龙去脉. 首先, RESTful (下文都简称 RESTful api 为 RESTful ) 1.RESTful 这个概念最早是在 2000年 Roy Thomas Fielding 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the Design of Network-based Software Architectures> 中提出了几种软件应用的架构风格,REST作为其中的一种…
1.写在前面 1.1.引言 如果在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要设计一套完整可用的移动端IM架构,难度是相当大的.原因在于,IM系统(尤其是移动端IM系统)是多种技术和领域知识的横向应用综合体:网络编程.通信安全.高并发编程.移动端开发等,如果要包含实时音视频聊天的话,则还要加上难度更大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内行都知道,把音视频编解码及相关技术玩透的,博士学位都可以混出来了),凡此种种,加上移动网络的特殊性.复杂性,设计和开发难度不言而喻. 本文分享了一套完整的海量在线用户的移动端IM架构设计,来…
微服务架构在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在微服务架构风格中,一个大应用被拆分成为了多个小的服务系统提供出来,这些小的系统他们可以自成体系,也就是说这些小系统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库,框架甚至语言等,这些小系统通常以提供 Rest Api 风格的接口来被 H5, Android, IOS 以及第三方应用程序调用.但是在UI上进行展示的时候,我们通常需要在一个界面上展示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微服务中,举个例子.    在一个电商系统中,查看一个商品详情页,这个商品详情页包含商品的标题,价格…
1RPC:调用另一个系统的函数 RPC 的工作机制 客户端调用一个远程的过程,将参数和附加信息序列化为消息,然后将消息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在接受到消息后,将信息的内容反序列化,执行所请求的操作,然后将结果发送回客户端.客户端和服务端各自负责参数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RPC 的优势 简单直接的交互. RPC 使用 GET 来获取信息,使用 POST 来处理其他所有操作.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交互的机制归结为调用端点并获得响应. 易于添加新函数. 如果 API 有了新的需求,我们可以轻松地添加另一个执行…
准备写一些关于Identity4相关的东西,最近也比较对这方面感兴趣.所有做个开篇笔记记录一下,以便督促自己下一个技术方案方向 已经写好的入门级别Identity4的服务+api资源访问控制和简单的客户端请求模拟: 1.实现服务端+api资源控制+客户端请求 2.后面准备写单点登录统一认证服务…
小结: 1.服务熔断策略 在网关服务中经常会对后端不同api接口做服务聚合,比如A服务 -> B服务 -> C服务 ,如果C服务出现问题,那么在调用C服务之前需要做熔断.而在设计熔断器的时候主要实现了以下三个状态: 状态 具体策略 Closed 熔断器关闭状态,如果服务调用失败,则使失败次数加1,失败次数到了一定阈值或者一定比例,则启动熔断机制. Open 熔断器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会对出错的服务请求立即返回错误响应,同时设计了一个时钟选项,默认的时钟达到了一定时间(这个时间一般设置成平均故障…
系列目录     [已更新最新开发文章,点击查看详细] 在<C#开发BIMFACE系列3 服务端API之获取应用访问凭证AccessToken>中详细介绍了应用程序访问API的令牌凭证.我们知道 Access token 代表自身应用的身份,使用应用的 appkey, secret,通过调用/oauth2/token接口获取.BIMFACE所有的接口调用都需要传递 Access token . 本篇主要介绍 ViewToken. View token 代表对单个模型/集成模型/模型对比的访问权…
原文:2019-11-29-浅谈-Windows-桌面端触摸架构演进 title author date CreateTime categories 浅谈 Windows 桌面端触摸架构演进 lindexi 2019-11-29 10:20:37 +0800 2019-11-12 08:41:21 +0800 我在和小伙伴水触摸相关的坑,说到了上古的触摸,很难和小伙伴统一知识,于是就写了本文用于告诉大家,桌面端的触摸架构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 所有触摸架构都建立在系统之上,和系统版本相关.所以可以通…